很多人不知道幼儿园防震安全演练方案9篇怎么制定合适,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模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幼儿园防震安全演练方案1

为了保证全体教职工和幼儿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正确应对和避险,掌握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提高全体师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紧急避险和自救自护的能力,我们特制定了本次防震演练方案。

一、演练时间和地点

时间:20xx年4月9日下午3:20-3:50

地点:幼儿园

二、演练组织机构

总指挥:园长(负责在指定地点组织各班,接收各班报告并进行统计;模拟拨打急救电话并向上级教育部门报告幼儿园情况)

广播发令:业务园长(发布演练信号,讲解逃生知识)

楼道安全:(两人分别站在教学楼东楼道2楼、1楼拐角,维持幼儿下楼秩序),(两人分别站在教学楼西楼道2楼、1楼拐角,维持幼儿下楼秩序)

(两人站在门厅口,维持幼儿出门秩序)

幼儿组织:演练开始时负责当堂课的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负责组织幼儿进行应急避震和紧急疏散)

应急保障:(携带急救箱),幼儿园卫生保健教师

摄像:业务园长

三、演练对象

营里镇幼儿园全体师生

四、演练内容

演练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当地震发生时,首先进行应急避震,等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将幼儿集中到预定地点,以防发生余震。

五、演练实施过程

1、前期准备工作:

(1)组织全体师生学习有关防震的知识,让教师明确演练的必要性和基本步骤,了解并掌握应急避灾的方法,熟悉灾害时紧急疏散的集中地点和途径路线。

(2)各班利用绘画的形式让教师和幼儿进一步了解自然灾害,提高全体师生的防震意识,明确开展演练的意义。

2、正式演练前:

(1)由总指挥进行最后动员部署,并提出注意事项,如安全、口令等。演练前的注意事项包括:

- 各部门应关闭电、气设备,切断电源(除非有易燃、爆气体泄漏的情况)。

- 为了保证快速、有序、安全地疏散,任何人在疏散时不应携带个人物品,更不允许逆向跑窜寻找个人物品。

(2)安全方面:

- 撤离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有序、快速”,首先要保证“安全、有序”。幼儿在撤离过程中,特别是在楼梯口,不准相互推、拉、挤,要手扶墙或栏杆逃离。

- 整个演练过程应保持紧张、严肃,不准喧哗、嬉闹。

(3)演练结束后,班主任要组织幼儿有序回到各自的活动室,并及时总结。

3、演练行动步骤:

首先是应急避震:

当地震发生时,人们只有很短的时间来做出反应,所以要抓住最早的几秒钟,迅速躲到最近的安全地方,等待地面停止摇动,确保没有东西会落下来。当听到地震信号后,幼儿们立即开始演练。

教会幼儿应该做到:

(1)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房屋。

(2)在室内的幼儿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缩小,躲到桌子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不被砸到,但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时的姿势: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另一只手用力抓住桌子腿。在墙角躲避时,将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以保护自己,可以用书包或其他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靠近墙壁,两只胳膊在额前交叉,右手握住左臂,左手握住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上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安全的地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边。

(6)在洗手间内的同学,也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就近躲避。

(7)在室外的同学,应跑到开阔的地方,用双手保护头部,避免被砸到,要远离建筑物和电线。

(8)老师要按照预先分工,迅速检查每个教室的避震情况,如果发现有人采取不正确的措施,要及时纠正。

其次是组织幼儿进行疏散:

第一次:每个班级先选择靠门的第一小组进行安全撤离示范,演练逃生示范过程由慢到快(先走后小跑各一次),组织部分教师和学生观摩。

第二次:全班同学由慢到快(先走后小跑各一次)。

演练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地震发生)

- 3:20:总指挥郝桂凤宣布营里镇中心幼儿园防震演练现在开始,按警报器。

- 业务园长利用广播:“请注意,现在幼儿园发生地震,各教师听到警报后不要慌乱,组织好幼儿听从指挥,有序撤离活动室,由班主任或上课老师带领幼儿沿着疏散路线从安全出口撤离。”

- 班主任向幼儿讲解疏散的注意事项:

1. 要有序地疏散,疏散过程中要用双手保护头部,以免被砸。

2. 老师应在每层楼梯口指挥幼儿下楼时,不要在楼梯或走廊上拥挤,以免跌倒。

3. 疏散过程中要迅速前进,排队有序,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

4. 疏散途中不能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5. 幼儿在疏散时不需要穿着整齐,但要穿鞋。

6. 各班幼儿到达集中地点后,要蹲下保护头部,等待演练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结,各班要及时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

第二步:(准备撤离)

教师根据情况喊:“排队,准备撤离!打开前后门。”各班组织幼儿迅速起立,将小椅子推到桌子下,站到过道上排好队(注意:只能在教室里排队,不能在走廊上排队)。

第三步:(开始撤离)

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各班迅速离开活动室,快速下楼,到达广场集中训练。具体步骤如下:一楼幼儿出门即是广场,离开活动室后迅速跑向指定地点整队集合,清点人数,向总指挥报告人数;二楼2个小班离开活动室后向右拐,从东楼道下楼后出东门,到广场集结;果果2班由班主任带领离开活动室后靠左跑,从西楼道下楼后出西门,离开教学楼后,到达指定地点后整队集合,清点人数,向指挥报告人数。李敏和王桂莲在演练过程中要在教学楼西楼梯拐角处待命,王桂秀和王伟在东楼梯待命,安雪梅和张钦英在门厅口待命。如果有幼儿摔倒,应迅速将其脱离队伍,防止踩踏。

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按照已设计好的路线有序进行撤离,到达大广场的指定位置并蹲下。

六、演练结束和总结

当各班到达集中地点,并经过核实人数无误后,可以宣布演练结束。老师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幼儿应急避震演练的效果。

特异体质的幼儿不能参加演练。

幼儿园防震安全演练方案2

一、时间:

第x周星期x(x月x日)下午x时整。

二、目标:

制定紧急疏散预案是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使师幼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统一指挥,及时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迅速实施有效的组织和控制,避免现场的慌乱无序,防止贻误时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紧急疏散演习提高师幼应付紧急安全事故的能力,使师幼知道在紧急疏散时要注意的事项、疏散的路线,为日后假如发生安全事故要紧急疏散提供经验。

三、紧急疏散的注意事项:

1、疏散过程要求安全,要注意秩序,不能相互拥挤。确保疏散过程中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疏散时每班排成两条队伍,一条靠墙,另一条靠扶手。这样排队可以提高疏散效率,让每个班级都能迅速有序地疏散。

3、疏散过程重点是在上落楼梯这一环节,各班一定要做好幼儿教育工作。在上落楼梯时,幼儿不能推撞、不能中途停下或反方向走。

4、幼儿在疏散过程中不能跑,只能快走。这样可以减少跌倒和摔倒的风险。

5、如果发生中途有人倒下的现象一定要避让。遇到有人倒下时,其他人应该及时避让,确保疏散通畅。

6、各班原则上按预定的路线进行疏散。按照预定的路线进行疏散可以保证每个班级的安全。

7、班级与班级通行路线不应相交叉。避免班级之间相交叉的通行路线可以避免拥堵和混乱。

8、教师必须要提前对全体幼儿做好教育。教师应提前进行安全教育,让幼儿知道在紧急疏散时应该如何行动。

9、如遇紧急情况学生要以安全为上的原则进行处理。在疏散的过程中,学生不能随意停下来或蹲下来,应始终保持安全意识。

四、疏散路线:

1、底层的托班、小(x)班、小(x)班、中(x)班由班主任组织在走廊排队,班主任在前,配班老师在后,把幼儿迅速带到指定地点。

2、二楼的中(x)班、大(x)班、大(x)班由班主任组织在走廊排队,班主任在前,配班老师在后,大(x)班、中(x)班走东楼梯,大(x)班先走,再中(x)班走;大(x)班排队时面向西,疏散时经过多功能活动室从园长室的楼梯下。

3、现场总指挥:__。

园长室楼梯处:上(__)、中(__)、下(__)。

教学楼楼梯处:上(__)、中(__)、下(__)。

4、指定地点安排:(操场)从东起小(x)班、小(x)班、大(x)班、中(x)班、中(x)班、托班、大(x)班。

五、演习程序:

1、总指挥吹响报警哨声。在演习开始前,总指挥应吹响报警哨声,提醒所有人员开始疏散演习。

2、疏散演习。在报警哨声吹响后,所有师幼按照事先规定的疏散路线进行疏散。确保疏散过程有序、安全。

3、各班主任在操场清点人数。在疏散演习结束后,各班主任应在操场上清点人数,确保每个班级的师幼都已疏散到指定地点。

4、各班整队回教室进行总结及安全教育。在清点人数后,各班应整队回到教室,进行演习总结和安全教育,提高师幼应对紧急安全事故的能力。

幼儿园防震安全演练方案3

为了传达市区教育局有关中小学幼儿园防震应急疏散演练通知的精神,提高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增强全体师幼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自救互救技能,使全体师幼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冷静、有条不紊地行动,我们特别开展了本次地震疏散安全演练。

演练的主题是吸取地震教训,科学自救互救。我们的目的是提升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管理水平,加强师幼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演练将于20__年5月20日,在幼儿园教学楼内进行。

参与演练的人员包括全体教师和幼儿。为了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我们还组织了地震演练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将负责指挥和协调演练的各项工作,其他成员将根据分工负责制定演练方案、疏散引导、抢险救护等任务。

在演练开始之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全体教师学习了学校的防震安全演练方案,并普及了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幼儿们也学习了安全避险知识和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能,并进行了就地避震和安全撤离的演练。

在演练实施阶段,我们将根据分工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引导。疏散引导组将负责组织幼儿安全有序地疏散,并帮助伤病幼儿妥善安置。抢险救护组将负责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幼儿,并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其他组织协调组将负责协调指挥和记录、总结、宣传报道等工作。

演练结束后,我们将进行集中和总结阶段。全体幼儿将在操场上集合,听从园长的指挥。各班还要清点幼儿的人数,并向园长报告疏散情况。园长将对本次演练进行总结。

在整个演练过程中,我们要保持紧张和严肃,不准喧哗和嬉闹。演练的时间控制在2至3分钟之间。同时,我们要向幼儿清楚地解释这次演练的意义,增强他们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地震应急反应能力,以免发生地震误传等情况的发生。

通过这次演练,我们希望能够提升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加强师幼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

幼儿园防震安全演练方案4

一、工作原则:

在地震应急工作中,我们要遵循以下工作原则:

1. 统一领导,确保统一指挥和协调指导。

2. 分级分部门负责,将任务和责任按照不同的级别和部门进行划分。

3. 资源整合,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4. 信息共享,及时将地震相关的信息共享给有关部门和人员,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5. 分工协作,各部门之间要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地震应急。

6. 协调一致,各部门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确保行动一致。

7. 服从全局,各部门要服从总体工作安排,不擅自行动。

8. 紧急处置,地震发生后要迅速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9. 权责一致,各部门要明确自己的权责,不推诿扯皮。

二、地震分类:

地震可以根据其强度和对社会造成的破坏程度进行分类,共分为五类:

1. 一类:特大破坏性地震,烈度达8度以上。相当于本市范围内发生6.0级以上的地震,或距我市100千米范围内发生的7.0级以上的地震。

2. 二类:严重破坏性地震,烈度达7-8度(含8度)。相当于本市发生5.5-6.0级(含6.0级)地震,或距我市100千米范围内发生6.5级以上的地震。

3. 三类:中等破坏性地震,烈度达6-7度(含7度)。相当于本市辖区内发生5.0-5.5级(含5.5级)地震,或距我市100千米范围发生6.0级以上的地震。

4. 四类:一般破坏性地震,烈度在6度以下。相当于本市辖区内发生4.5-5.0级(含5.0级)地震,或距我市100千米范围内发生5.5级以上地震。

5. 五类:强有感地震,烈度在6度以下。相当于本市辖区内发生3.5-4.5级(含4.5级)地震,一般不会导致人员伤亡,但可能影响社会稳定。

在幼儿园实施地震应急工作时,需要随时向幼教科报告了解到的震情和灾情,并根据情况提出救援请求。

很多人不知道幼儿园防震安全演练方案9篇怎么制定合适,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模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幼儿园防震安全演练方案1

为了保证全体教职工和幼儿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正确应对和避险,掌握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提高全体师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紧急避险和自救自护的能力,我们特制定了本次防震演练方案。

一、演练时间和地点

时间:20xx年4月9日下午3:20-3:50

地点:幼儿园

二、演练组织机构

总指挥:园长(负责在指定地点组织各班,接收各班报告并进行统计;模拟拨打急救电话并向上级教育部门报告幼儿园情况)

广播发令:业务园长(发布演练信号,讲解逃生知识)

楼道安全:(两人分别站在教学楼东楼道2楼、1楼拐角,维持幼儿下楼秩序),(两人分别站在教学楼西楼道2楼、1楼拐角,维持幼儿下楼秩序)

(两人站在门厅口,维持幼儿出门秩序)

幼儿组织:演练开始时负责当堂课的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负责组织幼儿进行应急避震和紧急疏散)

应急保障:(携带急救箱),幼儿园卫生保健教师

摄像:业务园长

三、演练对象

营里镇幼儿园全体师生

四、演练内容

演练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当地震发生时,首先进行应急避震,等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将幼儿集中到预定地点,以防发生余震。

五、演练实施过程

1、前期准备工作:

(1)组织全体师生学习有关防震的知识,让教师明确演练的必要性和基本步骤,了解并掌握应急避灾的方法,熟悉灾害时紧急疏散的集中地点和途径路线。

(2)各班利用绘画的形式让教师和幼儿进一步了解自然灾害,提高全体师生的防震意识,明确开展演练的意义。

2、正式演练前:

(1)由总指挥进行最后动员部署,并提出注意事项,如安全、口令等。演练前的注意事项包括:

- 各部门应关闭电、气设备,切断电源(除非有易燃、爆气体泄漏的情况)。

- 为了保证快速、有序、安全地疏散,任何人在疏散时不应携带个人物品,更不允许逆向跑窜寻找个人物品。

(2)安全方面:

- 撤离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有序、快速”,首先要保证“安全、有序”。幼儿在撤离过程中,特别是在楼梯口,不准相互推、拉、挤,要手扶墙或栏杆逃离。

- 整个演练过程应保持紧张、严肃,不准喧哗、嬉闹。

(3)演练结束后,班主任要组织幼儿有序回到各自的活动室,并及时总结。

3、演练行动步骤:

首先是应急避震:

当地震发生时,人们只有很短的时间来做出反应,所以要抓住最早的几秒钟,迅速躲到最近的安全地方,等待地面停止摇动,确保没有东西会落下来。当听到地震信号后,幼儿们立即开始演练。

教会幼儿应该做到:

(1)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房屋。

(2)在室内的幼儿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缩小,躲到桌子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不被砸到,但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时的姿势: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另一只手用力抓住桌子腿。在墙角躲避时,将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以保护自己,可以用书包或其他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靠近墙壁,两只胳膊在额前交叉,右手握住左臂,左手握住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上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安全的地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边。

(6)在洗手间内的同学,也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就近躲避。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