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线上教学的改进措施精选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线上教学的改进措施1

根据教育局要求,按照学校延时开学教学工作方案,坚持教师线上指导与学生居家自主学习相结合,天赉小学一年级数学组经过讨论与准备,开展了有序的线上教学工作。

一、线上教学活动

网络教学第一天,家长反馈直播课堂效果较好,同时反映部分学生因网络卡顿影响观看。

老师们及时调整策略,把精选的微课和录制的视频推荐给孩子,再针对重点知识进行在线辅导,保证全体孩子掌握知识。

在孩子们观看直播的同时,一年级数学组成员也认真听课做笔记,并且全天候为学生答疑解惑,限度减少疫情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

二、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主要采用作业盒子发布,学生在线提交作业后,系统自动批改,在所有学生提交后教师及时总结反馈,并进行针对性的一对一辅导,书面作业则是一一点评。

虽然是隔空教学,但是老师依然是兢兢业业地辅导学生、一丝不苟地批改作业。

三、改进措施

虽然教师们尽心尽力做了很多工作,但难免出现一些问题。

个别家长对线上教学不重视,孩子不能完成作业。

老师们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对特殊时期的工作方式能够理解,从而重视孩子的学习!另外,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较长会影响孩子视力,所以尽可能减少电子作业加强书面作业。

为避免刷屏减,轻家长的负担,进行小组抽查,批改作业。

停课不停学,隔空不隔爱。

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纵使病毒猖獗,我们也能创新教育思路,提高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方式,为xx的娃们创造更好的明天!

线上教学的改进措施2

一、针对实训课开设不了的现状,建议各实训课程授课教师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智慧职教中各级教学资源库等渠道,积极寻找有关实训操作视频,分享给学生,供学生课下开展学习。

同时,非毕业年级的操作课,建议解封后或下学期利用课余时间安排补课。

二、针对线上授课的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建议任课教师多采用直播的方式进行授课,不要采用提前录制好视频,课上播放的形式,讲课中需要的视频可以提前发给学生学习,课上应以讲授为主;可以适时让学生开启摄像头,检查督促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直播中建议录屏,课后连同讲课的课件(讲义)一同发给学生,便于学生复习。

课上的提问不要设置的太简单,建议设计成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多思考。

课后作业可以因地制宜,例如安排学生通过视频的方式完成作业更能被学生喜欢。

三、解决学生学习困难方面,建议多倾听学生的意见,例如文化艺术学院游戏设计专业的学生就希望老师能把一些常用的软件安装包一并发给学生。

另外学生们普遍感到对疫情的焦虑,建议利用课堂思政的方式,多加疏导。

四、针对学生在寝室学习状态差的问题,建议每个寝室都设置一位学习督导员(可由寝室长或班干部兼任),负责提醒每个人按时上课,认真学习。

另外在座谈会上还有学生反应,个别教师在课中安排学生长时间做练习(教师无动静),这是极为不妥的,建议合理调整授课安排,把练习放在课后进行更为妥当。

有老师让学生在课堂的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本节课的课堂笔记晒出来,督促学生学习,这中做法就值得推广。

各任课教师可以有意识树立几个榜样,多在课堂上加以表扬,树立良好的学风。

各教学单位也要多发掘教师、学生中的优秀代表,树立榜样。

线上教学的改进措施3

一.教学的效果方面的整改措施

1.选择网络流畅的环境给学生上课。

2.提高教师驾驭网课的能力。

3.课件字体放大,重点用醒目的红色标出,且动画闪烁。

4.教师可以边讲解边互动,提高课堂活跃度和参与度,让学生和老师的思路同步。

5.在教学过程中多讲例题,促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二.师生互动方面的整改措施

1.直播平台增加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平台。

2.加强与学生课堂互动及交流互动时间。

资源共享化。

资源共享化是线上教学的重要特点,既为教学的广度、深度和厚度提供了可能,也为学习成果分享交流提供了便利,产生了协作学习、智力众筹和知识创新等诸多新的学习方式。

这一特点要求线上教学以资源供给为重心,靠资源打开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实时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参与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时空灵活化。

线上教学最显性的特点是时空分离,这既给教师组织教学带来了挑战,也为教学创新提供了契机。

一方面可重构逻辑,灵活切分任务,如设计资源支撑型教学,突出课程设计、资源创制、资源推送、过程支持、检测反馈等时空组合;另一方面可重构流程,转换教学重心,如设计讨论式教学,可把教师讲解视频或PPT、资源支架安排学生分散自主学习,集中上课时间安排问题讨论和释疑解惑。

学习自主化。

线上教学须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自主学习设计课程。

在线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条件,也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

时空分离特点决定了教师主导模式走不通,资源共享特点意味着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独立分散学习也要求学生自我监控。

这次疫情下的在线教学,反映出最大的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缺失。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在实战中培养,线上课程设计的每个模块、每个活动、每个任务,都要依从和支持这一特性要求。

策略个性化。

开展线上教学,每个学生学习基础、认知特点、技能储备不同,甚至每个学生的学习时空和流程安排都不同,凸显了个性化需求。

网络技术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条件。

线上课程设计要充分考虑这一特点,从流程灵活安排、资源定制推送、技术设备的选择、认知工具的开发到答疑解惑等,都要利用好个性化特点。

根据上述特点,线上课程设计重点可在三个方面突破:一是教学逻辑以学生和资源的互动为主线,资源制作、推送与呈现成为关键。

二是教学资源要丰富有料,且须模块化、灵活组合和可自选,提供符合不同认知需求的材料。

三是教学方法是学生自主、教师辅助、任务驱动,教师要做好课程设计师。

当前线上教学存在啥问题

我们的在线教育还处于原始积累阶段。

在这次疫情应对中,临时应急进行课程和教学设计,多是线下课堂线上化,资源创制、内容呈现、组织教学、节奏把控、互动反馈等基本方法技能不匹配,具体而言有四个方面的问题:

定位不对路。

目前全国的中小学在线教育,包括文化补习、特长培训、素养提升、课程教学等全部种类在内,核心功能多是帮助教者“教”的,很少是帮助学习者“学”的。

如这次疫情期间,一些地方直接照搬线下课堂,连升旗讲话、上课起立、问好、坐姿、环境布置、学具摆放、问答对话都一样,有的培训机构还以“与学校课堂同步”为卖点,把在线课程定位为线下课程的线上化,违背了在线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失掉了网络空间用户自主的特性。

内容不对路。

很多在线教育产品内容,还是仿照大班教学,还是“应试”“应赛”思路,关注的仍是知识点和操作点的概括提炼。

在线教学突出强项是内容资源的丰富性、选择性,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取和组接。

如果线上课程内容还是线下的转换,那么这些内容多将成为“僵尸”,学生们自然不愿用。

流程不对路。

现在的在线教学,流程还是线下课堂教学的路数,备课写教案—上课讲授—课后作业及答疑,流程的重心是上课讲授,教师负责输出,学生负责接收。

真正有效的在线教学,应该是课前学生备课—课堂问题讨论—课后练习应用,教师重在挖掘数据,研究学情,推荐资源,引领讨论。

工具不对路。

现在国内各在线教育平台工具,短板有“五多五少”:支持教师讲授的工具多,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少;支持线下课堂重现的工具多,支持课前课中课后链接的工具少;支持重复记忆训练的工具多,支持团队合作互动学习的工具少;支持静态知识传输的工具多,支持学习成果多维呈现的工具少;支持教师制作讲稿的工具多,支持学生画像和学情调研的工具少。

在线教育工具开发还处于初始段位,不能支持知识建模、学情调研、快速反应、综合测评、深度分析、模型开发等更专业层面的教学行为,难以有效赋能。

线上课程设计要注意什么

线上课程设计要突出考量多方面因素,包括:线上学生如何学习,课前课中课后任务怎么设置,各个学生会遇到哪些问题,怎么提供差异化支持,重难点在线突破的方法,需要哪些支架和资源,怎么在线组织讨论、探究和答疑,设计什么作业能够活化所学知识,并能检测各个学生学习程度,学生的学习成果如何深层呈现和分享,等等。

线上课程设计要把握好6个方面。

任务驱动。

在线教学要以任务和问题为驱动,以学生和资源的互动为主线。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