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年会或大型活动防疫应急预案精选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年会或大型活动防疫应急预案精选1
为全面做好XX镇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科学精准地做好各类会议及大型活动期间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快速有效地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状况,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保障参加人员的公众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新冠疫情期间XX镇举办大型活动及会议使用,原则上不举办大型活动,如必须举办的需要提前一周向所属村、社区报备,再由村、社区上报镇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进行专业风险评估,最后由镇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批准后方可举办。
二、活动前的防疫准备工作。
大型活动及会议前应密切关注国内外疫情发展动态,并做好以下防疫准备工作。
(一)成立防控工作组,落实防控责任。
活动主办方需要成立新冠防控专项工作组,主要责任人为疫情防控第一负责人,对接县、镇两级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针对会议议程制定相应防控工作方案并部署实施,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理工作应急预案。
(二)做好活动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
主办单位应提前对参加本次活动保障的所有环节人员(包含接送车辆司机)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及本次防控方案培训。
明确活动相关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对健康状况和行动轨迹开展信息排查,重点了解相关人员14天内有无至(J过疫情高中风险地区和其他重点地区,14天内有无发热、咳嗽及新冠核酸检测的情况。
参加活动人员应承诺14天内健康且没有到过高中风险以及重点地区,同时向工作人员出示“三码”(健康码、场所码、行程码),否则劝其不得参加活动。
(三)做好参加人员会前的健康管理。
(四)做好疫情物资准备工作。
配备一次性医用口罩、有效消毒剂、一次性手套、测温仪、水银体温计。
临时隔离场所除上述物品外,还需准备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防护服、护目镜等。
(五)做好场所入口处的防疫准备工作。
(六)设置临时隔离场所。
根据县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要求,大型活动同一场合内聚集人数不超过50人,聚餐等宴会每桌不超过10人,举办会议时参会人员就座必须间隔1米以上。
同时根据参会人员数量和场所等实际情况,设立一定数量的临时隔离观察室,以备出现发热等异常人员的临时隔离。
隔离场所应选择通风良好相对独立的房间,并设置专用防疫通道,隔离场所应做明确标识,在外围设置警戒线,配备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有效消毒剂、水银体温计、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护服、防护面屏或护目镜等。
(七)做好医疗保障准备。
原则上应事先联系就近的发热门诊,设置快速通道,以备出现发热等异常人员的送医排查。
同时联系好本镇两所卫生院,进行应急处理。
三、做好场所入口处的防疫工作。
(一)入场时的防控要求。
所有人员进入现场时除身份标识外,均应佩戴口罩。
(二)入场时的核验要求。
凡进必检,把好入口。
四、活动现场的防疫工作。
(一)佩戴口罩。
现场防护要求活动场所相对封闭或通风不良时,参加人员应全程佩戴口罩,所有人员进入会场后,除身份识别不佩戴口罩外,其他时间和场合原则上应佩戴口罩。
活动场所应有足够空间,参加人员隔座就座,间隔一米以上,原则上不使用空调,如必须使用,应严格按照疫情期间空调运行管理与使用指导相关要求使用管理,使用空调过程中应略开窗户,保证换气次数。
(二)减少人员流动。
各责任人,督促参会人员进入会场时要正确佩戴口罩,按会议议程和工作人员指引参会,期间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交谈等,尽量保持作为相对固定,控制会场内人员密度,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接触。
(三)垃圾处理工作要求。
加强垃圾封闭化分类化管理,活动结束后,及时收集并清运,做到日产日清。
负责会议期间疫情防控综合协调工作,包括收集整理信息,与党政办、党群办、民社办、平安办、应急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所、各村居等相关部门保持沟通联络。
组长:沈**,成员由党政办、党群办、民社办、平安办、应急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所、各村居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二)现场保障小组
负责制定会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指导各会场落实重点部位预防性消毒、人员健康监测等疫情防控措施。
组长:任*,成员由民社办工作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各村居负责人组成。
(三)物资保障小组
负责个人防护用品、消毒药品等防疫物资的供应保障工作。
组长:唐*,成员由党政办、财政办工作人员组成。
(四)技术指导与应急处置小组
负责做好可疑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迅速转移病人,判定并隔离密切接触者,对疫点进行消杀。
组长:任*,成员由民社办工作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各村居负责人组成。
年会或大型活动防疫应急预案精选3
一、会议场地布置、清洁消毒
1.测温通道布置
在门口设置体温检测通道(检测点),对当天(X月X日)参加会议人员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同时,设置体温异常者复检室等,供检测异常人员短时休息调整使用。
2.会场的清洁、消毒
会前根据防控要求对所有会场、通道、区域、桌椅等进行清洁消毒,明确张贴完成标识,至少一次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和至少一次预防性消毒,消毒后要进行通风。
3.废弃口罩专用回收箱场布置
在会场出入口设置口罩专用回收箱,加强垃圾箱清洁,每半天进行消毒、清运处理。
4.会场布置
报告厅主会场隔位就坐,放置2瓶免洗速干手消毒剂。
分会场十人以上隔位就坐,放置1瓶免洗速干手消毒剂。
二、大会防疫物资准备
按每人每半天1只的标准为大会人员配备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并准备一定数量的备用口罩(原则上口罩自备)。
同时配备一次性手套、水银体温计、手持式体温检测仪等。
要配备数量充足的速干手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季鞍盐类消毒剂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剂。
所需防疫物资详细清单与放置地点由党代会筹备小组提供,防控办根据清单数量准备。
三、工作人员配置与管理
1.会议工作人员会前健康监测
对所有会务工作人员进行每日体温测量、记录和健康状况监测,出现身体异常的要及时诊疗,会前3天内有发热症状的'不得参与会务工作。
2.当日进入会场测温
当日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体温测量。
接受体温测量时须有序进行,严格控制人员行进速度和间距。
所有工作人员体温低于37.3方可进入会场。
第一次测量体温异常的,可适当休息后使用其他设备或其他方式再次测量。
仍异常的,须依据本地防疫工作要求结合卫生监控、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意见,在保障其他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前提下,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参加会议和会议筹备工作的条件,凡不具备相关条件的,不得承担会务工作。
3.联系当地卫生疾控机构人员参与突发异常事件处置与综合研判。
各部门对所有参会人员从会前第14天(1月2日)开始,每日进行体温测量报告、记录并进行健康状况监测,体温测量记录以及出现身体异常情况的,要第一时间报告给部门负责人,并及时报告校防控办。
对会前身体状况异常和监测发现身体状况异常的,须依据本地防疫工作要求,结合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意见,在保障广大其他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前提下,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参加会议的条件,凡不具备相关条件则不得参加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