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隔离点问题整改报告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隔离点问题整改报告1
按照《关于做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自查整改工作的通知》相关要求,认真对负责的疫情防控医学观察场所开展自查行动,未出现自查内容相关问题,现就场所自查整改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xx县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责任单位分工表,我局迅速成立局工作调度组,明确一名局分管领导及两名工作人员做好隔离点的工作组织安排,现有工作人员10名(综合协调人员3名、消杀1名、医务2名、特警3名、联络员1名)。
二、规范场所布置。
xx宾馆共有隔离间28个(15标间、13单间)。
27日,联系卫健、医疗等部门将隔离点相关物资领取到位,并迅速开展场所布置,检查相关配套设施及环境卫生等,明确留观人员及工作人员通道并建立场所标识,确保隔离点满足隔离标准及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三、防控措施到位。
根据卫生防疫要求,建立健全防控措施,明确垃圾处置、卫生防护、消毒规范等工作制度与对接人员信息。
建立24小时定点定岗专班人员,各岗位必须做好交接班工作,将工作做精做细。
四、人员管理到位。
积极与转运人员对接,核对留观人员信息及返乐时间,做好人员接收工作。
为保障观察人员安全,确保观察点正常运行,宾馆做到封闭式管理,出入点位由专门人员看护,保证人员安全,确保观察人员不出门,不集聚。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按要求做好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查验、实行“落地检”及“三天两检”等,避免出现“层层加码”等行为的发生,并对留观人员及工作人员每日核酸采样信息表进行及时上报。
五、关怀服务到位。
观察点在努力做到三餐配送和健康监测的基础上,对因时间原因,入住较早或较晚的人员,为隔离人员提供暖心贴心服务,及时提供方便泡面和矿泉水。
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建立沟通渠道,采用宾馆内部电话系统,进行留观人员情况咨询与沟通,让隔离人员舒心、安心、放心。
截至目前,xx宾馆28间房间已全部入住满,共入住人员30名,全部为xx返乡人员。
隔离点问题整改报告2
为深入贯彻X文件精神,我局成立组织,对隔离点和特殊场所安全服务保障工作进行了全方位逐项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位推动。
我局成立了以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分管负责同志和相关科室负责人为组员的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指导协调、督导调度隔离点和特殊场所安全服务保障工作开展情况,同时,按照领导包联责任制分工,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检查重点、方式和责任分工,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将安全保障工作贯穿疫情防控工作全过程,各业务科室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加强业务指导和日常安全督导。
隔离场所X和X精神病医院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求,严格落实单位主体责任,成立了工作专班,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研究部署、组织推动、调度检查、督促整改,确保不发生任何问题。
二、压实主体责任,狠抓管理。
X.加强内部工作人员和患者、隔离(留观)人员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配备必要消防器材,完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提高初起火灾处置能力。
X.强化各医疗机构主体责任,对每个部位、每个岗位、每个环节安全风险隐患和每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彻底
自查,坚决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盲区、不走过场。
X.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扎实做好值班值守、隐患排查、健康检测、消毒消杀、心理援助、生活保障等各项工作,加强封闭式管理,保障了各场所安全有序。
X精神病医院,均设立发热预检分诊室,发热隔离病房,对需要住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单人单间隔离观察治疗,同时采样送检病毒核酸试验,如果核酸试验阳性,及时由专车转至定点医院救治,两次核酸试验阴性者隔离X天后,转为正常管理,确保对X病毒感染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X集中留观人员进行严格的一人一室留观,早、晚上报一次体温,中间由工作人员测量体温。
对医学观察区和生活区、物资保障区采取硬留观分区管理,生活区、物资保障区分区标识明显,每天有消毒人员对环境、楼道、屋内等进行上午、下午两次分时段消毒,并为每一位留观人员使用过的被子、枕头、床单严格落实终末消毒。
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期间的日常通风和保洁工作,并由专人负责对于公共区域和重点部位进行每日两次清洁消毒。
隔离点问题整改报告3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及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标准、规范。
我院成立了以分管副院长为组长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制订了各层级院感监控人员的岗位职责,责任明确。
院感科负责全院的消毒隔离督导工作,并及时对科室相关工作予以指导,认真抓好日常消毒工作。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各科室的消毒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全院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分析。
强调各科室消毒隔离小组的职责,加强对消毒隔离小组成员的培训,定期检查相关制度、规范的落实情况,使各科室对消毒隔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增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隔离点问题整改报告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隔离点问题整改报告1
按照《关于做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自查整改工作的通知》相关要求,认真对负责的疫情防控医学观察场所开展自查行动,未出现自查内容相关问题,现就场所自查整改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xx县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责任单位分工表,我局迅速成立局工作调度组,明确一名局分管领导及两名工作人员做好隔离点的工作组织安排,现有工作人员10名(综合协调人员3名、消杀1名、医务2名、特警3名、联络员1名)。
二、规范场所布置。
xx宾馆共有隔离间28个(15标间、13单间)。
27日,联系卫健、医疗等部门将隔离点相关物资领取到位,并迅速开展场所布置,检查相关配套设施及环境卫生等,明确留观人员及工作人员通道并建立场所标识,确保隔离点满足隔离标准及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三、防控措施到位。
根据卫生防疫要求,建立健全防控措施,明确垃圾处置、卫生防护、消毒规范等工作制度与对接人员信息。
建立24小时定点定岗专班人员,各岗位必须做好交接班工作,将工作做精做细。
四、人员管理到位。
积极与转运人员对接,核对留观人员信息及返乐时间,做好人员接收工作。
为保障观察人员安全,确保观察点正常运行,宾馆做到封闭式管理,出入点位由专门人员看护,保证人员安全,确保观察人员不出门,不集聚。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按要求做好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查验、实行“落地检”及“三天两检”等,避免出现“层层加码”等行为的发生,并对留观人员及工作人员每日核酸采样信息表进行及时上报。
五、关怀服务到位。
观察点在努力做到三餐配送和健康监测的基础上,对因时间原因,入住较早或较晚的人员,为隔离人员提供暖心贴心服务,及时提供方便泡面和矿泉水。
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建立沟通渠道,采用宾馆内部电话系统,进行留观人员情况咨询与沟通,让隔离人员舒心、安心、放心。
截至目前,xx宾馆28间房间已全部入住满,共入住人员30名,全部为xx返乡人员。
隔离点问题整改报告2
为深入贯彻X文件精神,我局成立组织,对隔离点和特殊场所安全服务保障工作进行了全方位逐项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位推动。
我局成立了以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分管负责同志和相关科室负责人为组员的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指导协调、督导调度隔离点和特殊场所安全服务保障工作开展情况,同时,按照领导包联责任制分工,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检查重点、方式和责任分工,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将安全保障工作贯穿疫情防控工作全过程,各业务科室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加强业务指导和日常安全督导。
隔离场所X和X精神病医院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求,严格落实单位主体责任,成立了工作专班,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研究部署、组织推动、调度检查、督促整改,确保不发生任何问题。
二、压实主体责任,狠抓管理。
X.加强内部工作人员和患者、隔离(留观)人员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配备必要消防器材,完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提高初起火灾处置能力。
X.强化各医疗机构主体责任,对每个部位、每个岗位、每个环节安全风险隐患和每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彻底
自查,坚决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盲区、不走过场。
X.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扎实做好值班值守、隐患排查、健康检测、消毒消杀、心理援助、生活保障等各项工作,加强封闭式管理,保障了各场所安全有序。
X精神病医院,均设立发热预检分诊室,发热隔离病房,对需要住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单人单间隔离观察治疗,同时采样送检病毒核酸试验,如果核酸试验阳性,及时由专车转至定点医院救治,两次核酸试验阴性者隔离X天后,转为正常管理,确保对X病毒感染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X集中留观人员进行严格的一人一室留观,早、晚上报一次体温,中间由工作人员测量体温。
对医学观察区和生活区、物资保障区采取硬留观分区管理,生活区、物资保障区分区标识明显,每天有消毒人员对环境、楼道、屋内等进行上午、下午两次分时段消毒,并为每一位留观人员使用过的被子、枕头、床单严格落实终末消毒。
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期间的日常通风和保洁工作,并由专人负责对于公共区域和重点部位进行每日两次清洁消毒。
隔离点问题整改报告3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及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标准、规范。
我院成立了以分管副院长为组长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制订了各层级院感监控人员的岗位职责,责任明确。
院感科负责全院的消毒隔离督导工作,并及时对科室相关工作予以指导,认真抓好日常消毒工作。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各科室的消毒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全院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分析。
强调各科室消毒隔离小组的职责,加强对消毒隔离小组成员的培训,定期检查相关制度、规范的落实情况,使各科室对消毒隔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