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学生的课后服务需求,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学校组织了课后服务,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小学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小学课后服务实施方案1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做好小学生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系列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我校学生放学后课后服务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幸福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帮助家长解决无法按时接送孩子的难题,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勐腊县第二小学2022年秋季学期课后服务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服务好家长、学生为宗旨,把开展好课后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等方面资源,着力破解学校放学后、家长下班前我校学生无人看管的社会性难题。
二、总体目标
(一)让每位家长放心。满足家长合理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不断提升我校公信力。
(二)对每位学生负责。以课后服务为平台,五育并举,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幸福、健康成长。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原则。按照“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结合学校和社会及家长志愿者等因素,制订切合我校的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以学校为主体,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合理确定运行成本,探索实施财政补贴与家长合理分担的做法,不得营利。
(二)坚持自愿选择的原则。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严禁以任何形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课后服务,课后服务工作遵循“家长自愿,校内实施,有效监管”的原则。
(三)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课后服务应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坚持民主管理原则。学校要在广泛征求家长意见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服务方式、内容、收费标准、安全保障等,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五)课后服务安排在校园内进行。合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无偿提供校园内教室,运动场地、功能室等场所及其它后勤安全保障。
(六)学校课后服务按“5+2”模式安排。遵循全覆盖原则,结束时间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衔接。
四、
组织机构
(一)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教学副校长,负责课后服务工作任务安排,审核外聘教学人员相关资质及材料。
后勤副校长,负责课后服务财务管理工作,核算课后服务工作人员劳务费及耗材费用。
成员:全体中层及以上领导、语数教研组长、各年级组长、综合组长。
课后服务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学办,由教学副校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由课后服务小组相关成员组成,全面负责勐腊县第二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方案的实施与考勤、监督、评价工作。
(二)课后服务工作小组
1、课后服务课时测算小组
组长:
组员:
工作职责:负责检查课后实施情况及考勤,核算每月课后服务课时,并交工会进行公示。
2、课后服务财务工作小组
组长:
组员:
工作职责:负责每月课后服务费用收取及发放工作,做到课后服务经费收支两条线账目清楚,并交工会进行公示。
3、课后服务安全保障小组
组长:
组员:
工作职责:做好课后服务安全、后勤保障工作,处理突发事件。
4、课后服监督检查小组
组长:
组员:
(一)调査摸底: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渠道向家长宣传上级有关课后服务工作通知的精神。各班主任对家长下班晩、无法及时接学生放学的学生情况进行调査摸底,做好统计,包括建档立卡户、低保户、特困供养及孤残等四类人员的统计,此四类人员免收课后服务费。
(二)家长申请:家长和学生有意愿参加课后服务的,由家长书面向学校申请,学校向有需求的家长和学生发放《课后服务申请书》。在自愿的前提下,由家长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书,并报名登记。
(三)学校审核:根据家长的申请进行审核认为属实后与家长签订《课后服务安全责任书》,明确各方责任,告知服务管理制度,明确服务时间、管理要求、接送时间及双方权利和义务等。
(四)合理安排第二阶段课后服务教师:学校以各班语数教师为主,年级组统一协调,合理安排语数学科的教师,查缺补漏,有针对性的认真开展学生辅导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成绩。
(五)对负责第一阶段课后社团活动服务教师及“辅导员”进行认真把关。把政治过硬、专业素养强、责任心高的遴选为第一阶段课后服务教师及“辅导员”,提高课后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六)无缝衔接:第二阶段教师负责对接家长,指引家长接学生,教师、家长、学生互相确认后,方可离校。
(七)服务要求:按照《中小学教育惩戒条例(试行)》,违反校纪校规的暂时停止参加课后服务,清退费用。
八、课后服务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学校课后服务方案及相关制度,参加课后服务的教师及辅导员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切实将课后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组织好,服务好,真正让课后服务成为学校的民生工程。
(二)健全制度。建立健全课后服务相关制度,包括学生参加课后服务的申报审批制度、家校衔接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志愿服务制度、检查考核评价制度、安全管理制度、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以及学生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理机制等,确保课后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三)加强安全管理。学校严格审核参与课后服务人员的政治、品德、健康等情况,明确课后服务人员责任。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健康监测工作,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养成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等良好卫生习惯。强化活动场所的环境卫生、消杀、消防、食品卫生、安全保卫等方面的管理。
(四)规范管理。课后服务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以下要求开展。
1、坚持“家长自愿、公益服务原则,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
2、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不得将课后服务工作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坚决防止将课后服务进行集体教学或补课,不得增加学生负担。
3、第一阶段的课后服务教师要做好服务记录,详细记录每天服务情况,有工作痕迹材料,及时反思,对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提高服务质量。
4、第二阶段的课后服务辅导员,要有详细的服务计划、要提前做好备课准备、准备好服务需要的相关教学器材、教具,详细记录每天服务情况,有工作痕迹材料,及时反思,对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提高服务质量。
5、严格落实错峰错时。课后服务后各年级接学生时间安排如下:
一、二年级每天下午17:40至17:50
三、四年级每天下午17:50至18:00
五、六年级每天下午18:00至18:10
小学课后服务实施方案2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基础教育的重大决策,深入贯彻落实xx市教育局“双减”工作精神,以服务好家长、学生为宗旨,把开展好课后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切实增强教育服务能力。
总体目标
1、为家庭分忧。满足社会客观需求,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统一思想,建立机构,明确任务,落实职责,以保证规范、有序、高效地实施课后服务工作。
2、让家长放心。满足家长合理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不断提升学校公信力。
3、对学生负责。以“学生课后服务”为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享受幸福、健康成长。
基本原则
1、坚持学生自愿原则。学校首先向家长发放《告家长书》,学生家长在《告家长书》回执上签字后,由学校保存入档。
2、坚持公益服务原则。学生课后服务应充分遵循公益性、服务性原则,以坚持服务群众为宗旨,根据上级部门核定标准适当收取部分费用。
3、坚持安全至上原则。学校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保”工作,做到“集中有专人监管,活动有安全措施,进出有统一组织”,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学校与家长签订安全协议书,共同承担责任,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服务时间
我校课后服务“5+2”从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开始,每天服务2小时。结合实际需求,一、二年级延时服务至5:00;三、四年级延时服务至5:15;五、六年级延时服务至5:30。
服务课程安排
实施程序
1、认真做好宣传。召开相关会议,传达上级工作精神,公布学校实施方案,确保全体师生及家长知晓。
2、组织自愿报名。坚持学生自愿、家长书面申请为前提,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有序组织学生报名。
3、成立年级服务教师团队。安排校内教师轮流值班参与课后服务。
实施措施
1、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增强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小学课后服务实施方案4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办发〔20XX〕40号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XX〕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XX〕28号)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闽教基〔20XX〕1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经校校务会研究后,特制定“xx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质量第一安全至上、自愿参与公益普惠”原则,树立“让教育更有温度,让教师更有情怀,让学生更有个性”的理念,在三个方面下功夫抓落实见实效:
1、定位:办让党和政府放心的学校,让家长、社会感动的教育,让学生喜欢的校园,让教师留恋的和美家园,让同行尊重的伊甸园。
2、质量:确保延时服务课堂教学质量,做到应教尽教,彰显学校教育主阵地。牢固树立“以完善教学管理促发展,靠提高育人质量求锐变”的观念,追求符合素质教育的绿色育人质量。
3、服务:服务他人就是服务自己,方便他人就是方便自己。致力于:以优秀的工作成绩丰盈向善的人生,以良好的生活习惯丰实健康的人生,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丰富快乐的人生。
二、工作目标
针对我校下午放学后存在接送难问题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在学校规定的课程教学之外开展便民性服务措施,主动回应家庭需求,回应社会关切,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
1、让每位家长放心。满足家长合理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不断提升我校公信力。
2、对每位学生负责。以“放学后延时服务”为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享受幸福、健康成长。
三、工作原则
我校在课后服务工作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家长、学生自愿原则。在家长学生自愿的前提下,由家长根据家庭所需向学校提出申请。
2、坚持公益、普惠原则。根据成本核算原则进行服务性收费,不以营利为目的,保障亟需服务群体需要。
3、教师志愿原则。原则上以本校教师志愿报名参与为主,并由学校统筹安排工作。对志愿参与的教师应给予适当补助,要统筹合理安排教师志愿参与托管服务的时间,实行“弹性上下班制”,保障教师权益。
4、坚持安全至上原则。各班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保工作,做到有人监管、有安全措施、有统一组织,确保师生安全。
四、组织机构
确保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能够扎实有效开展,成立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五、实施办法
(一)课后服务对象
课后服务工作主要针对放学后家长接送困难、在家无人照料的学生。
(二)课后服务时间
根据目前教育5+2新模式,定每周一至周五放学延时2节课。
(三)课后服务场所
主要依托各班级教室为主,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篮球场、足球场、跑道等运动场所,物尽所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
(四)课后服务人员
以学校教师为主体,积极参与课后延时服务工作。
(五)课后服务内容
1、午托服务时间及安排
上午放学后至13:40,拟采取“午餐+指导作业+午休+课外阅读”形式进行。
2、“四点半托”服务时间及安排
一二年级:下午放学后至17:00,拟采取“完成晚间作业+体育锻炼”形式进行;
三至六年级:下午放学后至17:35(具体时间将根据夏冬时令进行调整),拟采取“完成晚间作业+体育锻炼”形式进行。
(六)课后服务程序
我校充分利用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坚持学生家长自愿的原则,学校事先向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建立服务内容公示、学生选择、家长申请、班级审核、教导处审定、学校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由家长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审核申请并与家长签订相关协议书,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分工。
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