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案的编写是必不可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借鉴。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模板精选1
⽅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试,完成练⼀练和练习⼀的第1~2题。
教学⽬标要求:
理解⽅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程就是⼀类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会列⽅程表⽰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例1
1.出⽰例1的天平图,让学⽣观察。
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
2.引导:
(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
(2)如果学⽣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像“50+50=100”这样的式⼦是等式,并让学⽣说说这个等式表⽰的意思;如果学⽣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等式表⽰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教学例2
1.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分别⽤式⼦表⽰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2.引导:告诉学⽣这些式⼦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说⼀说写出的式⼦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讨论和交流:写出的式⼦中,有⼏个是等式,有⼏个不是,⽽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在此基础上,揭⽰⽅程的概念。
三、完成练⼀练
1、下⾯的式⼦哪些是等式?哪些是⽅程?
2.将每个算式中⽤图形表⽰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第1题
先仔细观察题中的式⼦,在⼩组⾥说说哪些是等式,哪些是⽅程,再全班交流。要告诉学⽣,⽅程中的未知数可以⽤x表⽰,也可以⽤y表⽰,还可以⽤其他字母表⽰,以免学⽣误以为⽅程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2.完成练习⼀第2题
五、⼩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六、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程的意义
X+50=100
X+X=100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程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模板精选2
较复杂的⼩数乘法
1、做⼀做:3.2×2.5=0.8 2.6×1.08=2.708
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P9页第13题
四、体验: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8页8题,P9页11、14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模板精选3
《因数与倍数》
学习内容:
⼈教版⼩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1页第8题、第22页。
学习⽬标:
1.通过综合练习,我能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2.我能运⽤2、5、3的倍数的特征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
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学习难点:
运⽤2、5、3的倍数的特征解决综合问题。
教学过程:
⼀、导⼊新课
⼆、检查独学
1.互动分享独学部分的完成情况。
2.质疑探讨。
三、合作探究
1.⼩组合作,完成课本第21页第8题。
(1)3个3的倍数的偶数
(2)3个5的倍数的奇数
讨论:你能说出3个既是3的倍数⼜是5的倍数的偶数或奇数吗?
2.⾃主完成第22页第10题,然后与同伴交流。
3.⼩组合作,完成第11题,然后组内代表汇报。
4.⼩组交流“⽣活中的数学”。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模板精选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解决同一天中,时和分、分和秒形式的两个时刻与时间(段)的计算问题。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用时间线段图和竖式解决同一天中,时和分、分和秒形式的两个时刻与时间(段)的计算问题。
情感与态度:在学习中使学生明白时间的宝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用时间线段图和竖式解决同一天中,时和分、分和秒形式的两个时刻与时间(段)的计算问题。(加法计算)
教学难点:
学生对于题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出示长方体鱼缸。
要计算这个长方体鱼缸能装多少水,就是求什么?
怎样求这个长方体的容积呢?
2、出示圆柱形鱼缸。
⑴估测。这个圆柱形鱼缸的容积大约是多少?
⑵操作、汇报。如果忽略容器的壁厚,这个圆柱形鱼缸的容积到底是多少呢?学生分小组进行操作计算,各小组派代表演示操作过程,并展示计算过程。
学生可能的回答有:
生1: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94.5厘米,它的高是12厘米,计算过程如下:①94.5÷3.14÷2≈15.0(厘米)②3.14×152×12=8478(立方厘米)
生2:我们小组测量的是底面直径和高。底面直径长30厘米,高是12厘米,计算过程如下:3.14×(30÷2)2×12=8478(立方厘米)
生3:我们测量的是底面半径和高。3.14×152×12=8478(立方厘米)
⑷评价。
组织学生间进行评价。你最喜欢哪个小组的操作方案?为什么?每一步列式的意义是什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⑸反思。引导学生将实际计算结果与自己的估测结果进行对比。自己矫正偏差。
⑹延伸。如果每立方分米水重1千克,这个鱼缸大约能装水多少千克?
3、自学例题。
组织学生自学课本例5。同桌的两名同学结合例5的解答过程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进行互问互答。
三、巩固练习
做教科书第80页“做一做”中的第2题、练习二十一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评讲。
四、创意作业
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绘图、裁剪、粘贴等多项操作活动。
在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上进行合理的裁剪,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形笔筒。比一比,谁做的笔筒容积最大?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模板精选6
教学目标
1.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指名板演,集体订正:5628÷67
(二)演示课件:商不变的性质
(三)教师导入: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我们已经掌握了它的计算方法,那么除数是小数的
除法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4
1.演示课件:一个数除以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