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成绩分析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指导,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参考6篇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期末考试成绩分析1

一、试卷结构

试卷共26小题,满分95分、时间为100分钟、考试范围为第13章至第15章的内容,均为已经学过的内容。

具体的题型是1题―10题为选择题分值为30分、10题―19题为填空题分值20分,20―21题为识图作图题分值为11分,第22,23题为实验题分值为18分,24--25为计算题分值21分。

全年级平均分及格率为48.9%。最高分91分,最低分17分。

二、试题总体特征

1.注重基础知识,特别注意了对能力的考查,重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抓住了学生的薄弱环节,很多学生没有规范的解题格式和严密的分析思路,缺乏学习新知的能力,知识表述能力很差。试卷90%以上的题目或相似题目在平时都有过练习和评讲。

题目难度中等,但对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是有较大的难度。这次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师的教学和学生平时听讲的效果及效率。

2.本次试卷和以往考试试卷相似。

三、考试结果及反映的问题

从考试结果来看,成绩不太理想,虽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的目的,但还能让人接受,学生的普遍反应是感觉不难,就是不能得分。从试题调查看还是选择题、实验题失分严重。后面的计算题规范性很差。

从学生的答卷分析,也反映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1.基础不扎实,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理解不深入。具体体现为选择题得分率低。

2.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差。

3.学生平时听讲效果不好,最典型的体现为第20,26,题,第21画电路图,曾经讲过的题目仍然有很多人做错,这种题目,平时反复练习过,老师对每个同学都个别提问过,而这次仍然不是很理想。

四、教学建议:

从考试来看,我们的教学还要注意,总的原则是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是:

1.加强备课,多研究学生,多和学生本身出发来设计教学。一定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好该掌握的知识,不能教师自以为是,觉得告诉学生了就行了,没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

2.加强课堂的实效性、学生的知识的落实。抓好基础是关键。加强课堂训练,精心组织训练的题目,以小巧为主,抓好定时训练并及时评讲,一心一意抓好基础。不能贪大求全。

3.用一定量的习题例题来对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进行训练。通过习题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训练一定量的试题是必要的。

4.要结合学生在解题中存在的问题,强调规范解题,要让学生形成规范的解题习惯。必要时还要讲解根据公式如何解出答案,有些问题,还要依据答案进行必要的讨论,评讲过程中,还应加强应试技巧的指导。

5.课后精选习题让学生巩固加强所学知识,在教学中时刻注意穿插布置前面所教内容的习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初中物理期末考试成绩分析2

一、总体评价

本次试卷总体上题量较多,试卷难度适中,考查知识全面,有一定的区分度。试卷在注意科学性、思想性的同时,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考查最基础的知识,注意面向学生全体。

2、考查的面广而细,有利于全面检查复习效果,便于查漏补缺

3、重视实验及评估等考查。

4、对物理五大水平的考查有不同水准的涉猎。

二、成绩分析

1、成绩分析:本次统计分析为:我校成绩:市均:73.21;优秀率:46.8;及格率:75.66;市均:66.32;优秀率:32.8;及格率:63.08.从整体来看,体现出了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的情况。灵活的命题使得双基掌握得不牢固的学生得不到分;记牢了知识,理解不透或是不能联系实际的同学也不到分;缺乏分析水平与科学探究水平的同学得不到高分。

2、答题存有的问题:

(1)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实行掌握和应用,导致答题错误。

(2)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和技能掌握不牢,实验的观察、分析、迁移、设计等水平都没有很好的形成,导致不能准确解答实验题

(3)学生的阅读和表达水平普遍较差,主要是化学用语和语言表达水平较差,导致在答题中较多失分,如在填空题中的元素、离子符号书写不规范等,在实验题中,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较差,有的学生词不达意、错漏百出、答不到点子上,还有的学生不能按试题的要求作答等等。

(4)部分学生计算水平较差,有的学生解答计算题的格式不规范。

(5)也有许多学生过失性失分严重。

三、对今后教学的改进:

(1)、注重对课本实验的拓展和挖掘。

(2)、注重对实验方法的训练,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多次实验取平均值减小误差、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排除偶然性等。

(3)、重视“生活、物理、社会”栏目的教学,由于这是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或者是介绍当今科技的前沿知识。

(4)、深入挖掘“生活、物理、社会”栏目的内涵,编制以这个栏目内容为背景资料的习题。

(5)、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

(6)、重视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7)、培养学生评估方案优劣的水平。

(8)、重视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的培养,平时有意识地训练一些相关阅读理解的题目。

初中物理期末考试成绩分析3

现将本人对试卷的几点评判给我亲爱的同学们汇报下:

1。试卷综合性强,难得大。

分试题的内容组织上来看,八年级上学期的不少内容考试中出现,特别是光学部分,这部分本身就比较难,在加上上学期学习的内容,很多同学遗忘的差不多,考前也没用复习,出乎我的意料。但关于镜湖的那几个小点,考试中出现不足为奇,即便是中考也会重复性的考。

很多阅卷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一种感觉,试卷很综合啊,似乎就是中考水准,不过只是去掉电学部分。这么说有凭据的,在试卷的最后一大题,涉及到了发电机的转子,实际到能量转换,这个既可以说是八年级机械功部分,也可以归于九年级内容。

2.填空题

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填空中的作图不知道有没有视而不见的,有没有用铅笔和尺作图的,实际肯定是都有。这里对最后一道题的隐含条件的设问,难倒了大批同学,很多同学不知在问什么,不晓得改怎么去解释。

例如动滑轮实质很多同学写的是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表述的不错,但题目问的是隐含条件啊,应该是一个等臂杠杆

再如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说明这个物体受应该是受平衡力,或者也可以写成外力合力为零

3.其他部分没有具体改,没有直接体验,不做评论,这里我得好好的说说试卷第四部分,实验题。

实验的第一题个人认为存在诸多不妥之处

①指向性不明。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小实验,原题是瓶子满灌水(约40cm)瓶口向下,问结果会怎么样?

从答案来看,问的是瓶内液面变化,很多同学对结果理解不清,

②表述不完整。

题目只给出前提条件,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只说装满水,瓶口向下,中间的过程是什么样,谁知道谁会做题。

很多同学认为,瓶口在倾斜过程中水会洒一点出来,会有部分空气进入,当瓶口在液面以下,瓶内的水是减少的,也就是说水位下降了。也有同学认为,若用将瓶口堵住,将瓶口放入液面以下后,手拿来,水应该还是满的,这样的分析是正确的,也有同学很细致,他认为即使用手也不能完全保证没有一点点的空气进入,手会残留部分瓶内的水,因此水位实际是下降的,但很微小。

③配图的误导

觉得配图有误导之嫌,其一瓶画成类似三个部分,而其中靠近水槽的部分与瓶底充满的水应该填充一样多,但配图不符,其二瓶底有一快黑色印记,很多同学认为是墨水,考的扩散现象。这也能讲的通。

实验题二这题同意认为也有不妥之处。

①第一个小题是描点作图,初中物理降低要求,不要做数据描点的拟合,也就是把点在坐标轴上描出之后,画一条线,要求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这条线上,同时使其余的点在拟合线上的附近。此题要求不高,就是把点描出用线连起来即可。但可惜的是题目给的坐标的存在问题,纵坐标1距离原点是一个,纵坐标2距离原点应该是2才对,但确实3格。明显属于比例标度错误。另外横坐标应该用0.1做一格,这样在作图的时候方便,结果却给的是以1为一格,虽然降低了要求,但也要为难学生一把。

②语意表述缺陷。问的是选橡皮筋做测力计的原因?这个原因不好说,会的最多是橡皮筋具有弹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回答了,但题目实际问的并不是这个意思,我觉得应该改成使用橡皮筋可以做简易测力计的原理是什么?如果问成原理,我想很多同学就可以联想到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改卷过程中的有不少同学很好的,把前提条件都写出来了,也就是在一定限度内,拉力与弹簧测力计的伸长量成正比。不少同学些的是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大。前者写正比关系是确切的数学关系,后者是定性描述,二者有区别。

③第三小问,问简易测力计使用时应注意:

注意不要打到自己的手或者打到别人,还是注意橡皮筋要选弹性好的?其实都不是,问的应该就是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注意事项,但在这里这么问很牵强。不适合。

4.对实验的几点看法

①可能命题人的选择是想从生活中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验考,因为物理就是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嘛!但越是生活的,学生们的回答越是生活的经验的,直观感受性质的回答,从学生答题的表述来看,感觉很不好,很多同学没掌握物理的语言。

②八年级下可用来考核的实验太多太多了,考个测密度的实验设计也好,考这两个,只能哎!

③最大的遗憾就在于,实验的设问让学生不知道问的什么,当然也有学生回答的非常好,等答案都几乎一样,可这只是极少数。

初中物理期末考试成绩分析4

一、基本情况分析

参加考试学生基本情况简述九年级学生人数:124人参加考试人数:124人

本次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了实验探究试题的考查,非常注重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本卷分别以填空、选择、作图、计算、实验探究几大题型对学生进行考查,试卷注重了对物理学科中的观察、判断、分析、理解、综合等各种能力的考查,试卷比较注重物理学科的实用性,试卷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对他们是有用的。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联系身边的物理知识,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各部分试题分数分配也比较合理,试题的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都能有效的考查,我认为试题的最大特点是基础性、灵活性非常突出,且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考查。

物理成绩分析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指导,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参考6篇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期末考试成绩分析1

一、试卷结构

试卷共26小题,满分95分、时间为100分钟、考试范围为第13章至第15章的内容,均为已经学过的内容。

具体的题型是1题―10题为选择题分值为30分、10题―19题为填空题分值20分,20―21题为识图作图题分值为11分,第22,23题为实验题分值为18分,24--25为计算题分值21分。

全年级平均分及格率为48.9%。最高分91分,最低分17分。

二、试题总体特征

1.注重基础知识,特别注意了对能力的考查,重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抓住了学生的薄弱环节,很多学生没有规范的解题格式和严密的分析思路,缺乏学习新知的能力,知识表述能力很差。试卷90%以上的题目或相似题目在平时都有过练习和评讲。

题目难度中等,但对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是有较大的难度。这次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师的教学和学生平时听讲的效果及效率。

2.本次试卷和以往考试试卷相似。

三、考试结果及反映的问题

从考试结果来看,成绩不太理想,虽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的目的,但还能让人接受,学生的普遍反应是感觉不难,就是不能得分。从试题调查看还是选择题、实验题失分严重。后面的计算题规范性很差。

从学生的答卷分析,也反映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1.基础不扎实,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理解不深入。具体体现为选择题得分率低。

2.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差。

3.学生平时听讲效果不好,最典型的体现为第20,26,题,第21画电路图,曾经讲过的题目仍然有很多人做错,这种题目,平时反复练习过,老师对每个同学都个别提问过,而这次仍然不是很理想。

四、教学建议:

从考试来看,我们的教学还要注意,总的原则是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是:

1.加强备课,多研究学生,多和学生本身出发来设计教学。一定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好该掌握的知识,不能教师自以为是,觉得告诉学生了就行了,没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

2.加强课堂的实效性、学生的知识的落实。抓好基础是关键。加强课堂训练,精心组织训练的题目,以小巧为主,抓好定时训练并及时评讲,一心一意抓好基础。不能贪大求全。

3.用一定量的习题例题来对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进行训练。通过习题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训练一定量的试题是必要的。

4.要结合学生在解题中存在的问题,强调规范解题,要让学生形成规范的解题习惯。必要时还要讲解根据公式如何解出答案,有些问题,还要依据答案进行必要的讨论,评讲过程中,还应加强应试技巧的指导。

5.课后精选习题让学生巩固加强所学知识,在教学中时刻注意穿插布置前面所教内容的习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初中物理期末考试成绩分析2

一、总体评价

本次试卷总体上题量较多,试卷难度适中,考查知识全面,有一定的区分度。试卷在注意科学性、思想性的同时,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考查最基础的知识,注意面向学生全体。

2、考查的面广而细,有利于全面检查复习效果,便于查漏补缺

3、重视实验及评估等考查。

4、对物理五大水平的考查有不同水准的涉猎。

二、成绩分析

1、成绩分析:本次统计分析为:我校成绩:市均:73.21;优秀率:46.8;及格率:75.66;市均:66.32;优秀率:32.8;及格率:63.08.从整体来看,体现出了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的情况。灵活的命题使得双基掌握得不牢固的学生得不到分;记牢了知识,理解不透或是不能联系实际的同学也不到分;缺乏分析水平与科学探究水平的同学得不到高分。

2、答题存有的问题:

(1)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实行掌握和应用,导致答题错误。

(2)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和技能掌握不牢,实验的观察、分析、迁移、设计等水平都没有很好的形成,导致不能准确解答实验题

(3)学生的阅读和表达水平普遍较差,主要是化学用语和语言表达水平较差,导致在答题中较多失分,如在填空题中的元素、离子符号书写不规范等,在实验题中,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较差,有的学生词不达意、错漏百出、答不到点子上,还有的学生不能按试题的要求作答等等。

(4)部分学生计算水平较差,有的学生解答计算题的格式不规范。

(5)也有许多学生过失性失分严重。

三、对今后教学的改进:

(1)、注重对课本实验的拓展和挖掘。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