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近视也越来越年轻化,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青少年近视防控倡议书》,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青少年近视防控倡议书1

家长朋友们:

家庭是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力量,家长是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守护者。为呼吁家长关注孩子眼健康,营造家庭爱眼护眼防控近视氛围,在今年6月6日第27个全国“爱眼日”到来之际,教育部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家长宣讲团,向全国广大家长朋友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营造爱眼氛围。倡导家长主动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配合学校积极参加近视防控科普活动并向孩子宣讲。倡导家长以身作则,减少对手机、电脑、网络游戏等的依赖,带头不做“低头族”,正确引导示范,增加亲子时间。

二、控制电子产品。倡导家长加强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督促管理,选择合适的电子屏幕,合理控制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使用电子产品遵循“20—20—20”口诀,看屏幕20分钟后,远眺20英尺(6米)以外至少20秒以上。

三、改善光照环境。倡导家长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光照环境,白天光线不足时及时开灯补光,晚上学习时同时使用书桌台灯和房间顶灯。台灯放置在写字手对侧前方,光源略低于眼睛高度。

四、增加户外活动。倡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和孩子一起参加体育锻炼,鼓励、引导和支持孩子掌握1—2项运动技能,保证孩子每天至少2小时日间户外活动。周末时尽量带孩子融入大自然,沐浴阳光预防近视。

五、端正读写姿势。倡导家长纠正孩子的不良读写姿势,做到“一尺、一拳、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超过40分钟,避免在走路、吃饭、晃动的车厢内看书等。

六、减轻课外负担。倡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减轻孩子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不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应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

七、保障睡眠饮食。倡导家长保证孩子充足睡眠时间,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膳食营养均衡。

八、关注视力状况。倡导家长密切关注孩子视力变化和眼睛异常迹象,定期检查视力,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矫治。发现孩子不自觉地眯眼、歪头、皱眉、挤眼等,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遵医嘱科学防治近视。

九、谨防近视骗局。倡导家长不轻信“近视可治愈”、“降低度数”、“治眼神器”等虚假宣传,避免耽误孩子最佳矫治时期。

青少年近视防控倡议书2

暑期来临,孩子们有了更多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如何处理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与保护视力出现的矛盾冲突?如何最大限度的实现对孩子视力的保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下面罗列一些具体的做法和倡议,供给家长朋友参考:

一、约法三章,适当自主

1。家庭会议,明确利弊。郑重召开一次家庭会议,和孩子一起讨论商量,罗列电子产品使用的利弊,并达成共识。

2。约法三章,遵守契约。和孩子讨论电子产品使用的时间、内容,注意要先跟孩子明确,作为监护人的家长有督促检查的权利和义务,避免遇到问题时孩子排斥。

3。适当自主,灵活实行。在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期间,家长给予自主空间。当孩子临时有查找资料的需要,未在规定使用期间,可与家长商量后使用电子产品。

二、电子产品使用的三“限”

1。限时间。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来规定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比如学龄前的孩子不允许使用电子产品,小学的孩子每天使用累计不超过30分钟。

2。限空间。树立规则意识,要求在家庭的卧室、餐厅等地点不能玩电子产品,在户外的马路上不允许看手机。

3。限情境。要求孩子在写作业、吃饭等时间不接触无关的电子产品,帮助孩子养成专注的好习惯。

三、用好“三种管理”

1。认知管理。可通过绘本、故事等形式,让孩子认识到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的危害,并让其知道适时、适度、适宜的重要性。

2。环境管理。家长不要忽视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一是尽量减少家里的电子产品数量;二是不当着孩子的面玩电子产品;三是不把电子产品作为“交易筹码”和“奖励”。

3。兴趣管理。给孩子使用的电子产品及其内容必须经过筛选,有实用价值,以益智为主。

四、三“不”三“会”

1。不妖魔,会利用。家长要理性看待电子设备的利与弊。合理使用电子设备,可以辅助孩子学习,适当的娱乐放松对成长也有积极作用,关键是正确利用。

2。不沉迷,会自控。电子设备对孩子的吸引力很大,家长应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进行干预,同时也要培养孩子自我管控的能力。

3。不说教,会陪伴。家长要用更高质量的亲子陪伴,给孩子那些电子设备不能给的快乐。比如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登山远足,多参加户外活动,留下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五、劳逸结合,有效监督

1。合理安排。假期开始,家长可以指导孩子拟写一份假期计划,约定读几本书,怎样完成假期作业,一天接触电子产品多长时间,花多少时间完成力所能及的劳动等。

2。定时沟通。家长要定时主动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是否按计划表完成假期任务,在与电子产品相处时,有没有接触不良信息,计划实施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从而及时对症下药。

六、近视防控,亲子陪伴

1。学知识,树榜样。充分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带动和帮助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养成,家长陪伴孩子要参加至少1次近视防控公开课程。

2。近自然,防近视。日间户外活动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每天支持和督促孩子在户外阳光下的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3。合理用,控时间。家长陪伴孩子时应放下手机,有意识地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用途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4。讲营养,足睡眠。应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生8个小时。宜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食品。

目前医疗条件下,近视难以治愈,但可防可控。通过春季筛查提前发现的近视前期儿童,给予增加户外时间等一级预防;本期筛查视力异常(视力W4。8)的学生,请及时带孩子到正规眼科医疗机构检查,以明确诊断,按照医生和验光师的指导科学配镜矫正,或给予角膜塑形镜等临床干预二级预防,减缓近视进展及预防高度近视发生。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近视也越来越年轻化,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青少年近视防控倡议书》,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青少年近视防控倡议书1

家长朋友们:

家庭是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力量,家长是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守护者。为呼吁家长关注孩子眼健康,营造家庭爱眼护眼防控近视氛围,在今年6月6日第27个全国“爱眼日”到来之际,教育部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家长宣讲团,向全国广大家长朋友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营造爱眼氛围。倡导家长主动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配合学校积极参加近视防控科普活动并向孩子宣讲。倡导家长以身作则,减少对手机、电脑、网络游戏等的依赖,带头不做“低头族”,正确引导示范,增加亲子时间。

二、控制电子产品。倡导家长加强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督促管理,选择合适的电子屏幕,合理控制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使用电子产品遵循“20—20—20”口诀,看屏幕20分钟后,远眺20英尺(6米)以外至少20秒以上。

三、改善光照环境。倡导家长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光照环境,白天光线不足时及时开灯补光,晚上学习时同时使用书桌台灯和房间顶灯。台灯放置在写字手对侧前方,光源略低于眼睛高度。

四、增加户外活动。倡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和孩子一起参加体育锻炼,鼓励、引导和支持孩子掌握1—2项运动技能,保证孩子每天至少2小时日间户外活动。周末时尽量带孩子融入大自然,沐浴阳光预防近视。

五、端正读写姿势。倡导家长纠正孩子的不良读写姿势,做到“一尺、一拳、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超过40分钟,避免在走路、吃饭、晃动的车厢内看书等。

六、减轻课外负担。倡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减轻孩子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不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应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

七、保障睡眠饮食。倡导家长保证孩子充足睡眠时间,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膳食营养均衡。

八、关注视力状况。倡导家长密切关注孩子视力变化和眼睛异常迹象,定期检查视力,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矫治。发现孩子不自觉地眯眼、歪头、皱眉、挤眼等,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遵医嘱科学防治近视。

九、谨防近视骗局。倡导家长不轻信“近视可治愈”、“降低度数”、“治眼神器”等虚假宣传,避免耽误孩子最佳矫治时期。

青少年近视防控倡议书2

暑期来临,孩子们有了更多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如何处理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与保护视力出现的矛盾冲突?如何最大限度的实现对孩子视力的保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下面罗列一些具体的做法和倡议,供给家长朋友参考:

一、约法三章,适当自主

1。家庭会议,明确利弊。郑重召开一次家庭会议,和孩子一起讨论商量,罗列电子产品使用的利弊,并达成共识。

2。约法三章,遵守契约。和孩子讨论电子产品使用的时间、内容,注意要先跟孩子明确,作为监护人的家长有督促检查的权利和义务,避免遇到问题时孩子排斥。

3。适当自主,灵活实行。在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期间,家长给予自主空间。当孩子临时有查找资料的需要,未在规定使用期间,可与家长商量后使用电子产品。

二、电子产品使用的三“限”

1。限时间。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来规定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比如学龄前的孩子不允许使用电子产品,小学的孩子每天使用累计不超过30分钟。

2。限空间。树立规则意识,要求在家庭的卧室、餐厅等地点不能玩电子产品,在户外的马路上不允许看手机。

3。限情境。要求孩子在写作业、吃饭等时间不接触无关的电子产品,帮助孩子养成专注的好习惯。

三、用好“三种管理”

1。认知管理。可通过绘本、故事等形式,让孩子认识到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的危害,并让其知道适时、适度、适宜的重要性。

2。环境管理。家长不要忽视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一是尽量减少家里的电子产品数量;二是不当着孩子的面玩电子产品;三是不把电子产品作为“交易筹码”和“奖励”。

3。兴趣管理。给孩子使用的电子产品及其内容必须经过筛选,有实用价值,以益智为主。

四、三“不”三“会”

1。不妖魔,会利用。家长要理性看待电子设备的利与弊。合理使用电子设备,可以辅助孩子学习,适当的娱乐放松对成长也有积极作用,关键是正确利用。

2。不沉迷,会自控。电子设备对孩子的吸引力很大,家长应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进行干预,同时也要培养孩子自我管控的能力。

3。不说教,会陪伴。家长要用更高质量的亲子陪伴,给孩子那些电子设备不能给的快乐。比如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登山远足,多参加户外活动,留下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五、劳逸结合,有效监督

1。合理安排。假期开始,家长可以指导孩子拟写一份假期计划,约定读几本书,怎样完成假期作业,一天接触电子产品多长时间,花多少时间完成力所能及的劳动等。

2。定时沟通。家长要定时主动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是否按计划表完成假期任务,在与电子产品相处时,有没有接触不良信息,计划实施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从而及时对症下药。

六、近视防控,亲子陪伴

1。学知识,树榜样。充分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带动和帮助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养成,家长陪伴孩子要参加至少1次近视防控公开课程。

2。近自然,防近视。日间户外活动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每天支持和督促孩子在户外阳光下的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3。合理用,控时间。家长陪伴孩子时应放下手机,有意识地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用途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4。讲营养,足睡眠。应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生8个小时。宜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食品。

目前医疗条件下,近视难以治愈,但可防可控。通过春季筛查提前发现的近视前期儿童,给予增加户外时间等一级预防;本期筛查视力异常(视力W4。8)的学生,请及时带孩子到正规眼科医疗机构检查,以明确诊断,按照医生和验光师的指导科学配镜矫正,或给予角膜塑形镜等临床干预二级预防,减缓近视进展及预防高度近视发生。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