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句子的训练及答案4篇,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句子的训练及答案1
1.把下面句子排序,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我们坐在河边的柳树下,把鱼钩甩向河里。
()忽然,鱼漂一沉,我急忙把鱼竿往上一提,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被钓上来了。
()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小明扛着鱼竿到郊外去钓鱼
()浅红色的鱼漂浮在上面
()我们高兴地把鱼竿举在空中,摇晃着,大声喊:“我们钓到鱼了。”
2.因为普罗米修斯具有无私勇敢、不畏强权的精神,所以人们十分敬佩他。(改成设问句)
3根据词语想象画面,用生动的语言写下来。
晚霞微风归鸟炊烟
4照样子,写句子
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他今天全身穿着新衣服,鞋子也是新的,分明是.
5.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1)给上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请用这种修辞手法再写一个句子。
6把下列句子整理成通顺的话,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他们放出来。
()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一天,我在花园的蜜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他们放在纸袋里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7给句子加上合适的关联词并用所填关联词造句
()嵌上滚珠,()钉上铁钉,冰尜(gá)都不会开裂。
8.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写一个有连续动作的句子)
9.用动作描写来表现“生气”。
爸爸气急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下来,
10.他不但学习成绩不错,但是思想要求进步。(修改病句)
11.梅兰芳的民族气节令人敬佩!
改为双重否定句:
改为反问句:
12.照样子,写句子。
例:我们追寻你呀,追寻你沿河叮咚的泉水。
我们追寻你呀,追寻你
我们追寻你呀,追寻你
13.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他勤奋刻苦的精神十分惊人。
()但他并不因为手指发烫而停止弹奏。
()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
()据说他在小楼上弹琴,时间长了,手指在琴键上磨得滚烫。
28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2)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3)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传播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了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29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
(1)自从女娲制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
(2)《纪昌学射》这个寓言故事对我很感兴趣。
(3)既然你答应了他,但是应该履行诺言。
(4)作文对我特别感兴趣。
3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两个四(2)班的同学一起参加了志愿者的活动。
B我们要加强环境保护,远离雾霾困扰。
C经过治疗,李林的病恢复了健康。
D如果你是天才,就同样离不开老师的教育。
31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在()里填上序号。
()肖邦从小就喜欢音乐,他六岁开始练习钢琴,八岁就举办了演奏会。
()当时的人,都惊讶于他的音乐天赋,争着要为他出版呢。
()肖邦是波兰的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在他十五岁那年,就已经写成了第一首圆舞曲。
()他出生在波兰的首都华沙,父亲是一位教师。
32下列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1)老黄鹂说:“这是卷叶虫。”
(2)小黄鹂都把脖子伸得长长的,张着黄黄的下嘴叫着:“妈妈,给我吃,给我吃!”
(3)那只小黄鹂吃得津津有味,问妈妈:“这是什么呀?真好吃!”
(4)老黄鹂看见了连忙飞过去,从那片卷着的叶子里,捉出一条黄绿色的小毛虫,飞了回来。
(5)老黄鹂把小虫塞到一只小黄鹂的嘴里。
(6)海棠树上有一片嫩叶卷了起来。
A(6)(4)(5)(2)(3)(1)
B(6)(4)(2)(5)(3)(1)
C(6)(4)(5)(1)(2)(3)
D(6)(5)(4)(1)(2)(3)
33春天,海棠花开了,绿叶间的花犹如(写成比喻句)
34照样子,写句子。
例:如果你种下的是汗水,收获的将会是丰硕的果实。
如果你种下的是,收获的将会是.
如果你种下的是,收获的将会是.
35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我经常看电视和广播。
(2)昨天我们通过并讨论了关于吃零食的决议。
36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混沌一片。(改成比喻句)
34勤劳饱满的果实辛苦发自内心的喜悦
35(1)我经常看见电视、听广播。(2)讨论并通过
36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混沌一片,就像个打鸡蛋。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句子的训练及答案2
反问句与陈述句
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反问改陈述)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
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
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变“?”。
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
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