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泄漏是很危险的,所以要做好应急处理措施,下面小编整理了化学品泄漏应急预案演练程序及流程,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化学品泄漏应急预案演练程序及流程篇1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公司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按照《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集生【2015】303号)文件要求,开展专项应急演练活动,旨在提高岗位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11月24下午14:00开展氯硅烷罐区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此次演练由公司安生环部组织,由设备部、质量技术部、还原氢化车间、动力车间、维修车间、生产安保队、**区河滨工业园区消防特勤大队参加,共计30余人参加,共出动消防车辆2台、物资运输车辆1台、医疗应急救援车1台、正压式呼吸器4具及其他消防器材。
公司为此次安全应急演练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策划小组、后勤保障小组、评估小组,制定了明确的计划,经过桌面推演、现场预演、现场准备、正式演练等四个程序。
正式演练的流程是:
1.事故源:氯硅烷罐区AB100罐出料阀模拟泄露氯硅烷、释放烟雾(由工业盐酸代替发烟、干柴代替起火)。
2.预警机制:由当班生产安保人员巡检发现、逐级上报当班值长,安生环部领导,同时进行现场安全处置。
3.响应机制:接警后,各级主要负责人员陆续到达现场。
4.现场勘察:确定事故的情况、制定对策、启动应急措施。
5.事故处理:关闭阀门、地槽排液、现场堵漏、消除隐患、启动高低压消防、泡沫消防、灭火器等。
6.救援小组: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成立现场指挥组、专家咨询组、安全疏散组、抢险组、警戒组、通讯组(含信息发布)、医疗救护组、运输组、事故调查组、恢复与善后处理组。
7.演练结束:到规定地点集结,进行现场点评,善后处理、清扫现场。
此次应急演练,从发现泄漏到疏散,扑灭火源,控制险情共历时50分钟,及时、有效地控制了险情的扩大,保障了人身安全,避免了财产损失。真正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在险情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冷静、沉着,每个应急小组应该做什么,职责是什么,如何正确报警,如何正确安全处置,如何疏散,如何自救和逃生都做到心中有数。对本次演练存在的问题汇总如下:
1、演练各小组结构健全,但因目前公司人员较少,小组成员缺乏,部分小组成员由其他人员兼任。
2、演练中,消防设施未全部投用,氯硅烷罐区消防炮作为演练科目使用时消防水由低压提供,未进入实战状态;
3、罐区演练中,用盐酸代替氯硅烷泄漏发烟,用干柴作为着火材料做泄漏演习在演练中未充分体现;
4、医疗救援队车辆有配备,医疗救援人员少,急救物资匮乏;
持续改进措施:
1、针对目前应急演练情况,待恢复生产后,完善各应急救援组织,补充应急各小组成员。
2、加强平常无作业时的消防、应急训练,尤其是应急设备的使用;
3、待恢复生产后,利用安全投入专项资金补充应急物资。
4、对于事故现场情况报告处置程序和重点部位关键事项写清楚,形成流程,对员工加强培训,在以后的训练中进行完善,在以后的应急演练注重中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尽量脱离脚本,增强实战能力。
宁夏分公司安全生产部相关领导和公司总经理十分重视本次安全应急演练,亲自到演练现场观摩了此次演练。通过本次应急演练,加深了广大员工对消防安全知识的理解和应急器材(正压式呼吸器等)的正确使用,使员工清晰的认识到如何面对突发紧急情况,为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作用。实现了“科学、安全、有序、快速”应对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目标,强化了公司和消防特勤大队在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紧密配合,提高了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指挥处置能力,取得了预期的演练效果。
化学品泄漏应急预案演练程序及流程篇2
1,1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事故
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事故系指发生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泄漏、中毒等事故。
1,2 分级
1,2,1 1级(集团级事故)
(1)一次事故造成重伤2-9人。
(2),一次事故造成死亡1-2人。
(3)一次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不含100万元)。
1,2,2 2级(企业级事故)
(1)-次造成重伤1人或2人以上轻伤(含2人)。
(2)一次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不含10万元)。
(3)一次事故造成跑冒油料5-10吨(不含10吨)。
1,2,33级(厂级事故)
(1)事故造成1人轻伤。
(2)-次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3万元以下(不含3万元)。
(3)一次事故造成跑冒油料5吨以下。
3,2,3 现场应急指挥部及职责
结合危险化学品的实际情况,现场指挥部可设五个救灾小组:
(1)危险化学品管理组职责
组织、指挥、协调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工作,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负责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和厂应急指挥申心报告事故的发生情况并请上级有关部门给予应急救援。
结合具体的危险化学品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进行针对的安舍抢险措施,确保事故发生造成最小的损失,并及时向上级部门要求获取必要的抢险救灾工具和危险化学品的事故救灾专家。
(2)安全撤退组职责
负责按指挥部要求有序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清点汇总人数,并及时汇报。
要求各车间部门在安全撤退之前将所有导致危险化学品事故扩大的一切动力仪器关闭,使危险化学品事故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在继续向更大的范围内延伸和扩展。
(3)后勤保障组职责
供应、财物部门必须保证所需物姿、设备及时保质保量到位。
负责上级领导及其他客人的接待工作。
(4)安全保卫组职责
参加抢险救灾的全过程,根据批准的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调配检查人员,对作战计划的各环节、措施的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确保作战计划安全顺利完成,发现不安全因素有权制止并提出安全可靠的补救措施,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听取指令。
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区域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进人警戒区域,并在发生事故附近设专人警戒,严禁闲杂人员逗留、围观。
(5)危险化学品事故专家组职责
针对企业所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实际情况,对危险化学品可能造成的事故进行预测和判断,以及对影响的范围进行估计和判断,综合进行考虑,使事故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得到控制,会同企业危险化学品管理组作出一系列的技术支持决策。
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建立健全危险源信息监控方法与程序,完善危险源辨识工作,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在技术和管理措施上加强重大事故危险源的监控,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对危险设备和危险区域予以明显标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预警行动
企业应急指挥中心根据预测结果,应进行以下预警:
(1)符合本预案启动条件时,立即发出启动本预案的指令。
(2)启动本单位应急程序,并通知厂职能科室进人预警状态。
(3)指令二级单位采取防范措施,并连续跟踪事态发展。5 信息报告程序
5,1报告程序
(1)发生厂级危险化学品事故时,立即启动本专项预案的同时,迅速向企业总部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最多不超过1小时。
(2)立即拨打企业总部应急指挥中心电话进行报警。
报告内容
所属发生D、皿级事故应立即报告,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事故单位名称;发生时间、地点和部位;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名称、数量;人员伤亡情况;事故简要情况;已采取的措施。
在处理过程中,事故单位应尽快了解事态进展情况,并随时向企业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
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按照1,2进行事故分级,并分为三级应急响应:
(1)1级应急响应:发生1级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由国家或省级应急管理部门统一指挥,应急指挥中心配合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D级应急响应:发生且级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由应急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协调处理。
(3)皿级应急响应:发生皿级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发生单位(部门)启动本单位(部门)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6,2 响应程序
(1)当事件达到皿级(厂级)危险化学品事故启动条件时,应急指挥部立即下令启动本专项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根据事故情况,启动其他的相关应急预案。
(3)在应急处理的同时,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向企业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2.2日常管理机构、职责
洛阳市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设在洛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洛阳市交通局。办公室主任由市安监局局长和交通局局长兼任,副主任分别由分管副局长兼任。
职责:
(1)负责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2)在指挥中心的领导下,组织抢险救援,安排、调运救援所需装备和物资;
(3)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事故勘察、取证、分析等工作;
(4)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5)指导各县(市)区及危险化学品企业应急救援工作;
(6)负责制定和修订应急预案,并组织应急演练。
2.3各相应机构组成、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实际情况,可成立下列现场救援组:
2.3.1抢险救援组
组长单位:市消防支队
成员单位:市消防支队、公安局、交通局、环保局、事发地人民政府、责任单位、企业救护队及专家组成员。
职责:
(1)在指挥部领导下迅速调动应急队伍进行抢险救援,控制事故蔓延扩大。
(2)划分警戒区域,疏散区域内无关人员;
(3)负责组织伤员的搜救、事故现场灭火,控制易燃、易爆、有毒物质泄漏和有关设备容器的制冷;
(4)负责堵漏、灭火、中和、稀释泄漏的危险化学品,防止爆炸;
(5)及时准确向指挥部报告抢险救援进展情况。
(6)事故得到控制后负责洗消工作。
2.3.2应急疏散、警戒组
组长单位:市公安局
成员单位:公安局、事发地政府
职责:
(1)确定疏散地点,组织居民逆风向疏散地集中;
(2)为疏散人员进行防护指导,转移重要物资;
(3)做好疏散群众稳定工作。
(4)做好人员疏散和事故现场及疏散区的警戒。
2.3.3环境气象监测组
组长单位:市环保局局长
成员单位:市环保局、气象局
职责:
(1)负责对气象、水体、土壤等进行环境即时监测,确定危险物质的成分及浓度,确定污染区域范围;
(2)对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制定环境修复方案并组织实施;
(3)确定事发时及未来气象情况,准确测定风向、风速,为指挥部提供决策依据。
2.3.4医疗救护组
组长单位:市卫生局
成员单位:市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有关医院
职责:
(3)事故的简要经过和现场伤亡情况;
(4)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
(5)事故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及对周边的影响;
(6)报告人姓名、联系电话;
(7)其他有关系的现场和救援情况。
3.3.3报告程序
(1)事故单位(或目击者)向事发地政府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指挥办公室报告;
(2)事发地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指挥中心向市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指挥办公室报告;
(3)市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指挥办公室向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4)做好不间断续报。
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或目击者)应同时向110、119、120报警台报警。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
事故发生后,按照“统一指挥、属地管理、专业处置”的要求,按突发事故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原则上按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特别严重(Ⅰ级)四级启动相应预案。
Ⅳ级应急响应:适用于处置一般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且事故危害自事故发生以后即停止,造成后果较小的。发生此类事故时,按事发地人民政府制定的应急救援援预案组织实施,由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指挥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Ⅲ级应急响应:适用于处置一般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且事故危害自事故发生以后即停止,但可能产生较严重后果的。发生此类事故时,按事发地人民政府制定的应急救援援预案组织实施,由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指挥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Ⅱ级应急响应:适用于处置一般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且事故危害并未随事故发生而结束,由蔓延扩大危险,超出当地应急救援机构救援能力的。发生此类事故时,由市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应急机构决定启动Ⅱ级应急响应,由市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实施。
Ⅰ级应急响应:适用于处置重大以上危险化学品事故或实施Ⅱ级应急救援措施难以控制事态时。发生此类事故时,市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并报上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4.2应急措施
4.2.1先期处置
事故发生后,事发地人民政府、事故单位和先期到达的应急救援队伍必须迅速、有效地实施先期处置,组织职工、群众和有关人员开展自救、互救;控制事态发展,防止次生、衍生事故(事件)发生,切断事故灾害链;报告当地应急救援机构;保护现场不被破坏,妥善保护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4.2.2指挥协调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后,总指挥部立即组织专家召开情况碰头会,研究、形成救援方案,组成各应急救援组,指挥、调集快速反应力量,与事发地人民政府和事故单位,密切配合,共同实施抢险救援和紧急处置行动。
4.2.3抢险救援
抢险救援组在指挥部领导下迅速调动应急队伍进行抢险救援,控制事故蔓延扩大;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指挥现场应急救援人员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指挥消防队伍进行灭火和危化品稀释;组织抢险增援队伍,做好抢险增援准备;及时准确向指挥部报告抢险救援进展情况。
4.2.4环境气象监测
环境气象监测组对气象、水体、土壤等进行环境即时监测,确定危险物质的成分及浓度,确定污染区域范围;确定事发时及未来气象情况,准确测定风向、风速,为指挥部提供决策依据。
4.2.5交通治安
警戒组与事发地人民政府负责应急状态下群众疏散、转移和安置;确定疏散地点,组织群众逆凤向疏散地集中;为疏散人员进行防护指导,转移重要物资;做好疏散群众稳定工作。
警戒组根据救援需要,对事故现场进行道路交通和治安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特别通道和警戒线。确保救灾物资、器材和人员运送及时到位,满足应急处置工作需要;维护现场治安,防止事故现场人为破坏和其他突发事件;确保周边群众人身安全,为应急抢险提供交通治安保障;配合应急疏散组紧急疏散周边居民。
4.2.6医疗救助
医疗救护组与事发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紧急医疗救护和现场卫生处置工作;协调有关专业医疗救护机构和专科医院派出有关专家、提供特种药品和特种救治装备进行支援;事发地疾病控制中心根据事故类型,按照专业规程进行现场防疫工作;协调血站做好受伤人员的供血。
4.2.7扩大应急
当危险化学品事故有扩大、发展并难以控制的趋势时,指挥部迅速作出扩大应急决策,并采取扩大应急救援措施。一方面调整各种应急救援力量投入抢险和保障工作;另一方面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和有关单位提出救援和扩大应急请求。
以上各步程序按照现场实际情况可交叉进行或同时进行。
4.3应急结束
当遇险人员得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宣布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
5善后处理
事发地人民政府会同相关部门负责组织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
事故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分析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并及时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