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市场监督管理疫情防控工作总结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市场监督管理疫情防控工作总结1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x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决策部署,为全市抗击疫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突出贡献,充分展现了xx市市场监管人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铁军精神。
迅速部署疫情防控战“疫”,守初心诠释担当紧急动员部署。
x月xx日,紧急召开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制定具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全面部署市场监管7项工作任务,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工作组,统一指挥协调全市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快速响应和指挥处置各类突发情况。
统筹建立包保责任制、日常巡查制、市场开办者承诺制、督查督办制、责任追究制五项制度,建立健全疫情防控机制体系。
倡议局各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带头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为全面打赢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阻击战夯实基础。
严格督查督导。
成立9个督查工作组,负责对全市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督查暗访,快速深入基层一线,全面开展严督实导,做到坚守岗位抓调度、靠前指挥抓落实,防止出现工作反弹,确保各项措施真落地、见实效。
扎实推进物资保障工作,担使命力保供应
坚决打通供应梗阻点。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参与集中救治的医护人员和疾控中心是在第一线冲锋陷阵的,同时后方的物资保障就是给他们输送弹药的,物资保障必须充足并及时,才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按市政府领导指示,在市局统筹指挥下,我局及时召开物资保障组各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迅速启动物资保障相关工作。
按照市疫情防控一线物资需求计划,向68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发布采购品种信息,按程序多次召开防疫物资采购竞标开标会,仅除夕当天就召开了两次大型竞标采购会,会议持续到深夜,现场确定供购单位及物资品种、供货时间等。
同时,积极研究采购渠道,开启全球购、全国购模式,向嘉海服饰公司、锦海医药科技公司下发调拨令,向国药控股、安徽华源等5家大型医药批发公司出具委托采购防控物资的函,及时有力保障我市疫情防控物资供应。
截至目前,累计为市二院、市五院、市疾控中心以及市直疫情防控重点单位供应了价值2500余万元的医疗设备和KF94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服、非接触式红外体温计、门架式远红外测温仪、84消毒液、酒精等疫情防控物资,省统筹非医用的103.55万只口罩全部分配到各县市区及开发区,全市防控物资需求得到坚实保障。
坚决管好分发责任田。
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的物资管理,我局制定印发物资保障组《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应急储备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应急储备物资管理办法》,着力完善物资采购制度机制。
先后起草或代拟全市《关于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口罩统筹管理的通知》《关于在全市实行民用口罩“网上预约、线下购买”的工作方案》《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加强市场监督管理的若干措施的贯彻落实意见》等制度性文件,除医疗机构定向采购的设备物资外,对其他采购及捐赠的物资实行统一登记、统一管理、统一发放,确保采购、接收、支出全程透明、公开、有序。
坚决守住质量主阵地。
在有效保障物资供应的同时,我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物资的质量监管。
经常性地深入生产经营企业,开展全面排查。
对无菌口罩等生产企业,派驻专业技术骨干驻厂监督,从原材料、灭菌、消毒到生产等全程监督严格把关。
对医疗机构等单位疫情防护医疗设备及温度计等进行计量检测核定,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并及时约谈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及大型商超负责人,督促签订规范经营承诺书,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合法合规经营。
全面履行市场监管职责,用忠诚书写答卷
坚决关闭活禽交易市场。
x月23日,市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报请市政府批示后,制定印发《关于城乡活禽交易市场休市的通告》,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迅速关闭全市活禽交易市场,全面禁止野生动物交易行为,督促全市农贸市场开办者全面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
当日,全市245个活禽交易市场全部关闭,为防止工作反弹,累计共检查农贸市场4586次。
全面规范餐饮服务行为。
及时印发《关于禁止农村集体聚餐的紧急通知》,全面禁止各类集体聚餐活动。
严查餐饮服务单位经营野生动物行为,严把食材溯源、消毒保洁、人员健康、加工操作、就餐环节五项关口,向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团餐供应单位发布九条风险警示,要求餐饮单位实施“无接触式配送”“无接触点取餐”服务,有效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切实保证药械质量安全。
一是加快应急审评审批。
快速办理2家企业隔离服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帮助3家具备应急申报二类医疗器械注册条件的企业向省药监局提出申请,并全力做好指导服务。
二是确保药械质量。
选派6名人员进驻生产企业,全程指导监督,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出厂。
三是严格监督检查。
督促全市药品经营企业签订《规范经营承诺书》,对药械流通企业开展全方位检查。
截至目前,已检查药械经营企业14627家次,抽查抗病毒药品6335批次,立案19起。
疫情防控期间,有咳嗽、发热症状的不得从事食品销售工作。
直接接触入口食品的销售人员操作时应当配备工作服、帽、口罩、手套等。
3、严格规范食品采购行为。
食品销售者要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把好原料进货关,严禁食品销售者购进无合法来源或者不可追溯来源的食品。
采购食品,应当查验并留存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建立合格供应商档案。
4、严格规范食品销售过程管理。
督促商场超市销售散裸装食品,在散裸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设置标签,标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食品销售者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有的温度、湿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散裸装食品与有毒、有害的物品一同贮存、运输。
5、加强农(集)贸市场、商超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督促农(集)贸市场做到“四个必须到位”:一是从业人员必须日检到位,每日测量体温,对出现乏力、发热、咳嗽、腹泻、咽部炎症等症状,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二是场所设施必须洗消到位,实行场地和公共设施日消毒。
三是原料来源必须可溯到位,严禁采购和加工野生动物及制品,严禁采购活禽并进行现场加工制作。
四是加工操作必须规范到位,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操作前必须洗手消毒,全程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6、加强特殊食品监管。
督促特殊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执行良好生产规范,确保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把好原料进厂关、生产过程关、出厂检验关;经营者严格执行查验证照、检验报告和专区专柜销售等制度,严禁售卖假冒伪劣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督促生产经营者加强环境卫生和人员防护管理,做好清洗消毒杀菌等有关工作,确保安全;要积极以销定产、组织供应,确保市场平稳、供给充足。
特殊食品标签标识要符合注册备案内容,销售场所和行为符合有关规定,不得夸大或虚假宣传功能功效,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
(三)强化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
1、全面开展自查。
督促社会餐饮企业落实市局八项风险预警。
在正式供餐前对库存的食材特别是节前贮存的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剂进行彻底清查,对冷藏冷冻设备的运行情况开展检查,发现有超过保质期、未按保存条件贮存或出现霉烂、变质等感官性状异常的,要按照有关规定销毁处理。
自查后符合相关规定的方可开始运行。
2、加强人员健康和卫生管理。
督促社会餐饮严格落实从业人员晨检制度,视疫情发展,必要时每餐前进行检查,监测并记录上岗人员体温,有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要立即离岗就诊。
从业人员要按照要求佩戴帽子、口罩和手套,进入操作区要对手部等清洗消毒,要严格执行人员出入操作区域工作服的更换要求。
3、加强供餐环节的管理。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督促社会餐饮企业要坚决取消堂内供餐,采取分餐配送。
食品成品分装的场所环境应符合要求,盛放食品的容器应经过消毒,运输设备要保持清洁,运输过程中,要防止食品的交叉污染。
食品保存的温度和食用时间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四)积极响应,开展“三保”行动。
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动员3家连锁餐饮企业共同参与“三保”行动,作出疫情防控期间“产品质量硬、市场有供应、保持良心价、共同战疫情”的承诺。
防控期间,全区防疫药品和蔬菜、水果、米面等生活用品价格平稳、质量可靠、供应充足。
三、加强药械安全监管。
按照省市区防控应急指挥部和省市监管部门文件要求,结合2020药品春风行动,认真开展疫情防控期间药械质量安全监管,开展工作自查情况如下:
1、序时推进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复工复产
全区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0家,除2家公司已经停产外,5家企业已恢复生产,3家生产企业在疫情好转将陆续开工生产。
对复工企业,一是加大对复工企业指导,协助安徽方达药械有限公司转产红外测温仪、一次性医用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
二是加强复工企业督查,要求复工企业做好个人防护,配体温检测设备、酒精,人员佩戴口罩,持健康证上岗,并督促企业做好厂区环境消杀工作;同时要求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相关规定的要求,抓好每个环节质量控制,全力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持续跟踪为生产企业复工复产企业做好服务。
2、做好民用口罩发放工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市场监督管理疫情防控工作总结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市场监督管理疫情防控工作总结1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x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决策部署,为全市抗击疫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突出贡献,充分展现了xx市市场监管人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铁军精神。
迅速部署疫情防控战“疫”,守初心诠释担当紧急动员部署。
x月xx日,紧急召开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制定具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全面部署市场监管7项工作任务,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工作组,统一指挥协调全市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快速响应和指挥处置各类突发情况。
统筹建立包保责任制、日常巡查制、市场开办者承诺制、督查督办制、责任追究制五项制度,建立健全疫情防控机制体系。
倡议局各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带头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为全面打赢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阻击战夯实基础。
严格督查督导。
成立9个督查工作组,负责对全市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督查暗访,快速深入基层一线,全面开展严督实导,做到坚守岗位抓调度、靠前指挥抓落实,防止出现工作反弹,确保各项措施真落地、见实效。
扎实推进物资保障工作,担使命力保供应
坚决打通供应梗阻点。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参与集中救治的医护人员和疾控中心是在第一线冲锋陷阵的,同时后方的物资保障就是给他们输送弹药的,物资保障必须充足并及时,才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按市政府领导指示,在市局统筹指挥下,我局及时召开物资保障组各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迅速启动物资保障相关工作。
按照市疫情防控一线物资需求计划,向68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发布采购品种信息,按程序多次召开防疫物资采购竞标开标会,仅除夕当天就召开了两次大型竞标采购会,会议持续到深夜,现场确定供购单位及物资品种、供货时间等。
同时,积极研究采购渠道,开启全球购、全国购模式,向嘉海服饰公司、锦海医药科技公司下发调拨令,向国药控股、安徽华源等5家大型医药批发公司出具委托采购防控物资的函,及时有力保障我市疫情防控物资供应。
截至目前,累计为市二院、市五院、市疾控中心以及市直疫情防控重点单位供应了价值2500余万元的医疗设备和KF94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服、非接触式红外体温计、门架式远红外测温仪、84消毒液、酒精等疫情防控物资,省统筹非医用的103.55万只口罩全部分配到各县市区及开发区,全市防控物资需求得到坚实保障。
坚决管好分发责任田。
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的物资管理,我局制定印发物资保障组《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应急储备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应急储备物资管理办法》,着力完善物资采购制度机制。
先后起草或代拟全市《关于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口罩统筹管理的通知》《关于在全市实行民用口罩“网上预约、线下购买”的工作方案》《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加强市场监督管理的若干措施的贯彻落实意见》等制度性文件,除医疗机构定向采购的设备物资外,对其他采购及捐赠的物资实行统一登记、统一管理、统一发放,确保采购、接收、支出全程透明、公开、有序。
坚决守住质量主阵地。
在有效保障物资供应的同时,我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物资的质量监管。
经常性地深入生产经营企业,开展全面排查。
对无菌口罩等生产企业,派驻专业技术骨干驻厂监督,从原材料、灭菌、消毒到生产等全程监督严格把关。
对医疗机构等单位疫情防护医疗设备及温度计等进行计量检测核定,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并及时约谈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及大型商超负责人,督促签订规范经营承诺书,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合法合规经营。
全面履行市场监管职责,用忠诚书写答卷
坚决关闭活禽交易市场。
x月23日,市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报请市政府批示后,制定印发《关于城乡活禽交易市场休市的通告》,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迅速关闭全市活禽交易市场,全面禁止野生动物交易行为,督促全市农贸市场开办者全面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
当日,全市245个活禽交易市场全部关闭,为防止工作反弹,累计共检查农贸市场4586次。
全面规范餐饮服务行为。
及时印发《关于禁止农村集体聚餐的紧急通知》,全面禁止各类集体聚餐活动。
严查餐饮服务单位经营野生动物行为,严把食材溯源、消毒保洁、人员健康、加工操作、就餐环节五项关口,向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团餐供应单位发布九条风险警示,要求餐饮单位实施“无接触式配送”“无接触点取餐”服务,有效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切实保证药械质量安全。
一是加快应急审评审批。
快速办理2家企业隔离服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帮助3家具备应急申报二类医疗器械注册条件的企业向省药监局提出申请,并全力做好指导服务。
二是确保药械质量。
选派6名人员进驻生产企业,全程指导监督,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出厂。
三是严格监督检查。
督促全市药品经营企业签订《规范经营承诺书》,对药械流通企业开展全方位检查。
截至目前,已检查药械经营企业14627家次,抽查抗病毒药品6335批次,立案19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