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是专门为儿童作的短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童谣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童谣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朗读、吟唱溧阳童谣,让孩子感受到溧阳人专属童谣优美的韵律和独特回忆。

2、在学习中帮助孩子积累溧阳方言,并进一步了解溧阳文化。

活动准备:

1、会说溧阳方言。

2、溧阳民谣若干首。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讨论交流:你会说溧阳话吗?

我们来玩一个我说你猜的游戏吧!

归纳小结:溧阳话是我们溧阳地区的方言,是我们的家乡话。

二、学习溧阳民谣,感知溧阳民谣的独特魅力。

1、交流互动:谁会念民谣《炒蚕豆炒黄豆》?用溧阳话怎么念呢?

2、游戏互动:这首民谣还可以玩游戏呢?你玩过吗,怎么玩?我们一起来边念边玩吧!

3、学习民谣:《牵磨拉磨》

(1)教师朗诵民谣,幼儿讨论理解其含义。

(2)幼儿学念民谣。

(3)介绍玩法,边念边游戏。

4、欣赏交流:教师朗读其他溧阳民谣,幼儿交流讨论。

三、拓展积累。

交流讨论:你还知道哪些溧阳童谣吗?

溧阳民谣是我们溧阳人的回忆,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还知道更多的溧阳民谣,你们去学一学,玩一玩,下次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幼儿园童谣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习有节奏地朗读童谣,感受童谣的节奏美。

2、体验朗读童谣的乐趣。

教学重点:

有节奏地朗诵童谣

教学难点:

感受儿歌的节奏美,体验朗读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第7页、小鼓

教学过程:

一、游戏“数一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教师敲鼓,幼儿听鼓声数数。

2、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拍手数数。

3、幼儿数一数自己的手指。

二、完整地欣赏童谣。

“你喜欢什么样的月亮?你觉得它像什么?”

二、感受、理解童谣、学习有节奏地朗诵。

(一)首次欣赏,初步感受童谣的节奏美和意境美。

**:1、“这首童谣的名称是什么?”

2、“你觉得这首童谣听起来怎么样?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二)借助PPT再次欣赏,理解童谣的内容。

1、**:“小弟弟小妹妹是怎样请月亮下来的?他们说月亮是什么?”

2、鼓励幼儿有节奏地回答,并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感受月亮“圆—弯”的变化。

(学习量词:面、只)

(三)学习朗诵、尝试表现。

1.看图谱朗诵童谣,提醒幼儿有节奏地朗诵。

2.分角色朗诵,并鼓励幼儿配上动作,加强童谣的节奏。

3、师幼共同有感情地朗诵,提醒幼儿“呀、吧”等语气助词念得轻又短,增加童谣的韵律美。

4.启发思考:“为什么小弟弟小妹妹希望月亮是皮球、镜子、小船呢?”激发幼儿对月亮的喜爱和向往。

三、拓展想象,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1、启发幼儿想象:“你还希望月亮是什么?”

2、游戏“摸箱”:“箱子里藏着各种不同的月亮,请你摸一个和它交朋友,和它说说悄悄话。

”鼓励幼儿仿编童谣里的句子。

3、延伸:“月亮有时圆有时弯,它到底什么时候是圆的,什么时候是弯的?为什么会这样变化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和爸爸妈妈一起找答案,并把你了解到的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幼儿园童谣教案5

活动目标:

1、会欣赏儿歌,初步学习儿歌。

2、通过儿歌,懂得要关心老人,要对老人有礼貌。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课前帮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重阳节的知识。

2、爷爷奶奶笑哈哈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图上有谁呀?(爷爷奶奶)他们怎么啦?(他们笑了)

师:他们为什么笑呢?(请小朋友说一说)

师:原来他们要过节了,所以笑得那么开心。

二、欣赏儿歌《九月九》

师:你们喜欢爷爷奶奶吗?(请小朋友说一说)

师:老师也喜欢爷爷奶奶的,所以呀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听吗?

1、老师完整地朗诵儿歌一遍。

师:小朋友,你听到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呀?(请小朋友说一说)

2、再次让幼儿欣赏一遍。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