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从小开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色研学活动方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红色研学活动方案1

研学旅行是学校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研学旅行工作,是有效落实德育为先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快乐教育的有效途径。能让学生在旅行过程中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知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德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活动对象:8—15岁

活动时长:三天两夜

活动及目标:

关注学生知识、品格、能力、态度等素质的发展,培养用眼睛去发现自然和人文的美,用心去学习和体会历史及中华文化的精髓。通过闭营联欢和回校汇报展示研学收获。

活动目标一:徜徉三国古城,解析历史文化 

荆州古城瓮城和水城的功能;楚国的刺绣的历史与演变;西汉古尸为何2000多年可以不腐;关羽刮骨疗伤的历史典故……通过对荆州古城、荆州博物馆等地的参观,让同学们在游览中发现和了解三国及楚文化,具有古今人文知识和成果的积累,传承文化自信,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目标二:熟读国学文化,争当礼仪之星

传承美德传统经典中承载的 “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活动目标三:情景再现读历史,人物扮演学名著

通过游览三国古城墙,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再现,完成三国故事的演绎,更深入地理解名著内容及城墙在古代的军事和战争意义。

活动目标四:参观革命遗址,激发爱国情怀

通过参观革命遗址,缅怀革命先烈,激发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

活动目标五:领略自然风光,培养人文素养

通过游览洈水风景区让学生亲近自然,领略绝美的山湖风光,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公民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活动目标六:体验营地精品课程、感受营地特色文化

以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荆州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营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长生活技能,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健康成长。

活动目标七:素质拓展活动,团队熔炼提升

通过精心设计的团队素质拓展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克服困难的毅力、勇于挑战的勇气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健康成长。

三天活动及课程安排:

详细活动流程:

第一天

一、11:00-11:30,营员到达营地,分发服装,教官指导营员进行内务整理。

二、11:30 -12:30营地餐厅进中餐。

三、14:00-18:00生活技能类课程,学会生存、懂得感恩。

四、18:00—19:00营地餐厅进晚餐。

五、19:00-21:00团队建设。各中队在教官指导下,通过选取队名、队歌、口号、队形等,凝聚团队集体智慧、展现青秋特有朝气。

第二天

一、6:30-7:00 起床,整理内务

二、7:00-8:00晨练,5公里徒步拉练。感受江南水乡气息,展现青秋靓丽活力。 

三、8:00-8:40营地餐厅进早餐

四、8:40-11:30素质拓展课程,挑战个人极限、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活动地点:营地拓展中心

活动意义:

1.通过系列水上拓展项目(丛林神桥、网桥、合力桥、缅甸桥等),锻炼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及临变能力。

2.通过高空项目(攀岩墙、溜索、高空断桥等),锻炼学生不畏艰难,勇攀高峰毅力。

3.通过地面项目(信任背摔、模拟电网、毕业墙等),锻炼学生相互信任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14:00-18:00营地场馆及科技类课程、感受营地特色文化。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让学生能在旅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提高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德育为首,以“全面发展、个性优良、特长明显、身心健康”为培养目标,实施主体性德育,推进学生自主管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设自主、自律的学生文化。树立安全第一、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发展学生的宗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生活的意识,树立他们的团队精神,为他们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目标

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原则

1、坚持教育性原则。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方案,确保每次活动立意高、目的明,活动前提前做好具体活动方案,带着目标开展活动。

2、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在组织研学旅行活动前,对目标地点进行考察,根据考察情况,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和安全应急预案,确保交通、饮食的安全。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生数量,针对活动内容对学生进行必要安全教育。活动由信誉良好的旅行社承办,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志愿者参与全程管理。

3、坚持学生自愿的原则。学校公布研学旅行活动具体方案和收费标准,以班级为单位,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并且由学校和家长签订自愿报名参加协议,活动内容、活动时间及费用收支公开、透明,接受家长监督。

4、坚持食、宿、学统一的原则。研学旅行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接触社会和自然,在体验中学习和锻炼,培养学生刻苦学习、自理自立、互勉互助、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和精神。学校将统一安排就餐、住宿、学习等活动,保证卫生、安全、适用、节约,防止追求豪华、舒适,杜绝铺张浪费。

5、坚持长效性原则。研学旅行是学生体验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意义重大。学校将不断充实研学旅行目的地,形成序列化,以达到研学旅行活动的连续性,长效性。

6、坚持全员参与原则。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研学旅行活动中。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给予适当照顾。学校领导、老师共同参与活动,鼓励家长志愿者积极参加活动。

四、活动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4月份)

(1)成立马村镇中心小学研学旅行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召开家长座谈会、师生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

2、考察调研阶段(4月份)

20xx年研学旅行活动在高年级组织开展,采取分散开展活动的方式,确立五到六个活动目标地,建立专人负责联络制,必要时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确定该点的详细计划及活动方案,经领导小组审核通过,确定研学旅行目标地及方案。

3、制定活动计划阶段(5月份)

根据学校确定的研学旅行活动目标地及方案,由目标地负责人组织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计划包括活动名称、立意、行程安排、活动项目、主要负责人、参加人员分组等各项内容,为每一名参加活动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志愿者提供一份全面的活动指南,确保活动顺利有序开展。

4、活动实施阶段

第一批5月29—5月31日

第二批6月19日—21日

5、总结交流阶段(9、10月份)

(1)结束研学旅行活动,参加活动的各班级要做好总结,并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总结交流。学校把学生的成果汇编成册,与全体学生及全体家长分享。

(2)每个目标地的负责人总结成果,分析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师生反响不好的研学旅行目标地,服务质量跟不上的旅行社实行淘汰制,确保研学旅行活动的高品质。

红色研学活动方案3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让学生走进大自然,领略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丽景致。并通过户外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交流,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在自愿的基础上,我校将组织4年级师生进行一次“走向观江台”研学旅行活动。

一、参与对象:

本校四年级师生。

二、活动时间:

20xx年5月。

三、行程安排:

路线:学校——老山后——观江台——稻草艺术园——学校。

1、早上8:00左右准时出发,以班为单位两路纵队行进。

2、到老山后,近距离观看嫩江水,班级合影留念。

3、从石阶上观江台,让生体验爬山的乐趣。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