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出的关于医院抗震救灾应急预案,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各位带来帮助,欢迎各位前来阅读与下载。
医院抗震救灾应急预案1
根据《XX县地震应急预案》的规定和要求,为保障地震灾害发生后各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提高我院对地震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卫生救援水平,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灾情判断
当发生有感地震时,可能出现房屋晃动、吊灯摆动、物品移动、照明电源中断、通讯联络中断、电梯停运,现场人员惊慌失措、秩序混乱、拥挤、踩伤、摔伤、砸伤、人员被困等情况。
(二)组织指挥体系
指挥长:XXX、XXX
集结地点:卫生院门前空地。
(三)医疗救护队队长:
副队长:
成员:
(四)应急程序:
1、全体职工要树立“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当有感地震或者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医院突发事件应急管委会人员必须以最快的方式赶到医院,根据现场职务高低依次负责组织抢险救灾。
2、医院办公室在地震发生后要立即向医院突发事件应急管委会主任报告,并通知抗震救灾抢救组。
3、抗震救灾抢救组成员在地震发生后要立即到达现场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抢险、解救伤员、尸体保管。
4、抗震救灾物资(铁锹、镐、铅丝、手电、钳子等)平时存放在后勤库房“抗震救灾专用架”备用。
(五)疏散程序
疏散方针原则:预防为主,措施得力,坚守岗位,履行职责,患者至上,遇震不乱,减少损失,避免伤亡。
1、指挥员立即到达指挥位置行使抗震救灾指挥权。抗震指挥部位置:院内空地临时指挥部。
2、总指挥抗震救灾时在医院的职务一一最高领导。
白天:院长、副院长,依次类推。
夜间:值班医师、护士。
3、各病区医务人员坚守岗位,稳定患者情绪,让患者远离玻璃门窗、吊灯等头顶上的装饰物,保护好头部,就近躲在坚固的床下、桌子下或墙角,关闭空调、照明电源,保护好患者,防止发生患者跳楼摔伤、电击伤、踩伤等意外事故。
4、手术室医务人员停止手术,坚守岗位,按急救处理原则用无菌物品保护伤口,防止感染,并将手术患者转移至远离玻璃门窗、头顶无装饰物的无菌安全地区,保护患者体位,使用简易呼吸器,保证患者吸呼道畅通,静脉通道畅通,地震停止,继续实施手术。
5、对病房监护室的重症患者及术后患者,医务人员应坚守岗位,稳定患者情绪,守候在患者床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保证患者呼吸、血压正常,静脉通道通畅,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6、门诊医务人员立即停止各种检查,坚守岗位,关闭各种仪器及电源。将病人就近躲避在坚固的办公桌下、床下及墙角处,防止砸伤。
7、财务人员立即将现钞和支票锁在保险柜内,带好钥匙,锁好门窗,就近隐蔽在安全区。
8、职能科室人员立即关闭电源,锁好门窗,到达指定位置,接受指挥部的领导、调遣。
9、药库、药房工作人员锁好门窗及毒麻、贵重药品,防止被盗、丢失,就近躲避在安全区,震后及时检对,并将情况报指挥部。
10、节假日及夜间地震时,全体医务人员接到通知后应迅速到达医院,听从指挥抗震工作。
(六)紧急疏散方式
1、住院病人及病房工作人员:
各病区经消防安全通道沿楼梯下至一楼后疏散至安全区。
2、门诊病人及工作人员:
经消防安全通道沿楼梯下至一楼后疏散至安全区。
(七)震后措施
1、医务人员迅速对摔伤、砸伤、烧伤、踩伤的病人实施救治。
2、医务人员对本病区的患者逐一检查、治疗,病房主任将本病区地震中病人情况向主要领导汇报。
3、财务科人员及时核对账目,向科长汇报,科长将账目情况向院长汇报。
4、医护人员除对住院患者实施救治外,还要承担社会因地震受伤及其他患者的救治工作。
7、财务人员立即将现钞和支票锁在保险柜内,带好钥匙,就近隐蔽在安全地带;
8、电梯工就近楼层停机,将乘客就近疏散到坚固的房角处抱头躲避;
9、职能科室人员立即关闭电源,到达指定位置,接受医院领导小组组长的领导、调遣;
10、保卫人员加强对财务、变电室等要害部位的巡视,处理好容易引发次生灾害的部位,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11、药库、药房工作人员存放好麻毒等贵重药品,防止丢失,然后躲避在安全区,震后及时检查核对,并将情况汇报医院领导小组组长。
七、震灾应急措施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医院地震应急预案,统一指挥全院医生、工作人员、患者开展震后抢险救灾工作。要求:
1、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成员立即进入各自岗位履行各自职责;
2、各应急工作组按照职责分工全力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3、根据灾情,组织全院人员迅速开展自救互救,医务人员迅速对患者实施救治;
4、医务人员对本病区的患者逐一检查、治疗,病房主任将本院地震中受伤病人情况向领导小组汇报;
5、抢险救灾组组织相关人员对本院设备全面检修,尽力恢复正常运转;
7、各要害部位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将本部门灾后情况及时向院长汇报;
8、医护人员除对本院受伤患者实施救治外,还要承担本县因地震受伤的其他患者的救治工作;
9、设立本院避震场所,妥善安置受伤人员;
10、及时上报灾情和抗震救灾情况,按上级相关部门和县政府的指示开展工作,必要时请求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援助。
八、震后处置
1、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看望受伤员工,根据情况安排好工作生活,尽力清理本院环境卫生;
2、调查和总结,地震应急工作基本结束后,由抗震救灾领导小组配合县政府评估地震灾害损失情况,向县政府汇报本医院抗震救灾工作情况,负责写好本医院抗震救灾工作总结。
九、附则
1、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生效。
2、印发至本院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成员和各应急工作小组负责人,报县地震部门备案。
3、本预案由本医院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制定,负责解释。
医院抗震救灾应急预案3
一、总则
(一)编制依据:根据《xx市地震应急预案》、《xx市防震减灾条例》,结合我院实际,制定“xx市口腔医院地震应急预案”。
(二)编制目的:使应急工作快速启动,高效有序,最大限度的减少地震对医院造成的损失,维护医院工作秩序稳定。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所在地发生破坏性地震时的应急工作。
(四)工作原则:地震应急工作实行以人为本、统一指挥、整合资源、共享信息、分工协作、形成合力、的原则。
二、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一)xx市口腔医院地震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
副指挥长:
指挥部成员:
职责:决定是否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指挥各工作组实施抢救、疏散等工作;根据上级部门指示,部署处理方案;上报信息;决定是否终止预案,不断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二)xx市口腔医院地震应急现场指挥部
地震应急现场指挥部是由地震应急指挥部派出,组织指挥地震应急和救灾工作。具体分组如下:
1、信息联络工作组
组长:李红梅
成员:
(2)发现因地震伤亡、失踪或被困人员有港澳台侨胞或外籍人士,要迅速核实并上报区、市政府及市直各有关主管部门。
(3)对医院地震应急工作进行总结,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六、应急保障措施
(一)应急队伍保障
科室人员抢险队伍:主要由医院各科室抽调人员组成。
设备抢险队伍:主要由总务设备科人员组成,各科室抽调人员配合。
(二)应急物资保障
总务设备科应做好救援抢险物资储备,明确各种抢险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的位置,并建立相应的维护、保养、调用和征用等制度,确保随时调用。
七、监督管理
xx市口腔医院消防管理委员会定期组织开展防震知识、技能的教育和培训,组织防震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检查救援抢险物资的储备情况,对达不到要求的科室和部门进行全院通报,限期整改。
医院抗震救灾应急预案4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及时、科学、有序、规范地开展地震灾害卫生应急工作,不断提高地震灾害卫生应急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预防和控制灾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保护灾区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及《安徽省地震应急预案》、《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安徽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安徽省行政区域内处置地震灾害和省外发生对我省造成重大影响的地震灾害事件的卫生应急工作。地震灾害及其衍生灾害所引发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按照《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执行。
1.4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生命优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预防为主、快速反应;依法规范、资源共享。
2组织体系
2.1省卫生计生委地震灾害卫生应急领导小组
省卫生计生委成立地震灾害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在省政府和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省内特别重大、重大地震灾害的卫生应急工作;对口协调省内外、境外医疗卫生资源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负责向省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提出医疗救援和灾后防病工作的重大决策建议;完成省政府和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指令性工作。
组长:省卫生计生委主任
副组长:分管副主任
成员:委办公室、规划与信息处、财务处、应急办、政法处、疾控处、医政处、中医药管理处、综合监督处、妇幼处、国合处、机关服务中心、省直医疗卫生机构、省血管中心、省疾控中心、省血防所和省卫生监督所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6个工作组:
综合协调组:由委应急办、办公室、医政处、国合处组成,应急办牵头。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统一调度、综合协调和日常事务工作,地震灾害信息(重点包括救治伤员数以及卫生系统的.灾害损失核查统计数等)收集、整理和上报,外来救援人员的协调安排,组织会议和重要工作督办,与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委局的联络协调,必要时向国家提出卫生应急支援的请求,处理涉外相关事务,承担委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医疗救治组:由委医政处、中医药管理处、妇幼处、省直属医疗卫生机构组成,医政处牵头。负责组织、指导伤员现场医疗救治和转运工作,提出伤员转送异地和资源需求建议,根据需要组派省级医疗专家和队伍;合理调配医疗资源,制定伤情判定标准(包括极危重、危重、重症、轻伤)、相关诊疗方案及出院标准;及时统计伤员救治相关信息,并及时汇总至综合协调组。
卫生防疫组:由委疾控处、综合监督处、食品安全监测处、卫生监督所、省疾控中心、省职防院、省血防所组成,疾控处牵头。负责统筹协调灾区卫生防疫工作,根据需要组派卫生防疫专家和队伍,做好灾区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和预防控制、疫苗应急接种、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事故调查、环境消杀、放射卫生、职业卫生、卫生执法监督、应急物资需求建议;及时统计灾后防病工作开展情况的相关信息,并及时汇总至综合协调组。
新闻宣传组:由委办公室、宣传处组成,委办公室牵头。负责抗震救灾卫生应急工作对外宣传、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收集并保存相关影像和文字资料;组建现场宣传报道组,第一时间宣传报道抗震救灾卫生应急工作开展情况。
物资保障组:由委规划与信息处、财务处、办公室、医政处、机关服务中心组成,委规划与信息处、财务处牵头。负责协调救灾卫生应急物资的统一调配和管理,急需物资的采购和调配。
现场协调组:由各工作组抽派人员共同组成,由一名委领导或处级领导牵头负责。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负责指导和协助当地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统筹协调外来支援灾区医疗卫生救援队的工作,做好前后方信息联络沟通工作。
2.2市、县(区)级地震灾害卫生应急领导小组
市、县(区)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成立地震灾害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在同级人民政府和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领导下,分别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较大、一般地震灾害的卫生应急工作;根据地震灾区卫生应急的需求,请求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给与必要的协调和支持。
2.3日常管理机构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急办(或日常应急管理科室)负责地震灾害卫生应急准备和日常管理工作,如:应急预案及工作方案的制订和管理,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应急队伍的组建、培训和演练等。
2.4专家咨询机构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成立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或专家咨询组),负责本级地震灾害卫生应急准备和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技术指导,并提供咨询建议。
2.5专业技术及监督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