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有关于幼儿园食品安全保障方案范文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
一、工作目标
在巩固20xx—20xx年XX市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20xx—20xx年三年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通过加强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教育,聚焦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突出问题、薄弱环节,排查风险隐患,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和属地部门管理监督责任,筑牢基础、补齐短板、提升水平,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
在全市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的基础上,力争小学、幼儿园“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HACCP或ISO22000体系认证通过率100%,学校“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注册率、数据录入率均达99%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全面落实校园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严厉查处校内食品经营者无证经营和超范围经营行为。
(二)严格落实供餐单位(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供校食品生产企业等)、校园周边餐饮门店和食品销售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厉查处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行为及食品生产加工过程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等行为。
(三)严厉查处采购、销售或加工制作腐败变质、霉变生虫等感官性状异常和超过保质期等食品和食品添加剂行为。
(四)严厉查处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未经洗净、消毒或者清洗消毒不合格行为。
(五)严厉查处未按规定制定和实施生产经营过程控制要求的行为。
(六)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保证学生营养餐质量安全。
(七)进一步推进学校“明厨亮灶”建设提质扩面、提挡升级,全面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等智慧管理模式。
(八)持续推进学校“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建设。
(九)推进校园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十)广泛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三、主要措施及分工
(一)全面落实校外供餐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1.科学防控安全风险。
督促指导校外供餐单位全面分析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食品安全风险,制定科学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风险防控要求,督促员工严格落实。
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
建立HACCP或ISO22000体系,逐步通过认证。
(市场监管部门负责)
2.严格查验进货原料。
督促指导校外供餐单位制定严格的食品原料供货要求。
严格筛选食品原料供应商,倡导建立原料供应基地、与大型食品生产或销售企业签订长期供货协议。
明确专人负责食品原料进货查验,严格执行查验要求。
(市场监管部门负责)
3.规范食品加工行为。
督促指导校外供餐单位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规范食品加工制作行为,做到烧熟煮透食品、分开存放生熟食品、彻底清洗消毒餐具用具、按规定的温度和时间配送食品等。
(市场监管部门负责)
4.全面推行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明厨亮灶”。
督促指导校外供餐单位积极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强化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自身食品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向学校、市场监管部门、教育部门公开食品加工制作信息,主动接受监督。
(市场监管部门负责)
5.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督促指导校外供餐单位定期对大宗食品原料、餐用具清洗消毒效果等进行检验检测。
充分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原料溯源把关、设施设备管控、人员行为纠偏等的智能化水平。
(市场监管部门负责)
(二)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
14.开展学校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深入开展学校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面检查食品采购、贮存、加工、留样处理和从业人员卫生健康等各个环节。
对排查中发现的风险隐患及问题,要列出清单,建立台账,实施销账式整改。
(教育、市场监管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5.实行全覆盖监督检查。
对供餐单位、学校食堂、校园周边餐饮门店和食品销售单位实行全覆盖监督检查,深入排查使用腐败变质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等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对未通过HACCP或ISO22000体系认证的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频次,加大对供应各类学校的面包、糕点等重点产品生产企业以及以饮料、糖果制品、水果制品等学生消费量大的预包装食品监督检查和产品抽检力度,严厉打击食品生产加工过程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的违法违规行为。
(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教育部门配合)
16.加强重点时段食品安全监管。
突出春季、秋季开学及中高考等重点时段,健全完善部门联查联动、联合执法和信息通报等制度,推动各方责任落实,统筹做好学校食品安全工作。
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及时排查和消除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组织对本辖区内学校食堂、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供校食品生产企业以及校园周边小超市、小食品店、小餐饮店等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
中高考及其他重要考试期间,属地市场监管部门要专门安排监管人员对考点食堂及周边酒店宾馆等食品经营单位进行驻点监督或重点巡查,严防严控食源性疾病发生。
(市场监管、教育、卫生健康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7.推进“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建设。
督促指导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控全部纳入我省“一品一码”追溯体系管理,并按要求上传相关追溯数据;组织开展“一品一码”追溯管理“一票通”试点,进一步提升学校食品安全“一品一码”追溯管理规范化建设水平。
(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教育部门配合)
18.加强信用监管。
严惩重处校园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共享和使用机制。
运用信息化手段将校园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信息,及时归集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福建)上相对应的企业名下,并依法公示;通过部门间信息互联共享和协同监管机制,实施对企业违法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戒,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市场监管部门负责)
19.打击涉校食品违法犯罪。
加强对涉校食品违法犯罪线索研判分析,及时规范受理行政部门移送的案件,涉嫌犯罪的,迅速依法立案侦办;对不构成犯罪,但符合《食品安全法》第123条规定,且属于情节严重的,严格执行“处罚到人”要求,依法行政拘留相关直接责任人员。
积极配合行政部门开展联合整治、执法检查等行动,健全完善信息交流、情况通报、案件会商、舆情引导等工作衔接机制,落实责任、形成合力。
(公安部门负责)
20.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伙房)供餐比例。
健全并推进“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协同监管”的食品食材采购、进货查验、加工制作等制度,确保学生营养餐质量安全。
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监督管理。
(教育、市场监管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1.加强食源性疾病防控。
指导学校开展食源性疾病预防知识教育。
规范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行为,加强食源性疾病信息通报。
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的宣贯培训,根据《福建省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要求,做好涉及学校的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调查,及时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预警平台进行报告。
(卫生健康部门负责)
(四)广泛开展宣传,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22.加强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宣传教育。
加快专兼职营养人才队伍培育,组建营养宣传员队伍。
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发挥各级营养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指导学校开展食品安全、营养健康和食源性疾病预防知识教育,对学校提供营养指导,倡导健康饮食理念。
(教育、卫生健康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