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二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4篇,希望大家喜欢。
初二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1
第一单元让爱驻我家
第一课相亲相爱一家人
一、家,温馨的港湾
1、家,温馨的港湾——亲情的地方甜蜜温馨责任
2、父母养育恩的表现:(1)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2)父母从生活上无微不至地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3)父母还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确立人生的目标,教我们如何做人。
3、为什么要孝敬父母:(1)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2)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
4、怎样孝敬父母:(1)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2)我们孝敬父母,就要做到日常生活中对父母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出过分要求。
二、学会与父母沟通
1、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心理发展正处在一个半成熟、半幼稚的阶段。随着身体逐渐发育成熟,成人感增强,这时往往开始有意识地摆脱童年期的直率和纯真,并以怀疑和审视的态度来观察和面对周围的事物,不愿意原封不动地接受成年人或父母的意见、观点,不愿意与成年人或父母讨论与自己有关的事情,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的秘密,即使对父母也不肯轻易吐露真情。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逆反心理的危害:会感觉与父母沟通存在困难,从而影响与父母的沟通。
3、影响我们与父母沟通的原因有哪些:(1)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心理发展正处在一个半成熟、半幼稚的阶段,容易产生“逆反心理”。(2)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误解也会影响子女与父母的沟通。(3)由于子女与父母是两代人,生活经历不同,这就使得子女与父母在家庭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存在代沟)(4)缺乏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4、怎样与父母沟通:(1)学会与父母沟通就要理解自己的父母。a:要理解父母的“唠叨”。B:要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殷切希望。C:要理解父母也有烦恼。(2)学会与父母沟通要尊重自己的父母。A:要尊重父母对自己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与父母交谈时要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和分寸。B:在与父母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要做出必要的让步和道歉。C:要尊重父母的个性,欣赏父母的优点。D:与父母意见发生分歧时,不能采取回避、疏远、顶撞的态度。(3)学会与父母沟通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A:主动交流。B:创造机会。C:认真倾听。D:主动道歉。E:善于体谅。F:控制情绪。G:分担责任。H:讨论问题,达成共识。
第二课:我们共有一个家
一、我爱你,中国
1、中国可爱之处表现在:(1)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江山如画。(2)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3)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A:文字典籍。B:艺术创造。C:科技发明。D:民族团结。
2、热爱祖国的要求:(1)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2)要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而尽心竭力。
3、民族团结的表现:(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之间多方面的相互交往,丰富了中华文化,开拓了祖国疆域,推动了社会发展。(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各民族更是相互团结、相互支持。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4、如何维护民族团结:(1)热爱祖国的民族大家庭。(2)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3)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光荣义务。
二、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1、炎黄子孙一脉相承:(1)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华腾飞,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心声。(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3)海外赤子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支持和关注祖国的建设和发展。
2、为什么要热爱祖国:(1)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品德。(2)民族核心是爱国主义。(3)祖国的存在和发展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3)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是我们每个人对祖国应尽的义务。(5)推进改革开放,加快现代化建设,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3、民族精神的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4、我们应怎样爱自己的祖国:(1)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2)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3)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4)要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而尽心竭力。(5)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法定义务。
5、民族精神的重要性:(1)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是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2)这种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也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灵魂与传统。
第二单元学会交往天地宽
第三课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一、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
1、交往的必要性:(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必须与他人交往。(2)交往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是必要的。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学会交往,广交朋友,对中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2、交往的重要性:(1)通过交往,我们能够实现心灵的沟通,找到感情的寄托,更可以摆脱孤寂,保持心情愉快。(2)我们通过交往可以认识许多新朋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而在交往中不断完善自我。(3)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朋友或在物质上给予帮助,或在精神上给予鼓励,激励我们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3、我们为什么要交往:(交往的必要性+交往的重要性)(1)在社会交往中,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必须与他人交往。(2)交往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是必要的。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学会交往,广交朋友,对中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3)通过交往,我们能够实现心灵的沟通,找到感情的寄托,更可以摆脱孤寂,保持心情愉快。(4)我们通过交往可以认识许多新朋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而在交往中不断完善自我。(5)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朋友或在物质上给予帮助,或在精神上给予鼓励,激励我们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4、我们应该如何交往:(1)我们应学会交往,谨慎择友,多交益友。(2)我们可以通过参加公益或社会活动、利用互联网来扩大交往范围。(3)我们要讲礼貌,做到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4)我们要讲礼仪,遵循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宽容他人的原则。(5)我们的交往要讲艺术,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赞美他人、学会微笑、学会拒绝、学会妥协、学会批评等。
5、交往中注意的问题:我们在生活中学会交往,谨慎择友,多交益友。
二、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1、我们怎样交往:(交往中注意的问题+扩大交往范围)(1)我们在生活中学会交往,谨慎择友,多交益友。(2)交往越广泛,越有利于我们拓宽视野。(3)从内圈交往转向外圈交往时,就会发现外面的世界是那么精彩。(4)交往从内圈向外圈发展时,我们的学习与课外活动就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就有可能受到更多的教益。(5)参加公益活动或社会活动是扩大交往范围的好方式。(6)互联网带给我们大量信息,也拓宽了我们交往的渠道。
2、为什么扩大交往范围:(1)交往越广泛,越有利于我们拓宽视野。(2)从内圈交往转向外圈交往时,就会发现外面的世界是那么精彩。(3)交往从内圈向外圈发展时,我们的学习与课外活动就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就有可能受到更多的教益。
3、怎样扩大交往范围:(1)参加公益活动或社会活动是扩大交往范围的好方式。(2)互联网带给我们大量信息,也拓宽了我们交往的渠道。
4、我们应如何正确利用网络进行交往:(1)要正确使用互联网,从中汲取有益的信息,结交良朋好友,抵制其不良诱惑,避免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2)在没有国界的交往中,我们应该做友好往来的使者,过自主的网络生活。在交往中真正让互联网发挥积极作用,让我们的朋友遍天下。(3)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4)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轻易相信他人。
第四课掌握交往艺术提高交往能力
我们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养。
(1)语言文明的魅力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态度亲和的魅力
(3)举止端庄的魅力
“谦谦君子,赐我百朋。”
二.礼仪展风采
1.因礼仪而优雅
(1)礼仪是一个人必备的素养
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我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利益素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礼仪的要求。
(2)礼仪是一门学问,在社交活动中有特定的要求
(3)讲礼仪的重要性
自觉做到讲礼仪,不仅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4)学习礼仪的积极性
按礼仪要求去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回事我们变的优雅可亲,更容易被人接纳。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是最常用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它能展示我们内心的自信,蓬勃的朝气、振奋的精神,有助于强健我们的身体,还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2.社交礼仪ABC
(1)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
(2)了解传统习俗中的礼仪
遵守健康、文明的社交礼仪,是展示我们优雅风采和高尚品德的具体要求,也是我们与他人顺利交往的前提。
(3)尊重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
初二上册政治必修知识点
竞争与合作
1.平等竞争
(1)竞争无处不在
(2)竞争的`积极作用
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又促进作用。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提高自己的水平;增添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3)竞争的消极作用
产生自卑感;引起过分紧张和焦虑;出现怨恨别人超过自己的忌妒心理。
忌妒心理是竞争的副产品。做一个合格的竞争者,就要消除忌妒心理,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
(4)良好的竞争意识与不良的竞争意识
(5)竞争的规则是公平
道德和法律是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6)竞争的目的
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合作共享
(1)合作是共享的基础
合作的成果属于大家,由大家共享。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
(2)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
合作有分工,要求各方承担责任、完成各自的任务,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3)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