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3年春季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春季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发展,更好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进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计划的精神,以安全、健康为宗旨。
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良好心理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做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中心环节。
二、工作目标
1、上好体育课,加强体育课堂管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达到学生人人喜欢上体育课的目的。
2、抓好课间操的训练工作。
3、用教育成就学生的人生!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具体工作措施
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结合我校工作实际,使学生掌握应有的健身锻炼技能。
熟悉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运动类型、学生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对课堂教学的反应状态和所生成的状态等等
2、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道德修养,加强工作敬业精神,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善于团结合作的精神,成为我们今天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
(2)积累教学经验,通过学习、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
提高敬业爱岗精神,树立把教育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并为之奋斗。
(3)促进我校体育工作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为前提,在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同时,发现、积累、收藏能促进自己,开发自己的知识材料。
把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丰富自己的知识资源,努力完善业务手续,提高自己工作的能力。
尤其对待初一新生。
3、严抓体育课堂教学工作,切实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1)加强备课管理。
全面深入地研究把握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写好每一节课的教案,教案的书写要符合学校要求。
要根据总课时数、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合理的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
并积极做好体育档案的整理和管理工作。
(2)要认真制定新学期教学计划要根据总课时数、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合理的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
并积极做好体育档案的整理和管理工作。
(3)认真贯彻和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逐步加以完善。
抓好体育达标的训练和测验工作。
全校体育达标率力争保持99%以上;学生体育成绩及格率97%以上。
4、创新课间操形式,让课间操活起来。
(1)实行每日评分制,纳入班级考核。
(2)各班以学生为主,自行开展设计、创作活动,形式各异、不拘一格,使我校即将实施的体育大课间活动拥有自己的主题。
5、(1)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好各种训练计划。
有组织、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定期研究体育训练工作并及时发现和解决训练中的问题。
(2)在完成体育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学校课余训练和体育活动及小型多样的竞赛活动,正确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有标准,有计划地配置器材、设备等,落实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制度,做到器材有借有还的制度,确保其最大的使用率和安全性。
以上是本人的教学计划,若有不当之处望领导批评指正。
2023年春季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4
酷暑还没有褪去,迎来了暂新的学期。
上午聆听了校长的新学期工作计划安排和九年部丛主任的年部工作计划。
认真领会计划的工作重点与要点,肩负起注重常规,提高质量,突出特色的新学期教育办学方向。
为了把自己的体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特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1.学情分析,有的放矢。
这届学生是我一直从七年级带到九年级的,学生的'体育技能较好,60%以上已经掌握了一至两项运动技能了,男生好与女生。
心肺功能一般,爆发力相对较强。
有个别学生出现强手弱脚,强脚弱手,和少数弱手弱脚的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应给与多关注。
2.考试内容分析,打有准备之仗。
男生:1000米必考(20分)、立定跳远和跳绳二选一(10分)、实心球和引体向上二选一(10分)。
女生800米必考(20分)、立定跳远和跳绳二选一(10分)、实心球和仰卧起坐二选一(10分)。
合计40分,学校考试20分,包括体质健康测试、体育艺术2+1、理论。
共计60分计入中考文化科总分。
3.课堂教学安排
9月份重点学习体育艺术2+1的运动技能之一技巧运动,以及跳绳。
10月份安排运动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自选项目的练习,跳绳。
11月份安排耐久跑作为主要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有氧代谢能力。
12月份开展耐久跑测试训练,提高阶段,考核跳绳。
同时在9月和10月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4、大课间活动安排:
规划大课间跑步路线,班级站位,从9月1号开始跑,一直跑到寒假放假,风雨无阻。
9月份男生跑3圈,女生跑2圈。
10、11、12月份男生跑4圈,女生跑3圈。
素质练习有柔韧性练习、蹲起、跳绳、掷实心球、俯卧撑、仰卧起坐等练习。
5、常规活动方面:
按时撰写教案,及时跟踪听课,写读书笔记,不迟到不早退,积极主动打扫办公室卫生。
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教学比赛活动,及时参加各项会议,无条件完成学校和年部交给的工作任务。
做学校和年部放心的老师。
2023年春季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5
依据上级教育工作的精神和我校的工作计划为指南,全面推进新课程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以及《中央7号文件》精神,完成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做好“阳光体育”活动,顺利开展学校体育“1+x”工程,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常规教学为主渠道,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和创新实践的能力,提高教师的学习理论水平,让学生学会求知做人及终身体育发展奠定基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
本学期全组体育教师要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继续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和学校体育“1+x”工程,“团结合作,和谐向上”是我们体育组的力量源泉;”让学生有健康的体魄,使学校有良好的严肃而活泼的体育氛围,进而成为本校一优秀组室”是我们体育组的努力目标。
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使我们体育组老师最为重要的工作,所以全组成员努力做到如下几点:
1、体育课堂的安全教育是放在首位,课堂教学要严肃活泼,师生平等,以学生为主体,服务于学生正确传授体育技能。
2、纪律始终是体育课堂的第一位,因为学校德育工作是全体教师总动员,体育教学也不利外,保证做到纪律从体育课堂开始,努力杜绝课堂上出现的不良现象,例如:买零食和饮料,偷偷回教室等现象。
3、体育课堂有始有终,充分体现出体育课堂的纪律性,做到内容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高度关注每一名学生,努力做到不产生体育弱生现象。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3年春季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春季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发展,更好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进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计划的精神,以安全、健康为宗旨。
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良好心理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做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中心环节。
二、工作目标
1、上好体育课,加强体育课堂管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达到学生人人喜欢上体育课的目的。
2、抓好课间操的训练工作。
3、用教育成就学生的人生!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具体工作措施
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结合我校工作实际,使学生掌握应有的健身锻炼技能。
熟悉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运动类型、学生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对课堂教学的反应状态和所生成的状态等等
2、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道德修养,加强工作敬业精神,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善于团结合作的精神,成为我们今天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
(2)积累教学经验,通过学习、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
提高敬业爱岗精神,树立把教育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并为之奋斗。
(3)促进我校体育工作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为前提,在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同时,发现、积累、收藏能促进自己,开发自己的知识材料。
把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丰富自己的知识资源,努力完善业务手续,提高自己工作的能力。
尤其对待初一新生。
3、严抓体育课堂教学工作,切实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1)加强备课管理。
全面深入地研究把握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写好每一节课的教案,教案的书写要符合学校要求。
要根据总课时数、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合理的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
并积极做好体育档案的整理和管理工作。
(2)要认真制定新学期教学计划要根据总课时数、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合理的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
并积极做好体育档案的整理和管理工作。
(3)认真贯彻和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逐步加以完善。
抓好体育达标的训练和测验工作。
全校体育达标率力争保持99%以上;学生体育成绩及格率97%以上。
4、创新课间操形式,让课间操活起来。
(1)实行每日评分制,纳入班级考核。
(2)各班以学生为主,自行开展设计、创作活动,形式各异、不拘一格,使我校即将实施的体育大课间活动拥有自己的主题。
5、(1)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好各种训练计划。
有组织、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定期研究体育训练工作并及时发现和解决训练中的问题。
(2)在完成体育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学校课余训练和体育活动及小型多样的竞赛活动,正确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