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小学毕业典礼活动策划方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供大家参考。
中小学毕业典礼活动策划方案1
活动设计:
1,准备工作:制作“校园激情飞扬,学子扬帆远航”横幅。
2、主题设计:毕业典礼围绕“感恩和励志”为主题进行,分四个篇章,分别是:
“同学缘”、“父母恩”、“师生谊”、“母校情”。每个篇章由学生发言、家长发言、教师发言、学生表演节目、献花等环节组成。
活动流程:
全体师生和领导、嘉宾及毕业生家长入场,循环播放暖场音乐《相信自己》或《飞得更高》。
1、主持人介绍领导、嘉宾。
2、主持人宣布典礼开始,全体起立,奏国歌、升国旗。
3、业务校长致辞。
第一篇章――“同学缘”
1、合唱《送别》(由四年级同学完成)。
2、八年级同学临别赠言。
3、学生器乐合奏表演。(由低年级同学完成,以祝福为主题)
第二篇章――“父母恩”
1、家长代表发言。(此发言主题为对孩子的期望)
2、歌曲表演。(学生表演歌曲《感恩的心》)
3、九年级学生代表发言。(此发言主题为抒发感父母恩、感师恩、祝福母校和同学之情)
第三篇章――“师生谊”
1、每位任课老师给学生作一句话毕业寄语。背景音乐:《启程》
2、诗朗诵。《六月礼赞》或自作励志诗词。(由初四教师共同完成)
3、师生互赠礼物。背景音乐:《放心去飞》
4、教师献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第四篇章——“母校情”
1、优秀毕业生上台代表全体毕业生宣读毕业誓词:
我以青春的名义宣誓:牢记父母期盼,不忘恩师教诲;铭记超等校训,珍惜
学校荣誉;诚实守信,勤奋学习;今天我以学校而自豪,明天母校为我而骄傲。
2、校长为学生壮行讲话。
3、师生合唱:《明天会更好》
4、在音乐声中,主持人宣布毕业典礼结束。
中小学毕业典礼活动策划方案2
一、活动目的
感恩母校,感恩老师,珍惜师生情谊;带着希望,带上祝福,跨入中学大门,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
二、活动准备
1.在老师指导下作好策划、分工。
2.教室布置:制作展板布置教室,营造感恩的氛围;在教室空中悬挂气球、彩纸,营造喜庆的气氛;在教室前黑板用彩色粉笔写上“毕业联欢会”的标语,配上相应的彩色粉笔画,后黑板由学生围绕主题自由写画。
3.排练节目准备演出。
三、活动过程
序曲——中队长讲话
4、年级主任讲话
5、合唱《我们自己的歌》
6、回顾短片《童年印记》的播放
7、小学部主任讲话
8、拉丁舞表演
9、师生合唱《的未来》(歌伴舞)
10、英语配音
11、中学部主任讲话
12、教师舞蹈《千里共婵娟》
13、学生献花。师生对白。
【活动反思】:
1、活动准备时间长,难度大。其中《童年印记》短片的制作历时一个多月。材料收集时要把以前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碟片都看一遍并进行整理,费时很多。钢琴联弹的节目因为难度大,也提前一个多月就进行了训练。特别是教师节目,本来上班时间就很紧张,只能利用每天晚上下班后的时间进行排练。
2、涉及的人员多。一台晚会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涉及到多个部门,其中协调工作非常重要。毕业晚会活动总结
3、道具落实也是一大难题。仅仅就是因为租借服装的问题,负责老师就跑了市场好几次,为了挑选到合适的服装有时一去就是一整天。以后在设计节目时还应对道具有个预判,安排专人负责比较合适。
4、费用还是比较多的。为了完成这次任务,租借服装、购买鲜花气球等共花费组内经费2500多元。以后还得想办法在开展好活动的同时节约开支。
5、活动效果普遍反映较好。虽然活动中有这或那不完美的地方,但晚会结束后,在与学生、家长、同事的交流反馈中,我们得到绝大部分人的一致肯定。这当然成为了我们辛劳之后的安慰。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到,家长、学生与教师三者一起进行的交流活动还是颇受欢迎的,也反之知道以前我们对于这样的活动开得太少。
6、回顾短片《童年印记》是晚会上的一大亮点,应该也是学生欢迎的节目之一了。如果有可能,坚持这种做法对于学生、对于老师、对于家长都是的留念。
7、摘录一些家长及孩子的话,用以说明此次活动在他们心目的位置及带去的影响。
中小学毕业典礼活动策划方案4
一、活动主题:
梦在湖滨希翼未来
二、活动地点:
多功能电子报告厅
三、活动时间:
休业式结束
四、活动人员:
行政班子、毕业班老师、全体毕业生及家长代表(每班5人)
五、活动流程:
(一)手印墙签名(全体毕业班学生、老师)
(二)主持:xx
(三)程序:
1、裘校长致辞
2、欣赏PPT《光阴的故事》
3、xx校长宣布毕业生名单
4、每个毕业生上台领取毕业证书(每班分三批上台,领好的同学往后退一步,至全班领取结束合影留念)
5、诗歌朗诵《再见了,亲爱的孩子》(各班班主任)
6、理想封存仪式:以班级为单位,将梦想卡投进封存瓶,班级为单位相约
(至少三年中考结束)再次相聚在母校开启梦想瓶。届时,学校会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母校为学弟学妹做交流:走进——湖滨有约。
7、家长送祝福(各班级1名家长)
8、集体诗歌朗诵《难忘六年》(学生代表各班2名上台领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