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市场保供稳价工作方案精选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市场保供稳价工作方案1
为做好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工作,维护价格稳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xx〕26号)精神,结合广东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认真落实生猪生产各项扶持政策
(一)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
各地要积极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提高规模化养殖比重,改善饲养、防疫条件,提升产品质量,确保本地区生猪生产能力不下降。
“十四五”期间,各级发展改革、农业部门要落实并用好用足中央扶持生猪生产各项政策,推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项目的建设。
推行生猪养殖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生产。
继续加强300家省重点生猪养殖场建设,使其成为广东生猪生产和主要供应基础,并根据“保生产、保供给、保稳定”要求,逐步适当增加省重点生猪养殖场数量。
各地也要加强省重点生猪养殖场建设,把省重点生猪养殖场建设成为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样板,示范带动全省生态与健康养殖发展。
(二)落实能繁母猪饲养补贴制度。
省农业厅、财政厅要根据国家能繁母猪补贴实施指导意见的精神,尽快制订2011年广东省能繁母猪饲养补贴实施方案。
各地要按照每头每年100元的标准发放能繁母猪饲养补贴,及时落实本级补贴资金,确保补贴资金及时准确发放到养殖户手中。
(三)落实生猪良种繁育政策。
根据国家即将制定的“十四五”原良种场建设规划,大力支持生猪原良种场建设,提高良种猪供种能力。
省农业厅、财政厅要根据国家对购买良种猪精液的补助政策,组织制订广东省生猪良种补贴实施方案,积极推广良种猪人工授精技术,促进品种改良。
完善广东省畜禽遗传改良实施计划,推广以畜禽养殖企业为主导、与科研院所相结合的育种模式。
各级农业部门要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养殖。
做好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加强畜禽品种保种场和畜禽质量监督监测体系建设,提高畜禽育种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新品种培育与推广的步伐。
(四)落实好能繁母猪保险政策。
继续落实好能繁母猪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建立更加严格的保险与耳标识别、生猪防疫和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提高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覆盖面。
具体按省财政厅、广东保监局、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实施方案(试行)〉的紧急通知》(粤财农〔20xx〕321号)有关规定执行。
(五)进一步强化信贷对生猪生产的支持。
各地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县级建立和完善生猪生产担保贷款机制。
加快推进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为标准化养殖场(小区)提供信用担保服务。
着手建立规模养殖企业联合体担保贷款机制并制订具体实施办法,加强对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企业的信贷支持,保障生猪生产必要的资金投入。
二、切实抓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的制订、完善和实施
(一)制订完善生猪生产发展规划。
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要按照《广东省生猪生产发展总体规划和区域布局(20xx-20xx年)》,制订本地区生猪生产规划,完善区域布局。
尚未制订本级规划的要于今年年底前制订出台,建立生猪生产发展长效机制,合理规划养殖区建设,保证市场供给。
(二)为生猪养殖用地提供必要保障。
各地要依法科学划定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
各城市要在郊区县建立大型标准化生猪养殖场,保持必要的生猪养殖规模和猪肉自给率。
对在适养区新建或扩建养殖场的用地,当地政府要给予大力支持,加快办理相关用地手续。
新建、改建、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要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环保手续齐全,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及时发放排污许可证。
(三)引导推进生猪养殖方式转变。
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引导养殖场户采用“养殖、沼气、种植”相结合的生态与健康养殖方式,提高生猪产能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增强粪污处理能力,逐步实现零排放。
三、建立完善生猪疫病公共防控体系
(一)落实防疫责任。
加快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建设,尽早发挥其作用。
各地级以上市要尽快制订本市促进生猪生产和价格稳定的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并认真抓好组织落实。
同时,还要一并抓好牛羊肉、禽蛋奶和水产品等其他“菜篮子”产品的生产与市场供应工作。
(二)保障工作经费。
各地要合理安排资金,为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加大生猪生产的各项扶持政策提供财政保障,保证生猪等“菜篮子”商品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统计、监测、分析工作的正常运行。
(三)正确引导市场预期。
农业、物价等部门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及时、准确发布生猪等“菜篮子”商品的生产、市场和价格信息,客观分析价格变动的原因和影响,准确解读国家在扶持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生活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要积极引导新闻媒体真实、客观、全面报道生猪市场变动的信息,平衡报道猪肉价格变动对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的影响,防止过度渲染,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
各地要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按机制要求及时发放临时价格补贴。
同时,要采取定点供应储备食品、落实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加强学生食堂管理等多种方式,确保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基本稳定。
(五)强化监督检查。
省农业厅、物价局等有关部门要依据职责,加强对各地政府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督查结果及时上报省政府。
对落实工作较好的地方,给予通报表扬;对政策落实不力、弄虚作假的地方予以通报批评。
市场保供稳价工作方案2
一、工作目标
确保全县13个应急供应网点不出现脱销断供,价格基本保持稳定;确保县应急大米加工企业每天保持不少于80吨的库存量。
二、责任要求
县发展和改革局全体干部职工要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认真履职尽责,把粮油保供稳价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落细落小落到实处,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各股室要根据职责互联互通、强化配合,认真履职,确保全面完成保供稳价任务。
县粮储局要负责全县应急加工企业和供应网点的日常管理,督促企业按要求保持规定的库存量,不出现脱销断供,并保持价格基本平稳;加强与交通运输等级部门沟通协调,确保粮油运输顺畅;配合有关部严厉查处以次充好、囤积居奇、操纵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报送全县粮油库存、销量、价格情况等信息,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及小妥善处理,防止进一步扩大化;加强粮食质量监管,防止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粮油购销问题。
物价管理股要启动应急价格监测,加大监测频率,跟踪粮油市场价格动态,遇到粮价大幅波动及时上报。
三、工作措施
1.每日统计并向上报送全县13个应急供应网点、城区超市和应急加工企业销售、库存、加工数量。
2.加强粮油市场价格监测,启动每日一报制度,密切跟踪粮油市场动态,加大监测频率,全面精准掌握应急加工企业、应急网点、超市、农贸市场等库存和销售情况。
遇到粮价大幅波动及抢购粮食的情况及时处置并上报。
3.督促粮食应急加工企业每日保持成品粮不低于日加工能力的库存量。
4.根据粮油市场形势变化,择机投放政府储备粮,发挥“蓄水池”调节器作用,引导市场价格,保持全县粮油市场基本稳定。
积极做好正面引导,强化舆情监测预警,建立舆情快速处置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澄清不实信息,处置负面舆情,稳定预期增强信心。
5.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督促企业守法诚信经营,严厉打击串通涨价、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不执行明码标价以及价格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6.县粮储局设立举报电话xxxx,受理群众反映粮油购销问题。
市场保供稳价工作方案3
为确保今年我市春节期间粮油市场供应充足、运行平稳、保障有力,根据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保证我市春节期间,粮油供应数量充足、品种齐全,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保障全市军民生活需求。
实现粮油市场“不脱销、不断档、运行平稳”目标,保持粮油市场流通顺畅。
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和完善粮油保供稳价工作机制,切实落实粮食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
建立由粮食部门牵头,财政、商务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粮油保供稳价工作小组,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全市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
(二)强化市场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