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医养结合工作年终总结,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医养结合工作年终总结1
现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1、为每位入住老人进行每年一次全面健康体检;
2、为每位入住老人建立规范化健康档案;
3、每月一次由责任医生定期为老人进行医疗保健讲座、健康咨询等医疗服务;
4、根据需要可不定期为老人上门医疗技术服务和中医技术服务;
5、为入住老人根据季节变化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等技术指导和健康教育活动;
6、为老人就医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在卫生院就诊、检查、住院等医疗服务;
7、对所有入住老人提供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各项优惠活动;可到卫生院进行预约挂号或办理转诊手续,使入住老人能优先接待、优先检查、优先安排入院、优先安排手术等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
1、受现有的医、养体制和机制制约,医养难“结合”
现有的体制和机制是民政系统“管养老不医护”,而卫生医疗系统则是“管医疗不养老”,养老和医护两张皮,经费专列,专款专用,治病的“医保钱”只能花在医院,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中就医费用,则无法在医保报销
2、乡镇卫生院、养老服务机构缺乏优质医疗资源
在养老中,老年人除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以及中医保健服务外,急需的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和康复护理等多方面服务
但是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仅能开展院内医疗服务,均没有深入居家养老服务,不能满足患慢性病的老年人的康复疗养需求
养护人员技术水平也不高,且没有和医疗机构对接
3、大多机构养老医护专业人才缺乏,专业水平有限,加上医疗设备简单,只能进行一般医护处理,不能进行专业医疗和急病抢救服务
特别是失能老人的专业护理和处置慢性病,目前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医技远跟不上需要
4、医疗机构支持养老服务困难
医疗机构本身医疗资源十分紧张,老年病人康复治疗时间长,周转慢,效益低,加之医患关系、医疗纠纷等潜在风险,医院开展老年病疗养,经济效益远低于正常医治,又得不到民政部门的床位补贴,难以收治老年康复病人
“医养结合”关系如不建立,医疗机构很难为养老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医疗支持
三、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加强与养老机构的合作
规范开展转诊和预约服务,畅通就诊绿色通道,提升服务能力,切实做好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服务工作
2、进一步深化与老年人家庭医疗契约服务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家庭医生服务水平,切实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等服务的能力
3、进一步加快发展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
进一步落实医疗机构护理人员配备标准,鼓励发展康复护理、老年护理、家庭护理等适应不同人群需要的护理服务,全面提高规范化服务水平
医养结合工作年终总结2
XXX护理院开启养老服务新模式
“医养结合”,这是XXX护理院开启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他们利用医院与养老的结合破解了“养老院里不能就医,医院里不能养老”的时代难题
据了解,XXX护理院是一家集医疗、康复、护理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公办养老机构,隶属于XXX市眼科医院,是XXX市首家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试点医院
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一般都不同程度地患有各种疾病,特别是中风、瘫痪以及植物人,生活不能自理,很容易出现并发症
而家庭护理则因达不到专业的护理水平而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对于卧床不起的老人,如果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家人手足无措,等送入医院,往往延误第一抢救时间
目前,一般养老院都不具备完善的医疗设施,往往老人患病要由家属送往医院治疗、照料
而医护型老年护理院则充分体现医疗特色,每天早上护士为老人量体温、测血压,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护理
比如发现老人血糖高了,就会立即为老人调整饮食,专门制定菜谱等
二、结合XX养老事业、民政事业、卫生事业的相关情况的思考和体会
1、XX市康复、护理机构与综合性医院的服务衔接情况及相关发展建议
目前XX市大部分康复护理机构与相应医疗机构的服务衔接基本为自主争取,一般来说护理机构会在当地的综合性医院发放宣传材料,或者委托医院介绍合适的患者入住,大多为自愿转诊,基本能够保证患者的后续治疗和护理需求,也解决了后续治疗患者入院难的问题
但需要看到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对于某些综合性医院和护理机构的患者互转,政府应牵线搭桥,信息对接,充分发挥资源链接者的作用,这样一方面综合性医院的床位能够得到及时的周转,有需要的患者可以及时入住接受治疗,同时,也有利于满足护理机构病人治疗需求
2、综合性医院医技人员对康复护理机构定时、定点进行业务指导,使得护理机构专技人员的个人素质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提高,这样同时有利于患者和机构,社会资源配臵也得到极大的优化
建议把基层康复护理机构也纳入到高级别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定期医疗支援的基地
2、目前XX市康复、护理机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目前在XX康复、护理机构特别是护理院普遍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人员问题;
2、设备问题;
3、技术问题
其中人员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待遇偏低;(2)从业人员社会地位偏低,社会认可度不高;(3)相应的人才引进不具备比较优势;(4)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不利于机构的长久发展及个人的持续成长;(5)技能提升渠道狭窄
设备问题主要为更新周期慢,资金投入不够,对于领域内的最新发展和应用缺乏有效的获得渠道
技术问题集中在可持续的提升上,如何避免从业人员的技术瓶颈,保证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持续提升,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相关护理、康复机构加强与大型综合性医院、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拓宽合作渠道,为此国家应出台相关指导性意见鼓励类似的合作
2、提高待遇,加大宣传力度,改变社会的错误认识,让更多人民群众了解
3、相关高校可尝试开设相关专业,并与相关机构进行合作定点输送人才,一方面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为机构做好人才输送和保障工作
同时根据XX市的现状,民办养老、护理机构很多,但大多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规划,也没有相应的发展计划
对此政府应进行适当的规划,同时制定相应的分级标准对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和评审,保证所有机构有序、健康发展,避免无序、恶性竞争,保证百姓的合法权益
同时社会上也大量存在“想办却不知道该怎么办”的现象,资金持有人想要入行,但是对新办机构不熟悉,相应政策、法律不知道,此时政府应该加强宣传力度,创造好的投资环境,同时设立统一的准入机制,确保机构质量
卫生部门能否尝试对人才进行补贴,鼓励机构多聘用合格的优秀的卫生专技人才,对患者进行补贴(通过民政、残联等针对特定人群进行相应补贴)等
3、针对普遍存在的护工问题的思考和对策
护工是康复、护理机构的基础,但却是目前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社会地位低;
2、工资待遇低;
3、从业人员自身素质低;
4、工作环境相对较差;
5、流动率高;
6、工作效率低
针对上述在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切实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工资待遇,给予政策保障
2、鼓励从事一线护理工作,扭转社会上对于护理人员的片面或错误认识
3、加强对一线护理人员的培训,帮助他们持续提高个人素质
4、与教育部门、科研机构合作,鼓励相关学校开设护理专业,鼓励科研机构开展护理专业的有关科学研究,帮助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一线服务效率,使得护理专业的发展更加的科学化、人性化、可持续化
5、相关机构应进一步优化一线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最大程度的减少耗竭现象的产生,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具体包括:
1、政府通过公益性岗位的设臵,鼓励相关人员从事一线护理工作
2、持证上岗的护理人员给予相应补贴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医养结合工作年终总结,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医养结合工作年终总结1
现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1、为每位入住老人进行每年一次全面健康体检;
2、为每位入住老人建立规范化健康档案;
3、每月一次由责任医生定期为老人进行医疗保健讲座、健康咨询等医疗服务;
4、根据需要可不定期为老人上门医疗技术服务和中医技术服务;
5、为入住老人根据季节变化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等技术指导和健康教育活动;
6、为老人就医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在卫生院就诊、检查、住院等医疗服务;
7、对所有入住老人提供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各项优惠活动;可到卫生院进行预约挂号或办理转诊手续,使入住老人能优先接待、优先检查、优先安排入院、优先安排手术等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
1、受现有的医、养体制和机制制约,医养难“结合”
现有的体制和机制是民政系统“管养老不医护”,而卫生医疗系统则是“管医疗不养老”,养老和医护两张皮,经费专列,专款专用,治病的“医保钱”只能花在医院,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中就医费用,则无法在医保报销
2、乡镇卫生院、养老服务机构缺乏优质医疗资源
在养老中,老年人除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以及中医保健服务外,急需的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和康复护理等多方面服务
但是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仅能开展院内医疗服务,均没有深入居家养老服务,不能满足患慢性病的老年人的康复疗养需求
养护人员技术水平也不高,且没有和医疗机构对接
3、大多机构养老医护专业人才缺乏,专业水平有限,加上医疗设备简单,只能进行一般医护处理,不能进行专业医疗和急病抢救服务
特别是失能老人的专业护理和处置慢性病,目前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医技远跟不上需要
4、医疗机构支持养老服务困难
医疗机构本身医疗资源十分紧张,老年病人康复治疗时间长,周转慢,效益低,加之医患关系、医疗纠纷等潜在风险,医院开展老年病疗养,经济效益远低于正常医治,又得不到民政部门的床位补贴,难以收治老年康复病人
“医养结合”关系如不建立,医疗机构很难为养老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医疗支持
三、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加强与养老机构的合作
规范开展转诊和预约服务,畅通就诊绿色通道,提升服务能力,切实做好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服务工作
2、进一步深化与老年人家庭医疗契约服务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家庭医生服务水平,切实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等服务的能力
3、进一步加快发展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
进一步落实医疗机构护理人员配备标准,鼓励发展康复护理、老年护理、家庭护理等适应不同人群需要的护理服务,全面提高规范化服务水平
医养结合工作年终总结2
XXX护理院开启养老服务新模式
“医养结合”,这是XXX护理院开启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他们利用医院与养老的结合破解了“养老院里不能就医,医院里不能养老”的时代难题
据了解,XXX护理院是一家集医疗、康复、护理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公办养老机构,隶属于XXX市眼科医院,是XXX市首家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试点医院
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一般都不同程度地患有各种疾病,特别是中风、瘫痪以及植物人,生活不能自理,很容易出现并发症
而家庭护理则因达不到专业的护理水平而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对于卧床不起的老人,如果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家人手足无措,等送入医院,往往延误第一抢救时间
目前,一般养老院都不具备完善的医疗设施,往往老人患病要由家属送往医院治疗、照料
而医护型老年护理院则充分体现医疗特色,每天早上护士为老人量体温、测血压,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护理
比如发现老人血糖高了,就会立即为老人调整饮食,专门制定菜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