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物流运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5篇,希望大家喜欢。
物流运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1
一、来(返)xx货运司乘人员要记牢“五必须”。
1.来(返)xx必报备。
所有货车司乘人员来(返)xx前,至少提前24小时主动报备车辆车号、行驶路线、抵xx时间、司乘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国务院行程卡、辽事通健康码及核酸检测报告等情况。
在xx有固定居所的货车司乘人员,向居住所在地区(村)报备。
在xx无固定居所的由本市收(发)货单位向单位所在地社区(村)报备。
社区(村)将报备相关信息报送属地指挥部。
2.检测点必查验。
经过各公路疫情防控检测服务点,货车司乘人员必须接受体温检测、查验国务院行程卡、辽事通健康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配合登记相关信息。
同时,所有司乘人员必须现场采集核酸检测样本,无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的,需等待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方可通行;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的,采样后可通行。
持有《辽宁省疫情防控期间重点物资通行证》的体温正常货运司乘人员未能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现场进行1次核酸检测,司机签订承诺书,无需等待核酸检测结果也可通行。
3.在xx期间必闭环。
域外来xx货车司乘人员运输货物必须由收(发)货单位自公路疫情防控点全程引领至目的地装(卸)货物。
无需在xx过夜停留的,由收(发)货单位闭环装卸货后送其离xx。
需在xx过夜的,在xx有固定居所的,由居住地所在社区(村)落实居家健康监测,并按照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在xx无固定居所的,经收(发)货单位属地指挥部同意后,由收(发)货单位提供《承诺书》,派人自检测服务点接走,送至属地指挥部指定地点,全程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并闭环管理。
4.中高风险行程必隔离。
域外重点管控地区(含中高风险地区)来(返)xx货运司乘人员,一律实行集中隔离。
5.报告行程必属实。
货运司乘人员要遵守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来(返)xx报备制度,不隐瞒行程。
如通过更换手机卡故意隐瞒行程或伪造核酸检测报告等手段逃避疫情检查服务点检查的,由公安机关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罚。
对造成新冠肺炎疫情传播或有传播严重风险的,将依法处理。
二、收(发)货单位要牢记“闭环”管理。
1.装运货物要闭环。
收(发)货单位自公路疫情防控点将域外来xx货车司乘人员全程引领至目的地装(卸)货物,即装(卸)即离xx的,要闭环送至公路疫情防控检测点。
对在xx有固定住所的过夜停留司乘人员,要将其送至居住地所在社区(村),交接给相关工作人员;在xx无固定居所的,按属地指挥部要求闭环送至指定地点,并交接给相关工作人员。
2.落实主体责任。
收(发)货单位要履行外地来xx无固定居所货车司乘人员在xx期间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承诺落实并认真履行闭环管理责任,负责向属地指挥部报备并至检测服务点引领车辆入xx,监督司机落实全程防控措施并提供必要服务。
各货运场站、物流园区、商超、市场、企业等参与货物运输的市场主体要主动落实责任,严格查验进出车辆及人员的国务院行程卡、辽事通健康码、核酸检测报告等信息,加强进出货车司机疫情防控和健康管理工作。
农贸市场要设置缓冲区,对大货车装、卸前做1次抗原检测,合格后方可装卸。
市公安、交通、发改、卫健、疾控、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要落实监管措施。
三、货运企业要做好人员和车辆管控货运企业要认真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交通运输部及省、市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做好从业人员、车辆管控。
不要聘用未按要求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从业人员,不要向未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的从业人员派发运输任务。
健全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强化驾驶员培训教育,督促司机落实市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健康监测、隔离等相关要求。
物流运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2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防控新冠疫情的战略部署和相关要求,特制定XXxx快递行业疫情防控措施如下:
一、工作目标
(一)强化xx营业网点一线员工新冠疫情的相关科学防治知识,正确宣传解读有关政策措施,全力保障营业网点提供xx服务的同时,增强营业人员自我防病意识和社会信心。
(二)积极稳妥做好疫情防控,严格疫情防控期间有关营业网点规范操作,坚决执行新冠疫情的信息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与确诊病人或疑似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应完全按照疾控机构的要求采取隔离观察措施。
(5)做好确诊员工或疑似患病员工家属、亲友的安抚工作。
(6)要求本网点内其他健康未受感染的人员自行居家隔离,减少外界接触。
2.一般疫情事件应急处置措施主要包括:
(1)第一时间对网点进行二次消毒。
(2)营业人员第一时间采取清洁面部、口鼻,清洗双手,更换口罩等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3)采用增加体温测量频次,加强人员精神、身体状态观察等措施,确保及时发现异常,第一时间处置。
六、营业网点防控
在做好随时应对突发疫情事件的同时,营业网点要按照以下要求,做好防控工作。
1.网点负责人监督全体员工到岗前完成检测体温、清洁双手、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做好营业网点员工心理疏导。
2.营业人员在上岗后要对各类用品用具要进行消毒,处理邮件后双手要消毒并用流水清洗;营业厅明显位置要张贴“已消毒”标识,并注明消毒日期和时间,营业场所要保持通风换气。
营业人员要熟悉乡政府对外公布的发热门诊地点及路线。
营业人员每隔2小时要对营业现场使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
如遇客流量较大的情况下,加密消毒频次。
3.做好客户疫情防控宣传,保持员工与客户安全距离。
受理持有湖北身份证或来自湖北的客户业务,应逐笔登记。
向客户派发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单,引导客户做好自我防护。
4.加强营业场所保洁,特别增加对门把手、门帘、柜台、自助机具、坐椅、笔、花镜、评价器等接触频率高的地方消毒频次,做好营业场所通风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5.加强营业场所内经常接触外来人员场所的防护。
如柜面、自助设备等,若人流密集,应增加消毒频次。
6.对有投递服务的网点,要根据乡政府防控疫情的要求,做好投递作业安排,切实保证邮件报刊的及时投递(遇特殊情况要及时向当地xx管理部门汇报)。
7.投递人员要正确佩戴口罩做好防护,到岗和归班都要进行体温检测。
在投交邮件前要与收件人电话联系,确定投交方式,尽可能投送至智能包裹柜,避免感染风险。
物流运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3
一、岗前防护准备
1.做好防疫物资储备。
根据员工数量储备足够数量的疫情防控物资,包括消毒设备、消毒用品、口罩、手套、洗手液等。
2.保障员工每日防护用品。
定期为工作人员分发口罩、手套、消毒剂等防疫物品,按照每工作4-6小时更换一次的频率进行发放。
每日登记员工健康状况,测量体温,提醒员工如身体不适及时就医。
3.开展防疫知识培训宣传。
外卖配送和快递从业人员知悉防疫要求,具备个人防护意识,熟悉应急处置流程,主动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4.员工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外卖配送和快递从业人员要及时了解外卖配送或所负责收发快递区域的疫情风险等级。
上岗前检查工作服、口罩、手套和手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的数量和质量,并测量体温,如出现体温异常,应当报告单位并及时就医。
二、业务配送、分发环节的个人防护
5.做好外卖和快递运送工具的清洁消毒。
应当保持餐饮外卖的配送箱清洁消毒,避免餐食遗撒,提倡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对快递运送车辆的封闭式箱体、闸把、扶手等频繁接触的部位应当进行清洁消毒,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6.加强外卖和快递拣取、运送等环节的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