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企业风险排查工作实施方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企业风险排查工作实施方案1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XX】23号)精神,根据县安监局《关于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方案》(黎安监发【20XX】88号)要求,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防范和遏制事故发生,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为开展好本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特制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

一、时间安排

此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改工作从20XX年10月20日开始,至10月24日结束,25日进行总结汇总上报县安监局。

二、检查范围及分工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为:公司所有生产单位,重点是矿山、尾矿库等作业场所。

具体分工如下:

1、矿山井下及地面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由生产部、安全部负责组织各分公司排查。

2、尾矿库及选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由技术部、安全部负责组织各分公司排查。

3、矿山、选场机械设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由资产部、安全部负责组织各分公司排查。

三、检查内容

矿山、尾矿库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重点是:矿山井下机械通风系统、作业面通风情况,井下采空区监测、处理、封闭情况,民爆物品储存、使用情况,重点设备检查检测、维护保养使用情况;

尾矿库监控措施(水位、浸润线、位移观察)、安全设施(排洪渠、溢洪塔)及坝上照明、通讯等。

四、检查方式

公司主要领导牵头,相关部室组织,分公司参与,进行全面排查。

五、方式步骤

本次排查时间紧、任务重,为认真开展好本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共分三个组。

具体安排如下

一组矿山排查组:

组长:

成员:

二组尾矿库排查组:

组长:

成员:

三组机电设备排查组:

组长:

成员:

三个组分别制定隐患排查表,对查出的问题进行“三定”落实,消除安全隐患。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做好本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领导,特成立领导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严格分工落实责任

各部室、分公司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加强组织落实,严格落实监管责任。

明确时间安排、工作任务、职责分工,全力抓好此项工作。

各生产单位要切实负起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组织开展本单位安全生产隐患自查工作。

组织有关人员及时并定期评审、更新风险信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实施风险分级管控,有效运行体系,实现持续改进。

6.排查消除隐患(20xx年5月15日前完成)。

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标准和清单,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各设备设施排查范围和要求,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

6.深化体系建设(20xx年底前完成)。

20xx年-20xx年,公司全面推进、深化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形成较为完善的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机制、措施更加精准、有效,公司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事故防范和安全管理能力明显提升,两个体系建设任务完成。

将排查出来的风险点全部录入到省、市安监局网格化监管系统,实现对风险点在线监测,同时录入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实时对隐患治理情况进行监管。

五、职责分工结合本单位部门机构职责修改

1.安全环保部负责“两个体系建设”方案的制定,负责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并对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管理;

负责组织安全基础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区域位置和总图布置方面风险点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

分析存在的问题,监督治理方案以及相应的实施工作;

监督隐患的整改、防范措施、资金、期限的落实和组织应急预案的`制定;

负责职业危害的防控和风险公告警示工作;

负责“两个体系建设”管控手册的审核和上报;

负责“两个体系建设”的组织、开展、协调、监督、考核、总结工作。

2.生产管理部负责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

具体包括安全隐患管理制度的制定,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公司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中负责组织工艺管理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

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

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

每月15日、30日向公司安全环保部报送“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信息。

3.设备部负责组织设备设施管理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

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

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

每月15日、30日向公司安全环保部报送“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信息。

4.保障车间负责消防系统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

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

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

每月15日、30日向公司安全环保部报送“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信息。

5.科技中心负责区域位置和总图布置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

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

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

每月15日、30日向公司安全环保部报送“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信息。

6.电仪车间负责组织电气、仪表系统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

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

分析存在的隐患,负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

每月15日、30日向公司安全环保部报送“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信息。

7.公用工程车间负责组织公用工程系统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

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

分析存在的隐患,负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

每月15日、30日向公司安全环保部报送“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信息。

时间:20xx年全年。

此项工作由设备部和各使用单位分别负责,工作内容详见《陕西省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清单(20xx)》,按照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清单的要求分类排查、填报:

表A.1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通用表格

表A.2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清单—使用管理通用要求

表B.2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清单—固定式压力容器专项要求

表B.7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清单—工业管道专项要求

表B.10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清单—电梯专项要求

表B.11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清单—起重机械专项要求

表B.14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清单—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专项要求

三、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分工:

1.设备部:

1.贯彻国家和上级部门有关特种设备管理的法规、政策及规定。

2.组织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3.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

4.编制特种设备定期检验计划,督促落实定期检验和隐患治理工作。

5.对各单位定期自行检查特种设备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按照规定报告特种设备事故,参加特种设备事故救援,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

7.发现特种设备事故隐患,立即进行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且及时报告公司安全管理负责人。

8.监督检查压力容器的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纠正和制止违章行为。

2.使用单位:

各单位主管设备的领导对本单位的特种设备管理负全面责任,并领导本单位设备管理人员,认真做好下列工作:

1.负责贯彻上级有关特种设备方面的规定和工作安排。

2.协助设备动力部搞好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工作,做好安全装置和安全附件的检验和管理工作,保证其灵敏可靠。

3.参与特种设备的安装、修理、改造、检验后的竣工验收工作,并按规定登记、建档。

4.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特种设备的技术特性,参照有关规定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监督执行。

5.按照相关的规定,制订并实施本单位压力容器的内外部检查计划,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6.负责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技术学习和辅导。

7.定期检查特种设备的防腐、保温情况,确保防腐层完好无损,保温良好。

8.负责特种设备事故预防措施的落实,参与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分析。

3.作业人员: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其主要职责如下:

1.认真执行特种设备有关安全管理的制度、规定。

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使用设备,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且作出记录。

3.按照管理规定填写作业、交接班等记录。

4.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向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5.参加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6.参加应急演练,熟练掌握相应的应急处置技能。

四、工作要求:

1.公司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防范遏制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为目标,辨识评估特种设备使用环节的各类安全风险源,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切实增强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切实维护和保障特种设备安全。

2.各使用单位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规定的步骤、内容、时间节点,认真开展特种设备风险排查和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好各项检查记录,完整填报各类表格。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