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外出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外出管理制度1

按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卫生应急值班值守工作的通知》要求,经医院领导小组研究同意,现将相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因疫情和部分科室停诊的影响,各科室工作量不均衡,请继续弹性排班。请负责人围绕自己科室学科建设、技术提升、科研论文、流程改造、制度完善等工作,统筹安排休假人员工作任务,确保本科室20XX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联防联控相关规定,不聚餐、不访友,服从社区和医院管理。自2月10日起,全院启动“周考勤”制度。请各科室考勤人员于每周一上午10:00以前,在考勤系统中填报本科室上一周在岗人员的考勤,具体操作与月考勤手工录入数据相同,只需将“正”修改为相应休假项目。

三、按市卫健委要求医院要建立“三通道”,请职工上下班从“仁康商贸”口进出,并携带工作牌或就餐卡。职工车辆不能再进入医院停车,可将车停放彩灯公园停车场,进入前请主动出示工作牌或证明身份的凭据。

四、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医院将启动第二、三批应急队员和后备医院建设所需人员的组建,被抽调的科室及人员,服从安排、随时待命,齐心协力、克难攻坚,共同战胜新冠肺炎阻击战。

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外出管理制度2

为科学应对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进一步落实医疗机构内各项防控措施,有效阻断传染途径,防止疫情扩散葬延,结合医院实际,经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研究决定,对疫情防控期间计划离开阿旗职工外出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所有医护人员以大局为重,假期期间如无特殊情况,尽量不要外出。

二、确需离开阿旗的,按照以下要求执行:

(一)本人提出申请,提交请假条,职工3天(含)内向科主任、护士长请假,科主任、护士长签字后由行政科室签字(临床、医技人员到医务科签字,护理人员到护理部签字,行政、后勤、物业人员等到院办签字),3天以上向分管院长请假(必须有科主任或护士长签字),5天(不含)以上(必须有分管院长签字)向院长请假,最后来院办手写报备登记表。报备信息涵盖外出事由、目的地、途经路线、随车人员、计划外出及返回时间等。

(二)外出人员在外出期间必须加强自我防护,正确佩戴口罩。外出期间要严格遵循途经当地疫情防控的各项规定。

(三)外出人员返回阿旗后,及时向院办履行销假手续,并严格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1.疫情风险等级为中、高风险地区的返阿人员,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2次核酸检测+1次血清抗体”的管控措施。

2.低风险地区进入我旗的返阿人员一律实施“1次核酸检测筛查+居家隔离”的管控措施。

以上管控措施如有变更,按照指挥部最新要求处理。

三、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应加强对拟外出人员的劝导工作,建议其在

疫情防控期间无特殊情况不离开阿旗,严禁探亲、聚会、访友等非必要外出活动;确需离开阿旗的,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加强管理,外出人员拒不配合管理,造成疫情传播等危害公共安全情形的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相应责任。

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外出管理制度3

(一)感染管理的组织机构

1、医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是以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为目标的行政管理和业务监督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感染控制和管理计划。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由业务副院长兼任,其他成员为有关学科的科主任组成。

2、医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是医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直属医务部领导的专职机构。

3、临床科室院内感染管理小组:组长为各科室主任兼任,另外有一名监控医师和监控护士。

4、医院内感染管理监控员:一般由个科住院总医师和护士长担任,也可指定专人管理。

(二)各级感染管理组织职责

科室院内感染管理监控员职责

①、在医务部领导下,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下,做好本科室院内感染管理制度的落实。

②、负责医院内感染的日常检测,结合本科室实际采用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并对医务人员(包括护士、清洁工)进行有关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消毒、灭菌、隔离等教育工作、督促检查本科室工作人员,认真执行消毒、灭菌、无菌操作和隔离技术等规章制度的落实。

③、及时发现患者中发生的医院感染,协助并督促主管医师留取标本,使院内感染病例的病原送检率必须达100%(其他感染的病原送检率须达60%),填写病历首页并向感染管理办公室报告,使院内感染漏报率<20%,采取控制措施。

④、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积极向护理部提出关于消毒灭菌、控制院内感染的合理化建议,并进行有关方面的科研工作,使院内感染率<10%。

(三)医院感染管理的控制措施

1、消毒灭菌与隔离

①、医院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所有需要消毒和灭菌的物品都必须彻底清洗干净。污染医疗器材和物品,均应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或灭菌。

②、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如压力蒸汽灭菌(如手术器械、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干热灭菌(油、粉、膏);不耐热、不耐湿物品可选用化学消毒法,如环氧乙烷灭菌(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内窥镜、人造移植物等)、2%的戊二醛浸泡灭菌等;消毒首选煮沸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才用化学方法。

③、化学消毒根据不同情况可分别选择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杀菌谱、使用方法、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定期监测。用于盛放消毒剂的容器应视不同情况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

④、甲醛不能用于空气的消毒,甲醛熏箱可用于不耐热、不耐湿物品的消毒,不能用于灭菌,消毒方法不能采用自然挥发熏蒸法。

⑤、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及其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每周消毒;用毕进行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氧气湿化液应每日更换无菌水。

⑥、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应达到以下要求:

1、用流动水洗手,开关最好采用脚踏式、肘式或感应式。

2.部门经理:由副总核准,副总不在暂由人事核准。

五、外出注意事项:

1.往返请注意交通安全,如未能在预估时间内返回者,应先行与本部门经理联系,返回医院后到考勤处更正。

六、本制度由总经理批准后正式执行。

苏州唐峰金属制品有限医院管理部

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外出管理制度5

中国新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医疗体系改革也随之发展,不断深入。2017年7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就全面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作出部署,这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立柱架梁”的关键制度安排,意见中要求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1-2]。目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面临许多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公立医院,因其尚未完全扭转逐利机制,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群众利益性,完善持续性等则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为之付出更大的努力。

1、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

1.1医院卫生管理体制改革能够改变医院发展思路

在壮大自己综合实力的同时加强特色学科的建设根据本区域内的资源配置和卫生需要,不断调整业务中心和结构,适应当前的医疗趋势,重视人才培养,是特色学科建设的重点。要创新医院管理机制,优化人才结构,激发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和自主创新力,才能创建强有力的医疗队伍,形成独具特色的医院文化建设,这也利于医院管理工作的重心在学科建设上能趋于良性发展,适应新的医疗格局变化。

1.2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医院信息化的建设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要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给医院经济管理提供良好的平台,为医院经济建设的完善与健全打下坚实的基础;信息化建设对医院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不仅可以为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更优良的服务,而且还能减少人力、物力等成本,为医院创造更多的效益;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医院经济管理高效运转和高质服务的有力保证,有利于医院未来的发展和进步[3-4],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满足医院管理的需要。

2、医院卫生体制改革目标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启动后,多项新医改政策强调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要求医院要优化内部运营管理、完善绩效考核[5],优化就医流程,减少资源消耗以及科学化临床治疗路径,解决医院内部的结构问题,规范医疗管理,提高诊疗结果的有效性,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3、医院卫生管理改革措施

3.1完善绩效工资政策和考核办法

医院工作有其风险性和技术难度,应以工作量、医疗服务质量、技术难易程度、医德医风等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要准确定位绩效工资,制定合理的奖罚制度,明确规定人力资源费用支出要在医院总财务支出中占据合理比例,确保人员工资不能低于现有水平[6]。

3.2强化内部管理和政府部门职能

建立健全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坚持医院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政府部门要确保对公共事业的投入,对卫生服务机构做到合理规范的监督,制定完善的相关法规和政策,推动医院管理体制趋于良性发展。

3.3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

政府部门加大对医院公益性事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引导医院对内部管理、服务以及运行机制的改革,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可以使公立医院在改革中获益,提高主动参与管理体制改革的积极性[7]。

4、结语

我国公立医院的管理采用企业化的管理模式较多,效果却不理想,企业经营着重点在于经济收益,而衡量医院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指标却在于能否具备社会效益。长久以来,我国公立医院因不具备法人自主权,缺乏医院营运权和自主权,经营管理者不能调动积极性有效发挥其管理的职能作用。在医院管理中完全依靠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这样的管理模式不再能适应宏观经济环境的要求,故在医疗卫生体制变革过程中对公立医院的管理制度建设要制定适合的要求和任务。在新医改背景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如何解决管办分开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实质是政府职能的转变,由行政隶属转换为行政监管,但是目前一切仅存在于形式上,尚且不能真正做到管办分开,在法人治理结构上也仅在议事上可以体现,却不是最终的`决策性机构,因此需要政府多部门间统筹合作,不断优化、完善政策体系,确保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持续推进[8]。建立新的现代化管理制度,管理理念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公立医院要主动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提升科学的决策水平以及运行效率,只有掌握了科学的管理和市场经济的规律,实现医院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才能发挥医院管理的作用,最终实现社会医疗福利达到最大化,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外出管理制度6

一、新病员人院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四次,连续三天;体温在37,5℃以上及危重病员每隔四小时测一次。一般病员每天旱晨及下午测体温、脉搏、呼吸各一次,每天问大小便一次。新入院病员测血压和体重一次(七岁以下小儿酌情免测血压),其他按常规和医嘱执行。

二、病员入院后,应根据病情决定护理分级,并做出相应标记。具体制度见《分级护理制度》。

附:死亡病员料理注意事项

1.医师检查证实死亡的病员方可进行尸体料理。

2.医师填写死亡通知单,即送住院处,由住院处通知死者家属或单位。

3.需有两人在场检查死者有无遗物,如钱、票证、衣物等各种物品,交给死亡家属或单位。如家属或单位人员不在,应交由护士长保存。

4.当班护士要用棉花塞好死亡病员之口、鼻、耳、肛门、阴道等。如有伤口或排泄物,应擦洗干净包好。使两眼闭合。穿好衣服,用大单包裹,系上死亡卡片,通知太平间接尸体。

5.整理病室,撤走床单、被褥,通风换气,床铺、床头柜按常规消毒处理,如系传染病员,即按传染病消毒制度处理。

6.整理病案,完成护理记录。

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外出管理制度7

(一)医院感染概述

1.医院感染的概念

医院感染,也称为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或医疗保健相关感染,是指住院病例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2.医院感染的种类

医院感染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如果根据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将医院感染共分为12类:下呼吸道、伤口、泌尿道、胃肠道、血液、皮肤软组织、骨与关节、生殖道、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眼耳鼻喉和口腔感染及全身感染。

根据医院感染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将医院感染分为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手术切口感染、血液感染等。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