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校反诈骗安全教育工作方案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反诈骗安全教育工作方案1

近期,我国有不少学校的学生参与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也有很多学生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鉴于此类案件涉及在校学生敏感群体,在校生一旦涉案前途尽毁,许多受害学生因此失去了生命。

为防止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继续向校园渗透,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批示精神和市打治办的防范建议,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校园”为目标,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加快构建学校打击电信诈骗治理长效机制,切断网络犯罪利益链条,提高师生的反骗防骗意识,彻底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向校园渗透趋势,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

二、防治重点

(一)预防学生参与“洗钱”活动

嫌疑人往往利用学生对金钱的需求,由社会人员到学校物色人选,并通过在校生从中介绍,将旧手机和身份证借给他们使用,或者引诱学生转账取钱,给予一定的经济利益引诱学生为其“洗钱”提供便利。

各学校要加强对师生的防诈防骗教育,不要贪图小利,谨防上当受骗。

(二)警惕师生个人信息被窃取

加强师生个人信息的管理,指导学生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防范学生办理多张银行卡、手机卡、注册多个微信号等现象,防止被犯罪分子利用学生提供的多张银行卡、手机卡及微信号实施诈骗活动。

(三)防范学生参与诈骗

诈骗人员找到学生后,通常不留姓名和电话给学生,多数相约下次见面地点或再次主动到学校找学生,犯罪行迹隐匿性强。

各教学系要加强学生的法治观念、道德观念,拒绝陌生人的非正常“邀请”,严防学生受犯罪分子教唆,主动参与犯罪。

(四)准确识别非法网络信贷典型模式为。

网络信贷公司仅提供贷款平台,资金借出人从中获取利息收益;资金借入人到期偿还本金,网络信贷公司收取中介服务费,如逾期未能偿还本金就会出现巨额利息。

近些年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以“零首付”“零利息”“免担保”等虚假宣传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三、防治措施

(一)召开主题班会

组织召开“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教育”主题班会

学生返校后一段时间内,各教学系负责组织各学生班级根据疫情发展形势,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召开“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教育”主题班会,宣讲防诈骗知识和学生被骗案例,教育引导学生提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

(二)组织一系列网络推送

加强新媒体矩阵宣传力度,充分借助微信、微博等平台设置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刊。

推出系列推文,如: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知识、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再现等,进一步提高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知晓率和普及率,降低诈骗案件发案率。

(三)营造校园防诈骗宣传教育氛围

在学校公共场所,悬挂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横幅、海报、展板,发放相关宣传手册,营造校园防诈骗宣传氛围。

(四)开展防电信网络诈骗专题培训

学工部邀请公安或金融机构相关专家到校,为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进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项知识培训。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充分认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提高政治敏锐性,从政治斗争的高度来看待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从维护学校形象、构建平安校园、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

把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作为当前校园治安整治、净化校园风气的重点工作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二)加强宣传,营造声势

要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始终把法治宣传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营造强大的舆论声势,同时要结合典型案件,以案释法,以法施教,提高师生学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牢固树立诚信为本、遵纪守法的良好形象。

学校反诈骗安全教育工作方案2

近来网络诈骗和电信诈骗层出不穷,花样繁多,师生利益受损。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为加强校园网贷、私贷、网络电信诈骗防范教育工作,宣传教育工作,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市反诈中心通过微信群及时推送最新防骗知识,也便于受理学生报案。

(四)校团委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校园网开展防范电诈知识宣传,形成常态化机制。

市反电诈中队民警进校园举办防骗知识讲座。

以校园常见案件类型提醒学生防骗,强化学生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力争通过本次活动让广大师生了解、掌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行为的基本形式,避免上当受骗,降低发案。

(二)活动期间,学生处、各二级学院要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创新宣传方法,高效推进反诈宣传活动。

(三)为保证微信群发挥作用,辅导员、班长进群后将个人信息修改为所在学院、年级、真实姓名。

任何人员不得擅自退群、擅自拉入无关人员、不得在群里发送与反电信诈骗无关的内容。

(四)各二级学院于本月27日前将本学院辅导员、各班班长信息(姓名、性别、电话号码、微信号)整理报送至保卫处并督促相关人员及时扫码进群。

辅导员,各班班长发生人员变动时,各二级学院要及时确定新人员并向学校保卫处书面报告,以便更换责任人。

(五)辅导员、班长负责向本班微信群推送反诈知识,向市反诈中心反馈学生动态,同时配合校保卫处工作人员了解掌握各班微信群宣传情况。

(六)各辅导员、班长微信绑卡,确保能成功进群。

(七)各二级学院负责集中宣传活动的信息收集、总结、并按时报送学生处。

(八)活动期间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刑警支队、内保支队及辖区派出所的回访工作。

学校反诈骗安全教育工作方案4

活动时间:

20__年_月_日

活动地点:

各班活动室、大操场

活动对象:

学生

活动目标:

假期即将来临,为了进一步提高家长及学生的安全警觉性,增强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我们中班年级组于9月22日开展了“防骗防拐”安全教育的系列活动。

活动过程:

系列活动一:“防拐防骗”安全演练

1、年级组发动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专门请平时不怎么来接送学生的家长来学生园充当“骗子”,利用诱人的美食,新颖的玩具去“诱拐”孩子们。

小结:

老师们利用照片和录像等形式记录下活动的过程,然后根据活动的具体情况,各班再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拐防骗的教育活动,如:“一个人在家有人敲门了怎么办”、“出门旅游或逛超市时与大人走散了怎么办”、“路上有陌生人跟着你怎么办”、及“怎样拨打报警电话”等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方案。

反思:

这次“防拐防骗”的安全系列活动,不管是对教师、家长还是对学生都是一次特殊的经历,更起到了警醒和呼吁的作用。

安全教育需要学生园、家庭共同努力,在引导孩子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教师及家长也应提高防范意识,将安全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学校反诈骗安全教育工作方案5

【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各种诈骗现象也成为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

尤其是一些诈骗分子,将目标转向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的小学生。

小学生本身并没有成熟的独立思考和辨识能力,容易受到他人别有用心的欺骗,而且对于大人所说的话都容易产生一种信赖和顺从的心理。

因此,在面对成年人诈骗的情况时,难以有效作出清晰地判断。

目前小学生由于轻信他人,被欺骗、拐卖等现象日益突出,对未成年人来说是个极大的威胁。

所以,为了使学生熟悉生活中常见的诈骗形式,增强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诈骗现象灵活应对的防范意识,提高学生各方面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自我逃生的能力,召开本次主题班会。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校反诈骗安全教育工作方案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反诈骗安全教育工作方案1

近期,我国有不少学校的学生参与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也有很多学生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鉴于此类案件涉及在校学生敏感群体,在校生一旦涉案前途尽毁,许多受害学生因此失去了生命。

为防止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继续向校园渗透,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批示精神和市打治办的防范建议,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校园”为目标,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加快构建学校打击电信诈骗治理长效机制,切断网络犯罪利益链条,提高师生的反骗防骗意识,彻底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向校园渗透趋势,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

二、防治重点

(一)预防学生参与“洗钱”活动

嫌疑人往往利用学生对金钱的需求,由社会人员到学校物色人选,并通过在校生从中介绍,将旧手机和身份证借给他们使用,或者引诱学生转账取钱,给予一定的经济利益引诱学生为其“洗钱”提供便利。

各学校要加强对师生的防诈防骗教育,不要贪图小利,谨防上当受骗。

(二)警惕师生个人信息被窃取

加强师生个人信息的管理,指导学生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防范学生办理多张银行卡、手机卡、注册多个微信号等现象,防止被犯罪分子利用学生提供的多张银行卡、手机卡及微信号实施诈骗活动。

(三)防范学生参与诈骗

诈骗人员找到学生后,通常不留姓名和电话给学生,多数相约下次见面地点或再次主动到学校找学生,犯罪行迹隐匿性强。

各教学系要加强学生的法治观念、道德观念,拒绝陌生人的非正常“邀请”,严防学生受犯罪分子教唆,主动参与犯罪。

(四)准确识别非法网络信贷典型模式为。

网络信贷公司仅提供贷款平台,资金借出人从中获取利息收益;资金借入人到期偿还本金,网络信贷公司收取中介服务费,如逾期未能偿还本金就会出现巨额利息。

近些年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以“零首付”“零利息”“免担保”等虚假宣传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三、防治措施

(一)召开主题班会

组织召开“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教育”主题班会。

学生返校后一段时间内,各教学系负责组织各学生班级根据疫情发展形势,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召开“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教育”主题班会,宣讲防诈骗知识和学生被骗案例,教育引导学生提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

(二)组织一系列网络推送

加强新媒体矩阵宣传力度,充分借助微信、微博等平台设置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刊。

推出系列推文,如: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知识、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再现等,进一步提高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知晓率和普及率,降低诈骗案件发案率。

(三)营造校园防诈骗宣传教育氛围

在学校公共场所,悬挂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横幅、海报、展板,发放相关宣传手册,营造校园防诈骗宣传氛围。

(四)开展防电信网络诈骗专题培训

学工部邀请公安或金融机构相关专家到校,为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进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项知识培训。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充分认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提高政治敏锐性,从政治斗争的高度来看待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从维护学校形象、构建平安校园、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

把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作为当前校园治安整治、净化校园风气的重点工作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二)加强宣传,营造声势

要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始终把法治宣传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营造强大的舆论声势,同时要结合典型案件,以案释法,以法施教,提高师生学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牢固树立诚信为本、遵纪守法的良好形象。

学校反诈骗安全教育工作方案2

近来网络诈骗和电信诈骗层出不穷,花样繁多,师生利益受损。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为加强校园网贷、私贷、网络电信诈骗防范教育工作,宣传教育工作,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