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做的不好要及时进行整改,下面小编整理了县级中医院医疗质量整改措施,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县级中医院医疗质量整改措施篇1

一、完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1)进一步完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健全院内远程医疗服务体系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分配等管理制度;(2)推动远程医疗向科室延伸,重点加强影像、心电、检验、病理等学科远程医疗服务;改善便民利民服务:(1)推进志愿者服务,鼓励医务人员、医学生为患者提供引路导诊,秩序维持,做好就医流程指引、标识;(2)设立便民服务点,提供信息咨询,免费提供轮椅。

(3)医联体牵头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中心,向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心电、远程病理等服务,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诊疗服务,提高群众就医获得感。

二、加强医德医风行风建设:规范检查和治疗行为,努力控制医疗费用,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公开服务信息,医疗机构所有收费和服务项目全部公开,采取电子信息平台,一日清单等有效措施,方便群众查阅,重视医患沟通,拒收红包、回扣,落实医德医风考评、医师定期考核和不良行为记录等制度。

强化对红包、回扣等行为的投诉、举报的处理,加大查处力度,规范投诉管理。

三、规范医疗行为:(1)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将麻醉、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药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多学科诊疗团队,(2)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方便患者诊疗。

四、强化急诊急救: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

(1)我院已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行急诊患者按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处置,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创伤、急危重孕产妇、急危重老年患者、急危重儿科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先救治、后缴费,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

(3)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

五、提高病案质量:(1)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暂行)》 《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6版)》 《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2)医联体内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医疗机构间以单病种一体化临床路径为基础,明确分工协作任务,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医疗服务,完整记录健康信息。

六、树立行业形象,改善医患关系:(1)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卫生计生系统行风建设的意见》(国卫纠发【2017】1号)和《湖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卫生计生系统行风建设工作的通知》,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2)做到“五个行医”,诚信行医,恪守职业道德;文明行医,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依法行医,遵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范行医,遵守诊疗标准规范;廉洁行医,遵守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

七、关爱医务人员:(1)组织开展“医师节”“护士节”主题活动,开展优秀医师、护士推选表彰和身边典型宣传工作,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2)为医务人员提供相适应的工作环境及就餐、更衣、手术间隔休息等工作条件,防控和减少职业健康危险因素;(3)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通过多种方式改变或者缓解医务人员工作负荷大的状况,促进和提高医务人员身心健康水平;(4)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医务人员舒心、顺心、安心地为患者精心服务。

八、加强纠纷处置:(1)公开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和流程,积极引导患者依法维权,通过调解、诉讼等途径妥善解决纠纷;(2)大力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建立以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为主体,医疗纠纷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与医疗责任风险分担机制相衔接的医疗纠纷处理体系;(3)完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保障机制,提高人民调解成功率。

九、优化院容院貌,改善就医环境:(1)设置醒目标识;(2)照明设施配置到位,保障膳食供应: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膳食供应,为住院患者提供送餐服务和治疗饮食,满足患者治疗需要,保障食品卫生安全;(2)卫生间环境清洁卫生、整洁有序;(3)设施设备齐全完好、使用正常,设置挂钩,方便患者悬挂输液瓶等物品;设置扶手、紧急呼叫装置等。

(4)手卫生设施正确配置、有效便捷。

十、安全措施:防跌倒、防坠床、危重病人运输、危险品管理、消防管理措施到位。

县级中医院医疗质量整改措施篇2

20xx年05月29日省中医药管理局对我院2010年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工作进行了检查评估,对医院的进展和取得成效作了肯定,也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医院对专家组提出的反馈意见逐条梳理并制定出了整改措施,具体如下:

一发挥中医特色方面:医院鼓励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落实不理想,各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没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相关指标和措施。

我们进一步完善、建立了各科室发挥中医药特色的具体措施,积极开发简便实用的协定方剂,制定发挥多项目的中医药诊疗技术奖罚制度;

二、人员配备与培训

1、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比例不达标。

(1).积极向卫生局党委汇报,争取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协调,从当地卫生技术专业人员中选拔了5名优秀中医药类别人员充实我院的中医药特色技术力量。

(2).选派了11名骨干力量参加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系统“西学中”培训(其中研究生班3名,普及班8名)。

(3).制定中医专业人员招聘计划,在十二五期间,计划完成招 1

聘中医药类别毕业生10人以上。

2、领导班子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达标。

积极出台具体方案培养优秀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后备力量;积极组织现任班子成员参加“西学中”系统化培训。

3、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无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

现已调整药房、针灸推拿科、内科主任为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各临床科室护士长已全部在省中医附院轮训一遍。

三、临床科室建设

住院病历书写不规范。

09月18日下午,我院院举办病历书写培训。

业务副院长高文正带领全院临床医师共同学习了省卫生厅新印发的《山东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版)》。

自今年3月1日起,卫生部颁布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在全国各医疗机构正式实施。

近期卫生厅参照此规范组织编写的《山东省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版)》也正式印发,更加细化了卫生部《规范》的内容,明确了与2003版《规范》的不同之处。

新的病历书写规范对临床医生的执业行为要求更加严格。

本次培训对新规范进行了重点解读,对执行标准进行了认真解析,着重强调了新规范与原规范的不同点。

医务科及指控小组要加强对各临床科室、临床医师的中医知识及技能培训,定期开展病历与处方点评活动,全面完善各临床科室的诊疗方案,并在临床工作中逐一落实,开展对中医优势病种的疗效与特色分析,定期进行总结及评估。

继续加强重点中医专科精神科的建设,由医务科和精神科主任负责。

制定并实施专科建设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以及发挥中医药特色的具体措施,继续完善优化精神科的诊疗方案,在执行诊疗方案过程中精神科主任要严格把关,为第一责任人。

医务科要定期进行监督和指导,按照专科建设的要求,随时纠正工作流程。

三、加强中医院药事管理

在药房和煎药室管理建设方面,由于医院资金及房屋的限制,现还不能达到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

今年,我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县级中医医院中药房建设项目单位。

在此优势下,我们计划用2—3年的时间,规范目前药房建设,使中西药房分开,中药调剂室的使用面积达到80平方米,中药煎药室单独设置,面积达到40平方米。

完善中

药房及煎药室的药物调剂、煎药程序等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尽快达到国家标准。

四、加强中医院的文化建设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我院指定一名副院长负责医院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

通过医院的文化建设,突出医院的中医特色,提高医院品牌,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在医院环境上,我们以院内李时珍雕像为主题,在橱窗、墙壁、张贴和悬挂有中医特色内容的宣传资料和镜框。

门诊大厅设置体现中医特色为内容的橱窗和标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

在思想上,努力使中医药文化的理论 深入人心。

由办公室主办的院内期刊曾经发行过十几期,由于特殊原因已经中断近两年。

我们准备在近期重新恢复期刊的发行,在每期期刊上都要有中医药方面的讯息和活动内容,使其真正成为中医药文化宣传的阵地。

在临床上,院方医务科定期组织人员对临床处方和诊疗活动进行点评和督察。

要求中医药使用率达到60%,对于达不到标准的科室和个人进行处罚。

严格遵守中医诊疗规程,努力开展针灸、理疗等中医治疗方法,在整个的治疗活动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的作用。

县级中医院医疗质量整改措施篇4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xx—20xx年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总体安排,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中医医院内涵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1年“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在2011年的工作中,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结合我院实际做了大量的工作,现总结于下:

一、发挥中医特色优势的措施

1、医院制订了五年(2009—2013)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具有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措施并落实。

2、医院工作计划明确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

(1)医院注重名老中医作用,2009年继续返聘南充市十大名中医之

一、副主任中医师张国鸿和省委组织部命名的先进党员示范岗、名老中医、副主任中医师周中立在名中医室工作,同时安排2名继承人作为助手,他们在中医内科、中医妇科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医5人,占62.5%。

2、根据我院的等级和规模,医院领导班子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以中医药人中为主。

领导班子4人,中医专业技术人员3人,占75%。

医院主要负责人、业务管理领导和医务、护理、药剂、教学、科研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经过中医药政策、中医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

2011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评价指南(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实施方案(2008-201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意见,四川省中医药条例等。

培训率100%。

医院医务、护理、科研、教育、药剂等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含正、副职)11人,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8人,所占比例是72.7%。

3、临床科室负责人配备合理,临床科室负责人(含正、副职)共15人,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或系统接受中医药专业培训两年以上的共有13人,所占比例为86.7%。

医院临床科室负责人中有具有中级以上中医专业技术任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六年以上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共12人,占80%。

三、临床科室建设

处方58229张,占门诊处方总数比例为74.2%;中药饮片处方55091张,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94.6%;中成药处方3138张,占5.4%。

四、重点专科建设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