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年度特色亮点工作总结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年度特色亮点工作总结1
一、抓好学校常规管理,加强班级精细化管理在开学初,我校领导班子组织全体教师学习xxx的《班规班法》和丰润区教育局下发的《一般性学习习惯和学科性学习习惯》,以学校精细化管理为依据,制定班级精细化管理方案,并严格执行,做好平时的成果积累,从而指导班主任老师的班级常规管理工作,在期中、期末做好班级精细化管理的总结工作并装订成册。
通过班级精细化管理的制定和推行,使班级常规管理有条不紊,有时老师外出学习、听课或不在班级一整天,老师将学习任务布置后,由班长监督,同学们可以各司其职,秩序井然,校领导巡查,从没有乱班现象,各个班级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班级卫生、纪律、学习稳中求进。
二、抓好德育工作,促进教育发展除了日常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班会、手抄报评比、读书推介会、读书交流会、少队活动等常规性活动,还充分利用每周升旗、黑板报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爱校情怀、集体荣誉感和安全意识等。
利用我校积极开展“文化滋养班级”班容班貌评比,“祖国在我心中”迎国庆诗歌朗诵比赛,经典诵读古诗背诵比赛,以及依托红领巾广播站活动进行的“写话小能手”评比等竞赛活动,促进学生拼搏精神,同时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红领巾监督岗也是我校的一道风景,他们每天值守在入学、放学、早午自习、课间、大课间、集体教研等时间的岗位上,监督全校学生的卫生、纪律和行为习惯,是良好校风的风向标。
三、推进阳光体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虽然硬件上我们有很大不足,但是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运动。
首先,学期初由体育老师牵头,在各班班主任积极配合下,学生人手一毽,每次课间的踢毽子活动是学生的主要活动,红领巾监督岗的监督检查、校领导的不定期抽查和全校通力合作,保障活动的有效开展。
学期末开展了全校师生的“我阳光、我运动”第五届踢毽子比赛,为这项阳光体育运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另外,结合我校特色,本学期将“中国少年说”扇舞作为大课间活动,各位班主任积极做好家长工作,许多班级家委会充分发挥作用,比如二二班、一一班和四二班的家委会自发组织全班家长网购扇子,不到一周时间,扇子全部到齐。
在参加以班为单位的“中国少年说”扇舞比赛时,同样也得到了的家长朋友们的大力支持,统一为学生购买班服,许多到现场来参观的家长对老师和孩子们竖起了大拇哥,说活动组织的“有意义”。
我校还充分利用大课间,坚持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将大课间活动分成两种形式:一是有静有动的《感恩的心》《中国少年说》扇舞,二是冬季配乐走步活动,每天坚持,直到学期末,既增强了学生的体魄,又磨练了学生的毅力。
四、教学工作亮点一:根据我校新分五名新教师的实际情况,新教师培养是开学初的重要工作之一。
我校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12节示范引领课,展现了课堂的完整结构,以及老教师的深厚授课功底和独特的教学风格,给新教师一个课堂模型,使新教师在备课、上课、读教材、读学生、学生习惯培养都有深刻的认识,包括班级管理上也给新老师们做了很好的展示。
同时也让新人们感受老教师的魅力与风采,使新教师迅速融入泉小大集体,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
亮点二:师徒结对,贯穿始终。
无论是帮助徒弟定计划目标、班级管理、备课、各项活动开展,还是小到上交材料的页面设置、班刊的封面设计,方方面面工作中,师傅都毫无保留的将宝贵经验分享给徒弟,特别是在期末新教师汇报课中,师傅通过学习课标、研究教材,指导徒弟备课,有的教案经过一两节课的时间推敲,在平行班讲后,发现问题,师傅及时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再次修改,还有的一节课师傅听两遍,师徒反复研究,最终形成一节相对完美的展示课。
师徒结对在教学、教研活动中,推动新教师的成长。
5位新教师在新教师汇报课中教育教学工作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同时也得到了镇领导的充分肯定与好评。
亮点三:邀课活动,创新教研。
xx月份开始,我校为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特将以往常规推门听课活动,改为教师主动邀请校领导、师傅或其他教师听课的邀课活动,听课教师根据课堂量化考核评价标准为其打分,邀课次数和授课质量的成绩汇总后,成为教师年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邀课活动,激发教师们研读课标和教材,新老教师在备课、讲课、教研等能力上都有显著提高。
亮点四:加强培训学习,带着任务外出。
开学初,校长着重加强师德建设,为全体教师做《教师职业幸福》的沧州学习感想分享会。
参加班主任培训的李杨阳和赵丽莉老师,分别回到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二次培训,老师们受益匪浅。
范海军老师参加五年级数学送教下乡活动,进行了仿课创课,呈现一堂精彩的数学课,在老师和学生中收到很好的反响。
年度特色亮点工作总结2
20xx年,镇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以党建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脱贫攻坚主题主线,坚持抓主抓重,推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年涌现出较多亮点工作。
一、完成脱贫摘帽。
坚持精准帮扶和精准退出,稳定实现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全镇干部攻坚发力,发扬“5+2、白+黑”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带领贫困群众敢打硬仗,确立了黄花主导产业,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生态补偿、小额贷款、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光伏扶贫、社会扶贫等扶贫项目落地开花,有效支撑脱贫攻坚。
20xx年12月28日,省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小组对我镇东水峪村、三十里铺村、驾遇造村三个村的脱贫工作进行评估验收,共抽样121户,得到了第三方的肯定,评估验收顺利通过。
二、产业不断发展。
1、以“联合社+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形式创新黄花种植管理模式,人头一亩黄花产业覆盖907户2145人,其中在自有土地种植322户894人,镇黄花合作联社统一种植585户1251人。
2、全镇种植槟果、西梅李、鸡心果、山楂、寒富苹果、苹果梨、酥梨、蜜寒桃等品种带土丘、小苗树木4447亩。
3、全年打井14眼,铺设管道32100米,架设变台5座,完成路家庄、XX、孟家造、遇驾山、石仁、东水峪、五十里铺7个村黄花地喷灌设施工程。
4、牛家堡、罗卜庄、路家庄、四十里铺、五十里铺、东水峪6村积极发展集体经济,种植黄花1200亩,各村补栽黄花402亩,种植景观农业高粱4000亩。
5、二十里铺流转土地种植地溜200亩,三条涧村成立伊合园农牧合作社发展肉牛养殖,上庄村整治沙沟种植黄芪170亩。
三、新建成三个易地扶贫搬迁中心村。
20xx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47户591人,其中贫困户245户587人,同步搬迁2户4人。
新建成三个易地扶贫搬迁中心村,其中,东水峪中心村28户68人新建住房56间,陈家堡中心村126户276人新建住房244间,四十里铺中心村93户247人新建住房202间。
以下内容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年度特色亮点工作总结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年度特色亮点工作总结1
一、抓好学校常规管理,加强班级精细化管理在开学初,我校领导班子组织全体教师学习xxx的《班规班法》和丰润区教育局下发的《一般性学习习惯和学科性学习习惯》,以学校精细化管理为依据,制定班级精细化管理方案,并严格执行,做好平时的成果积累,从而指导班主任老师的班级常规管理工作,在期中、期末做好班级精细化管理的总结工作并装订成册。
通过班级精细化管理的制定和推行,使班级常规管理有条不紊,有时老师外出学习、听课或不在班级一整天,老师将学习任务布置后,由班长监督,同学们可以各司其职,秩序井然,校领导巡查,从没有乱班现象,各个班级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班级卫生、纪律、学习稳中求进。
二、抓好德育工作,促进教育发展除了日常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班会、手抄报评比、读书推介会、读书交流会、少队活动等常规性活动,还充分利用每周升旗、黑板报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爱校情怀、集体荣誉感和安全意识等。
利用我校积极开展“文化滋养班级”班容班貌评比,“祖国在我心中”迎国庆诗歌朗诵比赛,经典诵读古诗背诵比赛,以及依托红领巾广播站活动进行的“写话小能手”评比等竞赛活动,促进学生拼搏精神,同时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红领巾监督岗也是我校的一道风景,他们每天值守在入学、放学、早午自习、课间、大课间、集体教研等时间的岗位上,监督全校学生的卫生、纪律和行为习惯,是良好校风的风向标。
三、推进阳光体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虽然硬件上我们有很大不足,但是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运动。
首先,学期初由体育老师牵头,在各班班主任积极配合下,学生人手一毽,每次课间的踢毽子活动是学生的主要活动,红领巾监督岗的监督检查、校领导的不定期抽查和全校通力合作,保障活动的有效开展。
学期末开展了全校师生的“我阳光、我运动”第五届踢毽子比赛,为这项阳光体育运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另外,结合我校特色,本学期将“中国少年说”扇舞作为大课间活动,各位班主任积极做好家长工作,许多班级家委会充分发挥作用,比如二二班、一一班和四二班的家委会自发组织全班家长网购扇子,不到一周时间,扇子全部到齐。
在参加以班为单位的“中国少年说”扇舞比赛时,同样也得到了的家长朋友们的大力支持,统一为学生购买班服,许多到现场来参观的家长对老师和孩子们竖起了大拇哥,说活动组织的“有意义”。
我校还充分利用大课间,坚持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将大课间活动分成两种形式:一是有静有动的《感恩的心》《中国少年说》扇舞,二是冬季配乐走步活动,每天坚持,直到学期末,既增强了学生的体魄,又磨练了学生的毅力。
四、教学工作亮点一:根据我校新分五名新教师的实际情况,新教师培养是开学初的重要工作之一。
我校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12节示范引领课,展现了课堂的完整结构,以及老教师的深厚授课功底和独特的教学风格,给新教师一个课堂模型,使新教师在备课、上课、读教材、读学生、学生习惯培养都有深刻的认识,包括班级管理上也给新老师们做了很好的展示。
同时也让新人们感受老教师的魅力与风采,使新教师迅速融入泉小大集体,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
亮点二:师徒结对,贯穿始终。
无论是帮助徒弟定计划目标、班级管理、备课、各项活动开展,还是小到上交材料的页面设置、班刊的封面设计,方方面面工作中,师傅都毫无保留的将宝贵经验分享给徒弟,特别是在期末新教师汇报课中,师傅通过学习课标、研究教材,指导徒弟备课,有的教案经过一两节课的时间推敲,在平行班讲后,发现问题,师傅及时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再次修改,还有的一节课师傅听两遍,师徒反复研究,最终形成一节相对完美的展示课。
师徒结对在教学、教研活动中,推动新教师的成长。
5位新教师在新教师汇报课中教育教学工作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同时也得到了镇领导的充分肯定与好评。
亮点三:邀课活动,创新教研。
xx月份开始,我校为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特将以往常规推门听课活动,改为教师主动邀请校领导、师傅或其他教师听课的邀课活动,听课教师根据课堂量化考核评价标准为其打分,邀课次数和授课质量的成绩汇总后,成为教师年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邀课活动,激发教师们研读课标和教材,新老教师在备课、讲课、教研等能力上都有显著提高。
亮点四:加强培训学习,带着任务外出。
开学初,校长着重加强师德建设,为全体教师做《教师职业幸福》的沧州学习感想分享会。
参加班主任培训的李杨阳和赵丽莉老师,分别回到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二次培训,老师们受益匪浅。
范海军老师参加五年级数学送教下乡活动,进行了仿课创课,呈现一堂精彩的数学课,在老师和学生中收到很好的反响。
年度特色亮点工作总结2
20xx年,镇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以党建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脱贫攻坚主题主线,坚持抓主抓重,推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年涌现出较多亮点工作。
一、完成脱贫摘帽。
坚持精准帮扶和精准退出,稳定实现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全镇干部攻坚发力,发扬“5+2、白+黑”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带领贫困群众敢打硬仗,确立了黄花主导产业,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生态补偿、小额贷款、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光伏扶贫、社会扶贫等扶贫项目落地开花,有效支撑脱贫攻坚。
20xx年12月28日,省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小组对我镇东水峪村、三十里铺村、驾遇造村三个村的脱贫工作进行评估验收,共抽样121户,得到了第三方的肯定,评估验收顺利通过。
二、产业不断发展。
1、以“联合社+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形式创新黄花种植管理模式,人头一亩黄花产业覆盖907户2145人,其中在自有土地种植322户894人,镇黄花合作联社统一种植585户1251人。
2、全镇种植槟果、西梅李、鸡心果、山楂、寒富苹果、苹果梨、酥梨、蜜寒桃等品种带土丘、小苗树木4447亩。
3、全年打井14眼,铺设管道32100米,架设变台5座,完成路家庄、XX、孟家造、遇驾山、石仁、东水峪、五十里铺7个村黄花地喷灌设施工程。
4、牛家堡、罗卜庄、路家庄、四十里铺、五十里铺、东水峪6村积极发展集体经济,种植黄花1200亩,各村补栽黄花402亩,种植景观农业高粱4000亩。
5、二十里铺流转土地种植地溜200亩,三条涧村成立伊合园农牧合作社发展肉牛养殖,上庄村整治沙沟种植黄芪170亩。
三、新建成三个易地扶贫搬迁中心村。
20xx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47户591人,其中贫困户245户587人,同步搬迁2户4人。
新建成三个易地扶贫搬迁中心村,其中,东水峪中心村28户68人新建住房56间,陈家堡中心村126户276人新建住房244间,四十里铺中心村93户247人新建住房202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