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为大家整理了科室作风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精选6篇,希望大家喜欢。

科室作风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精选篇1

所谓医德医风,指的是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调节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社会对医务人员在从业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品质、修养以及行为的总的评价。

医德医风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基本素质、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党和政府的声誉和形象,因而备受党和政府、广大群众、医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1医德医风建设存在问题

近年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不断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和行风建设的力度,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有力推动了医德医风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医患关系不断改善。

虽然医德医风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有的医务人员为民意识淡化,在医疗服务活动中收受红包,接受病人宴请和物品。

有的甚至索要或暗示患者送红包,只有送了红包才能得到医务人员的悉心照顾,这样患者之间产生了不平等,一时间“红包”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2)有的医务人员我行我素,对本职工作不尽职尽责,却私自外出会诊或手术,暗中从事第二职业,为自己搞创收。

更有的私自将病人介绍到其他医院.收取其他医疗单位的回扣或提成。

(3)有的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及其恶劣,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不当,时常引发医患冲突。

许多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家属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情况,医患环境现状令人堪忧。

(4)有的医务人员为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对于就诊病人不分情况就开出一大堆检查,做了检查才能开药,完全是“滥检查”。

此外还有大处方、乱用药等过度医疗现象。

(5)个别医疗单位对国家规定的医疗收费项目和标准执行不力,打“擦边球”,分解项目,自立收费,没有严格遵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这些不良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医疗机构或少数医务人员身上,但影响较大,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患问的和谐发展,损害了医疗卫生队伍白衣天使的神圣形象,进而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这些已成为制约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医德医风问题产生的原因

2.1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弱化

医务人员为病人解除疾病痛苦,不仅需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更需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政治素质。

而培养政治素质的任务当然是落在医院身上,可如今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弱化。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生活的日益多样化,导致思想文化、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多元化,使人们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标准等方面面临着多种选择,不再像过去人们的价值取向那样统一化,给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

二是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观念陈旧,思路、方式、方法单一落后,多半是简单的说教和书面理论的宣讲,没有与时俱进。

三是缺少思想政治工作专职人员,缺少专业的政工师,从而削弱了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在医德医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2.2管理失衡,监督不力

当前部分医院在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经济指标过硬,医德医风建设过软的不良现象。

医院的主管领导也是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

尤其体现在对医务人员的考核是重技术、轻医德。

另外监督机制不够健全,有的制度如同摆设。

违纪行为查处不力,对投诉或举报的问题停留在口头上,不作进一步调查处理,从而让少数医务人员有可乘之机。

弱化了医德医风建设。

2.3职业道德意识“淡化”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部分医务人员崇高的敬业精神和神圣的使命感发生了动摇,人生的价值天平向物质利益倾斜,扭曲了正常的医患关系。

少数医务人员错误地把医疗服务视为简单的商业活动,用等价交换的原则来处理医患关系,收受“红包”、接受请吃送礼等。

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的一条重要原则,但这个原则如果渗透到医务领域,就会出现权利金钱化,人格商品化。

淡化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观念。

2.4医务人员的“利”与“义”关系失衡

医德医风建设最终归宿是医德管理法制化,是促进医院三个文明建设的关键。

道德与法律是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渗透。

法律保护、传播和发展传统道德,道德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使人们自觉遵守法纪。

因此,医务工作者必须要有法制观念,认真学习《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务人员行为道德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使广大医务工作者学法、懂法、守法,以推进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精神文明建设、医德医风建设和法制文明建设。

科室作风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精选篇2

一、医风医德的现状

近年来,我县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不断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和行风建设力度,医德医风和行业作风建设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在医疗卫生战线上,广大职工能够自觉遵守社会主义医德原则和规范,在平凡而又光荣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履行白衣天使的职责,以高尚的医德医风、精湛的医疗技术战斗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做出了贡献,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二、医风医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医风医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医风医德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医德医风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同情心。

接待病人不热情,解释病情不耐心,出言不逊,恶语伤人,给病人以不良刺激等;二是缺乏责任心。

接受任务讲价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吃请受礼,见利忘义,对病人不负责任等;三是缺乏纪律观念。

劳动纪律松弛,上班聊天干私活,脱岗溜号,迟到早退等;四是缺乏原则性。

出具假报告,假证明,拿医疗原则作交易,谋求私利,以医谋私,利用采购药品器械之便,收取非法回扣;五是缺乏法律意识。

对相关的政策法规、条例了解甚少;六是医疗技术差。

经常出现误诊、差错和纠纷等。

三、加强和改进医风医德的主要措施

古人云“医无德者,不堪为医”,医德医风是医院立院之本,信誉之根。

医疗卫生战线上的医德医风建设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医疗战线系统医德医风好与坏,是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

深入分析医德医风现状及出现问题的原因,坚持纠建并举,标本兼治,努力探索医德医风教育新途径,以提高优质服务为保障,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无疑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

下面,笔者就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医风医德,提出以下几条对策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积极探索医德医风教育新途径,努力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

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服务病人、维护病人的权益,成为广大卫生医务人员的自觉行动。

(二)、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深化优质服务

抓医德医风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创优质服务”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努力形成“一切以病人为中心”,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医德医风。

(三)、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提高医风医德建设的整体水平。

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摆在医院建设的重要位置上,以更广阔的视野来正确看待当前医德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客观分析产生医德问题的原因,积极探讨新形势下加强医德建设的新思路、新对策。

确立新的目标,并与医院各项工作同步开展,分级实施。

医院领导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医德医风建设纳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主管配合,医务人员积极参与的格局。

要把加强行业管理与医风医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一起研究部署、一起监督检查、一起考核落实。

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行政领导主抓,医政、法监、规财等相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纪检部门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的行风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层层落实的行风工作责任制。

(四)、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促进医风医德建设的根本好转

加强卫生系统的医风医德建设,必须坚持纠建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推进卫生医疗体制改革,从体制创新、制度管理等源头上加大预防和治理工作力度。

二是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力度,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

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危害千家万户,加重了广大患者的经济负担,是造成人民群众“看病难”的主要原因,是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腐败现象,是必须纠正的不正之风。

因此,要进一步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规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招标、投标和收费行为,加强对药品招标全过程和中标药品采购使用情况的监督。

要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建立和完善中介机构参与代理的竞争机制,严格规范中介代理行为,确保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公开、公平和公正,抑制药品价格的不合理上涨。

卫生系统的医风医德建设不仅要明确工作重点,而且要强化保障措施,从制度上、机制上、方法措施上,量化细化,便于操作,切切实实解决突出问题。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