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为大家整理了院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精选6篇,希望大家喜欢。

院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精选篇1

按照上级关于开展医院感染专项检查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认真查找医疗机构在院内感染管理、报告和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增强医院防治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院领导高度重视,院长亲自组织,抓好落实,有重点,有部位,有措施的开展了院内感染管理,自查自纠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证院内感染管理自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职责明确、分工负责:各临床科室专人负责本科室的监控工作,按时向院感组汇报有关情况。

由于工作层层落实,保证了我院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医院感染监测得到有效落实,我院的监测制度有:

1、因医院无条件对空气、物表、手表进行监测故无院感监控报告

2、对使用中的消毒剂(酒精、碘伏、戌二醛等)每月监测一次。

3、对紫外线灯的强度每月监测一次。

4、压力蒸气炉(每个灭菌包有化学指示卡)每月监测。

5、一次性物品(注射器、输液器等)用后即在作初步浸泡处理,然后统一回收作严重毁形及焚烧等一系列无害化处理。

6、手术室、产房、严格区分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并有相应的配套设施。

设施、工作流程、医疗器械、器具、人员着装符合《规范》要求。

医疗废物管理方面:

1、医疗废物产生地分类收集、运送暂储存地、去向管理规范,有登记。

一次性医疗用品储存、使用及残骸去向管理规范。

2、有相关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措施及知识培训。

手卫生管理方面:

1、有医院的手卫生制度,并有具体落实措施。

2、抽查5名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均熟悉手卫生知识。

3、洗手设施符合要求。

通过自查我们还存在诸多问题:

1、职工院内感染知识与控制意识浅薄,个别医务人员无菌操作执行不够严格。

2、部分科室消毒硬件配备不全,消毒、灭菌观念有待加强。

3、手术室、产房建筑设计不够合理。

4、院内感染控制细节做得不够。

5、院内感染登记不全,有个别科室对院内感染登记表填写工作不重视。

6、对传染病卡的填报工作欠缺认真。

针对我院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想办法,找措施,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

1、建立组织,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健全完善制度约束人。

2、经常性到病案室查看病历,检查督促医院感染病例的填报工作符合上级要求,做好医院感染病例漏报补登工作。

3、制定和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病例登陆记制度、无菌操作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等。

4、抓好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对新毕业医护人员进行了培训及考核,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院内感染管理及传染病知识考核。

5、开展室内室外卫生大清扫,整顿死角。

6、做好院内感染相关活动的登记工作等。

三、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搞好医院感染的基础和重要保证。

制定和健全一整套科学实用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医院有关人员的行为,并认真贯彻执行,对于提高防范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极为重要。

医疗废物专人回收交接、运送至暂存点,避免造成泄漏、流失等不良情况。

七、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管理,保障员工安全。

强化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规范锐器的处置流程,要求每人掌握锐器伤后的处理流程,尽量减少职业暴露造成的危害。

对已发生职业暴露的人员按暴露源的种类进行追踪监测及指导,保证医务人员的安全。

八、存在的问题

部门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仍有待加强,相关知识仍有所欠缺,手卫生执行力度需进一步提升,部分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掌握不够,消毒隔离措施方面有些细节仍需加强;还未能开展细菌的培养与监测以及院感病例或疑似病例的监管;未设有医疗废物焚烧炉,重点部门的布局与流程有待进一步规范。

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的管理还需加强等。

九、整改措施

1、按计划对医务人员进行院感知识的培训,熟悉掌握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2、派人到上级医院进修,争取把必要的未能开展的培养及监测开展起来。

3、申请设置医疗废物焚烧炉。

4、加强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的管理。

院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精选篇3

1.1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淡薄

基层医疗机构的领导和医务人员缺乏医院感染管理基础知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1]。

首先,表现在基层医疗机构的领导的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淡薄。

医院的领导对医院感染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常以工作忙为借口,不重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很少过问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一是,不重视医院感染硬件设备建设。

基层医院基础条件差,资金不足,消毒灭菌设施简陋,消毒灭菌质量难以保证,医源性感染隐患较大。

加上全院人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的单薄,在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着硬件设施简陋,布局不合理,消毒设备落后等问题。

二是,不重视专门的医院感染控制科的建设。

部分基层医院均未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科,有的设在医务部、护理部,有的甚至挂靠在医疗预防科,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隶属关系不明确。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配置普遍较少,有的医院甚至无专职人员管理,是由一名兼职人员负责,而且学历低,对控制医院内感染和消毒灭菌知识缺乏了解,医院未建立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组织,人员配置及监管方面不力,没有开展医院感染发病率调查。

三是,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过于陈旧,没有及时进行修订,或者虽有制度却不执行。

有的医院连续两年没有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感染管理委员会形同虚设,管理职能难以发挥。

其次,普通医务人员无菌操作观念差,自我防护意识较差[2]。

医院盛装无菌物品的容器无灭菌标识,未注明物品名称,无灭菌日期、有效期、无责任人签名。

对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未开展监测,盛装消毒剂容器未定期灭菌更换。

有些器械物品虽然达到消毒灭菌要求,但由于容器未定期清洁消毒灭菌更换,导致再污染情况严重。

部分口腔科和胃镜室医务人员消毒隔离知识缺乏,在诊疗前后洗手不规范或干脆不洗手。

部分医院没有为医务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防护眼罩和防护面具等。

部分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不按要求配戴手套、口罩、帽子、防护眼罩和防护面具等,忽视自身的防护,注射、采血均不能做到一人一带一巾。

1.2医院感染监控不足

首先,缺乏通用的医院感染监控标准。

现有的监控标准仅适用终末,不适用医院感染形成过程和环节。

全院统一笼统的标准不能体现各部门、各专业的特殊性和个性特点,监控时标准不能对号人座,对科室工作无指导性、方向性、针对性差,每次检查雷同问题突出,医院感染问题无改进,效果不明显。

其次,缺乏对医院感染过程的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已不再只是追求监测科室资料的数量,而是重视监测资料的质量。

常规监测是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即消毒后,操作前采样,虽然监测结果令人满意,但却不是日常医院消毒工作的真实反映。

对此,应坚持严格的医院感染控制质量考核,将重点放在医院感染形成的过程和环节上,根据临床中的反馈信息,不断完善医院感染控制质量考核内容,注重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落实。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院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精选6篇,希望大家喜欢。

院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精选篇1

按照上级关于开展医院感染专项检查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认真查找医疗机构在院内感染管理、报告和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增强医院防治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院领导高度重视,院长亲自组织,抓好落实,有重点,有部位,有措施的开展了院内感染管理,自查自纠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证院内感染管理自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职责明确、分工负责:各临床科室专人负责本科室的监控工作,按时向院感组汇报有关情况。

由于工作层层落实,保证了我院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医院感染监测得到有效落实,我院的监测制度有:

1、因医院无条件对空气、物表、手表进行监测故无院感监控报告。

2、对使用中的消毒剂(酒精、碘伏、戌二醛等)每月监测一次。

3、对紫外线灯的强度每月监测一次。

4、压力蒸气炉(每个灭菌包有化学指示卡)每月监测。

5、一次性物品(注射器、输液器等)用后即在作初步浸泡处理,然后统一回收作严重毁形及焚烧等一系列无害化处理。

6、手术室、产房、严格区分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并有相应的配套设施。

设施、工作流程、医疗器械、器具、人员着装符合《规范》要求。

医疗废物管理方面:

1、医疗废物产生地分类收集、运送暂储存地、去向管理规范,有登记。

一次性医疗用品储存、使用及残骸去向管理规范。

2、有相关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措施及知识培训。

手卫生管理方面:

1、有医院的手卫生制度,并有具体落实措施。

2、抽查5名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均熟悉手卫生知识。

3、洗手设施符合要求。

通过自查我们还存在诸多问题:

1、职工院内感染知识与控制意识浅薄,个别医务人员无菌操作执行不够严格。

2、部分科室消毒硬件配备不全,消毒、灭菌观念有待加强。

3、手术室、产房建筑设计不够合理。

4、院内感染控制细节做得不够。

5、院内感染登记不全,有个别科室对院内感染登记表填写工作不重视。

6、对传染病卡的填报工作欠缺认真。

针对我院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想办法,找措施,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

1、建立组织,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健全完善制度约束人。

2、经常性到病案室查看病历,检查督促医院感染病例的填报工作符合上级要求,做好医院感染病例漏报补登工作。

3、制定和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病例登陆记制度、无菌操作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等。

4、抓好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对新毕业医护人员进行了培训及考核,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院内感染管理及传染病知识考核。

5、开展室内室外卫生大清扫,整顿死角。

6、做好院内感染相关活动的登记工作等。

三、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搞好医院感染的基础和重要保证。

制定和健全一整套科学实用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医院有关人员的行为,并认真贯彻执行,对于提高防范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极为重要。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