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静默期应急预案范文,希望大家喜欢,一起来看看吧。
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效防范和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xx县疫情防控静默管理应急预案》(柳应对疫情组[2022]10号)文件精神,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持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工作要求,高效快速处置聚集性疫情,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以最小的社会成本获得最大的防控成效。
二、工作原则
在县疫情防控指挥中心的统一领导下,以全镇16个行政村,3个大型企业为单元实施静默管理,围绕暂时“静下来”尽快“动起来”的工作目标,坚持“三不三暂停”原则,压紧压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和个人责任,严格落实各项管控措施,从紧从快从严加强社会面管控,全力维护静默期间社会稳定秩序。
三、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成立孟门镇疫情防控静默管理工作领导组:
组长:xx镇党委书记
xx镇中心校主任
成员:各行政村支书、主任,企业负责人。
领导组负责统筹协调全镇疫情防控静默管理工作,落实各项静默管理措施和各项疫情应急处置工作。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薛小文兼任,xx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24小时值班电话:xx。
领导组下设六个组,分别是:联络组、现场处置组、宣传组、后勤保障组、监督组、组织建设组。
(一)联络组
组长:xx党委副书记
副组长:各包村领导
xx镇卫生院院长
成员:各村支书、主任
职责:负责协调全镇疫情防控工作,督促各村、各企业、各单位成立专门的应对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制定静默管理应急预案,组建疫情防控静默管理应急处置专门队伍。
(二)现场处置组
组长:xx镇卫生院院长
副组长:xx镇派出所所长
成员:镇派出所、卫生院工作人员
职责:
负责及时封锁现场、配合流调、管控人员、监测疫情。
现场处置完成后,按照要求做好病毒消杀工作。
2、卫生院设立独立的发热诊室、临时隔离室,设预检分诊病人基本情况登记表,对疑似病人转往县人民医院治疗。
(三)信息宣传组
组长:杨彦军镇武装部长
副组长:陈明怀镇卫生院院长
成员:镇党政综合办公室工作人员
职责:
1、组织各村、各企业、单位利用广播、条幅、张贴通告、微信、抖音等各种新闻媒介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2、结合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多渠道、多角度发现和挖掘在疫情防控、服务群众等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例,灵活采用微视频、小镜头、图片、文字等多种呈现形式,形成效应、扩大影响,展示新时代孟门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和面貌形象。
(四)后勤保障组
组长:xx镇副镇长
xx镇卫生院院长
成员:各村支书、主任
成员:xx镇卫生院工作人员
工作职责:
及时调度转运车辆,将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使用负压救护车立即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或隔离观察。
对初筛阳性人员及密切接触家属使用负压救护车迅速转运至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隔离观察室进行管控。
对密切接触者安排专用车辆在8小时内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做到应隔尽隔、应隔快隔。
转运前要做好人员的组织管理,按照就近原则,合理分配集中隔离点和调度安排车辆,及时掌握转运进展,坚决杜绝将感染者与密切接触者共同转运。
转运过程中做到有序就座,控制同车人员数量,尽量保持间隔,严格落实个人防护及车辆消毒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到达隔离点后,做好转运人员交接工作。
(四)严格集中隔离管理
责任专班:集中隔离工作专班
组长:xx镇二级主任科员
副组长:xx镇党委副书记
xx镇卫生院院长
工作职责:
静默管理期间,小河沟集中隔离点严格按照“三区两通道”的标准设置并规范管理,隔离场所工作人员要严格落实疫苗接种、健康监测、核酸检测、个人防护和闭环管理措施。
隔离点要严格按照标准做好隔离场所医疗废物的处置和垃圾清运等工作,对隔离人员实行单人单间,防范交叉感染。
同时做好隔离人员的管控和体温监测、核酸检测、生活保障、心理疏导等相关工作。
五、全员核酸检测
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全镇设置5个核酸采集点,分别是:孟门卫生院核酸采集点、孟门桥头核酸采集点、双柳煤矿核酸采集点、西坡煤矿核酸采集点、柳家庄煤矿核酸采集点。
(一)核酸采集地点设置
孟门卫生院核酸采集点设2个采样平台,负责孟门、高家塔、郭家塔、郭家山、马家塔、白家也、大东庄、吉家塔8个村约1990人的核酸采集工作;
孟门桥头核酸采集点设2个采样平台,负责李家塔、薛家坪、贺龙沟、小垣则、西坡、王家也、柳家坡、后南坡8个村约2522人的核酸采集工作;
双柳煤矿采集点设2个采样平台,负责郭家山矿区和白家也矿区约2150人的核酸采集工作;
西坡煤矿核酸采集点设1个采样平台,负责西坡矿区约1100人的核酸采集工作;
柳家庄煤矿核酸采集点设1个采样平台,负责柳家庄矿区约1000人的核酸采集工作。
采集点要根据场地条件合理设置等候区、采集区、缓冲区和临时隔离区。
采集地点须设立清晰的指引标识,尽可能保人员单向流动,落实“1米线”间隔要求,严控人员密度,并明确标本采集流程和注意事项。
采集地点应当配备卫生设施或装置、设置急救设备备用。
1、等候区
设置人行通道,同时设置1米线,有效分散待检人员密度,保证等候人员的防护安全。
标本采集点镇政府负责根据天气条件配备保温、降温、遮阳、遮雨、防寒等设施。
老年人、儿童、孕妇和其他行动不便者优先采集。
2、采集区
根据气候条件,由采集地点所在乡镇配备帐篷、冷/暖风扇、适量桌椅,保证医护人员在相对舒适环境下工作。
采集区应配备采集用消毒用品、拭子、病毒采集管,应当为受检人员准备纸巾、呕吐袋和备用口罩。
如标本无法及时运送至实验室,需准备4℃冰箱或低温保存箱暂存。
采集区应当为相对独立空间、具备通风条件,内部划分相应的清洁区和污染区,配备洗手液、消毒液等卫生设施或装置。
3、缓冲区
空间应当相对密闭,可供标本采集工作人员更换个人防护装备,须放置与标本采集点规模相匹配的防护用品、采集用消毒用品、拭子和采集管以及户外消杀设备。
4、临时隔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