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医疗机构发现新冠病毒阳性应急处置流程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医疗机构发现新冠病毒阳性应急处置流程1

当医疗机构内发现阳性感染者,在属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下,由医疗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一、病例发现报告

核酸检测实验室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结果后,立即同时向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和院领导报告

同步了解病例基本情况、是否仍在医院内。

若阳性病例仍在医院内,重新采样、复核;若阳性病例不在医院内,报疾控部门安排属地追阳、采样和检测复核,医院追踪检测结果。

二、应急处置(一隔二控四摸排五同时)

(一)隔离转运感染者。

立即将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就地隔

离或转运至隔离病房,指导患者正确进行个人防护,非抢救生命等特殊医疗救治需要禁止离开隔离区域。

请示辖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后,由负压救护车将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转运至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接受进一步诊疗。

(二)封控区域、管控人员。

一是辖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第一时间组织院感、流调等专家赶赴现场,根据感染者活动轨迹等情况分析评估,指导医疗机构精准划定门急诊和住院病区具体封控范围。

二是根据门急诊和住院病区具体封控范围,就地做好所有未离开封控范围人员的隔离管控。

对已经离开医院的重点人员,要第一时间报告辖区疾控中心。

划定封控范围前,除紧急诊断、治疗外,全院区域就地静止,暂停人员流动和物资流通。

(三)四类摸排。

门诊部查实出诊情况;保卫部门追溯感染者活动轨迹;信息科收集敏感时段就诊人员相关信息;科室调查相关人员院内行动路径。

通过查看、记录敏感时段监控录像,调取扫码、缴费等相关信息,掌握感染者在医院内活动路线、停留位置、停留时间、防护等情况;感染者近距离接触人员名单和个人防护情况;其他人员在敏感区域出现、停留和行动路线情况。

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及其家属,就地隔离,等待进一步通知或疾控中心流调、隔离安排。

(四)同时开展五项工作。

1.环境管控和终末消毒。

相关区域停止使用空调通风系统。

依次进行环境、物品表面核酸采样,潜在污染环境、物品彻底终末消杀和空调通风系统消毒清洗,再次采样、检测。

2.区域核酸检测。

检测要确保区域,建议双采单检,优先检测封控区域内人员。

3.封控区域接续诊疗和人员转运。

密接、次密接:病情不允许出院的住院患者,闭环转运至“一点两区”救治医院;需要住院治疗的门诊就诊患者,闭环转运至“一点两区”救治医院;病情不允许转运的住院患者,在医院隔离病房单人单间(必须具备独立洗手间)继续治疗;病情符合出院标准的住院患者,出院转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不需要住院治疗的门诊就诊患者和各类陪人,转集中隔离点。

一般接触人员:人事部门做好通知传达及管理,按照要求落实居家隔离和核酸检测。

其他工作人员:医院、家庭两点一线正常上下班,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加强健康监测。

根据疫情形势,需要时确定驻地隔离酒店,医院、隔离酒店两点一线闭环管理。

4.综合评判医院感染风险。

结合两次环境、物表核酸检测结果,讨论提出医院部分区域或全院“正常开诊”或“停诊”建议后,向属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同意后执行。

5.做好信息发布。

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综合处置

(一)流调与溯源。

牵头第一时间调派流调队伍开展流行病

学调查。

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组织开展传播风险评估。

对核酸阳性人员经过和停留的病房、核酸采样点、辅助检查科室等进行管控。

以核酸阳性人员停留时间长、带口罩不规范、人员密集、风险度高的场所为重点,立即做环境、物品采样,做核酸检测。

采样完成后,立即组织对潜在污染环境、物品彻底终末消毒。

消毒完成后,再次采样、做核酸检测,确保消毒后各项指标全部达标。

结合疾控部门初步判定高危暴露环境区域,对我院进行应急分区,并对重点区域严格消毒。

七、患者转运。

医院接到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核酸阳性患者转往定点医院通知,院感科组织保卫科对转运路线进行封控管理,保证转运过程顺畅,与其他人员无交叉。

医务部组织患者病历材料与定点医院共享,准备转运交接单做好转运交接准备,与转运车辆建立联系。

转运人员通过指定路线(提前由保卫科做好人员清除和封闭管理)到达病区后,由科室人员陪同患者(戴外科口罩)从专用转运通道至门外,与转运人员完成交接、登记。

对患者所经过之处进行消杀。

八、终末消毒。

院感科指导科室医务人员对病区进行终末消毒。

病房空气消毒用1000ml/L含氯消毒液按喷雾消毒。

消毒前关好门窗,先上后下、先左后右、从内到外、均匀喷雾,作用60mino然后开窗通风。

患者需带走的物品须使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擦拭作用30min后,用清水擦干净方能带走。

电梯间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作用30分钟)。

墙面、地面、物体表面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仪器设备根据材质可选择1000mg/L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擦拭消毒;卫生间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抹布使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地拖用后使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水冲洗晾干备用(专用)。

防护用品脱下后置于双层医疗废物袋,封包后喷洒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通知医疗废物运输人员专人专车运走。

消杀结束后进行多点位采样送检。

九、医废处置。

患者王某产生的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全部按新冠废物进行处理,双袋喷洒消毒后贴上新冠标识,通知医疗垃圾转运员(进行标准防护)专人专车转运。

十、后续管理

该病区当班工作人员、陪护以全部集中隔离观察,其他医护人员转往隔离宾馆进行隔离观察,按照疾控部门排查结果对全部密接和密接的密接人员实行相应的管控措施,院外接触人员由疾控部门和公安部门进行追踪处置。

医院在市疾控及市卫健委的指导下对全院进行分区及封闭管控。

十一、预案终止

预案终止由我院疫情应急领导小组根据疑似病人转归进行判定,原则上疑似病人排除新冠肺炎感染后,其密切接触者即可解除隔离;若疑似病人确诊为新冠肺炎感染,其所在科室所有密接人员应集中隔离点封闭隔离观察14天,其他次密接者居家健康监测,按时进行核酸检测,观察期满时,如所有人员无异常情况,可由应急领导小组报联防联控办后解除隔离,预案终止,全院进行终末消毒后正常接收病员。

医疗机构发现新冠病毒阳性应急处置流程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效病防治法》《新型冠状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xx省突发八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エ作方案(第七版》《xx省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处置方案(修订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为进一步做好院内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者后,能够及时、有序、精准、快速、高效处置,最大程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坚持“及时发现、精准封控、快速高效、防止扩散”的原则,严格执行区域封闭、人员转运、后勤保障、隐患排查、终末消杀等防控措施,规范开展应急处置,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在门急诊、住院等诊疗活动和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工作中,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立即启动该预案。

一、病例发现上报

(1).PCR实验室检测人员发现阳性标本立即电话通知上报我院疫情防控专班,同时上报分管领导。

报告该患者基本信息及核酸检测结果及CT值。

疫情防控专班立即通知患者所在病区(诊室)工作人员、各相关职能科室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公卫、物业监管、器械科、总务科等。

公共卫生科于2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2)防控专班将基本情况立即上报至县卫生健康局,同时通知县疾控中心,复采双份标本,一份我院复检,一份疾控中心复检。

双检测结果阳性。

二、应急处置

院内领导小组立即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相关职能科室和院感专职人员,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医疗机构发现新冠病毒阳性应急处置流程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医疗机构发现新冠病毒阳性应急处置流程1

当医疗机构内发现阳性感染者,在属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下,由医疗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一、病例发现报告

核酸检测实验室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结果后,立即同时向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和院领导报告。

同步了解病例基本情况、是否仍在医院内。

若阳性病例仍在医院内,重新采样、复核;若阳性病例不在医院内,报疾控部门安排属地追阳、采样和检测复核,医院追踪检测结果。

二、应急处置(一隔二控四摸排五同时)

(一)隔离转运感染者。

立即将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就地隔

离或转运至隔离病房,指导患者正确进行个人防护,非抢救生命等特殊医疗救治需要禁止离开隔离区域。

请示辖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后,由负压救护车将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转运至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接受进一步诊疗。

(二)封控区域、管控人员。

一是辖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第一时间组织院感、流调等专家赶赴现场,根据感染者活动轨迹等情况分析评估,指导医疗机构精准划定门急诊和住院病区具体封控范围。

二是根据门急诊和住院病区具体封控范围,就地做好所有未离开封控范围人员的隔离管控。

对已经离开医院的重点人员,要第一时间报告辖区疾控中心。

划定封控范围前,除紧急诊断、治疗外,全院区域就地静止,暂停人员流动和物资流通。

(三)四类摸排。

门诊部查实出诊情况;保卫部门追溯感染者活动轨迹;信息科收集敏感时段就诊人员相关信息;科室调查相关人员院内行动路径。

通过查看、记录敏感时段监控录像,调取扫码、缴费等相关信息,掌握感染者在医院内活动路线、停留位置、停留时间、防护等情况;感染者近距离接触人员名单和个人防护情况;其他人员在敏感区域出现、停留和行动路线情况。

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及其家属,就地隔离,等待进一步通知或疾控中心流调、隔离安排。

(四)同时开展五项工作。

1.环境管控和终末消毒。

相关区域停止使用空调通风系统。

依次进行环境、物品表面核酸采样,潜在污染环境、物品彻底终末消杀和空调通风系统消毒清洗,再次采样、检测。

2.区域核酸检测。

检测要确保区域,建议双采单检,优先检测封控区域内人员。

3.封控区域接续诊疗和人员转运。

密接、次密接:病情不允许出院的住院患者,闭环转运至“一点两区”救治医院;需要住院治疗的门诊就诊患者,闭环转运至“一点两区”救治医院;病情不允许转运的住院患者,在医院隔离病房单人单间(必须具备独立洗手间)继续治疗;病情符合出院标准的住院患者,出院转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不需要住院治疗的门诊就诊患者和各类陪人,转集中隔离点。

一般接触人员:人事部门做好通知传达及管理,按照要求落实居家隔离和核酸检测。

其他工作人员:医院、家庭两点一线正常上下班,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加强健康监测。

根据疫情形势,需要时确定驻地隔离酒店,医院、隔离酒店两点一线闭环管理。

4.综合评判医院感染风险。

结合两次环境、物表核酸检测结果,讨论提出医院部分区域或全院“正常开诊”或“停诊”建议后,向属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同意后执行。

5.做好信息发布。

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综合处置

(一)流调与溯源。

牵头第一时间调派流调队伍开展流行病

学调查。

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组织开展传播风险评估。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