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2023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1

永登县第八中学学校现有教职工102人,中学高级教师9人,中学一级教师51人,现有30个教学班,学生2130人。

学校占地面积约27.6亩,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

学校自成立以来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坚持防震教学一起抓,安全教育两促进,大力开展地震科普宣传和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学校应对突发性地震灾害的处置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近年来防震减灾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永登县属于地震多发地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

为此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成立了以xx为组长的防震减灾领导小组,下设宣传报道小组、紧急疏散小组、急救护理小组、治安保卫小组、联络小组等工作组。

学校还每学期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强化生命至上的人本意识,增强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加强地震科普宣传,提高师生防震意识,从而建立了防震减灾长效机制。

二、拓展渠道,加强宣传,提高防震意识

为了深入开展我校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学校拓展宣传渠道,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我们通过翻印下发了《地震自救知识》等读物、设置橱窗宣传栏、校园“希望之声”广播站、《星河报》、网络、班会、《5.12汶川地震》展板等途径宣传地震基础知识和自救知识,提高师生防震意识,增强师生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学校还多次邀请县地震局专家、技术人员来我校作地震专题报告,不定期组织学生到地震局、监测站、科技局参观、听讲解,达到了增长知识、提高意识的目的。

本学期我们与兰州大学环境资源学院进行了合作,他们(“希望之旅”地震宣传服务暑期社会实践团)为全校师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相关的地震应急自救知识,并对学生进行紧急疏散演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与他们达成了长期合作的协议。

三、制定预案,坚持演练,促进防震技能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给我们惨痛的教训,同时也给我们特别的`警示。

我校学生多,教学楼楼道窄,校园活动场地小,如遇突发性灾害时如准备不足,将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

为此,学校在要求全体教职工向汶川抗震救灾的英雄教师们学习的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永登县第八中学防震减灾应急预案》。

5月27日学校进行了防震减灾演练活动,演练活动组织严密,各项应急措施开展顺利,使我校全体师生都亲身体验到“地震”脱险的实践,进一步增强了全校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提高全校师生在突发事件中的安全自救意识和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实效。

今年市地震局给我校发放了800本中学生防震减灾知识读本,学校要求地理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利用四课时的时间将读本的主要内容给学生讲解,掌握防震减灾的基本常识。

各班组织学生在多媒体室观看防震减灾。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狠抓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开展防震演练活动,进一步完善制度,完善防震减灾工作长效机制,做到思想重视,组织落实,责任明确,工作到位,不断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水平。

2023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2

5月6日上午,“应急管理杯”宿州市青少年书画大赛和第三届硬笔书法大赛获奖作品展暨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市博物馆举行。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东出席并宣布活动启动。

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新闻中心副主任、《中国安全生产》杂志副主编赵国泉出席。

今年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市减灾救灾委员会联合应急管理、教体、文旅、文联、团市委等部门,以书画大赛为载体,呼吁全社会支持、关心、关注防灾减灾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应急避险能力。

此次大赛共收到各类作品1万余件,本次展出祝贺作品25件,书画获奖作品137件,硬笔书法获奖作品900件。

据了解,宣传周期间,我市还将开展防灾减灾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机关、进公共场所“七进”活动。

2023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3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河南尉氏县邢庄乡政府围绕宣传主题“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防灾减灾工作水平,增强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召开会议积极部署“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相关宣传活动。

会上对2023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各部门、各行政村要深入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教育,提升全体干部职工及广大群众的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紧紧围绕“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主题,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入户走访、分发资料、微信群、广播等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组织各类应急演练活动,配齐应急防汛物资,做好灾害应对各项准备工作。

增强基层减灾能力,切实减轻灾害风险。

会后,乡应急办、消防服务中心结合防灾减灾宣传“五进”活动,扎实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普及和应急技能培训,到辖区内学校、企业、社区等开展防灾减灾、自救互救、紧急避险、应急疏散等活动。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防灾、减灾、救灾知识的了解,不断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自己、家人和朋友构筑一道抵御灾害的坚实防线。

2023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4

市红十字会紧密结合中心任务,以“为民服务解难题”为目标,聚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充分发挥“红十字生命安全体验教室”等阵地作用,积极开展初级救护员、心肺复苏CPR+AED培训班及“健康冰城,‘救’在身边”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等活动。

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防灾减灾日。

为进一步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5月7日,黑龙江省红十字会、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应急管理局、市红十字会等单位在红十字志愿服务广场联合举办2023年防灾减灾日宣传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市红十字蓝天救援志愿者协会、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市红十字四叶草志愿服务队等10余支队伍200余名志愿者参加活动。

在活动现场,设置了应急救援、应急救护、心理健康咨询、“三救三献”知识传播等四个宣传板块,志愿者们演示各类应急救援设备使用方法,传授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操作方法和技能,讲解各种自然灾害的防范应对措施,让社区居民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学习应急避险知识,加强应对灾害事故、灾害天气的防范能力。

据市红十字备灾救灾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期间,组织开展“三个一百”系列活动,即:走进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百场防灾减灾知识宣讲、百场技能培训和百场逃生避险演练活动。

2023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5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提高广大师生消防安全素质,5月6日,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消防救援大队借“5.12”防灾减灾日的契机,走进辖区内相对偏僻的乡镇中学,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及消防疏散逃生演练活动。

在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过程中,消防宣传人员结合学校火灾典型案例,针对在校学生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火场逃生能力差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广大师生讲授消防安全常识、火场逃生自救、灭火器的使用、初起火灾扑救方法等消防安全知识。

“5月12号是咱们的这个防灾减灾日,然后咱借这样一个机会呢和大家进行一个面对面的学习和交流。

那今天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灭火器(等常见消防应急器材)的使用方法。

”阳信县消防救援大队消防文员赵迪对孩子们说道。

消防员介绍消防车辆及部分消防器材使用方法,面对自然灾害如何正确疏散逃生,同时,与学生进行现场问答互动活动,并讲授地震避险逃生常识,进一步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随后,消防宣传人员组织消防疏散逃生演练,随着校园内警报声响起,全校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弯着腰、用手帕、毛巾等捂住口鼻,沿着学校指定通道,快速、有序撤离到学校操场的安全地带。

为提升疏散演练的效果,消防宣传人员结合同学们在演练中的表现,进行了认真客观的讲评,纠正了同学们错误的动作,详细讲解了疏散逃生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使同学们在以后遇到火灾时,能够安全逃生。

阳信县翟王镇中学九年级一班张莹莹说:“通过学校这次组织的“防震减灾”活动,让我们了解到了更多地消防知识,让我们在遇到各种突发状况和自然灾害时知道如何应对。

借助此次“防灾减灾日”校园安全教育活动,阳信县消防救援大队将持续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深化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应用,推动风险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

2023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6

5月6日,由吉林省减灾委办公室、吉林省应急管理厅、长春市减灾委办公室、长春市应急管理局主办的吉林省暨长春市2023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周启动仪式在长春市举行。

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为“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和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综合减灾能力。

活动现场,设置了舞台区、嘉宾区、展示区3个区域,通过现场讲解、播放防灾宣传片、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与民众进行面对面的宣传科普。

在活动中,来自省应急抢险救援队、南关区消防大队、蓝天救援队的工作人员展示了多种救援装备,并就装备的使用情景和方法进行了专业讲解和模拟演示。

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参与互动,现场气氛热烈,进一步营造了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良好氛围。

“今天的活动,展现了我们作为全省应急救援重要力量,在灾害发生时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综合实战能力。

“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技能,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吉林省应急管理厅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处处长于德君表示,吉林省自2021年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到现在已经接近收官。

摸清全省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找准自然灾害防治的突出短板和弱项,为提升我省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综合能力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开展此次活动,能够使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更有效地识别灾害风险隐患,更积极地参与到普查和宣传工作中来,这对全省防灾减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悉,本次活动现场展示防灾减灾救灾装备370余件套,发放各类防灾减灾宣传品16000余份。

延边、松原等地也于今日同步举办了宣传周活动。

2023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7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

为更好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山东省地震局5月7日在省防震减灾科技园举办了开放日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科学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升公众地震应急避险技能,宣传山东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成果,营造全社会关注防震减灾的良好氛围,参展项目达60余个,全面展示防震减灾知识、地震监测预报预警、震害防御、应急救援、紧急医疗救治、消防救援等多项内容。

公众参观地震预警中心,学习地震监测、地震预警原理,了解国家地震预警工程建设成果;深入地震监测山洞,见证地震监测的各种手段方法;参观地震监测仪器馆,了解从张衡地动仪到数字化地震监测仪器的发展历程;登上地震应急指挥车,了解地震应急响应时的“临时指挥部”;参观地震流动监测车,利用地震流动观测仪记录自己制造的“地震”,体会地震波的奇妙。

在应急救援展示区,观看专业应急救援队员的搜救训练展示和高空绳索升降演练,亲自体验各种应急救援装备,与救援搜救犬亲密互动,感受消防救援车辆的庞大身躯,在“地震斜楼”体会地震带来的眩晕感觉。

在震害防御区,观看先进的减震隔震技术及农村民居抗震措施,了解能够抗御地震的安全建筑的奥妙所在。

在充满互动体验项目的省防震减灾科普馆,公众了解地球及地震的相关知识,学习和体验地震紧急避险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观看地震灾害4D动感电影和1668年郯城8.5级地震主题长卷动画,感受地震灾害的强烈冲击。

地震专家在现场回答了市民关于热点话题的咨询,与前来参观的中小学生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互动,对大家感兴趣的地震发生机制、动物异常判定、地震信息发布、地震谣言识别、地震灾害防御等相关知识进行了讲解交流。

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2023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1

永登县第八中学学校现有教职工102人,中学高级教师9人,中学一级教师51人,现有30个教学班,学生2130人。

学校占地面积约27.6亩,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

学校自成立以来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坚持防震教学一起抓,安全教育两促进,大力开展地震科普宣传和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学校应对突发性地震灾害的处置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近年来防震减灾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永登县属于地震多发地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

为此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成立了以xx为组长的防震减灾领导小组,下设宣传报道小组、紧急疏散小组、急救护理小组、治安保卫小组、联络小组等工作组。

学校还每学期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强化生命至上的人本意识,增强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加强地震科普宣传,提高师生防震意识,从而建立了防震减灾长效机制。

二、拓展渠道,加强宣传,提高防震意识

为了深入开展我校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学校拓展宣传渠道,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我们通过翻印下发了《地震自救知识》等读物、设置橱窗宣传栏、校园“希望之声”广播站、《星河报》、网络、班会、《5.12汶川地震》展板等途径宣传地震基础知识和自救知识,提高师生防震意识,增强师生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学校还多次邀请县地震局专家、技术人员来我校作地震专题报告,不定期组织学生到地震局、监测站、科技局参观、听讲解,达到了增长知识、提高意识的目的。

本学期我们与兰州大学环境资源学院进行了合作,他们(“希望之旅”地震宣传服务暑期社会实践团)为全校师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相关的地震应急自救知识,并对学生进行紧急疏散演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与他们达成了长期合作的协议。

三、制定预案,坚持演练,促进防震技能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给我们惨痛的教训,同时也给我们特别的`警示。

我校学生多,教学楼楼道窄,校园活动场地小,如遇突发性灾害时如准备不足,将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

为此,学校在要求全体教职工向汶川抗震救灾的英雄教师们学习的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永登县第八中学防震减灾应急预案》。

5月27日学校进行了防震减灾演练活动,演练活动组织严密,各项应急措施开展顺利,使我校全体师生都亲身体验到“地震”脱险的实践,进一步增强了全校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提高全校师生在突发事件中的安全自救意识和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实效。

今年市地震局给我校发放了800本中学生防震减灾知识读本,学校要求地理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利用四课时的时间将读本的主要内容给学生讲解,掌握防震减灾的基本常识。

各班组织学生在多媒体室观看防震减灾。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狠抓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开展防震演练活动,进一步完善制度,完善防震减灾工作长效机制,做到思想重视,组织落实,责任明确,工作到位,不断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水平。

2023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2

5月6日上午,“应急管理杯”宿州市青少年书画大赛和第三届硬笔书法大赛获奖作品展暨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市博物馆举行。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东出席并宣布活动启动。

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新闻中心副主任、《中国安全生产》杂志副主编赵国泉出席。

今年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市减灾救灾委员会联合应急管理、教体、文旅、文联、团市委等部门,以书画大赛为载体,呼吁全社会支持、关心、关注防灾减灾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应急避险能力。

此次大赛共收到各类作品1万余件,本次展出祝贺作品25件,书画获奖作品137件,硬笔书法获奖作品900件。

据了解,宣传周期间,我市还将开展防灾减灾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机关、进公共场所“七进”活动。

2023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3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河南尉氏县邢庄乡政府围绕宣传主题“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防灾减灾工作水平,增强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召开会议积极部署“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相关宣传活动。

会上对2023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各部门、各行政村要深入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教育,提升全体干部职工及广大群众的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紧紧围绕“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主题,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入户走访、分发资料、微信群、广播等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组织各类应急演练活动,配齐应急防汛物资,做好灾害应对各项准备工作。

增强基层减灾能力,切实减轻灾害风险。

会后,乡应急办、消防服务中心结合防灾减灾宣传“五进”活动,扎实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普及和应急技能培训,到辖区内学校、企业、社区等开展防灾减灾、自救互救、紧急避险、应急疏散等活动。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防灾、减灾、救灾知识的了解,不断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自己、家人和朋友构筑一道抵御灾害的坚实防线。

2023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4

市红十字会紧密结合中心任务,以“为民服务解难题”为目标,聚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充分发挥“红十字生命安全体验教室”等阵地作用,积极开展初级救护员、心肺复苏CPR+AED培训班及“健康冰城,‘救’在身边”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等活动。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