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整理了银行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总结,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银行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总结1
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标本兼治为导向,一手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整治,一手抓“断卡”(银行卡、手机卡)行动,依法严厉惩处电信网络新型犯罪活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政治站位,全方位强化组织保障。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将之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落实,坚持以打开路,打防并举,综合施策,全力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势头,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2021年4月13日全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推进会专题研究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整治工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任总召集人,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任第一召集人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财政从2021年起,每年预算100万元工作经费。各乡镇街道、各成员单位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一把手”负总责,保障人员和经费。
二是充实队伍力量。依托县公安局合成作战中心,成立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县公安局成立了一支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专业队伍。三是强化制度保障。制定《隆回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实施方案》,为全县打击治理电诈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今年3月18日,组织县公安局等相关单位赴邵东市专题学习反电诈工作经验,借鉴邵东市经验,初步出台了隆回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考核办法,和规范银行、三大运营商办理相关业务的规章制度。四是落实挂牌整治。将电诈外流犯罪比较严重的乡镇列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重点乡镇进行挂牌整治,由县直政法单位主要负责人联系督导。五是压实基层责任。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成效纳入全县年度平安建设考评内容。对工作成效不佳的,取消评先资格,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今年以来,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开展专项督导5次,不断压实乡、村、组三级工作责任。
(二)坚持重拳出击,全天候保持凌厉攻势。一是加强重点管控。全县共摸排重点人员220人,管控列入法定不准出境人员220名,列控中共作废护照76本,从源头减少电信网络违法犯罪的发生。
二是深入核查线索。2020年公安机关共核查线索143条,逐条核查并及时回复,有涉电诈嫌疑的一人一档,在家见面的逐人询问制作笔录,按要求补充采集信息。三是依法严厉打击。深入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重点整治、“断卡”(银行卡、手机卡)行动。2021年破案70余起,打掉电诈窝点1个、黑灰产团伙2个,目标串案6起,收缴GOIP设备1台、银行卡113张、电话卡100余张、营业执照5余本,抓获违法犯罪嫌疑71人。
(三)强化宣传教育,全县域构筑防骗防线。一是集中宣传。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领导小组下发集中宣传方案,组织政法机关及县直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反电诈集中宣传活动,集中宣传活动统一印发宣传画册、手册近20万份。二是载体推进。全县各级各部门积极通过主题党日活动、举办反电信网络诈骗培训班等方式加强本单位干部职工及其亲属宣传教育。三是全面防范。组织县直各职能部门协调动员沿街商铺、辖区企业、建筑工地等利用其自身的宣传介质进行反诈公益宣传,制作宣传栏3000余块、宣传牌4000余块、宣传标语10万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万份,通过宣传车、“村村响”等开展经常性宣传,全县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有效提高。四是政网互动。县委通过召开政网互动会,与辖区各大主流自媒体深入交流,提供典型素材给予自媒体编剧本,然后再由自媒体拍摄成让老百姓易懂易接受的短视频,让老百姓不会办理银行卡、手机卡卖给不法分子,也让老百姓了解真正电信诈骗内幕,防骗意识大大增强。
二、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我县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还任重道远。一是属地责任落实不够。个别乡镇街道认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是公安机关的事,与其关系不大,对涉诈前科、高危人员摸排管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二是重点人员管控不够。因历史原因,我县在景洪、瑞丽、普洱等边境地区居住生活的隆回籍人数多,经商、务工、探亲、旅游人数不在少数。公安部下发的涉缅北回流人员中,很多隆回籍人长期在云南和境外生活,且涉诈重点人员大部分常年在外务工,部分人员为“空挂户”,根本无法联系,无法核查管控。基层派出所警力有限,涉诈重点人员核查管控困难较大。同时,部分群众防范反诈意识仍需进一步提升,事先防范还有差距。
三、下阶段工作打算
我们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本次督导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责任感使命感,坚决打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攻坚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进一步深化宣传教育。坚持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创新反诈、防诈宣传方式,动员全县群众积极投身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行动,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和举报网络电信诈骗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进一步落实源头管控。严格落实乡镇街道对涉诈重点人员摸排管控的主体责任,组织联合工作组深入集中摸排本地涉诈重点人员,落细落实拉网式补采补录和数据清理工作。深入摸准摸实涉诈重点人员,点对点的开展帮扶、教育、引导、管控。
(三)进一步发挥平台作用。依托县反电诈中心现有资源,进一步整合公安机关,电信、移动、联通等三大通信运营商,中国银行等商业银行资源,安排专人入驻县反电诈中心,开展常态化工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打击质效。
(四)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依法从严从快处理涉电信网络新型犯罪特别是涉“两卡”犯罪,加快诉讼进度,开展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会商。对缅北回流涉诈人员,加强审查深挖,严厉打击处理。深入推进“断卡”(银行卡、手机卡)行动,坚决打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抓获并严惩犯罪嫌疑人,铲除捣毁犯罪窝点、非法线路商和网络平台、地下钱庄、黑灰产业链,冻结追返赃款赃物。
银行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总结2
XX 银行根据《XX 工作的通知》, 认真学习并积极总结,现将 ×× 年度我行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开展情况
(一) 为确保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开展,我行成立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 由行长任组长, 副行长、 行长助理任副组长, 各部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 负责统筹协调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犯罪工作, 主要职责包括: 负责牵头组织执行领导小组的各项决议;负责协调配合监管部门及总行相关部门做好通知落实工作;负责组织展开自查; 负责牵头处理网点上报的可疑交易情况及风险账户 、 重大事项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并上报领导小组;其他涉及电信网络诈骗的事项等。
(二) 建立及完善账户 管理相关制度。
一是我行认真核实,严格执行实名制管理规定。
根据《个人存款账户 实名制规定》,我行在客户开立银行卡前做好在核心系统联网核查工作, 对于不能识别身份的要求客户 出具驾照、 户 口 本等辅助证件,杜绝为客户开立假名、 匿名账户 。
二是在开卡数量方面, 我行系统自动控制个人名下开卡数量不得超过 3 张。
对于同一代理人, 要求其代理开卡不得超过 3 张。
目 前为止, 我行存量客户 中无客户 开卡超过 3 张。
(三) 协助做好涉案账户的查询工作, 防止风险事件发生。我行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做好涉案工作的及时查询、 紧急止付、快速冻结等查控工作。
(四) 加强对柜员预防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教育。
我行不定期在晨会、 专题培训会议中进行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分析, 进一步提高柜员预防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风险防范能力。
(五)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社会公众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我行以营业网点为宣传阵地, 在营业厅悬挂警示标语、 张贴防范提示等方式, 积极营造防范电信诈骗的氛围。
在 ××年 9 月 , 我行开展了 以“严厉打击电信网络新型犯罪, 提高识骗防骗能力” 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 组织员工深入居民社区、 广场、 超市, 通过发放宣传折页、 张贴宣传海报及条幅等方式, 积极主动向客户 及其周边商户 、 居民普及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知识, 增强了 公众维护自身权益、 远离电信网络犯罪的意识, 赢得了 一致称赞与好评, 也树立了 我行在社会的良好形象。
(六) 建立健全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
为有效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 我行高度重视, 严格落实职责分工,同时建立奖惩并举的制度。
截至目 前, 我行未发生需严肃查处及通报批评事件。
二、 ××年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计划
一是牢固树立合规经营理念, 严格落实问责制度。
我行将按照“有问必答、 有诉必接、 有案必查、 调处高效、 文明服务” 的承诺主题, 加强组织领导与沟通协调, 切实维护好广大群众权益。
二是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犯罪工作业务培训, 提高认识, 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犯罪工作纳入综合目 标考核范畴, 与业务工作同布置、 同检查、 同考核。
三是要加强社会金融消费者的金融宣传,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 网络报刊等渠道广泛宣传金融知识, 增进社会公众对现代金融知识的了 解程度和认知水平, 帮助其全面、 准确地理解国家的金融政策和改革措施, 适时提示潜在的行业风险、操作风险、 市场风险、 信贷风险等, 大力提高广大群众对金融违法违规行为的识别能力, 指导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 切切实实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