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的放开,新冠阳性感染者也越来越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冠阳性感染者居家隔离方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新冠阳性感染者居家隔离方案最新1
本指引用于帮助和指导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感染者(含核酸阳性或抗原阳性,以下简称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期间自我健康管理。
当您被通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者自测核酸抗原阳性时,请不要惊慌也不要害怕,认真阅读本指引并参照执行,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生活起居须知
(一)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期间严格做到不外出,谢绝一切探访。
同住人应做好个人防护,一并遵守居家隔离康复管理要求。
(二)阳性感染者单独居住在通风良好的房间。
衣物、床单、毛巾等用品与他人分开存放、分开洗涤。
单独使用餐具。
房间内配备体温计、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以及消毒产品、带盖的垃圾桶等防疫物资。
(三)阳性感染者进入家中公共区域应规范佩戴N95口罩。
同住人与阳性感染者接触时,或处理其污染物及污染物体表面时,应当做好自我防护,佩戴N95口罩、一次性手套,与其保持1米以上距离,做好手卫生。
(四)各居室应关闭房门独立开窗通风,房间每日至少上、下午各进行1次开窗通风,每次30分钟以上。
中央空调应关闭回风,按照全新风模式运行。
卫生间内应加强开窗通风,或开启排气设备进行通风换气。
每日至少进行1次房间湿式清扫。
(五)卫生间需做好日常清洁和消毒。
坐便器冲水时,先盖马桶盖再冲水。
卫生间、厨房的干湿地漏均需要每天定时注水,注水后盖上盖子,再用注水的塑料袋压住地漏,或采用硅胶垫等封堵。
(六)生活垃圾要妥善处理,每次清理垃圾时用双层塑料袋装好并扎紧袋口,避免出现遗洒,并对其外表面和封口处消毒后, 由同住人佩戴N95口罩及戴乳胶手套将垃圾放至社区指定位置。
(七)除生活必需品和药品外,尽量不要订购其他快递。
收取快递、外卖时采取无接触方式,开门时需规范佩戴N95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并在开门前后做好手卫生。
自我健康管理
(一)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患者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为主,大多不需要过多治疗,一般患者可在家观察治疗,注意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能量和营养摄入。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
如遇健康问题可向属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寻求帮助。
(二)阳性感染者和同住人员每日监测体温和病情变化,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原有基础疾病等明显加重时,要根据病情对症治疗或及时就医。
(三)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期间加强健康监测,隔离第6、7天连续2次核酸检测Ct值≥35解除隔离。
(四)保持心理健康,减少焦虑、恐惧、紧张、烦躁情绪。
保持规律的日常作息及娱乐,提高机体免疫力。
如果出现情绪低落或受某些不良情绪影响,可主动与信任的人倾诉获得心理支持,消除负面情绪。
必要时可寻求心理专业人员支持,拨打心理援助热线。
自我医疗服务
(一)阳性感染者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
根据专家临床经验,一般普通中青年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病程为7天左右,接种过新冠疫苗并完成加强免疫的人群病程更短、病情更轻。
部分老年人,尤其7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病程更为复杂。
(二)结合临床专家意见,针对病毒感染大多采用对症治疗,药物所能发挥的作用主要是缓解症状,建议在出现症状的初期对症用药。
如果出现发热、头痛、咽痛且明显影响休息和睡眠,可以服用解热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儿童可选用相应的混悬液;
如果出现咳嗽症状,建议使用复方鲜竹沥液、宣肺败毒颗粒、急支糖浆等;
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湿式拖地。
⑤ 阳性人员的毛巾、衣物等需清洗时,要单独放置,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或采用煮沸15分钟消毒后用清水漂洗干净。
⑥ 如家庭共用卫生间,阳性人员每次用完厕所应当消毒1次;若居家隔离使用单独卫生间,厕所可每天消毒1次。
便池及周边可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
⑦ 用过的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装入黄色垃圾袋,放置到专用垃圾桶,每天清理,清理前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喷洒消毒至完全湿润,然后扎紧塑料口袋,再和家里其他垃圾一起丢弃。
⑧ 被唾液、痰液等污染的物品随时消毒,消毒时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
处理污染物应当戴手套与口罩。
6.居家阳性人员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健康、充实的生活方式,注意规律作息,积极与家人沟通。
三、共同居住人员要求
1.需要陪护的,尽可能确定相对固定的1名家庭成员作为陪护进行照顾,首选身体健康且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及加强剂的人员。
陪护人员与阳性人员接触时,处理其污染物及污染物体表面时,应当做好自我防护,佩戴N95/KN95口罩、一次性手套,尽可能与其保持1米以上距离。
2.与阳性人员任何接触,或离开其居住空间后,准备食物、饭前便后、戴手套前、脱手套后要进行双手清洁及消毒。
3.有基础疾病的人员和老年人不能作为儿童、孕产妇、半自理及无自理能力等居家隔离人员的陪护人员。
4.共同居住者或陪护人员一并遵守居家隔离管理要求。
四、保障要求
1.生活物资保障。
建立居家隔离期间需求清单,如方便速食(方便面、八宝粥、燕麦片等),主食(大米、面粉、挂面等),零食饮品(坚果、咖啡、瓜子等),时蔬水果(白菜、洋葱、土豆、苹果、橙子等宜长期保存类),保证休息和营养,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保证每日饮水充足。
2.防护物资保障。
包括N95/KN95口罩、一次性医用手套、消毒设施(喷壶、拖把)和药品(84泡腾片/消毒液、75%乙醇)等。
3.医疗服务保障。
与社区医生等建立联系,可储备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复合维生素、日夜百服咛等对症药物。
长期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继续原诊疗方案的基础上监测血糖、血压变化,及时自我调整治疗方案或联系专科医师。
新冠阳性感染者居家隔离方案最新3
一、管理对象
包括密切接触者中的特殊人群、解除集中隔离后的密切接触者和入境人员、高风险区外溢人员及其他经专业人员评估无法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人员。
二、场所要求
(一)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最好单独居住;如果条件不允许,选择一套房屋里通风较好的房间作为隔离室,保持相对独立。
(二)在相对独立的隔离室外放置桌凳,作为非接触式传递物品的交接处。
(三)房间使用空调系统通风时,应选择分体空调,如使用集中空调,保证空调运行正常,加大新风量,全空气系统关闭回风。
(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共用卫生间。
(五)房间内应当配备体温计、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及带盖的垃圾桶。
三、管理要求
(一)社区服务要求。
1.登记造册。
街道(镇)、社区(村)工作人员要及时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取得联系,掌握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信息,查看居住场所是否满足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下发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告知书(参见附表1),告知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相关要求,并按照“一户一档”或“一人一档”要求,登记造册,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
掌握空巢独居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孕产妇、血液透析患者等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特殊人员情况,建立台账,做好必要的生活保障和关爱服务。
2.监测信息收集。
街道(镇)、社区(村)可通过建立微信群、小程序等方式,每日早晚两次定期询问和收集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的体温、症状等信息,如发现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人员,立即报告,并由专人联系120负压急救车,按就近原则送往发热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3.核酸检测。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的核酸检测由社区组织采样人员上门采集,并及时推送核酸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