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2024年法制教育活动主题名称方案怎么制定合适,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模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2024年法制教育活动主题名称方案1
一、总体目标
本次培训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城管行政执法人员的政治信念和理论水平,使他们自觉遵守并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另外,还要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的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和公平执法的能力,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执法工作的满意度。
二、培训范围
本次培训的对象是全局的行政执法人员。
三、培训原则
本次培训将以自学为主、集中辅导为辅的原则进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重解决执法队伍中存在的纪律意识不强、办案水平不高、执法方法简单等突出问题。通过这次培训,将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行政执法人员在新形势下城管行政执法工作的能力。
四、培训方式
日常业务知识的学习将由各科室、大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集中安排,原则上每周不少于一次。全局的执法人员将进行集中培训,每月一次,具体时间安排在每月月末(详细安排见附件)。
五、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一) 相关政策文件和规范性文件,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以及省关于贯彻实施该决定的通知,市城市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施办法等。
(二) 行政法基本知识以及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强制法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城乡规划法等常用法律知识及相关司法解释。
(三) 常用法规及城管执法基础常识、执法技巧等,包括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省城市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省《城乡规划法》实施办法、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
六、考核督查
局将对日常业务知识的学习进行抽查,并纳入对科室、大队的年度目标考核。对集中培训进行考核,并纳入全年评先评优。
七、组织领导
将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培训工作的安排部署、监督落实、考试考核、后勤保障、宣传等工作。
2024年法制教育活动主题名称方案2
一、 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学生,学校决定在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活动。通过这次活动,希望能够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和守法意识得到明显提高。
二、 活动时间:
活动将于20xx年_月_日下午第三节课(4:15开始)举行。
三、 活动地点:
活动将在各班课室进行。
四、 参加活动人员:
全校师生将参加这次活动。
五、 活动要求:
1、 各班主任在下午第二节下课后,要立即打开电视。
2、 各班主任需要组织学生参加讲座,并在讲座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和总结。
六、 具体工作安排:
1、 演播厅卫生:
2、 音响:
3、 横额、拍摄:
以上工作希望有关的老师和班级按照要求做好准备,以确保该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2024年法制教育活动主题名称方案3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3、通过案例分析与学生的讨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触目惊心的数据:
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小学生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你对国家的相关法律知道多少?
(一)18周岁以下均为未成年人,作为未成年人,我们首先应当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从而知道当我们受到伤害时应当寻求哪些保护。
(二)14至16周岁,为限制行为能力人。16周岁:完全行为能力人。《刑法》规定16周岁为刑事责任年龄;《治安管理罚法》(修改前为《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1条规定14周岁为治安处罚年龄,也就是年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对自己的违法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但认知能力较弱,因此《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抢劫、贩卖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名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的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以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严加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三)、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于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是不成熟和不稳定的,也是最容易给他人造成伤害的群体,应由本人及其监护人共同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四)、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伤害的,应由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五)、《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12周岁以上方能骑自行车上路,18周岁至60周岁允许驾驶机动车辆〈小客可至70周岁〉
《通路交通安全法》于20xx年_月_日,第_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等五次会议通过,第六条第四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
1、学生乘车时应该注意的安全:①头部、手不要伸出车窗外;②上、下车不要拥挤;③不要强行搭乘机动车;④乘车时不要向车外乱扔东西。⑥坐在前排的人不要与司机聊天,影响司机安全驾驶……
2、学生行走时应该注意的安全:①靠右侧靠边行走;②在公路上不要追跑、玩游戏、打球等;③横穿公路时,要前后观看清楚后,确保安全通行,有横行斑马线或天桥的地方,要走斑观线或天桥,不要闯红灯!④不要向过往车辆抛杂物……
3.师总结:
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犯。
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三、合作交流:
问题1: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自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等;
(五)进行或者参与色情、卖淫活动;
(六)多次偷窃;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八)吸毒、注射;
(九)其它危害社会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发展延伸就是犯罪。
中度不良行为:
中度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父母或其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和诉营业歌舞等场所;
(九)其它严重违背社会的不良行为;
(十)吸烟、酗酒。
问题2: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还有什么?
1:平时有不良行为、经常搞恶作剧,有的会发展到有意或无意识地伤害别人。
2:欣赏“哥儿们义气”,与社会上有劣迹的青少年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结“拜把子兄弟”,喝酒,干坏事。
3:从冒险、游乐到离家出走、侵犯他人权益到逐渐发展到违法犯罪。
4:从小骄生惯养,在家是小皇帝,在外称王称霸乃至行凶打人。
5:小偷小摸会发展成盗窃抢劫。
四、自我预防——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正身避邪,防微杜渐
大量事实证明,不良行为习惯正是走向违法犯罪的开始。青少年要从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每一步,坚决摒弃不良行为。
携带管制刀具:
非法制造、贩卖、携带匕首、三棱刀、强簧刀或其他管制刀具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警告。这些刀具之所以禁止携带,是因其威胁着人的生命安全。携带管制刀具容易发生人身伤亡事件,特别是青少年正是身体发育阶段,精力旺盛,但由于法制观念和是非观念淡薄,争强好胜,行动盲目而不计后果,携带管制刀具,极易一时冲动,酿成不该发生的悲剧。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讲文明礼貌,待人恭敬谦让,已成为时代风尚。要求我们从小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抛弃动辄动手打人,如果从小养成了这种不良行为,危害无穷。好多犯罪分子从小染着了打架、怒骂别人的不良行为。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一)偷窃
偷窃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量较少的财物的行为。青少年中有的不满足自己生活的欲望,看到人家吃得好、穿得好,心里很羡慕,而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非法去窃取公私财物。一些未成年人因缺少良好的教育环境,平常喜欢贪点小便宜,从拿人家一本书、一支笔、一块橡皮开始,逐渐养成小偷小摸的习惯。任何事物总是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句老话叫做贼偷菜起,任其发展就会演变成盗窃。
案例1 (小偷小摸导致犯罪)
20xx年,xx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一度发生多起撬盗案件,到20xx年底,失窃案件多达几十起,财产损失几万元,警方将作案的26人捉拿归案,查明这伙人自20xx年_月至_月间作案30余起,案值人民币10万元。更令警方吃惊的是,作案者竟然都是在校中小学生和流失生,年龄最小的仅11岁,其中女性一名。面对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蛋,办案干警没有像往常破案后的欣喜,心情反而变得沉重起来。警方查明,26个孩子中有些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同警察打交道,按盗窃作案的次数和案值,足以判处徒刑,但由于年龄的关系,往往只能教育后予以释放。于是他们作案后受法律惩罚的犯罪恐惧心理一次次减弱,认为自己人小法律管不了,渐渐从一个月一次小偷小摸,发展到每月偷几次,有的几乎天天作案。有些14岁的少年曾公开宣称:“我还能偷2年”,13岁的少年不甘示弱:“我还能偷3年,比你多一年”。
故意损坏财物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的行为。
日常生活中的故意损坏财物,多出于报复的动机,你对我不义那我就将你的财物损坏,使你生活不好或叫你破破财等。青少年中多出于嫉妒或寻找刺激,而偷偷地把别人的东西损坏。这种行为既损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行为严重的构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要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
案例2:
五、殷切的希望
1、勤奋学习,掌握必要的政治、文化、科学、法律知识和劳动技能,提高辨别是非和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2、遵守社会公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敬爱父母、尊重老师、敬老爱幼,艰苦朴素,不做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事情,应当诚实谦虚,接受别人的帮助教育,克服缺点,改正错误。
3、遵纪守法,不吸烟、不饮酒、不赌博、不早恋、不逃夜逃学、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进入仅向成年人开放的娱乐场所、不观看不良的影视读物、不做其它危害自身和他人身心健康的事。
4、努力锻炼身体,讲究卫生,增强体质。
5、同学之间应当团结友爱,互学互助,共同进步。
2024年法制教育活动主题名称方案4
活动目的:
1、通过读民警讲座、学生签名等形式向同学们宣传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2、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同学们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自觉行为,使他们学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
3、进一步深化学校的德育工作,引导学生不仅在自觉遵守公共道德规范,做文明小市民,还培养他们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良好道德品质。
活动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少年违法乱纪、少年自我保护及尊长爱幼的美德少年的新闻,以便在活动中进行分享。
2、准备学生签名用的布幕和笔。
3、联系好媒体,并选好回答记者提问的学生代表。
4、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美德。
很多人不知道2024年法制教育活动主题名称方案怎么制定合适,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模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2024年法制教育活动主题名称方案1
一、总体目标
本次培训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城管行政执法人员的政治信念和理论水平,使他们自觉遵守并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另外,还要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的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和公平执法的能力,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执法工作的满意度。
二、培训范围
本次培训的对象是全局的行政执法人员。
三、培训原则
本次培训将以自学为主、集中辅导为辅的原则进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重解决执法队伍中存在的纪律意识不强、办案水平不高、执法方法简单等突出问题。通过这次培训,将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行政执法人员在新形势下城管行政执法工作的能力。
四、培训方式
日常业务知识的学习将由各科室、大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集中安排,原则上每周不少于一次。全局的执法人员将进行集中培训,每月一次,具体时间安排在每月月末(详细安排见附件)。
五、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一) 相关政策文件和规范性文件,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以及省关于贯彻实施该决定的通知,市城市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施办法等。
(二) 行政法基本知识以及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强制法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城乡规划法等常用法律知识及相关司法解释。
(三) 常用法规及城管执法基础常识、执法技巧等,包括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省城市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省《城乡规划法》实施办法、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
六、考核督查
局将对日常业务知识的学习进行抽查,并纳入对科室、大队的年度目标考核。对集中培训进行考核,并纳入全年评先评优。
七、组织领导
将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培训工作的安排部署、监督落实、考试考核、后勤保障、宣传等工作。
2024年法制教育活动主题名称方案2
一、 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学生,学校决定在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活动。通过这次活动,希望能够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和守法意识得到明显提高。
二、 活动时间:
活动将于20xx年_月_日下午第三节课(4:15开始)举行。
三、 活动地点:
活动将在各班课室进行。
四、 参加活动人员:
全校师生将参加这次活动。
五、 活动要求:
1、 各班主任在下午第二节下课后,要立即打开电视。
2、 各班主任需要组织学生参加讲座,并在讲座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和总结。
六、 具体工作安排:
1、 演播厅卫生:
2、 音响:
3、 横额、拍摄:
以上工作希望有关的老师和班级按照要求做好准备,以确保该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2024年法制教育活动主题名称方案3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