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验室危险品管理制度精品6篇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
一、为了加强对和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保证安全使用,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指化学危险品,系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细菌病毒、腐蚀、放射性等性质的固体、液体、气体,不包括一般的化学药品。
三、根据统一领导、分工管理、专人负责、节约开支的原则,化学危险品必须学校统一采购,并集中在学校指定的危险品仓库进行存放管理。
四、购单位、专职采购员应具备国家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合理条件。执有采购储存许可证。
五、化学危险品入库前必须认真组织验收,办理入库手续。
六、化学危险品保管地点应有相应的防火、防爆、防静电、隔第一文库网离、监测、报警等设施,库房物品的保管应该科学化,化学危险品要储存在通风、低温、阴凉、干燥的房子内,特别要注意性质相抵触的危险品绝对不能堆放一块。
七、加强化学危险品仓库的安全保卫工作,化学危险品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保管业务,掌握保管方法和危险品燃烧的灭火知识及其它应急知识。
八、危险品的供应工作,应根据危险品的不同性能区别对待。贵重、稀缺、危险性大的物品要严格控制,剧毒品必须经过学校领导签字,方可供应。
九、对剧毒和放射性物品的出、入库须有精确计量和记载。库存的各类物品,根据原始凭证,及时进行增减记账,定期进行账物核对,严格做到帐物相符。
十、学校统一购买及使用单位化学危险品后,必须由专人保管在条件合适的存放地点。登记、发放手续齐备。
十一、采用化学危险品进行实验谨慎小心,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十二、接触化学危险品以及病毒的仪器设备和器皿必须有明确醒目的标记。使用后及时清洁,特别是维修保养或移至其它场地前必须进行彻底的净化。
十三、使用化学危险品的地方应备齐急救器材和用品,人员具备消防、急救知识。并有定期检查和培训制度。
十四、定期检查,将优罚劣,严防事故的发生。
一、易燃类危险化学品
易燃类危险化学品包括易燃液体药品、易燃固体药品、易燃气体药品、易自燃药品、遇水易燃药品等。
1.易燃液体药品
性质特点:沸点低、易挥发,遇明火易燃烧;其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范围,遇明火、火星、电火花等均能发生猛烈的爆炸。常见的这类药品有“汽油、苯、甲苯、甲醇、乙醇、乙醚、丙酮、乙醛、氯乙烷、CS2、乙酸乙酯”等。
保存方法:密封保存,置于阴凉处避光保存,且要远离火源和氧化剂,同时应注意保持通风。
2.易燃固体药品
性质特点:着火点低、易点燃,受热、摩擦、撞击或遇强氧化剂等,可引起剧烈连续的燃烧、爆炸;其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遇明火、火星、电火花能剧烈燃烧或爆炸。常见的这类药品有“硫磺、镁粉、锌粉、铝粉、赤磷、萘、樟脑、硝化纤维”等。
保存方法:密封置于阴凉处避光保存,远离火源,同时注意通风。另外要跟氧化剂分开存放。
3.易燃气体药品
性质特点:撞击、受热可引起燃烧;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则会爆炸。常见的这类药品有“氢气、乙炔、甲烷”等。
注意事项:使用时注意通风。如为钢瓶气,不得在实验室存放。
4.易自燃药品
性质特点:在适当温度下跟空气接触被空气氧化、放热、达到着火点而引起自燃。常见的这类药品有“白磷(白磷同时又是剧毒品)”等。
保存方法:少量白磷保存在盛水的试剂中,白磷全部浸没在水下,加塞,保存于阴凉处。使用时注意不要与皮肤接触,防止体温引起其自燃而造成难以愈合的烧伤。
5.遇水易燃药品
性质特点:与水激烈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并放出大量热,此反应热会引起燃烧。常见的这类药品有“钾、钠、碳化钙、磷化钙、硅化镁、氢化钠”等。
保存方法:存放于密闭容器中,置于阴凉干燥处。少量钾、钠应放在盛煤油的试剂瓶中,使钾、钠全部浸没在煤油里,加塞存放。保存于煤油中的时候,切勿与水接触。
二、易爆类危险化学品
性质特点:摩擦、震动、撞击、碰到火源、高温都会引起引起强烈反应,放出大量气体和能量,即产生猛烈的爆炸。常见的这类药品有“三硝基甲苯、硝化甘油、硝化纤维、苦味酸、硝酸铵、雷汞”等。
保存方法:置于于阴凉、黑暗处避光保存,装瓶单独存放在安全处,要保证轻拿轻放。使用时要避免摩擦、震动、撞击、接触火源。为避免造成有危险性的爆炸,实验中的用量要尽可能少些。
三、有毒类危险化学品
性质特点:剧毒,少量侵入人体(误食或接触伤口)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常见的这类药品有“氰化钾、氰化钠等氰化物,三氧化二砷、硫化砷等砷化物,六氯环己烷,升汞及其他汞盐”等。汞和白磷等均为剧毒品,人体摄入极少量即能中毒致死。可溶性或酸溶性重金属盐以及苯胺、硝基苯等也为毒品。
保存方法:剧毒品必须锁在固定的铁橱中,专人、专柜保管,现用现领,剩余物统一回收,并购进和支用都要有明白无误地做好记录。一般毒品也要妥善保管,使用时要严防摄入和接触身体。
四、有腐蚀性危险化学品
性质特点:具有对衣物、人体等有强腐蚀性。触及物品造成腐蚀、破坏,触及人体皮肤,引起化学烧伤。常见的这类药品有“浓酸(包括有机酸中的甲酸、乙酸等)、氟化氢、固态强碱或浓碱溶液、液溴、苯酚”等。
保存方法:盛于带盖(塞)的玻璃或塑料容器中,置于低温阴凉处。不要与氧化剂、易燃易爆药品放在一起。使用时勿接触衣服、皮肤,严防溅入眼睛中造成失明。
五、强氧化性危险化学品
性质特点:具有强氧化性,遇酸、受热、与有机物、易燃药品、还原剂等混合时,因易发生反应引起燃烧甚至是爆炸。常见的这类药品有“过氧化钠、过氧化钡、过氧化氢、过硫酸盐、硝酸盐、高锰酸盐、重铬酸盐、氯酸盐”等。
保存方法:置于阴凉通风处。使用时要注意其中切勿混入木屑、炭粉、金属粉、硫、硫化物、磷、油脂、塑料等易燃物。不得与酸类、易燃品、爆炸品、还原剂等存放在一起。
温馨提示
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对于药品、试剂的了解,特别是对于危险药品、试剂的了解和安全使用的学习,是一个尤为引以重视的知识点。
所谓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特性,会对人(包括生物)、设备、环境造成伤害和侵害的化学品。一般而言,危险化学品具有能够燃烧、爆炸、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质,在与人或某些物品接触时,或在受到摩擦、撞击、接触火源、遇水(或受潮)、强光照射、高温等外界条件的影响时,能够引起强烈的燃烧、爆炸、侵蚀、中毒、烧伤、灼伤,甚至致命等灾害性事故。所以在购取、保管、使用各类危险化学品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及药品操作流程、规则,谨慎地按照产品说明书照章办事。
高中化学实验中所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是有限的,我们只有在系统地分析、总结了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特点、保存方法和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后,才能更安全合理、高效环保地开展各类危险品的相关化学实验。大体上讲,高中化学可能用到的危险化学品分为以下几类:易燃类危险化学品、易爆类危险化学品、有毒类危险化学品、有腐蚀性危险化学品、强氧化性危险化学品等。
一、目的
规范各类实验操作,保证化验员操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公司财产不受损失,确保检测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各类操作的安全管理。
三、职责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对安全操作的监督;化验员负责安全操作规范的贯彻实施。
四、内容
(一)、一般要求
1、严禁化验人员将与检验无关的物品带入化验室(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2、凡从事各种产品检验的工作人员,都应熟悉所使用的药品的性能,仪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方法和安全事项;
3、进行检验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规程进行,掌握对各类事故的处理方法;
4、实验室内要有充足的照明和通风设施;
5、进行检验时,劳动保护用具必须穿戴整齐;
6、所有药品、样品必须贴有醒目的标签,注明名称、浓度、配制时间以及有效日期等,标签字迹要清楚;
7、禁止用手直接接触化学药品和危险性物质,禁止用口或鼻嗅的方法去鉴别物质。如工作需要,必须嗅闻时,用右手微微扇风,头部应在侧面,并保持一定距离。严禁用烧杯等器具作餐具或饮水,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
8、用移液管吸取有毒或腐蚀性液体时,管尖必须插入液面以下,防止夹带空气使液体冲出,用橡皮吸球吸取,禁止用嘴代替吸球;
9、易挥发性或易燃的液体储瓶,在温度较高的场所或当瓶的温度较高时,应经冷却后方可开启;
10、凡参加实验项目的人员,必须熟悉所使用物质的性质,操作规程、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11、在进行有危险性工作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参加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12、在器具中放加热药品时,必须放置平稳,瓶口或管口禁止对着别人和自己;
13、加热试管内的溶液时,管口不得对着面部,加热时要不停地摇晃,以防止因上下温度不均发生沸腾而引起的.烫伤,加热蒸馏结束后应先拿出冷凝管后移开酒精灯以防产生倒吸使仪器破裂;
14、在移动热的液体时,应使用隔热护具轻拿轻放,稳定可靠;
15、工作服一旦被酸、碱、有毒物质及致病菌等玷污时必须及时处理;
16、停电停水时,要及时切断电源,关闭水阀;
17、废酸废碱,有机溶剂以及易燃物质,必须经过中和处理后,方可倾倒指定地点,禁止直接倾入水槽中;
18、化验工作结束后,所有仪器设备要清洗干净,切断电源,关闭水、电、气阀门,溶液、试剂和仪器应放回规定地点;
19、下班时,应检查电源是否切断,水、气阀门是否关闭;
20、实验室内应设置砂箱、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当室内发生易燃易爆气体大量泄露的危险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动用明火及能产生火花的工作,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加快通风。
(二)、玻璃仪器的安全使用
1、玻璃仪器在使用前要详细检查,有裂纹或损坏的不得使用;
2、搬取有液体(1升以上)的瓶子时,必须一手握住瓶颈部,一手托瓶底,不准单独握住颈部以防负荷大、重而崩裂脱落,较大的瓶子宜放在瓶架上搬取;
3、在常压下使用的玻璃器皿,温度不得超过500℃(指硬玻璃),下压或负压操作时,不得超过400℃,温度的升降应缓慢进行;
4、装碱性溶液的瓶子,宜使用胶皮塞,以免腐蚀粘住;
5、清洗装有腐蚀性、危险性物质的器具时,必须将危险物质除净后,再用水清洗干净;
6、非耐热器皿和广口瓶、量筒、表面皿、称量瓶等,禁止用明火直接加热,不得在器皿内进行放热的操作,如器皿内有水珠应放在烘箱中烘干;
7、注意勿使玻璃和瓷器局部受热、受冷。例如在加热、冷却设备的操作过程中,防止器皿局部急剧的温度变化而破裂。
(三)、电器设备的安全使用
1、严格遵守电器作业安全规定,非电工严禁从事电器作业。检修电器设备、线路、开关照明、安装临时电源作业,均应由电工作业;
2、电器设备,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接地,推上电闸时要扣紧,拉下电闸时要彻底,推进必须快速;
3、在同一电源上,不能同时使用过多仪器设备,以免造成负荷过大;
4、使用电器设备时,要检查电源电压是否与使用设备的电压相符;
5、绝缘不合格,导线裸露或破裂,发现漏电的电器设备仪器,不准使用,要尽快修理;
6、如电器设备的线路一旦发热或温度超过规定,而发生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由电工检修;
7、电器设备应严防受潮,禁止用湿布擦拭电源开关。如有水珠附上,禁止拉、合电闸;
8、在加热电器附近,不得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当用电炉加热的容器破裂时,必须切断电源,然后再进行处理;
9、所有电热设备,必须放在石棉板上,发热量大的设备还应架空,并采取隔热措施;
10、当室内有易燃易爆气体和蒸汽时,必须确认合格后,方可给电器设备和仪器送电;
11、在有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室内,所用的电器设备和照明应符合防爆要求;
12、发现有人触电时,应先切断电源,并立即进行抢救。
(四)、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与使用
A、管理
1、盛装有毒物质的容器,在标签应注明“有毒”或“剧毒”字样和醒目的危险标志;
2、凡毒性化学品应分类贮存,不得与易燃易爆物品及气化腐蚀性等化学品贮存在统一库房;
3、凡剧毒化学品应用专门铁柜单独存放,坚持双人两锁两本帐制度;
4、建立健全的毒药品管理制度,入库、发放时必须认真检查记录,定期清点,帐物必须一致,发现数量不符时应立即认真追查原因,及时报告,毒品应配备两名专人进行管理,坚持双人两锁两本帐制度;
5、有毒药品库严禁非保管人员入库,保证有毒药品库绝对安全;
6、各部门领取有毒药品必须由两名可靠的专人负责,并填写领料单,登记数量;
7、有毒药品的发放与领取应加强计划管理,使用部门(单位)领导应严格履行有毒药品领用审批手续;
8、使用部门按生产、检验的需要定期编制计划送相应部门。
B、使用
1、有毒药品库贮存量不得过多,一般不许超过一个月的使用量;
2、使用有毒药品时,必须当日使用,当日领取,用多少领多少,严加保管,不准无关人员接触,如使用有剩余,必须立即退回有毒药品库,不准在使用地方存放;
3、使用过的设备工具一定要清洗干净,使用过的废水一定要进行处理,并定期取样化验分析,沉淀的废渣要埋在指定的地点;
4、凡装放有毒药品的工具如铁罐、麻袋、玻璃瓶、塑料袋等不许乱放、随意处理,必须经过消毒,化验无毒才能使用或处理;
5、在使用有腐蚀性、刺激性及剧毒物品时,如:强酸、强碱、浓氨水、氢化物、三氧化二砷、碘等必须戴胶皮手套和防护眼镜,且须有人监护;
6、禁止将有毒物质或致病菌擅自挪用或带出实验室,发现丢失或被盗窃,应及时报告;
7、从事微生物检验的人员,工作结束后应洗手消毒,下班时应脱下工作服。
(五)、易燃易爆物质的安全使用
1、凡使用与空气混合后能形成爆炸的混合物时,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
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验室危险品管理制度精品6篇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
一、为了加强对和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保证安全使用,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指化学危险品,系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细菌病毒、腐蚀、放射性等性质的固体、液体、气体,不包括一般的化学药品。
三、根据统一领导、分工管理、专人负责、节约开支的原则,化学危险品必须学校统一采购,并集中在学校指定的危险品仓库进行存放管理。
四、购单位、专职采购员应具备国家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合理条件。执有采购储存许可证。
五、化学危险品入库前必须认真组织验收,办理入库手续。
六、化学危险品保管地点应有相应的防火、防爆、防静电、隔第一文库网离、监测、报警等设施,库房物品的保管应该科学化,化学危险品要储存在通风、低温、阴凉、干燥的房子内,特别要注意性质相抵触的危险品绝对不能堆放一块。
七、加强化学危险品仓库的安全保卫工作,化学危险品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保管业务,掌握保管方法和危险品燃烧的灭火知识及其它应急知识。
八、危险品的供应工作,应根据危险品的不同性能区别对待。贵重、稀缺、危险性大的物品要严格控制,剧毒品必须经过学校领导签字,方可供应。
九、对剧毒和放射性物品的出、入库须有精确计量和记载。库存的各类物品,根据原始凭证,及时进行增减记账,定期进行账物核对,严格做到帐物相符。
十、学校统一购买及使用单位化学危险品后,必须由专人保管在条件合适的存放地点。登记、发放手续齐备。
十一、采用化学危险品进行实验谨慎小心,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十二、接触化学危险品以及病毒的仪器设备和器皿必须有明确醒目的标记。使用后及时清洁,特别是维修保养或移至其它场地前必须进行彻底的净化。
十三、使用化学危险品的地方应备齐急救器材和用品,人员具备消防、急救知识。并有定期检查和培训制度。
十四、定期检查,将优罚劣,严防事故的发生。
一、易燃类危险化学品
易燃类危险化学品包括易燃液体药品、易燃固体药品、易燃气体药品、易自燃药品、遇水易燃药品等。
1.易燃液体药品
性质特点:沸点低、易挥发,遇明火易燃烧;其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范围,遇明火、火星、电火花等均能发生猛烈的爆炸。常见的这类药品有“汽油、苯、甲苯、甲醇、乙醇、乙醚、丙酮、乙醛、氯乙烷、CS2、乙酸乙酯”等。
保存方法:密封保存,置于阴凉处避光保存,且要远离火源和氧化剂,同时应注意保持通风。
2.易燃固体药品
性质特点:着火点低、易点燃,受热、摩擦、撞击或遇强氧化剂等,可引起剧烈连续的燃烧、爆炸;其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遇明火、火星、电火花能剧烈燃烧或爆炸。常见的这类药品有“硫磺、镁粉、锌粉、铝粉、赤磷、萘、樟脑、硝化纤维”等。
保存方法:密封置于阴凉处避光保存,远离火源,同时注意通风。另外要跟氧化剂分开存放。
3.易燃气体药品
性质特点:撞击、受热可引起燃烧;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则会爆炸。常见的这类药品有“氢气、乙炔、甲烷”等。
注意事项:使用时注意通风。如为钢瓶气,不得在实验室存放。
4.易自燃药品
性质特点:在适当温度下跟空气接触被空气氧化、放热、达到着火点而引起自燃。常见的这类药品有“白磷(白磷同时又是剧毒品)”等。
保存方法:少量白磷保存在盛水的试剂中,白磷全部浸没在水下,加塞,保存于阴凉处。使用时注意不要与皮肤接触,防止体温引起其自燃而造成难以愈合的烧伤。
5.遇水易燃药品
性质特点:与水激烈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并放出大量热,此反应热会引起燃烧。常见的这类药品有“钾、钠、碳化钙、磷化钙、硅化镁、氢化钠”等。
保存方法:存放于密闭容器中,置于阴凉干燥处。少量钾、钠应放在盛煤油的试剂瓶中,使钾、钠全部浸没在煤油里,加塞存放。保存于煤油中的时候,切勿与水接触。
二、易爆类危险化学品
性质特点:摩擦、震动、撞击、碰到火源、高温都会引起引起强烈反应,放出大量气体和能量,即产生猛烈的爆炸。常见的这类药品有“三硝基甲苯、硝化甘油、硝化纤维、苦味酸、硝酸铵、雷汞”等。
保存方法:置于于阴凉、黑暗处避光保存,装瓶单独存放在安全处,要保证轻拿轻放。使用时要避免摩擦、震动、撞击、接触火源。为避免造成有危险性的爆炸,实验中的用量要尽可能少些。
三、有毒类危险化学品
性质特点:剧毒,少量侵入人体(误食或接触伤口)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常见的这类药品有“氰化钾、氰化钠等氰化物,三氧化二砷、硫化砷等砷化物,六氯环己烷,升汞及其他汞盐”等。汞和白磷等均为剧毒品,人体摄入极少量即能中毒致死。可溶性或酸溶性重金属盐以及苯胺、硝基苯等也为毒品。
保存方法:剧毒品必须锁在固定的铁橱中,专人、专柜保管,现用现领,剩余物统一回收,并购进和支用都要有明白无误地做好记录。一般毒品也要妥善保管,使用时要严防摄入和接触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