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有关于餐厅疫情防控工作方案10篇,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餐厅疫情防控工作方案1
春节来临之际,集体聚餐增多,疫情传播风险加大。为有效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在餐饮环节扩散和蔓延,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健康安全祥和的节日,经党组研究决定,现制定餐饮环节疫情防控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疫情防控指示精神,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要求,强化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意识,抓好餐饮环节疫情防控举措,维护自身健康安全,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二、工作目标
通过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和保障食品安全要求,确保食品安全基础更扎实,确保疫情防控措施更有力,确保疫情防控成果更坚实。
三、工作措施
(一)聚集备案:承办群体性聚餐时,主动向疫情防控部门报备;农村集体聚餐超过50人应向当地疫情防控部门报告;家庭聚餐控制在10人以下,尽量少聚餐或不聚餐。
(二)食品溯源:规范食品原料采购至供餐全过程食品安全管理,禁止野生动物交易,遵守“长江禁捕,打非断链”规定,不采购、不使用来历不明、无相关标签、无“豫冷链”追溯码或扫码信息与包装信息不一致的进口冷链食品。
(三)人员分隔:拉大餐桌椅间距,控制就餐人员安全距离,对进店消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劝阻发烧、咳嗽等疑似感染症状的人员进店消费,提醒消费者除用餐时间外全程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四)场所消杀:保持加工制作、用餐等场所清洁、卫生和空气流通,加强对食品处理区、就餐区域、人员通道、食品货梯等场所的清洁消毒,餐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必须经清洗消毒后方可使用。严禁带外包装进入操作间。
(五)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操作规程,做好留样。
符合以上条件的餐饮单位提出申请,作出承诺,经过验收,公示以后,方可接办集体聚餐。
餐厅疫情防控工作方案2
为进一步落实餐饮环节、冷链食品环节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巩固疫情防控常态化成果,有效阻断冬春季节新冠病毒传播风险,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冬春季节餐饮、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关于印发四川省20xx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一版)的通知(川疫指发〔20xx〕2号)》《遂宁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20xx年1号)》《大英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大疫指办函〔20xx〕121号)》《大英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通告(20xx年第1号)》要求,强化餐饮、冷链食品的疫情防控风险管理。加强对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追溯管理,做到来源可查询,去向可追踪,对来源不明的冷链食品依法进行查处。
二、工作内容
(一)进一步夯实防控基础。各市场监管所一是要强化对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再摸排,数据再更新(每月第二周、第四周星期五下午下班前将辖区冻库、冷链食品销售环节、餐饮环节经营户及从业人员信息进行更新),确保对全县辖区内的冻库、冷链食品销售环节、餐饮环节经营户不漏一户、不少一个。二是要对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进行再核实,引导经营者如实申报从业人员信息,组织好从业人员进行疫苗接种,确保不少一人。
(二)进一步推动“川冷链”注册使用公示。各市场监管所要进一步督促、指导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注册使用“川冷链”追溯平台。做到两个凡是,凡是生产经营冷链食品的必须全覆盖进行“川冷链”追溯平台注册、使用,凡是生产经营进口冷链食品的必须使用“川冷链”追溯平台登记进口冷链食品的相关证明信息;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公示《四川省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电子登记表》。
(三)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常态化成果。各市场监管所要切实担负起冷链食品生产经营环节和餐饮环节的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责任。一是冷链食品生产经营环节要坚持做到从业人员佩戴口罩、手套、晨午检体温检测及相关记录;推广使用“川冷链”追溯平台进行索证索票;每天开展经营场所环境消杀并做好消毒记录;进口冷链食品、国产冷链食品实行分区分架储存销售;销售的所有冷链食品在销售区应当公示产品信息。二是餐饮环节要坚持做到从业人员佩戴口罩、晨午检体温检测及相关记录;督促消费者严格落实一戴二扫三测四查五登,即佩戴口罩、扫四川天府通场所码、体温检测、查行程、实名登记;使用公勺公筷公夹,对公勺公筷公夹进行标注;每天开展经营场所环境消杀并做好消毒记录;从业人员接触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必须及时向社区和辖区市场监管所报备。
三、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要清醒认识当前的疫情形势,坚持“人物同防”,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全面落实疫情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
(二)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要常态化开展公众宣传教育,结合日常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引导树牢“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提倡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加强通风消毒等健康生活方式,提升群众自我防护能力。
(三)进一步强化监管执法。执法大队、各市场监管所要加强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餐饮单位的监督检查,重点督促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并落实食品信息追溯体系,确保来源可查询、去向可追踪,对来源不明的食品要依法立案查处。
工作方案是对将要开展的工作所做的计划,工作方案怎么写才更有新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餐厅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精选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餐厅疫情防控工作方案3
为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可供堂食餐厅防控管理,满足大家的就餐需求,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餐厅通风措施
餐厅属于人员密集区域,应加强空气流通,最大限度引入室外新鲜空气。
1、合理开启部分外窗,使餐厅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加强室内外空气流通。
2、餐厅具体通风措施:
(1)就餐区窗户全部打开,每天下午收工后关闭。
(2)操作间及储藏室根据实际需求,实施开窗通风。
(3)通风时间:早上6:00,上午11:00,下午14:00三个阶段开启,每个阶段开启时间为15-30分钟。
二、餐厅消毒措施
1、新冠病毒消毒常用消毒剂:
氯化消毒类:84消毒液、双氧水等;
高浓度酒精:75%浓度的酒精(易燃,小规模使用)。
4.食材加工烹饪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1)肉蛋禽和水产品等食物需彻底煮熟,剩菜剩饭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疫情期间尽量不制作凉拌菜。
(2)做好的食物尽快食用,若不能及时食用,熟食在室温下存放时间不超过2小时,并保持其中心温度维持在70摄氏度。
(3)加工过程中应使用两套刀具、砧板、盛放容器等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4)勤洗手。烹饪前、烹饪过程中接触不洁物品及便后、烹饪完后等均要用流动水、洗手液(肥皂)充分洗手。
5.餐饮具如何消毒?
餐具消毒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是热力消毒,首选将餐具洗净后,置于沸水中煮沸15-30分钟消毒;或将餐具清洗干净后于热蒸汽发生器中蒸15-30分钟;也可用适宜于餐具消毒的化学消毒剂按产品说明书进行。
6.疫情期间去单位食堂如何安全就餐?
(1)在疫情期间,建议不集中到单位食堂内就餐。若必须就餐,可采取轮流或者分散方式就餐。为了减少在集中场所的驻留时间,鼓励打包带回到各自办公地点(或住地)单独就餐。
(2)如果去食堂就餐,要确保自身健康,没有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症状,并正确佩戴好口罩,就餐前再摘下。
(3)食堂内就餐时,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避免飞沫传播。
(4)就餐前要洗手!洗手!洗手!
(5)就餐时,少交流,专心吃饭。
(6)错时就餐。
7.去食堂吃饭需要测量体温吗?
如果是单位内部食堂,且就餐人员在进入工作区前已经进行了健康体温监测,去食堂吃饭就不需要测量体温。如果食堂对外营业,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特点,为避免聚集性传播,保证全部就餐人员的健康,外来就餐者进入餐厅前则需要测量体温。
8.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时,我们怎么吃才好?
合理膳食,可以根据个人特点,饮食要荤素搭配,谷豆混吃,蛋奶兼并,果蔬充足,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足量饮水,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基础疾病。
餐厅疫情防控工作方案6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疫情防控决策部署,落实省委、市委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措施,进一步加强餐饮服务场所集中用餐环节的疫情防控工作,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管理方案:
一、人员安全管理
岗前管理
1、到过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接触过疫情防控重点地区高危人员的食堂人员,要按有关规定至所住(在)社区做好信息登记,接受社区管理,早晚测量体温,14天隔离观察无恙后方可上岗。
2、食堂人员要抓好个人卫生,严格按规范洗手消毒,尤其是在制备食物前、加工生食或熟食之后、餐前便后、接触垃圾后,要用流动水和皂液采用六步洗手法洗手,手部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
3、食堂人员应尽量避免与具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员密切接触,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养殖禽畜动物。
4、食堂人员全部实行统一封闭管理,禁止外人进入,严格体温检测和出入登记制度。
上岗管理
1、每天对食堂人员进行晨检和餐前检查,做好记录和建档工作。发热(37.3度以上)、感冒、咳嗽症状、呼吸道感染的在岗员工,应立即报告学校疫情防控人员进行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对与其接触人员测试体温并进行医学观察。
2、所有在岗人员应全程佩戴口罩上岗,且按规定及时更换口罩,疫情期间不得佩戴PE材质敞开式透明口罩。接触肉禽类生鲜食材、直接入口食品的人员还应戴一次性手套上岗操作,避免手部与食物直接接触。
(三)服务管理往隔离区送餐的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需佩戴口罩、消毒手套并使用一次性餐盒或相对固定餐盒送餐,送餐至隔离区楼门口指定位置即可,不得进入楼内、室内,不准使用公用餐具送餐。餐饮具每次使用后应严格按消毒→清洗→消毒的程序操作,及时消毒,独立存放。
二、食材进货查验管理
(一)严格做好食品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工作,确保来源正规,尤其加强对肉及肉制品“二证一报告”的查验。
(二)禁止经营、贮存野生动物或野生动物制品;严禁采购、使用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动物肉类及肉制品。
(三)不得采购、饲养活禽畜动物和在食堂现场宰杀活禽畜动物。
(四)要求供应商做好体温测量、佩戴口罩,送货人员和车辆的消毒防护等工作并向学校报备。学校采购和验货人员在采购和验收中需佩戴口罩,彼此之间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五)采购肉禽类生鲜食材应戴上一次性橡胶手套,避免手直接接触,查验食材和其他物品前后要洗手。
三、食堂加工操作管理
(一)食品加工制作要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严格按照《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和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到“八个确保,四个规范”,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并落实,食堂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洁,设施设备正常运转,食品原料安全,从业人员持证上岗,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隐患,落实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规范原料控制、加工制作、清洗消毒、留样管理。
(二)肉蛋等菜品加工必须烧熟煮透,烹饪中心温度务必达到70℃以上。
(三)确保餐用具严格清洗消毒后使用,餐用具的清洗消毒参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中推荐的餐用具清洗消毒方法,建议优先采用热力方法消毒。
3、生、熟食物要分离。禽蛋使用应清洗外壳,必要时消毒外壳。
4、留样食品按照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专用密闭容器内,在专用冷藏设备中冷藏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的留样量应能满足检验检测需要,且不少于200g。
(三)就餐管理。
1、根据学生就餐人数合理安排学生错时、错峰就餐,学生之间相隔一米以外。
2、开餐前对就餐班级进行清扫、清洁、消毒、通风,开餐中及时清理餐桌和地面废弃物并清洁餐桌,餐后清理打扫卫生,进行环境消毒,做好卫生用具的清洗消毒和定位保管。
3、班级为单位,同向单人单桌就餐。56年级在西餐厅用餐;78年级在东餐厅。9年级到教室就餐。
五、消毒保洁
1、对餐具进行规范化清洗消毒,采用高温蒸煮方式进行充分消毒,按标准要求进行保洁并及时填写消毒记录。
2、每餐后对食堂内外环境全覆盖、无死角的环境卫生整治和消毒。
3、每天对食堂食品加工场所和餐厅通风换气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4、垃圾处理。
餐厨垃圾定点存放,及时清运,每日对存放场所进行清洁并彻底消毒。
六、宣传教育
1、要在食堂等场所广泛张贴防疫宣传指南,引导员工科学预防、理性应对,增强对安全就餐环境和科学用餐方式的认识,最大限度保护师生不受病毒感染。
2、食堂管理部门既要教育又要关心食堂从业人员,改善工作环境,建设向上文化,做到均衡饮食,作息规律,让员工充分认识到保护自己就是对师生的健康安全负责。
餐厅疫情防控工作方案8
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加强学校餐厅疫情防控管理,明确学校食堂各环节防控要求和责任分工,更好地保障师生在校用餐期间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和市教体局、防控指挥部相关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目的
落实好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学校防控组关于印发教育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和《学校食堂疫情防控须知》,强化底线思维,坚持生命至上,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严防新冠肺炎疫情在食堂制售过程或就餐过程中传播,切实保障好师生就餐安全,助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平安校园保卫战!
二、组织领导及职责
学校成立食堂疫情防控专项工作组,人员组成:
组长:分管后勤副校长
成员:总务办主任
教务副处长
医疗室医师
餐饮公司经理
主要职责:
1、科学制定食堂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2、加强对学校食堂工作人员的健康排查,组织岗前培训,落实食堂后厨封闭化管理;
3、组织实施对学校食堂加工区域、就餐区域、人员通道、配送电梯间、洗手间、更衣间等场所进行清洁消毒;
4、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法》关于餐饮服务规范等要求,规范食堂餐食制售;
5、科学制定学生、教职工错时就餐、分散就餐实施细则;
6、将学校食堂防控工作作为开学前物资保障和措施落实的重要内容加强检查和督导。
三、开学前准备工作
(一)加强食堂员工教育培训
1、通过“一封信”、“倡议书”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发布健康提示和就医指南,科学指导工作人员正确认识和预防疾病,引导食堂员工规范防控行为,提高自觉防控意识和能力,做好个人防护,减少疫情期间不必要外出,规范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参加聚会,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
2、对食堂全体人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生物学特性、传染性、危害性、传播方式、传播途径和防控知识的教育,要求员工学习掌握相关的疫情防控知识,并组织上岗考核。
(二)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1、制定发生员工发烧、乏力、干咳或呼吸困难等症状的隔离与应急处置措施,隔离措施和应急交通送医治疗路线定点医院联系等预案。
2、制定就餐过程中发现疑似病例和疑似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