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些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优质4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1.事故简要经过
20xx年x月x日,某局修试管理所在新建的110kV马牵线N61塔进行线路参数测试,由本局送电管理所配合在该线路末端进行短路和接地等工作。当进行到C相线路测绝缘时,在铁塔横担主材内侧角铁上待命的检修班工作人员受令去解开C相接地线。当其解开扣于角铁上的安全带,起立并用手去拿身旁已解开的转移防坠保险绳时,因站立不稳,从18m高处坠落,所戴安全帽在下坠过程中脱落,致使头部撞在塔基回填土上,受重伤。
2.事故原因及暴露的问题
(1)工作人员在杆塔上作业时,因解开扣于角铁上的安全带,致使失稳从高处坠落,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2)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送电管理所工作人员在杆塔上作业,虽然是一项经常性工作,但对杆上作业危险性重视不够,以致在高处作业移位时失去安全保护。
(3)安全帽及其佩带方法不符合要求。所使用的竹条安全帽没有帽箍、后箍。佩带安全帽时,下颚带没有扎紧系好,以致下坠时安全帽脱落,导致头部直接受外力冲击,加重了脑部的受伤程度。
(4)安全组织技术措施还未真正落实到班组,现场施工管理中缺乏全面的安全防范措施,在杆塔上作业,未明确工作监护人。对现场作业的习惯性违章行为未能及时纠正。
(5)对生产现场安全工器具、劳保用品、安全防护用品的购置、发放、使用未制订统一的管理规定,并进行监督检查。
3事故对策及防范措施
3.1杆塔上作业的安全要求
(1)凡在杆塔上高处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带和戴安全帽。
(2)上杆前应先检查登杆工具、防坠工具是否牢固、可靠、完整、符合要求。上、下杆时,应有具体防止坠落的安全技术措施,以防登高过程中下坠时失去保护。
(3)在杆塔上作业,包括在杆塔上待命、休息、位置转移等,任何时候都不得失去后背防坠保险绳的保护。
(4)在办理许可手续后,工作负责人必须始终在工作现场认真履行监护职责。当工作地点分散,监护有困难时,每个工作地点要增设专责监护人,及时制止违章作业行为。
(5)攀登杆塔和在杆塔上作业时,每基杆塔都应设专人进行全过程监护。对有触电危险或施工复杂,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以及由新工作人员负责进行的工作,应设专责监护人。专责监护人不得兼任其它工作。
(6)挂接地线时,应先接接地端,后接导线端。装、拆接地线时,工作人员应使用绝缘棒,戴绝缘手套,人体不得碰触接地线,以防感应电压伤害。
3.2安全帽方面的防范措施
(1)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并系好下颚带。没有下颚带的安全帽不允许使用。
(2)购入的安全帽应有产品检验合格证,安全帽应经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3)现场使用的安全帽应有制造厂家、商标、型号、制造日期、生产合格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永久性标记。不齐全的,应查明产品来源,否则视为不合格产品。
(4)安全帽的使用期以产品制造日期开始计算,植物枝条编织帽不超过2年,塑料帽不超过2.5年,玻璃钢橡胶帽不超过3.5年。
(5)达到上述使用期后的安全帽,由单位组织按国标《安全帽试验方法》进行抽查测试,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以后每年抽检1次,抽检不合格的应将全批安全帽报废。
3.3安全带方面的防范措施
(1)在杆塔上或其它构架上高处作业,必须使用带有后背防坠保险绳的双保险安全带,系安全带后必须立即检查扣环是否扣牢扣好。
(2)安全带应系在杆塔及牢固的构架上,防止安全带从杆顶脱出或从构架上松脱。在杆塔、构架上转移位置时,不得失去后背防坠保险绳的保护。
(3)为了减少人体对地的绝对落差,安全带应高挂低用,并注意防止摆动碰撞。当使用3m以上长绳时,应加装缓冲器。
(4)安全带应全数作定期试验。外表检查每月1次。静负荷试验按2205N拉力拉5min,每半年1次。试验后检查是否有变形、破裂等情况,并做好试验、检查记录。不合格的安全带应及时淘汰。
(5)安全带使用2年后,按批量购入情况,抽检1次;围杆带做静负荷试验,以2205N拉力拉5min,无破断可以继续使用。对抽试过的样带,必须更换安全绳后才能继续使用。
(6)安全带使用期限为3~5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达到使用期限5年的安全带,尽管外表无损伤,也应报废。
一、施工安全防护技术问题
施工现场的重点部位,如:砌筑、抹灰、钢筋等操作平台。塔吊、施工升降机和物料提升机卸料平台,楼层临边洞口,外脚手架。吊篮、屋面等临边、洞口、作业面等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是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二、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1、施工企业安全责任不落实
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不到位,未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在安全防护方面投入不足,预防高处坠落的安全设施被简化或缺失。项目管理人员对现场存在的习惯性违章和一些隐患问题不敏感、不制止、无动于衷、见怪不怪、甚至有的管理人员还带头盲目乱干。
2、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施工企业未按规定开展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或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性。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一些从事高空作业的施工人员,不佩戴安全带、防滑鞋等安全防护用品,不具备特种作业资格证书。
3、监理单位安全监理不力
项目监理单位未按规定认真履行监理职责,对施工贤长风安全防护不到位的问题没有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对施工企业和项目人员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行为视而不见。
三、预防措施
1、切实提高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水平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动态管理的过程,加强安全防护设施的管理也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施工前必须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器设备和其他各种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投入使用;施工过程中,对高处作业应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当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机人身安全的必须停止作业;因作业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后实施;井架、施工电梯等垂直运输设备与建筑物通道的两侧边,必须设防护栏杆;地面通道上部应搭设安全防护棚,双茏井架通道间,应予以分隔封闭。各种垂直运输接料平台,除两侧设防护栏杆外,平台口海英设置安全门;起重的吊装作业、塔吊、物料提升机等其他垂直运输设备的施工组织设计应详细编制,设计中应包括专项计算、装拆施工顺序、安全技术措施与注意事项、特殊情况防范措施等。装拆过程应严格按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施工作业现场所有存在坠落隐患的物件,应一律线性拆除或加以固定,高出作业所有的物料应堆码平稳,不得妨碍通行及装拆作业。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地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遇强风、大雾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
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要切实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要认真执行班组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制度,确保施工作业人员的行为安全。要加强现场安全监察力度,通过安全巡检、周检、专项检查等方式对高处作业中违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人员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进行纠正,彻底改变作业人员习惯性违章的行为。
3、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施工企业要严格按照要求对规定范围内的高处作业编制施工安全专项方案,且方案必须按照程序进行审批。要加强对可能会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重点部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尤其是临边、洞口及各类平台等部位。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教育及安全作业技术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个体防护用品,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建筑施工现场,特别是高处作业场所,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色标、安全标志,传递安全信息,以利于高处作业人员便是安全区和安全重点关键部位。要积极开发、引进并利用新技术、提高施工现场重点部位的安全防护水平和施工人员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要加强特种作业人员资格的审核。要加强与分包单位的沟通,确保各方安全职责落实到位。要建立健全现场安全管理体系,在高处作业管理的控制方面做到关键部位有检查,危险部位有监护。
2.事故原因及暴露的问题
(1)工作人员在杆塔上作业时,因解开扣于角铁上的安全带,致使失稳从高处坠落,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2)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送电管理所工作人员在杆塔上作业,虽然是一项经常性工作,但对杆上作业危险性重视不够,以致在高处作业移位时失去安全保护。
(3)安全帽及其佩带方法不符合要求。所使用的竹条安全帽没有帽箍、后箍。佩带安全帽时,下颚带没有扎紧系好,以致下坠时安全帽脱落,导致头部直接受外力冲击,加重了脑部的受伤程度。
(4)安全组织技术措施还未真正落实到班组,现场施工管理中缺乏全面的安全防范措施,在杆塔上作业,未明确工作监护人。对现场作业的习惯性违章行为未能及时纠正。
(5)对生产现场安全工器具、劳保用品、安全防护用品的购置、发放、使用未制订统一的管理规定,并进行监督检查。
3事故对策及防范措施
3.1杆塔上作业的安全要求
(1)凡在杆塔上高处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带和戴安全帽。
(2)上杆前应先检查登杆工具、防坠工具是否牢固、可靠、完整、符合要求。上、下杆时,应有具体防止坠落的安全技术措施,以防登高过程中下坠时失去保护。
(3)在杆塔上作业,包括在杆塔上待命、休息、位置转移等,任何时候都不得失去后背防坠保险绳的保护。
(4)在办理许可手续后,工作负责人必须始终在工作现场认真履行监护职责。当工作地点分散,监护有困难时,每个工作地点要增设专责监护人,及时制止违章作业行为。
(5)攀登杆塔和在杆塔上作业时,每基杆塔都应设专人进行全过程监护。对有触电危险或施工复杂,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以及由新工作人员负责进行的工作,应设专责监护人。专责监护人不得兼任其它工作。
(6)挂接地线时,应先接接地端,后接导线端。装、拆接地线时,工作人员应使用绝缘棒,戴绝缘手套,人体不得碰触接地线,以防感应电压伤害。
3.2安全帽方面的防范措施
(1)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并系好下颚带。没有下颚带的安全帽不允许使用。
(2)购入的安全帽应有产品检验合格证,安全帽应经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3)现场使用的安全帽应有制造厂家、商标、型号、制造日期、生产合格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永久性标记。不齐全的,应查明产品来源,否则视为不合格产品。
(4)安全帽的使用期以产品制造日期开始计算,植物枝条编织帽不超过2年,塑料帽不超过2.5年,玻璃钢橡胶帽不超过3.5年。
(5)达到上述使用期后的安全帽,由单位组织按国标《安全帽试验方法》进行抽查测试,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以后每年抽检1次,抽检不合格的应将全批安全帽报废。
3.3安全带方面的防范措施
(1)在杆塔上或其它构架上高处作业,必须使用带有后背防坠保险绳的双保险安全带,系安全带后必须立即检查扣环是否扣牢扣好。
(2)安全带应系在杆塔及牢固的构架上,防止安全带从杆顶脱出或从构架上松脱。在杆塔、构架上转移位置时,不得失去后背防坠保险绳的保护。
(3)为了减少人体对地的绝对落差,安全带应高挂低用,并注意防止摆动碰撞。当使用3m以上长绳时,应加装缓冲器。
(4)安全带应全数作定期试验。外表检查每月1次。静负荷试验按2205N拉力拉5min,每半年1次。试验后检查是否有变形、破裂等情况,并做好试验、检查记录。不合格的安全带应及时淘汰。
(5)安全带使用2年后,按批量购入情况,抽检1次;围杆带做静负荷试验,以2205N拉力拉5min,无破断可以继续使用。对抽试过的样带,必须更换安全绳后才能继续使用。
(6)安全带使用期限为3~5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达到使用期限5年的安全带,尽管外表无损伤,也应报废。
1.高处坠落事故的规律
高处坠落事故规律,是指人们在从事高处作业中,人与相关物体结合时违背客观事物规律而产生的异常运动失去了控制,经过量变积累发生了灾变的普遍性表现形式。掌握了规律,就能有效地予以预防和控制。
1.1高处坠落事故的类别
高处坠落事故的事故类别大约为如下九种:
下面这些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优质4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1.事故简要经过
20xx年x月x日,某局修试管理所在新建的110kV马牵线N61塔进行线路参数测试,由本局送电管理所配合在该线路末端进行短路和接地等工作。当进行到C相线路测绝缘时,在铁塔横担主材内侧角铁上待命的检修班工作人员受令去解开C相接地线。当其解开扣于角铁上的安全带,起立并用手去拿身旁已解开的转移防坠保险绳时,因站立不稳,从18m高处坠落,所戴安全帽在下坠过程中脱落,致使头部撞在塔基回填土上,受重伤。
2.事故原因及暴露的问题
(1)工作人员在杆塔上作业时,因解开扣于角铁上的安全带,致使失稳从高处坠落,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2)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送电管理所工作人员在杆塔上作业,虽然是一项经常性工作,但对杆上作业危险性重视不够,以致在高处作业移位时失去安全保护。
(3)安全帽及其佩带方法不符合要求。所使用的竹条安全帽没有帽箍、后箍。佩带安全帽时,下颚带没有扎紧系好,以致下坠时安全帽脱落,导致头部直接受外力冲击,加重了脑部的受伤程度。
(4)安全组织技术措施还未真正落实到班组,现场施工管理中缺乏全面的安全防范措施,在杆塔上作业,未明确工作监护人。对现场作业的习惯性违章行为未能及时纠正。
(5)对生产现场安全工器具、劳保用品、安全防护用品的购置、发放、使用未制订统一的管理规定,并进行监督检查。
3事故对策及防范措施
3.1杆塔上作业的安全要求
(1)凡在杆塔上高处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带和戴安全帽。
(2)上杆前应先检查登杆工具、防坠工具是否牢固、可靠、完整、符合要求。上、下杆时,应有具体防止坠落的安全技术措施,以防登高过程中下坠时失去保护。
(3)在杆塔上作业,包括在杆塔上待命、休息、位置转移等,任何时候都不得失去后背防坠保险绳的保护。
(4)在办理许可手续后,工作负责人必须始终在工作现场认真履行监护职责。当工作地点分散,监护有困难时,每个工作地点要增设专责监护人,及时制止违章作业行为。
(5)攀登杆塔和在杆塔上作业时,每基杆塔都应设专人进行全过程监护。对有触电危险或施工复杂,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以及由新工作人员负责进行的工作,应设专责监护人。专责监护人不得兼任其它工作。
(6)挂接地线时,应先接接地端,后接导线端。装、拆接地线时,工作人员应使用绝缘棒,戴绝缘手套,人体不得碰触接地线,以防感应电压伤害。
3.2安全帽方面的防范措施
(1)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并系好下颚带。没有下颚带的安全帽不允许使用。
(2)购入的安全帽应有产品检验合格证,安全帽应经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3)现场使用的安全帽应有制造厂家、商标、型号、制造日期、生产合格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永久性标记。不齐全的,应查明产品来源,否则视为不合格产品。
(4)安全帽的使用期以产品制造日期开始计算,植物枝条编织帽不超过2年,塑料帽不超过2.5年,玻璃钢橡胶帽不超过3.5年。
(5)达到上述使用期后的安全帽,由单位组织按国标《安全帽试验方法》进行抽查测试,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以后每年抽检1次,抽检不合格的应将全批安全帽报废。
3.3安全带方面的防范措施
(1)在杆塔上或其它构架上高处作业,必须使用带有后背防坠保险绳的双保险安全带,系安全带后必须立即检查扣环是否扣牢扣好。
(2)安全带应系在杆塔及牢固的构架上,防止安全带从杆顶脱出或从构架上松脱。在杆塔、构架上转移位置时,不得失去后背防坠保险绳的保护。
(3)为了减少人体对地的绝对落差,安全带应高挂低用,并注意防止摆动碰撞。当使用3m以上长绳时,应加装缓冲器。
(4)安全带应全数作定期试验。外表检查每月1次。静负荷试验按2205N拉力拉5min,每半年1次。试验后检查是否有变形、破裂等情况,并做好试验、检查记录。不合格的安全带应及时淘汰。
(5)安全带使用2年后,按批量购入情况,抽检1次;围杆带做静负荷试验,以2205N拉力拉5min,无破断可以继续使用。对抽试过的样带,必须更换安全绳后才能继续使用。
(6)安全带使用期限为3~5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达到使用期限5年的安全带,尽管外表无损伤,也应报废。
一、施工安全防护技术问题
施工现场的重点部位,如:砌筑、抹灰、钢筋等操作平台。塔吊、施工升降机和物料提升机卸料平台,楼层临边洞口,外脚手架。吊篮、屋面等临边、洞口、作业面等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是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二、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1、施工企业安全责任不落实
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不到位,未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在安全防护方面投入不足,预防高处坠落的安全设施被简化或缺失。项目管理人员对现场存在的习惯性违章和一些隐患问题不敏感、不制止、无动于衷、见怪不怪、甚至有的管理人员还带头盲目乱干。
2、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施工企业未按规定开展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或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性。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一些从事高空作业的施工人员,不佩戴安全带、防滑鞋等安全防护用品,不具备特种作业资格证书。
3、监理单位安全监理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