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学校卫生专项检查方案范本7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校园卫生工作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为了美化校园、净化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促进学校卫生工作的健康开展,特制定此评比细则,在德育处和团委老师的带领下,由学生会卫生部的同学对各个班级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具体标准如下:卫生检查标准
(一)教室卫生
1、室内空气清新,桌椅整齐清洁,桌面书籍摆放整齐。
2、讲台桌面洁净,无灰尘,无污迹,物品摆放有序;黑板不乱画乱涂。
3、室内灯具干净,墙围无灰尘,公物管理得当,器物摆放整齐。
4、门窗玻璃明亮洁净,门框、窗台干净。
5、天花板、墙壁洁净,无灰网、灰尘、污迹、污印,不随意乱贴乱画。
6地面清洁,无灰尘、杂物、痰迹、污迹。
7、卫生洁具摆放整齐,垃圾、废水及时清倒。
(二)清洁区卫生
1、地面清洁,无垃圾,无卫生死角,教学楼区域应拖地。
2、花坛、树坑内无杂草杂物。
(三)公厕卫生
1.厕所内六面保持洁净(即地面、四壁、顶棚),具体要求:地面:无积水、痰迹、烟头等杂物。
墙面:无污迹,乱贴乱画、小广告等。
顶棚:无污迹、蛛网、无顶板破损、脱落等现象。
2.小便排水顺畅,无积存尿液、尿垢、烟头等杂物。
3、无积存粪便。
卫生检查评比细则
(一)教室卫生(10分)
1、地面上有铅笔屑、碎纸片、粉笔头、污迹等,扣2分。
2、课桌椅摆放明显不整齐,课桌抽屉内有杂物,扣1分。
3、卫生洁具摆放不整齐,卫生角整理不干净,扣1分。
4、讲台上物品摆放杂乱、有灰尘,扣1分。
5、墙壁、门窗有蜘蛛网、明显污迹,扣1分。
6、走廊有污迹、灰尘,扣1分。
7、走廊的消防栓,宣传挂图有灰尘,扣1分。
8、未拖地,扣2分。
(二)清洁区卫生(10分)
1、清洁区内凡有杂物,如石子、污迹、果皮纸屑等,扣2分。
2、打扫完后,卫生工具还留在清洁区,扣1分。
3、垃圾没清理完,扣1分。
4、全天未对清洁区进行保洁维护,及时捡拾废弃物,扣4分。
5、教学楼内清洁区未拖地,扣2分;教学楼外清洁区花坛有杂物,扣2分。
三、清洁卫生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1.每学期以班为单位,学校配发必要的劳动清洁工具。
2.坚持对各教室、清洁区每天一小扫,每周星期一大扫除制度(厕所每天冲洗一次)。
3、卫生打扫的具体时间是周一至周四下午第六节课后和周五第四节课后,保洁时间为每天上午和下午第一节前。
4、逢大扫除时各班主任要周密安排,现场指挥,保证打扫质量。
5、全体师生要树立爱校如家观念,时刻关注本班清洁区、教室卫生状况,坚持随脏随扫,时刻保证学校清洁卫生。
四、清洁卫生管理检查制度
1、每天两次保洁的卫生检查由德育处和团委老师带领学生会同学负责检查,记录。
2.每周大扫除,由学校领导协同德育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将检查情况记录在册。
3、每月学校将卫生检查情况进行汇总,纳入班级考核。
4、不按学校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卫生大扫除或对学校的安排拒不执行的班级不得评为“文明班级”。
5、卫生考核被评为第一的班级全校通报表扬,并授予“卫生流动红旗”
一、指导思想
为加强学校卫生工作,创建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切实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原则
专项检查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一)学校积极配合、共同组织实施;
(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综合检查;
(三)集中检查与日常监督管理相结合。
三、检查范围和重点
集体卫生与个人卫生
四、检查目标
发现和消除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传染病疫情暴发隐患;加强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使之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建立有效的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促进学校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检查的步骤和时间安排
专项检查工作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准备。时间为2月份。
各班要大力宣传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规范;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专项检查工作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二阶段:各班自查自纠。时间为3月上旬至4月初。
各班在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管理状况进行全面自查,查找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卫生管理制度。
第三阶段:集中检查。时间为5月份至7月份。
各班级围绕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控管理等重点开展检查工作。
第四阶段:工作总结。时间为7月份。
第五阶段:抽查。
学校对各班级开展专项检查情况进行抽查。
为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卫生良好、保障师生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一、根据每学年学校划定的全校各班级卫生包干区,确定班主任老师为第一责任人,班级劳动委员为具体责任人,负责本班级卫生包干区的清扫和保洁工作。
二、班级包干区的环境卫生必须每天三小扫、每周一大扫,即:每天早晨8:30以前由当天值日的同学到校打扫,中午饭后第二次打扫,下午放学前再打扫一遍;每周一下午全校大扫除时由劳动委员指派足够人力彻底打扫卫生包干区。
三、卫生包干区的日常检查工作由保健老师负责,对全校的包干区实行每日不定时二次抽查与一次普查,并进行评级、记录、反馈、存档,对检查结果实行每日上墙公示,每周汇总反馈,并纳入每月班主任考核。每周一全校大扫除后的卫生检查,由校大队部负责组织部分班级的劳动委员,对全校各班级的教室卫生和包干区卫生进行全面的检查、分项打分,每周向全校公布一次。
四、每月结束前由保健室汇总本月卫生检查数据,评出学校卫生先进班集体,并颁发卫生流动红旗。
包干区卫生检查评比细则
【检查细则】
1、保健老师工作日不定时二次抽查与一次普查,并进行评级、问题记录、反馈与记录,对检查结果并纳入每月班主任考核。
2、检查结果由校保健室统计,实行每日上墙公示,每周汇总反馈,并纳入每月班主任考核。
3、班级及办公室室内卫生不含在包干区检查范围内。
【五项卫生标准】
1、校园内地面及草坪无纸屑、塑料袋、瓜皮果壳等垃圾;
2、楼梯扶手、走廊栏杆、窗台、宣传画框、开关无灰尘;
3、门窗干净、地面整洁,墙壁无灰尘(不包括北窗玻璃);
4、有水池的地方保持水池畅通,水池周围及瓷砖干净、无污迹;
5、地面及外墙面无汤汁油污;
【等级评定标准】
优:以上5项卫生标准均达标
良:第1项卫生标准达标,但第2-5项有1-2项不达标
劣:第1项卫生标准不达标,或第2-5项有3-4项不达标
【卫生流动红旗评选办法】
1、学校本部70个班级以月度评比优数的前14名颁发红旗;
2、月度优数相等的班级,则视良、劣次数界定。
一、指导思想:
为建设干净整洁、优美舒适的育人环境,全面开展学校卫生环境清洁工程,展现环境整洁、安全文明、秩序井然的学校新面貌,促进师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特制定本方案。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班班主任
三、校园风貌现状:
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尤其是班主任的辛勤劳动,学校校园风貌有了一定改观:校园显得干净整洁,教室里课桌椅摆放有序,抽屉里整齐干净,垃圾桶每天能及时清理。
四、校园环境卫生潜在问题:
1、各班清扫卫生做得彻底,但保洁工作不力,一到课余时间各清洁区都有垃圾产生;
2、垃圾清理及时了,倒垃圾的学生责任感强了,但垃圾桶附近的卫生状况还有待加强。
3、有正义感的学生多了,讲卫生的学生多了,乱丢垃圾的学生少了,但还是有丢垃圾现象发生;
4、孩子教育家长讲卫生达到了一定效果,但家长我行我素的依然有。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
成立学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清洁卫生工作。全体教职工均实行教学、安全、卫生一岗三责制,时刻把清洁卫生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形成校长亲自抓、副校长具体抓,各班主任抓落实,师生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环境卫生工作机制,使得学校环境卫生工作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管,时时有人管。
(二)常规管理,常抓不懈
一是实行清洁卫生责任区制度。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分区域、分班级包管校园卫生责任区。二实行每天清洁卫生保洁制度。各班设立卫生小组,安排本班学生3—5人在课间加强巡视,对各自班级清洁责任区实施保洁。三是实行清洁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学校加大清洁卫生评比分值在每期“文明班”评选中的权重,将清洁卫生的评比结果与班主任工作考核和奖惩挂钩。
(三)查找问题,解决难题
对文明小卫士进行值日活动指导,以“榜样引路、听其诉苦、给予理解、出谋划策、集思广益”等基本思想规范值日生值日,让他们真正起到榜样示范、监督管理的作用。
一、指导思想
把开展“清洁校园”主题活动作为提高学生文明健康向上素质的重要内容。完成“校容校貌整洁优美”的工作目标。
二、实施措施
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学校卫生专项检查方案范本7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校园卫生工作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为了美化校园、净化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促进学校卫生工作的健康开展,特制定此评比细则,在德育处和团委老师的带领下,由学生会卫生部的同学对各个班级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具体标准如下:卫生检查标准
(一)教室卫生
1、室内空气清新,桌椅整齐清洁,桌面书籍摆放整齐。
2、讲台桌面洁净,无灰尘,无污迹,物品摆放有序;黑板不乱画乱涂。
3、室内灯具干净,墙围无灰尘,公物管理得当,器物摆放整齐。
4、门窗玻璃明亮洁净,门框、窗台干净。
5、天花板、墙壁洁净,无灰网、灰尘、污迹、污印,不随意乱贴乱画。
6地面清洁,无灰尘、杂物、痰迹、污迹。
7、卫生洁具摆放整齐,垃圾、废水及时清倒。
(二)清洁区卫生
1、地面清洁,无垃圾,无卫生死角,教学楼区域应拖地。
2、花坛、树坑内无杂草杂物。
(三)公厕卫生
1.厕所内六面保持洁净(即地面、四壁、顶棚),具体要求:地面:无积水、痰迹、烟头等杂物。
墙面:无污迹,乱贴乱画、小广告等。
顶棚:无污迹、蛛网、无顶板破损、脱落等现象。
2.小便排水顺畅,无积存尿液、尿垢、烟头等杂物。
3、无积存粪便。
卫生检查评比细则
(一)教室卫生(10分)
1、地面上有铅笔屑、碎纸片、粉笔头、污迹等,扣2分。
2、课桌椅摆放明显不整齐,课桌抽屉内有杂物,扣1分。
3、卫生洁具摆放不整齐,卫生角整理不干净,扣1分。
4、讲台上物品摆放杂乱、有灰尘,扣1分。
5、墙壁、门窗有蜘蛛网、明显污迹,扣1分。
6、走廊有污迹、灰尘,扣1分。
7、走廊的消防栓,宣传挂图有灰尘,扣1分。
8、未拖地,扣2分。
(二)清洁区卫生(10分)
1、清洁区内凡有杂物,如石子、污迹、果皮纸屑等,扣2分。
2、打扫完后,卫生工具还留在清洁区,扣1分。
3、垃圾没清理完,扣1分。
4、全天未对清洁区进行保洁维护,及时捡拾废弃物,扣4分。
5、教学楼内清洁区未拖地,扣2分;教学楼外清洁区花坛有杂物,扣2分。
三、清洁卫生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1.每学期以班为单位,学校配发必要的劳动清洁工具。
2.坚持对各教室、清洁区每天一小扫,每周星期一大扫除制度(厕所每天冲洗一次)。
3、卫生打扫的具体时间是周一至周四下午第六节课后和周五第四节课后,保洁时间为每天上午和下午第一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