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些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体育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6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体育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1

为确保体育场地、器材的安全和使用,保护公共的财产不受损失,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人生安全,在我校制定的各项安全措施的基础上,根据体育组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此安全防范措施:

一、体育场地、器材的安全与保护;

1、各类器材在使用前,需先进行安全检查,方可使用,做到每学期检查1—2次,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2、学校的运动场地、器材是学校的财产,要合理分配和使用;做到人人爱护、人人保护公有财产和设施。

3、增强对体育场馆、器材的保护意识,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在各运动场所、器材室配置足够的消防设施。

4、切实做好用电、用水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本着安全、节约、合理的原则使用。

5、定期检查体育场地、器材、器械是否符合安全卫生要求,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向上级反映和及时解决。

6、做到体育场地专人专管,保证场地、场馆器械的安全,保证器材的合理使用。

具体安排如下:

总负责人:

篮球场:

乒乓球:

田径场:

器材室:

二、体育运动安全

1、体育教学必须以学生“健康第一”为原则,必须做到安全第一。

2、教学中心必须严格执行教学常规,加强安全教育,严禁学生违规上课。

3、教育学生重视自我保护,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

4、教师对所教授课的认识要全面,要有严格的预防和防范措施,合理运用保护;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5、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等客观因素,合理安排教材,合理安排教材的深度和难度。

6、上课时,要服从体育教师的安排,不做与该课无关的事;不得擅自进行教师没有布置的活动项目;课上学生不准带有尖锐器具,防止事故发生。

7、上、下课都必须清点人数。

上课前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等,课后要进行登记。

8、学生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装,穿运动鞋。

体育课中,如确需穿钉鞋时,必须得到体育教师的允许。

9、跳高跳远场地经常清扫,翻换沙子,使用前认真检查。

10、对运动幅度较大的体育运动项目,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讲清基本动作要领,做好全面的保护工作,防止出现意外伤害。

11、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体质状况或特定疾病,给予必要的照顾和指导。

12、教学中学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应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使学生的伤害程度降到最低。

体育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2

本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全面维护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校园及校园周边的社会治安秩序和健康、文明环境,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和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安全工作事关学校稳定,社会稳定,力促学校持续和谐发展,必须长抓不懈,时时警钟长鸣。

为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保障学校和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及社会稳定,有效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确保全年学校安全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1、加强教学区、活动区的管理,经常性的进行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加强责任制度化的监督管理,落实责任。

实行校级领导的有效监督和指导工作。

3、教学区安全工作以班主任为主,其他任课教师为辅的管理办法,实行日检查制度,发现存有不安全因素及时向教导处、总务处汇报处理。

4、活动场地安全工作由体育教师监管,实行日检查制,及时解决处理不安全因素,重大隐患及时上报校主管领导,以便及时解决,恢复学生活动。

5、教学区、活动场地的安全检查每学期由教导处、总务处进行一次详细全面检查,并向校领导汇报检查情况。

6、总务处必须对全校的教学设施,全面细致的检查,确保教学设施的安全使用。

7、各班主任每天放学必须认真检查门窗、电灯是否关好,如工作马虎,将会给教育教学造成严重的损失。

8、教室和办公室出现门窗玻璃损坏的,甚至掉墙皮、电线,漏电等危险现象,教师应马上通知总务处,进行及时处理,以防止发生不安全的因素和伤亡事故。

9、各办公室、教室负责人离开或下班必须认真检查门窗,电源开关,如果出现不关门窗、电灯,使办公室造成经济损失的,由负责人承担责任。

10、负责教具仪器室的人员一定要认真负责,凡贵重仪器设备如:录放机、摄像机等必须存放好,锁好,以防被盗或损坏。

体育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3

为使学校体育器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更有效地服务体育教学,制定如下制度:

1、体育器材室是体育器材存放、保管的重要场所,由专人负责。

未经许可,其他人员不得擅自进入体育器材室。

2、建立体育器材的总帐和明细帐,做到帐物相符,如有变动及时做好记录,每学期期末核对一次,做到帐物相符。

新添置的体育器材先入册登记后再使用。

3、室内各类体育器材应分类存放,做到整齐、有序,登记注册,便于借取使用。

4、体育器材是为本校教学、训练、活动服务的。

未经学校批准,不得随意外借。

为保证活动时间,器材的借、还必须在课前课后进行,不在上课中进行,否则不予办理。

5、体育器材使用实行登记制度。

凡借用的体育器材,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和训练的情况下,应按规定办理借用手续,借用期间一律不得转借。

6、体育教学使用的器材,必须由任课教师填写体育器材借用单,方可借用。

下课后须按时归还,如有丢失或损坏,一律由任课教师负责追回或令其原价赔偿。

7、班级课外活动借用器材,由班主任领借,并做好登记手续,当日归还。

器材不得随意借给学生,如有丢失或损坏应由班主任负责追回或令其原价赔偿。

8、运动队训练比赛所借器材、服装由主教练负责统一借用,统一收回,比赛结束后及时归还。

9、除带业余训练队的体育教师自行管理部分训练器材外,大件器材随借随还,不得擅自保管。

体育教师常用的器材(如秒表等),借用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学期,学期末办理借还手续,第二学期重新借用。

10、学校体育器材和设备原则上不向校外出借。

特殊情况必须经学校批准后,按规定办理借用手续,并按时归还。

借期内不得转借,如有损坏和丢失,均照原价赔偿。

11、学校体育运动场地一般不外借,凡需借用的单位,应持介绍信与学校联系,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使用单位应付场地维护费,如需借用器材,则根据使用的多少和磨损程度,酌情增加收费。

如有丢失或损坏一律照价赔偿。

12、所有借出器材借用过程中,若有人为损坏或丢失,须在一周内照价赔偿,逾期将双倍赔偿。

13、教师调离工作岗位,应按规定清理借用手续,交回借用器材,丢失或损坏者,照价赔偿。

14、保持室内卫生清洁,离开时切断电源,关闭好门窗,认真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15、器材管理负责人要经常检查室内器材的完好情况,及时上报需要补充的器材。

16、每学期末进行一次财产清理,做好新学期体育器材的补充预算工作。

体育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4

为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器材的安全使用和管理,保证教育教学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1.体育器材室的体育设施、器材等必须由专人负责管理、使用,做好记录,做到科学管理、使用规范。

⒉体育器材室的所有专用器材、设备等物资实行帐册管理,应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

下面这些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体育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6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体育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1

为确保体育场地、器材的安全和使用,保护公共的财产不受损失,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人生安全,在我校制定的各项安全措施的基础上,根据体育组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此安全防范措施:

一、体育场地、器材的安全与保护;

1、各类器材在使用前,需先进行安全检查,方可使用,做到每学期检查1—2次,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2、学校的运动场地、器材是学校的财产,要合理分配和使用;做到人人爱护、人人保护公有财产和设施。

3、增强对体育场馆、器材的保护意识,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在各运动场所、器材室配置足够的消防设施。

4、切实做好用电、用水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本着安全、节约、合理的原则使用。

5、定期检查体育场地、器材、器械是否符合安全卫生要求,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向上级反映和及时解决。

6、做到体育场地专人专管,保证场地、场馆器械的安全,保证器材的合理使用。

具体安排如下:

总负责人:

篮球场:

乒乓球:

田径场:

器材室:

二、体育运动安全

1、体育教学必须以学生“健康第一”为原则,必须做到安全第一。

2、教学中心必须严格执行教学常规,加强安全教育,严禁学生违规上课。

3、教育学生重视自我保护,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

4、教师对所教授课的认识要全面,要有严格的预防和防范措施,合理运用保护;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5、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等客观因素,合理安排教材,合理安排教材的深度和难度。

6、上课时,要服从体育教师的安排,不做与该课无关的事;不得擅自进行教师没有布置的活动项目;课上学生不准带有尖锐器具,防止事故发生。

7、上、下课都必须清点人数。

上课前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等,课后要进行登记。

8、学生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装,穿运动鞋。

体育课中,如确需穿钉鞋时,必须得到体育教师的允许。

9、跳高跳远场地经常清扫,翻换沙子,使用前认真检查。

10、对运动幅度较大的体育运动项目,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讲清基本动作要领,做好全面的保护工作,防止出现意外伤害。

11、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体质状况或特定疾病,给予必要的照顾和指导。

12、教学中学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应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使学生的伤害程度降到最低。

体育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2

本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全面维护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校园及校园周边的社会治安秩序和健康、文明环境,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和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安全工作事关学校稳定,社会稳定,力促学校持续和谐发展,必须长抓不懈,时时警钟长鸣。

为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保障学校和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及社会稳定,有效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确保全年学校安全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1、加强教学区、活动区的管理,经常性的进行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加强责任制度化的监督管理,落实责任。

实行校级领导的有效监督和指导工作。

3、教学区安全工作以班主任为主,其他任课教师为辅的管理办法,实行日检查制度,发现存有不安全因素及时向教导处、总务处汇报处理。

4、活动场地安全工作由体育教师监管,实行日检查制,及时解决处理不安全因素,重大隐患及时上报校主管领导,以便及时解决,恢复学生活动。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