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3年家电行业的现状和前景分析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供大家参考。

2023年家电行业的现状和前景分析1

一、智能家电行业概况

智能家电就是将微处理器、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引入家电设备后形成的家电产品,具有自动感知住宅空间状态和家电自身状态、家电服务状态,能够自动控制及接收住宅用户在住宅内或远程的控制指令;同时,智能家电作为智能家居的组成部分,能够与住宅内其它家电和家居、设施互联组成系统,实现智能家居功能。

我国智能家电行业产业链上游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要零部件,如MCU、芯片、电机、风机等,第二类是平台及方案,即语音控制交互技术、操作系统平台等。

产业链下游指的就是将智能家电通过电商平台、家电连锁、商场超市等渠道销售给客户。

二、智能家电行业发展现状

如今的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家电向智能化演进。

在智能家居家电领域,目前家电企业的研发思维已逐步从技术思维、产品思维过渡到用户体验思维。

智能家电的不断发展也推动着市场规模逐年上升。

2020年中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增至5155亿元,相比2019年上升21.82%。

在主力大家电产品中,彩电的智能化率最高,空调、洗衣机的智能化渗透率也在不断提速。

2020年我国智能电视占比最大达55%,其次为智能空调、智能洗衣机、智能冰箱,分别占比24%、10%、6%。

2017-2020年我国四类重点智能产品零售额渗透率均整体呈上升的态势。

其中,2019年我国智能彩电零售额渗透率首次超过智能空调,2020年彩电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67.5%。

相对于彩电,白电的智能化进程相对滞后,白电产品中,空调是智能化渗透率相对最高的品类,2020年渗透率为64.3%,而智能洗衣机、智能冰箱的渗透率分别仅17.6%、19.1%。

三、智能家电行业产业链分析

1、上游分析

智能家电的运作过程往往依赖于物联网、互联网以及电子芯片等现代技术的应用和处理。

我国智能芯片的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9.0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75.1亿元,相比于2019年的56.1亿元上升33.87%。

用户可以通过各种主动式传感器实现智能家电的主动性动作响应。

用户还可以自己定义不同场景不同智能家电的不同响应。

例如智能空调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及用户所在地域,自动调整其工作状态以达到最佳效果。

自2016年起,我国传感器规模逐年上升,2020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2510亿元,同比增长14.66%。

MCU作为智能家电的主要原材料,而家电智能化对于MCU的要求也会更高,要求性能更强。

因此,MCU市场不断壮大也能为家电智能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2016-2019年我国MCU的市场规模保持稳定上升的状态。

预计2020年我国MCU市场规模增至268.8万元,同比上升5.0%。

2、下游分析

2020年我国销售量最高的智能家电是智能彩电和智能空调,分别销售3306万台和3303万台。

其次是智能热水器,销售量为918万台,并且其同比增速排名第一,相比2019年上升68.6%。

此外,2020年厨房电器迎来了快速发展,智能厨电和智能厨小电的销售量同比增速也较高,分别同比增长52.3%达601万台、40.9%达511万台。

四、智能家电行业竞争格局

从智能家电市场品牌竞争情况来看,2020年我国智能家电市场份额(线上及线下)排在前三位的美的、格力、海尔均为布局智能领域的传统家电品牌。

海信线上与线下智能家电销售份额分列第五、四位,仅次于三大传统品牌。

从线下来看,格力和美的是智能家电线下销售渠道的龙头企业,两者市场份额占比之和高达71.9%。

其次是海尔,占比为15.1%。

线上渠道市场份额占比前二依旧是格力和美的,但是美的拔得头筹,占比高达36.7%。

奥克斯品牌主要以线上销售为主,2020年线上份额排名第四,占比达11.6%,近年来也开始布局线下领域,但线下份额占比不高。

五、智能家电行业发展趋势

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外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我国智能家电行业产业融合发展将会加速。

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家电下乡的政策,未来智能家电的需求会不断扩大,并且会不断朝着健康化发展。

2023年家电行业的现状和前景分析2

1、行业销售规模下滑

中国家电行业在经历了高速增长期后,产品普及率较高,市场已由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

过去十年中国家电产业高速增长,将2018年家电行业国内市场销售规模推高至8211亿元;2019年,受到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持续走低的结婚率与出生率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家电行业面临内需不足的问题,销售规模出现了下滑的现象,2019年家电行业国内销售规模为8032亿元,同比下降2.18%。

2、传统家电销售下降,新兴家电深受追捧

拖累家电行业销售额的主要产品来自于传统的家电产品,其中吸油烟机和空调下降幅度排名前二,分别同比下降3.94%和3.63%。

新兴的家电产品如洗碗机、干洗衣机、集成灶、美容仪、电吹风近年来深受市场的喜爱,2019年干洗衣机系列和美健系列家电产品销售额大幅上升,分别同比上涨49%和45.96%。

3、高端产品份额增长

《2020-2026年中国家电行业市场竞争状况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数据显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升级已经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健康、智能和环保的高端家电产品。

2019年线下如10000元以上的彩电、12000元以上的空调等高端产品销售额份额均较上年有所增长,其中6000元以上的洗衣机线下销售份额增长幅度最高,由2018年15%的市场份额上涨到2019年的23.3%。

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家电市场整体下滑47.5%,其中冰箱市场下滑37.8%,洗衣机市场下滑41.3%,空调市场下滑60.8%,热水器市场下滑48.4%,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家电行业遭受的最严重的一次打击。

虽然市场整体有所下滑,但TOP3头部企业份额占比仍达到45.2%。

从整体市场来看,海尔、美的以23.4%、13.4%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第二名。

海信份额占比8.4%,连续3周居第三名。

其中,海尔份额增长4.4%,首位度为1.7(即第二名的1.7倍),首位度增幅0.4。

4、家电跨界合作布局线上渠道,行业线上渠道占比逐渐提升

随着网购的普及以及专业电商在物流、配送、安装、售后等环节的服务优化,越来越多的家电制造企业跨界与专业电商进行战略合作,推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促进产品销量。

2019年3月,海尔集团与京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借助与京东家电专卖店的直供合作实现4~6线市场的渠道下沉。

伴随着家电企业线上布局进程的加快,2019年家电行业线上销售规模已经达到了38.7%。

2019年上半年中国出口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大型家电出口数量分别占中国家电各分类总产量的49%、66%、33%,微波炉、电烤箱、燃气灶等电器的外销比例更是超过70%。

如今这些数字全都变成了负数,部分企业还受到海内外股价的影响,损失更为惨重。

2023年家电行业的现状和前景分析3

家用电器是指以电能驱动的家庭用具,它包括:白色家电,用来满足和提升基本生活功能的大型家电;黑色家电,用来提供视听娱乐功能的家电;小家电,可以很方便移动使用的小型电器用品。

在现代生活中,家用电器已经是人们必不可少的商品。

不仅仅我们在衣食住行方面需要它,而且学习、娱乐等方面,家用电器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随着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家电层出不穷,中国家电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一个基础薄弱、年产值只有8.6亿元的产业,发展到今天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年产值将近5000亿元、位居世界第三的家电生产大国,取得的成绩令中国产业军团骄傲、也另世界为之惊叹。

现在就让我来分析一下中国家用电器产业的现在和发展趋势。

一.中国家电行业的发展历程

1978年以前,中国的家电业发展缓慢而又艰辛,那时人们生活困苦而使用不起任何家电,50年代时只有少数的人使用的是留声机、收音机等。

自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推进,家电业开始迅速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到掌握自主尖端技术的几次飞跃。

自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大潮的推进,中国家电业开始迅速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到掌握自主尖端技术的几次飞跃。

电行业是我国近20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竞争最为惨烈、与国际接轨也最为彻底的传统产业。

从80年代到现在,家电企业的竞争,走过了从质量到成本、到规模再到市场的历程。

1.在早期的计划经济模式下,家电行业以核定定点生产厂的方式设定进入门坎,限于当时的生产技术条件,只要能够生产出质量稳定的产品,就可以生存。

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家电业开始了一轮比较激烈的洗牌,在家电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下,一些企业采取了以大规模、大幅度提高生产能力利用水平为目标的生产策略,这种策略抓住了商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迅速拉开了与竞争对手的距离。

3.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以及行业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90年代末到现在,许多企业陷入产品库存急剧上升、资金周转不灵的困境之中。

大企业集团在质量、成本、生产规模等方面的相对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家电行业面临以市场和客户为核心的新的一轮竞争。

二.中国家用电器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3年家电行业的现状和前景分析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供大家参考。

2023年家电行业的现状和前景分析1

一、智能家电行业概况

智能家电就是将微处理器、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引入家电设备后形成的家电产品,具有自动感知住宅空间状态和家电自身状态、家电服务状态,能够自动控制及接收住宅用户在住宅内或远程的控制指令;同时,智能家电作为智能家居的组成部分,能够与住宅内其它家电和家居、设施互联组成系统,实现智能家居功能。

我国智能家电行业产业链上游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要零部件,如MCU、芯片、电机、风机等,第二类是平台及方案,即语音控制交互技术、操作系统平台等。

产业链下游指的就是将智能家电通过电商平台、家电连锁、商场超市等渠道销售给客户。

二、智能家电行业发展现状

如今的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家电向智能化演进。

在智能家居家电领域,目前家电企业的研发思维已逐步从技术思维、产品思维过渡到用户体验思维。

智能家电的不断发展也推动着市场规模逐年上升。

2020年中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增至5155亿元,相比2019年上升21.82%。

在主力大家电产品中,彩电的智能化率最高,空调、洗衣机的智能化渗透率也在不断提速。

2020年我国智能电视占比最大达55%,其次为智能空调、智能洗衣机、智能冰箱,分别占比24%、10%、6%。

2017-2020年我国四类重点智能产品零售额渗透率均整体呈上升的态势。

其中,2019年我国智能彩电零售额渗透率首次超过智能空调,2020年彩电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67.5%。

相对于彩电,白电的智能化进程相对滞后,白电产品中,空调是智能化渗透率相对最高的品类,2020年渗透率为64.3%,而智能洗衣机、智能冰箱的渗透率分别仅17.6%、19.1%。

三、智能家电行业产业链分析

1、上游分析

智能家电的运作过程往往依赖于物联网、互联网以及电子芯片等现代技术的应用和处理。

我国智能芯片的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9.0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75.1亿元,相比于2019年的56.1亿元上升33.87%。

用户可以通过各种主动式传感器实现智能家电的主动性动作响应。

用户还可以自己定义不同场景不同智能家电的不同响应。

例如智能空调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及用户所在地域,自动调整其工作状态以达到最佳效果。

自2016年起,我国传感器规模逐年上升,2020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2510亿元,同比增长14.66%。

MCU作为智能家电的主要原材料,而家电智能化对于MCU的要求也会更高,要求性能更强。

因此,MCU市场不断壮大也能为家电智能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2016-2019年我国MCU的市场规模保持稳定上升的状态。

预计2020年我国MCU市场规模增至268.8万元,同比上升5.0%。

2、下游分析

2020年我国销售量最高的智能家电是智能彩电和智能空调,分别销售3306万台和3303万台。

其次是智能热水器,销售量为918万台,并且其同比增速排名第一,相比2019年上升68.6%。

此外,2020年厨房电器迎来了快速发展,智能厨电和智能厨小电的销售量同比增速也较高,分别同比增长52.3%达601万台、40.9%达511万台。

四、智能家电行业竞争格局

从智能家电市场品牌竞争情况来看,2020年我国智能家电市场份额(线上及线下)排在前三位的美的、格力、海尔均为布局智能领域的传统家电品牌。

海信线上与线下智能家电销售份额分列第五、四位,仅次于三大传统品牌。

从线下来看,格力和美的是智能家电线下销售渠道的龙头企业,两者市场份额占比之和高达71.9%。

其次是海尔,占比为15.1%。

线上渠道市场份额占比前二依旧是格力和美的,但是美的拔得头筹,占比高达36.7%。

奥克斯品牌主要以线上销售为主,2020年线上份额排名第四,占比达11.6%,近年来也开始布局线下领域,但线下份额占比不高。

五、智能家电行业发展趋势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