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出的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希望能给各位带来帮助。

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情况汇报1

我中心以国家医改政策为指引,以惠民利民为原则,以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线,在促进国家医改惠民政策的同时,结合中心实际情况,尽力做好辖区内老年人“医养结合”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XX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总人口数为XXXX人,其中规范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6XX4人,绝大多数老年人以居家养老为主。

今年起中心尝试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工作。

二、主要做法和问题

1、建立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制度,中心服务团队为辖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加强老年人健康指标监测和信息管理;确保了辖区内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落实到位,使辖区内绝大多数65周岁老年人接受至少--次健康体检;体格常规检查包括:呼吸、血压、脉搏、体温、身高、体重等,辅助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功、肾功、血糖、血脂和心电图。

体检后由全科医生综合评估健康状况并给予保健指导。

同时对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进行管理。

定期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为老年人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健康运动、健康饮食等方面的指导,特别是对老年人“三高”等慢性病加强健康教育;将计生特扶对象家庭医生制度落到实处,与特扶对象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并按服务区域指定1名家庭医生,为特扶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方便特扶老人就医问诊。

进一步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群范围,为辖区内自愿签约的高龄、重病、失能、部分失能的居家老年人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上门服务。

2、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的医疗和护理服务项目。

通过医生、康复师、护师、生活指导服务队等服务团队,为辖区内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免费上门体检和精神慰藉、养生保健知识培训、康复理疗等贴心、暖心服务,初步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3、探索开展临终关怀服务

为满足辖区居民的需求,中心开设临终关怀科,设置临终关怀病房,探索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工作,通过舒缓的疗护,使癌症患者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由于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的相对不足和设施环境的限制“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对于我中心还是刚刚起步,要持续开展下去,使其真正成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发展方向,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困难。

三、建议

为了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使其真正成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重要阵地,结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我们有以下两点建议:

一是建议医保、民政部门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

二是建议有关部门对具备开展此项服务条件的机构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用以房屋改造、医疗设备、人才引进等投入。

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情况汇报2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安排,近日,肥西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对县医、养、健结合工作试点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听取县卫计委、县民政局、县财政局等部门工作情况汇报,深入到严店乡五保供养中心实地考察、了解情况,召开相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自国家、省、市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文件下发后,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认真落实相关文件精神,整合养老及医疗资源,在推进医养结合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初步摸索出一条符合实际的五保老人医、养结合模式,较好地解决了集中供养五保老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问题。

如严店乡五保供养中心,自20xx年5月设立老人医疗专护区以来,累计得到及时救治的五保老人2600多人次,五保老人生病救治不及时和无人护理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目前,全县十五个五保供养中心均设立医疗专护区。

二、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呼唤医、养、健结合。

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试点,但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在严店乡五保供养中心调研时了解到:医疗专护区运转经费不足、医务人员缺乏等,影响和制约了医、养、健结合试点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县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倾注更多的支持、关怀。

三、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政策保障。

要根据国家、省、市有关医养结合文件精神,立足我县实际和试点工作经验,特别是要针对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解决办法,落实鼓励措施,引导医养结合机构有序、加快发展。

要根据全县老年人群医疗服务需求和养老、医疗资源分布状况,统筹做好各类医养结合机构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现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有机衔接,提高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对公共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

要加大财政投入,研究出台推动民间投资的政策,激发民间投入的积极性。

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划分好"医"、"养"界限,尤其是要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政策问题,要认真进行研究,搞好政策衔接,支持医、养结合机构逐步步入良性循环。

(二)强化资源整合。

要认真研究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日常合作、业务协作机制,统筹协调养老医疗资源,促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吃不饱"的乡、村医疗机构就近和"住不满"的养老机构等"结对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的良性互动。

乡镇卫生院要逐步把村(居)卫生室的医疗资源和老人健康诊疗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益医疗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是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服务功能,重点加强医院老年病区以及康复、护理、临终关怀机构建设,拓展老年人健康服务。

四是探索以居家护理、社区护理为主,机构护理为补充的长期护理制度,将医疗服务延伸到家庭。

五是发挥中医药在健康养老中的优势和作用,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慢性病管理为重点,发展中医养生,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

在这次验收评估过程中,我们将根据各位领导、专家指出的不足与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措施,积极落实整改,完善工作机制,切实把医养结合这项惠民服务办实、办好。

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情况汇报4

按照《市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意见》、《市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试点工作方案》,我局高度重视,结合我区实际情况,通过认真调研摸底,积极探索现将我区医养结合实际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我局认真落实国家和市里文件精神,制定下发了《区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并迅速开展工作。

将医养结合工作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按照实施意见要求,层层推进,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

同时融合医疗和养老资源,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信息支撑等保障措施。

主要采取一下几种模式;

一是区内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已全部设置老年病科,并为老年人提供优先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为入住老年人提供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等服务,缓解老年医疗护理共需矛盾。

同时已在各级医疗机构内为老年人,热别是高龄、重病、失能及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优先挂号、就诊、转诊、取药、收费、诊疗的就医便利服务,开通转诊绿色通道;二是村企共建,杜留固村依托永洋钢铁公司在全区率先启动了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项目建设。

设有养老床位200张,医疗床位30张能够为入住的半失能、失能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和健康检查服务。

20xx年全年养老入住约100人(其中全失能约20人、半失能约30人、能自理约50人),全年出院约190人次,门诊600人次。

并按规定该院纳入了新农合定点单位;三是二级医院迁建项目进展,区第二医院迁建项目总占地面积70亩,总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5000万元,20xx年完成投资10000万元,20xx年完成投资70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7000万元,该项目进展顺利,门诊楼正在进行四层主体建设,病房楼基础筏板正在绑钢筋。

区中医院迁建项目总占地面积138.9亩,总建筑面积800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5000万元,20xx年完成投资100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9000万元,门诊医技楼和住院楼地下负一层主体建设已经完成,正在进行门诊医技楼和住院楼地上三层建筑施工。

区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总占地面积44亩,总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6000万元,20xx年完成投资25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2500万元,该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已封顶,完成主体建设。

正在做内部各医技科室的改造和外墙保温等工作。

御麒集团在我区筹建医养结合医院,一期总占地300亩设置床位1000张投资27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中,目前医院负二层、负一层主体已经完工,施工进度已到达地上一层(正负零);四是各乡镇卫生院结合辖区内村卫生室,建立了家庭签约服务,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将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纳入新农合的支付范围。

充分发挥服务资源优势,积极满足不同群体养老服务需求,并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居家老人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为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等多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同时村卫生室还为老年人开展入户诊疗、家庭病床等服务。

目前我区常住人口65岁以上老年人共82945人,其中建立健康档案74235份,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回访等。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简政放权。

对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和注册申请积极受理,并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我区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强化执业人员业务培训。

二是鼓励医疗、护理专业毕业生到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执业,通过多种途径强化执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三是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积极争取国家中央补助资金支持,重点向"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倾斜;各级政府设立养老扶持专项资金支持建设;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医养结合"养老机构。

金融部门加大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人信贷支持,放宽贷款条件,提供优惠利率。

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情况汇报5

近年来,为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我区结合实际、不断转变观念,创新服务模式,在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工作上进行了一些探索。

现将我区医养结合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现辖14个街道,1个乡,1个工作组,常住居民72.05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约12.24万人,占总人口的17%。

养老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开展医养结合;另一种是居家养老。

我区医养结合机构共8家,5家机构同时具备医疗卫生机构资质和养老服务资质,另3家已签订协议但未在民政部门进行备案。

医护人员389人,床位总数2999张,其中医疗床位数1749张,占比58%;养老床位数1250张,占比42%。

以下是小编整理出的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希望能给各位带来帮助。

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情况汇报1

我中心以国家医改政策为指引,以惠民利民为原则,以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线,在促进国家医改惠民政策的同时,结合中心实际情况,尽力做好辖区内老年人“医养结合”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XX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总人口数为XXXX人,其中规范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6XX4人,绝大多数老年人以居家养老为主。

今年起中心尝试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工作。

二、主要做法和问题

1、建立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制度,中心服务团队为辖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加强老年人健康指标监测和信息管理;确保了辖区内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落实到位,使辖区内绝大多数65周岁老年人接受至少--次健康体检;体格常规检查包括:呼吸、血压、脉搏、体温、身高、体重等,辅助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功、肾功、血糖、血脂和心电图。

体检后由全科医生综合评估健康状况并给予保健指导。

同时对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进行管理。

定期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为老年人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健康运动、健康饮食等方面的指导,特别是对老年人“三高”等慢性病加强健康教育;将计生特扶对象家庭医生制度落到实处,与特扶对象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并按服务区域指定1名家庭医生,为特扶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方便特扶老人就医问诊。

进一步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群范围,为辖区内自愿签约的高龄、重病、失能、部分失能的居家老年人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上门服务。

2、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的医疗和护理服务项目。

通过医生、康复师、护师、生活指导服务队等服务团队,为辖区内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免费上门体检和精神慰藉、养生保健知识培训、康复理疗等贴心、暖心服务,初步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3、探索开展临终关怀服务

为满足辖区居民的需求,中心开设临终关怀科,设置临终关怀病房,探索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工作,通过舒缓的疗护,使癌症患者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由于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的相对不足和设施环境的限制“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对于我中心还是刚刚起步,要持续开展下去,使其真正成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发展方向,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困难。

三、建议

为了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使其真正成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重要阵地,结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我们有以下两点建议:

一是建议医保、民政部门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

二是建议有关部门对具备开展此项服务条件的机构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用以房屋改造、医疗设备、人才引进等投入。

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情况汇报2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安排,近日,肥西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对县医、养、健结合工作试点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听取县卫计委、县民政局、县财政局等部门工作情况汇报,深入到严店乡五保供养中心实地考察、了解情况,召开相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自国家、省、市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文件下发后,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认真落实相关文件精神,整合养老及医疗资源,在推进医养结合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初步摸索出一条符合实际的五保老人医、养结合模式,较好地解决了集中供养五保老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问题。

如严店乡五保供养中心,自20xx年5月设立老人医疗专护区以来,累计得到及时救治的五保老人2600多人次,五保老人生病救治不及时和无人护理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目前,全县十五个五保供养中心均设立医疗专护区。

二、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呼唤医、养、健结合。

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试点,但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在严店乡五保供养中心调研时了解到:医疗专护区运转经费不足、医务人员缺乏等,影响和制约了医、养、健结合试点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县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倾注更多的支持、关怀。

三、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政策保障。

要根据国家、省、市有关医养结合文件精神,立足我县实际和试点工作经验,特别是要针对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解决办法,落实鼓励措施,引导医养结合机构有序、加快发展。

要根据全县老年人群医疗服务需求和养老、医疗资源分布状况,统筹做好各类医养结合机构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现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有机衔接,提高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对公共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

要加大财政投入,研究出台推动民间投资的政策,激发民间投入的积极性。

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划分好"医"、"养"界限,尤其是要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政策问题,要认真进行研究,搞好政策衔接,支持医、养结合机构逐步步入良性循环。

(二)强化资源整合。

要认真研究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日常合作、业务协作机制,统筹协调养老医疗资源,促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吃不饱"的乡、村医疗机构就近和"住不满"的养老机构等"结对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的良性互动。

乡镇卫生院要逐步把村(居)卫生室的医疗资源和老人健康诊疗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益医疗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