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学校落实双减工作汇报精选8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学校落实双减工作汇报1

为继续扎实推进“双减”工作,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乌兰哈达中心小学开展落实了具有本校特色的“5+2”课后服务。

一、书包上瘦身,合理调控

推行“小书包”不回家政策:“小学一、二年级坚决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等硬核要求落实到底,在课后服务的时间段完成作业,让作业不出校门。

严格执行“三不”“两禁止”:不布置大量抄写、机械重复性作业;不留超出课标要求的超纲作业;不留惩罚性作业。

禁止通过手机微信或QQ群等方式留作业;禁止给家长布置作业,要求家长批改、打印作业等。

量上精减,形上瘦身,让孩子轻松无作业回家。

二、时间上减压,健康为本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程要求,周一至周三,老师们精心安排了夯实基础的知识类作业、发展兴趣的游戏类作业、感知体验的实践类作业。

周四则是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学校共开设了少儿舞蹈、少儿合唱、少儿绘画、心脑珠算、体育游戏等10个项目课程,使孩子们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课堂上深研,提质为核

实现轻负高效的主战场在课堂上。

我们一直秉持“让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的哲学理念,着力打造“四声”课堂,在提高课堂质量上下足功夫,保证减量不减质。

1.调整备课时间和模式。

根据课后服务时间和课程安排进行整合,以学科组为单位集中备课,开启“无生课堂”备课模式。

2.梯度教研传帮带模式。

设立每周三、四教研日,安排领导,骨干教师,新入职教师梯度教研,领导示范、骨干引领、青年练兵、师傅指导协同发展模式.

3.组建新教师入职团队,设定新教师培训路径。

通过“德育管理”,“教学组织和学科教学”“教师专业成长”等,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

四、作业上革命,分层多选

遵从“顶层设计、专业引领、协同推进”的工作思路对作业留法流量上进行了深层次的重塑,进行一场“悄悄地革命”。

集中学校优势,整合学校资源,设计A、B套餐式分层选做作业,从量上、难易程度上、兴趣上自选套餐,教师适时答疑解惑,个别辅导……让学有余力学生感兴趣吃饱,需要帮助的学生减轻压力,轻松完成。

五、内容上多元,课程出彩

小学课后服务,全校学生参与率达到96.5%,全校教师参与率达到100%,并聘请三位校外专业人员入校参与课后服务,拓展服务内容。

学校统筹配置课程“套餐”,以社团方式推进落实,让孩子们自主选择。

学校设置了舞蹈、合唱、手工、珠心算、健体游戏、棋类、衍纸、足球、篮球等23个项目课程,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的活动中,真正实现身动、心动、脑动、情动、意动、手动的多元融合体验。

六、制度上健全,加强监督

学校把提高作业质量为一个课题加以研究,成立作业研究小组,先后出台了《作业管理实施方案》、《作业管理制度》、《作业公示制度》、《作业布置与批改十项要求》、《作业设计十项原则》等质量提升办法,积极实行分层作业,每周五在公示板上公示每个年组、班级的作业,使作业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浇灌,帮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提升学习效率。

七、服务上调研,群众满意

推行“5+2”课后服务以来,小学针对学校服务及“双减”落实情况设计了问卷调查发放给家长,进行了匿名反馈调研,收回反馈记录936份,并对结果统计分析。

对课后服务满意率达到99.1%,其他选项满意都在95%以上,达到了预期效果,群众满意一直是我们服务的宗旨,我们也会继续调整和丰富课后服务内容,让孩子喜欢,让家长满意。

学校落实双减工作汇报2

上级减负意见的出台,要求学科作业,校外辅导减少的情况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体育锻炼,特别是利用延时让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

这让学校体育又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这也就要求我们应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更加重视学校体育活动。

在意见的指导下,体育组经过深入的研讨,做出了体育课程一体化的改革措施与办法。

帮助学生在乐于参与体育,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做到教育部提出的教会、勤练、常赛要求。

教会勤练常赛与课程一体化正所谓完美结合,教师利用体育课实现教会,利用活动课实现常赛,通过组织体育比赛实现常赛。

一、工作落实情况:

一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二是继续实行弹性作业、分层作业,并引领学生做好作业时间管理,充分利用课后看护时间指导学生高效完成作业。

“五项管理”,即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这五个方面的重要性。

其中,特别强调体质教育,要更加重视体育锻炼,防止学生变成“小胖墩”、戴上“小眼镜”。

鼓励孩子们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更多地关注生活实际和各种事物,多阅读,多思考,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起来。

普及科技教育的内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营造浓郁的科学氛围。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作为老师,应该时刻鞭策自己,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孩子回报的,一定远远超出想象。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每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

新学期,全体教师将本着对学生未来负责的态度,切实做好提效提质,减负减压,积极落实“双减”“五项管理”工作,着力提升教师教书育人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站好岗、履好职,用实际行动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教育更有温度。

学校落实双减工作汇报5

本学期,我校从学校实际出发,以“减”为目标,在“增”上下功夫,着力抓好“五个增效”,即管理增效、课堂增效、服务增效、评价增效、特色增效,在此给大家做个分享。

一、管理增效为快速落实五项管理,形成双减成效,我校主要采取三项措施:

1 1、学习宣传,转变观念。

学校坚持教师会不间断组织学习政策进行宣讲,通过微信公众号面向家长广泛宣传。

2 2、完善制度,有据可依。

学校迅速调整作息时间,不断健全作业、睡眠、手机、读物等各项相关制度,明确责任。

3 3、精细落实,严格检查。

学校根据方案和制度,明确责任人,精细化管理,及时反馈,相互监督。

二、课堂增效“双减”政策的出台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正有硬实力的优质教师才能守住课堂、守住教育教学质量。

为提升教师能力,增强课堂效率,减轻课下作业负担,我校制定《高效课堂“十有”标准》,明确每节课10—15分钟的当堂检测的精讲多练课堂高效标准,开展赛前研课——赛中观课——赛后议课——赛完查课的四步骤赛课模式。

学科教研组每周开展组内小教研,每月一次学科大教研,开展单元备课、赛课研讨、作业设计、学情评价四个环

节的备课。

赛课后针对“十有课堂标准”,扎实开展评课议课活动,听课领导至少提出一个需解决的问题供大家研讨。

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分包学科、教研组长分包年级推门坐班听课,堂堂、周周反馈“十有课堂标准”和教研组成果在随堂课上的落实,实现“研一课引领一个单元、教一课延伸一种课型、赛一人提升一组教师”,切实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提课堂之质,减学生之负。

三、服务增效减轻学生负担,首先要减轻作业负担。

学校多年来坚持学科作业间天布置,双减以来学校以课后服务增效为抓手,强制性落实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实践性作业。

一二年级课后服务做适量练习,其他年级课后服务分层布置作业,学有余力学生没有作业,其他学生课后服务完成作业,晚上学生没有书面作业,有精力有时间参与读书练字、发展特长等实践性活动。

学校在课后服务课程上下功夫,不断丰富校本特长课程,做实班本文化课程,形成了“特长加文化”服务模式。

低年级课后服务,开设班级共读阅读课、写好中国字书法课,中高年级实行走班制,成立合唱、民乐、书法、绘画、球类、武术、编程、创客、无人机、围棋等30个社团,供学有余力学生选修学习,社团外学生参加班级文化课程,教师答疑解惑,有针对性给予辅导。

丰富的服务课程激励每个孩子高质量快速完成作业,让学有疑问的学生在校内得到有效补习和提升,真正实现学有所需、教有所教。

为避免作业分层流于形式,学校每天对作业进行公示,将无作业参加特长课程服务学生每日考勤纳入教师课后服务费用管理,同时畅通家长监督渠道,基本实现学生“书包不回家”。

四、评价增效评价方法的改革是“双减”工作的关键。

为减轻家长顾虑,学校在原有综合素质评价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师生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

各学科教师通过人人通平台,开展每节评课堂表现、每天评作业完成、每月评习惯养成的全过程评价,记录学生成长足迹,引导家长关注孩子每天的进步。

同时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和评价结果也做了调整;开展学生体质健康、音乐素养、美术素养测评,分A、B、C、D四个等级评价;开展硬笔书写等级评价,已经开展了一级认定,发放了等级证书,练字引起了家长的重视,下学期将开展二级评审,逐渐形成六年12级的评价体系;开展读书效果等级评价,根据阅读量、读书成果展示等进行认定。

学期末将同学业水平考试等级一起向家长公布,家长通过网络查询自家孩子的学期综合表现即可。

我们希望通过全过程、多元化、等级制的评价,尽快转变家长观念,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五、特色增效五项管理、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使学生拥有更多参与实践活动、提升核心素养的时间和精力。

我校以“双减”为契机,扎实开展“百本书,百万字”阅读工作和“百篇日记,百篇习作”读写工作,引导学生发展高质量课余生活。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