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让很多学生不能在线下上课,只能线上上网课,但是网课仍要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下面小编整理了幼儿园线上教学预案实施方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根据教育部《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教高厅〔20xx〕2号)和《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推迟开学的通知》文件要求,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作用,依托“雨课堂”教学工具,利用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智慧树、超星、学堂在线、校内课堂教学平台的教学资源,在全校开展线上授课、同步答疑、过程监测、自主学习、考核评价等教学活动。加强网上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督导检查,确保线上教学工作全面有效实施和授课活动科学规范。
二、实施原则
坚持“只改变教学模式,不改变教学目标”的原则,合理调整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环节的安排,结合课程大纲实施线上授课,有效组织学生进行网络线上学习。教务处负责网络线上教学综合协调工作,教学单位负责具体实施线上教学,做好任课教师的网络授课、辅导答疑、考核评价等线上授课能力提升培训和分类指导。
三、工作安排
(一)准备阶段
1.制定网络线上教学方案
各教学单位认真梳理各专业新学期教学任务,做好疫情防控、延迟开学情况下新学期网络线上教学方案,并报教务处审核。各教学单位需指派1名联络员,能够高效、有针对性的解答本学院教师遇到的问题,有在线课程建设及使用经验者优先考虑,于2月11日前报教务处(联系人:吴鹏)。其主要职责是与教务处保持联系,及时准确的`将有关信息传达至各教学单位,帮助任课教师开展线上授课。
2.做好教师线上教学的培训
教学单位组织任课教师学习“雨课堂”教学工具使用方法,并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专业指导,要求任课教师在短时间内熟悉掌握线上教学资源的设计与授课方法。各教学单位在2月23日前对每位任课教师线上授课准备情况进行检查,完成课程线上教学资源的审核工作,确保顺利开展线上教学活动。
3.加大在线资源建设
各教学单位要尽快梳理各专业课程线上教育资源情况,摸清资源现状和需求情况,统筹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深入挖掘本专业的线上教学资源。要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智慧树、超星、学堂在线等平台上的优质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4.确定课程安排
各专业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施线上授课,校级网络公选课同步实施线上教学,校内公选课待学生返校后开展教学活动。
5.完成线上班级组建
各教学单位组织任课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充分利用“雨课堂”、微信群、QQ群等平台,组织学生完成在线班级组建工作,并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调整情况通知到每一位学生。
(二)线上教学阶段
1.提供完备课程资源
正式开课前应完成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程PPT、作业(或小测验)、推荐教材等学习资源上传,课程教学期间应逐步完善该课程所涉及领域线上教学资源。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课前向学生发布明确学习任务,一般每周不少于1次;课堂教学依托“雨课堂”教学工具通过网络直播(录播)方式灵活开展,直播时长要求不低于原课堂时间的1/2;可上传自行录制的微课视频、课程PPT、音频等教学资源,或选取其它教学平台(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超星、学堂在线)的教学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雨课堂”平台功能实现对学生的辅导、答疑、测验等教学环节。
3.开展师生课程互动
积极利用“雨课堂”平台功能开展直播互动,也可在班级微信群或QQ群实时答疑等多种教学活动进行课程互动。
4.注重学习过程考核
对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及课后练习有监测,加强教学过程性考核,作为平时成绩纳入课程总成绩。
5.加强线上反馈
教务处、教学单位负责人及时监测教学活动数据,监测教学状态,对有问题的课程及时反馈调整,确保教学顺利运行。
(三)正式开学阶段
1.开展学业评价和学情分析
通过调研调查、作业检查、考试分析等途径,充分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成效,学业评价要作为学生本门课程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2.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根据学生学情,统筹调整新学期课程教学任务。加快推进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网络课堂教学质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管理
学校成立由主管教学副校长任组长、相关教学单位负责人任成员的网络线上教学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办公室主任由教务处负责人担任。统筹负责教学计划编排和教学内容安排,健全相关配套措施,并根据教学实效对相关教学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任课教师线上教学计入教学工作量。
(二)强化引导、加大监管
密切关注舆情动态,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形式,积极传播正能量。深化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程育人作用,引导师生正确认识,理性、科学防控疫情,维护学校、社会稳定大局。加大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监管工作,及时跟踪学生对线上课堂教学效果反馈,强化以线上监督为主、线下督查为辅,灵活多样的监督检查,保证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
幼儿园线上教学预案实施方案范文2
根据近期学校疫情防范需要,为不影响教学进度,按照“停课不停学”的原则,扎实开展停课不停学的工作,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利用互联网思维,通过网络、通讯等途径与家长和学生保持联系,提出学习建议,建设网络课堂,开展网络教学,组织教师认真研究、合理调整教学方式,灵活安排学习内容,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保证教学效果有效、优质。
二、准备工作
在接到教育局停课通知后,学校组织班主任,科任教师开会部署“停课不停学”工作事宜。
班主任:通过QQ群、微信群及手机短信等给家长们发停课通知,告诉家长学生停课后,学校采取的教学管理方式是“停课不停学”,至于可能耽误的课,复学后学校会采取补救办法。反复向学生叮嘱、强调在家自学的注意事项、安全事宜、以及师生沟通的方式和方法等,建议学生防护须知,叮嘱孩子们在家多喝水,课间注意休息,多食蔬菜水果和清肺食物,让学生们在家学得安心家长放心、教师舒心。
任科教师:
1)制定分层个性化课表,除语数英等“主课外,同时安排音体美等课程。
2)设计好学习内容,教师辅导内容和学生作业,在线给学生留作业、批改作业,在线督促学生学习,定期推送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学习信息资源学习方法指导、拓展学习资料、阅读材料),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与家长、学生保持联系,按照学校提供的作息时间督促与陪伴学生自主学习,认真记录与学生交流的情况。每天通过微信群、QQ群指导、督促学生学习,有效保证孩子们在家中自主学习的质量。
3)录制微课视频,对学生进行网络教学和直播答疑,或发讲课视频,或通过视频上课。(做好日常微课的收集与整理)对于没有安排录制直播课的科目,老师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置相应的阅读、写作、观看教学片、写观后感、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的作业学生在家自主学习的内容,以学练玩结合、读写做结合,想方设法让孩子们在停课期间学有所获。
三、坚守岗位
服务学生
处室:各负其责,层层把控,落实到位,向全体教职工明确工作要求,依据学校整体要求,组织、落实好各项工作。
教师:以在线答疑、微课等形式进行师生互动,切实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指导学生在家自主学习。(日常习惯养成很重要:每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本学科文本的习惯,注重学习方法培养,注重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班主任老师们随时关注班级学生的学习、锻炼、休息的情况,引导孩子们在家中合理作息、用心做事。
每位任课教师要抽查班级5名学生在家自主学习情况,予以监督指导学生要严格按照作息与课表自觉学习,认真完成学科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通过照片汇报,教师收到后除指导、点评学生作业质量,同时还随时提示学生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在家长的帮助下,让孩子在家中也能严格要求自己。
语文老师:提供课外阅读篇目,与学生交流读书感受。
数学教师:通过电话,微信为学生答疑解难。
英语教师:与学生进行英语口语交流,收听学生上传的朗读课文的音频,进行反馈指导,鼓励学生读得更好。
各学科教师设计各具特色的作业,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
体育:与学生通过微信进行互动,开展有趣的锻炼比赛;
美术:在班级群中晒出自己的绘画作品。
音乐:将自己学习的歌曲高声唱起来。
科学:手工作业
家务劳动:让学生自己统筹时间,自主创意实践,多读书,并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为父母长辈沏一杯茶、做一顿早餐、洗一次衣服、备一顿晚餐、打扫一次卫生等任务中任选“一个行动”。本次劳动视作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所有任课教师将班级学生合理分配,指导学生学习,或视频监管学生,讲课视频,或通过视频上课,努力使学业指导达到全覆盖,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虽然在家上课,但老师一直就陪伴在身边,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拥有不一样的课堂,采别样的收获。搞好家访工作:班主任协助教导处做好,教师家访事宜,具体按照学生居住区域(红柳花,金百合,金胡杨,芙蓉花等),按照教师居住区域做好合理分配,可以在某区域,某时段集中家纺,重点学生家访,
四、具体实施建议
总体思路:每天上午网络授课、学生作业、教师批改。每天下午开展网络研讨。
(一)第一套方案:借助QQ,微信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教学
1、撰写络教学计划
每天按照课表开展课时设置:语文2节、数学2节、英语1节。各任课教师撰写“网络教学计划”,要求具体到每天每一节的教学内容、重难点设计。学计划上传到群空间。
2、上课。
每天上午以微课的形式开展网络授课,教师按照《网络教学计划》提前录制相应节数微课,以附件的形式上传到群空间。微课上传每天上午11:00前完成。利用家校通、校讯通或家校联系群,组织学生下载微课资源进行自学。
3、学生作业。每天上午教师设计word格式学生作业,并以附件形式上传到群空间。作业设计上传每天上午9:00前完成。同时组织学生在微课学习后下载作业完成作业。然后学生将作业给教师检查。学生作业每天不少于2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适当调整)
4、作业批改。以跟帖的形式进行学生作业批改。每天下午任课教师依次查看学生作业日志,并以跟帖的形式对学生作业进行指导、评价
5、网络研讨。每天下午3点到5点。各班借助群,结合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网络研讨,解疑释难。要求各班语数英责任教师自由结合,合格分配各自的时间段。网络研讨中,需将网络研讨的过程全部录制并保存。
(二)第二套方案:借助“网络邮箱”,第一套方案不能正常开展时立即启动第二套方案)
各班申请建立自己班级公共邮箱,将邮箱号通知到全体学生、家长。然后教师将自己的微课、作业设计发到公共邮箱,供学生自学。学生作业完成后再发回公共邮箱,教师查看批改。借助“群”进行网络研讨方式不变。
五、保障措施
1、教导处每天上午12点前检查班级群,落实教学情况并进行通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