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养老机构疫情期间出入管理制度,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欢迎阅读下载。

养老机构疫情防控管理制度1

一、严格落实部门管理责任。

各级民政部门作为养老机构疫情防控的主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疫情预防,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养老机构负责人作为机构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要严格制定有效防控方案,组织实施、周密安排,全力保障机构内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严格实施机构封闭管理。

疫情防控期间,养老机构实行封闭管理。

除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外,一律不安排亲友探访、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

因家庭无力照顾等特殊情况确需返回机构的春节回家老年人和拟新入住老年人,如果没有疑似症状且没有在15日内接触疫区人员或接触有感染症状人员等民政部《养老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第二版)禁止进入情形的,可经医学隔离观察14天无异常后返回机构入住。

三、严格落实疫情监测报告

各级民政部门、养老机构要认真做好老年人的健康监测和防护工作,每日安排专人对机构工作人员、老年人测量体温,做好询问登记,落实好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措施。

对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加强营养和血压、血糖等指标的监测,规律用药,做好慢性病防控。

对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的老年人建立明细表格(包括日期、姓名、性别、年龄、活动区域、体温等信息),并立即通知老年家属。

四、严格加强进出人员管理。

各养老机构要通过公告、电话、短信、微信、邮件等多种方式,向老年人家属发布养老机构防控疫情安排和相关服务通知。

急需送入机构的物品和药品由工作人员检查、消毒后转交老人。

对特殊情况(老年人病重、病危、病故、失能由亲属长期陪伴照顾等)到访家属做好登记核查、体温检测、协助消毒、佩戴口罩等工作。

因特殊情况到访人员应当在指定的区域和路线活动,并遵守相关防控要求。

五、严格做好日常安全防护。

各养老机构要加强管理,防止接触疫区人员或有感染症状人员上岗。

要加强机构内的室内通风、清洁卫生、消毒灭菌、废弃口罩处理等感染控制工作,提前预留观察房间。

取消院内聚餐、文娱等集体活动,有组织、分批次地开展户外活动。

严格落实登记备案、晨检晚检制度。

严把食品采购关,严禁购买活禽野味,食物做到彻底煮熟,生熟食品分开,严格落实食品留样检测制度,确保老年人食品安全

六、严格做好应急响应处置。

各养老机构要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落实好领导带班和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制定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实行每日零报告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不得迟报、少报、漏报、瞒报和谎报。

要密切关注本地区的疫情,保持信息畅通,全力做好疫情应急响应和处置。

一旦发现院内人员有疑似症状,第一时间报告当地疾控机构诊断。

一旦出现确诊病例,立即协助转送定点医院进行诊治,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协助疾控机构对密切接触者开展排查和流行病等调查并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每日至少进行2次体温检测,随访健康状况,指导其监测自身情况变化,随时做好记录。

七、严格清理整治环境卫生。

各养老机构要安排专门人员,每天对老年人入住区域、垃圾箱等重点场所进行卫生清理,处理垃圾、污水、污物,消除老鼠、蟑螂、蚊子、苍蝇等病媒生物孳生环境,做好养老机构内消毒工作。

要按照科学预防、积极防治的要求,尽量减少在密闭环境开展活动,教育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注意勤洗手、戴口罩,做好个人卫生防护。

八、严格做好老人心理慰藉。

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积极倡导讲卫生、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等不文明行为,使老年人和工作人员充分了解健康知识,掌握防护要点。

加强老年人和工作人员心理调节,纾解焦虑恐惧情绪,引导其保持正常作息、规律生活。

积极做好和家属的沟通解释工作,缓解家属紧张情绪,争取家属理解和支持。

九、严格落实防控物资保障。

各市、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要统筹优先保障养老机构备置体温计、口罩、消毒用品等必需的防控物品。

各养老机构要加强防护设施以及日常物资储备,具备必要生活和护理服务条件,设置隔离观察室,有条件的设置隔离区和消毒室,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七、及时开展督查检查

各级民政部门要经常性组织开展对各类养老服务机构“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的暗访。

做好信息公开和信息发布,通过上海民政等微信公众号公布暗访情况、存在问题和工作提示,指导各区和养老服务机构开展落实整改。

要求各区民政部门及时检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慰问看望机构工作人员,现场协调解决困难问题。

八、积极协调物资保障

各级民政部门要深入一线,了解困难问题,搜集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疫情防控物资需求。

市、区民政部门要加强部门协同和内部协同,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协调口罩、防护服、测温仪、消毒液等疫情防控急需物资。

做好物资发放工作,确保物资及时发放至一线机构、一线人员。

养老机构疫情防控管理制度3

为提高我院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能力和水平,切实保障全院老人及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敬老院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敬老院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院疫情防控工作制度。

一、目标任务

普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提高全院职工和老人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完善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我院的发生和蔓延,最终实现“零病例”、“零感染”目标。

二、组织领导

成立养老院疫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由院长xxx任组长,卫生室医生xxx任副组长,负责及时处理、上报、协调与落实养老院疫情防控工作。

(一)人员组成

组长:院长xxx

副组长:医生xxx

成员:xxx等

(二)主要职责

1.细化领导小组的责任分工,明确工作机制,做好长期应对准备;

2.贯彻落实市民政局有关疫情防控期间工作要求,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落实,督导检查各护理班组防护工作,保障全院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3.制定和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制度:养老院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疫情报告制度,老人晨午检制度,病因追踪等台账登记制度,复学证明查验制度,老人健康管理制度,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防疫消毒制度,疫情防护健康教育制度。

4.认真做好疫情期间老人疫情情况统计、疫情监控和日常检查,重点监测有外出的老人,指定专人搞好处于隔离进行医学观察老人的服务工作;

5.储备好疫情防控所需消毒物品、红外体温测量仪或手持式测温仪、医用防护服装、洗涤用品、口罩等物资,做好全院清洁卫生、全面消毒等工作;

6.开展全院隐患排查,实现供水、供电、消防安全的全覆盖、无遗漏、无盲区;

7.把握好疫情防控期间的信息发布、新闻宣传,做好相关舆情宣传引导工作,掌握老人中的舆情动态。

三、工作制度

(一)严格落实全院封闭管理

1.疫情防控期间养老院实施封闭式管理,原则上不接待外来人员走访慰问,老人不能离院外出,不再接受新入住老人,必须外出的老人,回到养老院后应密切观察。

2.建立探访人员登记制度,如探访人员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应拒绝其探访。

所有外来探访人员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二)严格执行每日晨检制度

1.建立老人和护理人员的健康档案,每日开展晨检和健康登记。

对护理老人进行体温测量、问询健康状况,并记录备查。

2.一旦发现有发热(手持式测温仪>=37.5℃或红外线测温仪>=38℃)或呼吸道感染症状者,由专人护送到就近医疗机构就诊,凭医院诊断证明方可返院。

(三)持续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1.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措施,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口罩,做到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2.全面做好院区环境清洁,垃圾日产日清,保持干净、卫生,设立废弃口罩专门回收点,废弃口罩等防疫物品统一回收、集中处理。

3.制定日常消毒工作标准和细则,对餐厅、卫生间、浴室、活动场所等聚集场所和容易接触的各类物品每天定期清洁、消毒,定时通风换气(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认真做好记录。

4.教育引导老人避免共用个人物品,注意个人宿舍通风,落实消毒措施。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