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新冠肺炎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一起来看看吧。
新冠肺炎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1
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避免新冠肺炎在医疗机构内的传播风险,提高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救治”的方针,结合我院实际工作,特制定急诊科应急抢救室管理制度。
一、需要使用应急抢救室的情形:
1、有中高风险区域居留史,病情危重需要进入抢救室紧急救治的患者。
2、新冠确诊患者密接者或者次密接者,病情危重需要进入抢救室紧急救治
的患者。
3、入境不足14天(除澳门外),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救治的患者,
4、已昏迷患者,无家属,不清楚患者身份,不了解患者是否有和新冠患者
密接史,不了解患者是否有中高风险区域居留史。
二、启用急诊应急抢救室流程
(一)启用权限
正常情况下由医务科同意后启用急诊应急抢救室,特殊情况下由***副
院长同意后启用急诊科应急抢救室。
(二)启用流程
1、120医生接到派车单后,应先回拔报警电话,大概了解患者情况,询问是否有中高风险区域居留史,是否为新冠患者密接者或者次密接者,是否入境不足14天,是否已昏迷但是无家属、不了解其流行病学史患者,凡符合以上条件者,考虑需要启用急诊应急抢救室。
由医生A(120出诊医生)向急诊科***主任汇报,有可能需要启动应急抢救室。
2、急诊科***主任向医务科***主任汇报情况,为避免出现疫情扩散,建议启用急诊科应急抢救室。
经医务科同意后启用应急抢救室。
医务科负责把相关情况通报给院感办、防保科。
必要时安排人员支援急诊科工作。
3、急诊科***主任通知值班医生B,***护士长通知值班护士B+护士C进驻急诊抢救室,其中医生B+护士B通过医务人员通道进入,在更衣室进行二级防护,通过抢救室后方缓冲区进入急诊抢救室。
护士C在更衣室进行二级防护,进入休息区待命。
***护士长向护理部汇报情况,必要时需要护理部安排人员支援。
4、120接诊团队进行二级防护,到现场后进行评估,并接患者回医院。
通过专用通道停到急诊应急抢救室门口,医生A+护士A+担架员共同护送患者进入急诊应急抢救室,医生B+护士B接诊病人,共同进行过床。
5、司机+担架员通过抢救室侧方缓冲区,进入1脱、2脱,进入休息区。
6、医生B和医生A共同对病人进行详细检查(剪开衣服)
7、护士A协助医生A开放气道,必要时气管插管。
护士B进行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
8、护士A采取两管核酸标本,注明一管快速、一管常规放到专用储物箱,护士B遵医嘱抽血(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放到标本箱。
由护士A送到应急抢救室门口桌子上放好,电话通知护士C取标本。
9、护士C通过医务人员通道出去,在应急抢救室门口取到标本,送检验科,并告诉检验科工作人员,快速核酸结果出来后电话报告给急诊科应急抢救室。
10、护士C完成标本送检后,对救护车进行消毒,完成操作后进入抢救室,从侧方1脱、2脱,进入休息区,等待进一步工作。
11、患者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后,拟送CT室进行检查,由医生B电话告知CT室大概到达时间,沟通好,CT室准备好后护送患者至CT室检查。
路线:应急抢救室——抢救室与疫苗区间通道——高压氧门口——CT室门口斜坡——CT室。
12、完成CT检查后,医生B电话通知ICU做好接收病人准备,由医生A+医生B+护士A(120出诊护士)+护士B一起护送病人到ICU隔离病房。
路线:CT室——CT室门口斜坡——高压氧门口——专用电梯——ICU隔离病房。
急诊科工作人员离开专用电梯后,通知院感办对专用电梯进行消毒。
13、医生A+医生B+护士A(120出诊护士)+护士B返回应急抢救室,按院感要求对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及抢救室、缓冲区等进行消毒。
医院应当设立预检分诊点,日常管理归门诊部管理。
预检分诊点一般设立在门急诊醒目位置,标识清楚,相对独立,通风良好,具有消毒隔离条件。
预检分诊点要备有发热患者用的口罩、体温表(非接触式)、手卫生设施、医疗废物桶、疑似患者基本情况登记表等。
承担预检分诊工作的医务人员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每次接触患者前、后立即进行手卫生。
预检分诊点实行24小时值班制(晩间设在急诊,有醒目标识)。
2.工作流程
3.严格执行“五有三严格”
有防护指南
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
有防护物资设备
有医护力量支持
有隔离转运安排
严格发热门诊设置管理、严肃流行病学调查、严防医院院内感染
(二)发热门诊
1.设置原则
合理规划:医院发热门诊的设置应纳入医院总体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功能布局。
医院要在相对独立的区域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和留观室。
科学分区:发热门诊内部应严格设置防护分区,严格区分人流、物流的清洁与污染路线,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严防交叉感染和污染。
2.设置要求
发热门诊选址:
应设置在医院内独立区域,设有醒目的标识,具备独立出入口,与普通门(急)诊相隔离,与其他建筑、公共场所保持适当间距。
医院门口和门诊大厅要设立醒目的发热门诊标识,其内容要包括接诊范围、方位、行走线路及注意事项等。
院区内应有引导患者到达发热门诊的明确指示标识。
发热门诊布局:
(1)发热门诊内应设置“三区两通道”,区分污染区、潜在污染区和清洁区,各分区之间有物理隔断,相互无交叉;设置患者专用出入口、医务人员专用通道以及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的出入口,各区和通道出入口应设有醒目标识;发热门诊空调通风系统做到独立设置。
(2)分区设置
污染区:污染区分为主要功能区和辅助功能区。
主要功能区包括候诊区、诊室、留观室、护士站、治疗室、输液观察室等。
辅助功能区包括预检分诊区(台)、挂号、收费、药房、检验、放射、辅助功能检查室、标本釆集室、卫生间、污物保洁和医疗废物暂存间等。
候诊区应独立设置,尽可能宽敞,面积应能满足传染病防控需要。
三级医院应可容纳不少30人同时候诊,二级医院应可容纳不少于20人候诊。
发热门诊患者入口外有预留空间用于搭建临时候诊区,以满足疫情防控所需。
候诊区要保持良好通风,必要时可加装机械通风装置。
诊室应为单人诊室,并至少设有1间备用诊室。
诊室应尽可能宽敞,至少可以摆放一张工作台、一张诊查床、流动水洗手设施,并安装独立电话保持联系。
建议三级医院留观室不少于15间,二级医院留观室不少于10间,设置发热门诊的乡镇卫生院也应设置留观室。
留观室应按单人单间收治患者。
潜在污染区:主要包括污染防护用品的脱卸区,可设置消毒物资储备库房或治疗准备室。
清洁区:主要包括工作人员办公室、值班室、清洁库房、防护服穿着区、医务人员专用更衣室、浴室、卫生间等。
清洁区要设置独立出入口,并根据医务人员数量合理设置区域面积。
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新冠肺炎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一起来看看吧。
新冠肺炎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1
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避免新冠肺炎在医疗机构内的传播风险,提高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救治”的方针,结合我院实际工作,特制定急诊科应急抢救室管理制度。
一、需要使用应急抢救室的情形:
1、有中高风险区域居留史,病情危重需要进入抢救室紧急救治的患者。
2、新冠确诊患者密接者或者次密接者,病情危重需要进入抢救室紧急救治
的患者。
3、入境不足14天(除澳门外),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救治的患者,
4、已昏迷患者,无家属,不清楚患者身份,不了解患者是否有和新冠患者
密接史,不了解患者是否有中高风险区域居留史。
二、启用急诊应急抢救室流程
(一)启用权限
正常情况下由医务科同意后启用急诊应急抢救室,特殊情况下由***副
院长同意后启用急诊科应急抢救室。
(二)启用流程
1、120医生接到派车单后,应先回拔报警电话,大概了解患者情况,询问是否有中高风险区域居留史,是否为新冠患者密接者或者次密接者,是否入境不足14天,是否已昏迷但是无家属、不了解其流行病学史患者,凡符合以上条件者,考虑需要启用急诊应急抢救室。
由医生A(120出诊医生)向急诊科***主任汇报,有可能需要启动应急抢救室。
2、急诊科***主任向医务科***主任汇报情况,为避免出现疫情扩散,建议启用急诊科应急抢救室。
经医务科同意后启用应急抢救室。
医务科负责把相关情况通报给院感办、防保科。
必要时安排人员支援急诊科工作。
3、急诊科***主任通知值班医生B,***护士长通知值班护士B+护士C进驻急诊抢救室,其中医生B+护士B通过医务人员通道进入,在更衣室进行二级防护,通过抢救室后方缓冲区进入急诊抢救室。
护士C在更衣室进行二级防护,进入休息区待命。
***护士长向护理部汇报情况,必要时需要护理部安排人员支援。
4、120接诊团队进行二级防护,到现场后进行评估,并接患者回医院。
通过专用通道停到急诊应急抢救室门口,医生A+护士A+担架员共同护送患者进入急诊应急抢救室,医生B+护士B接诊病人,共同进行过床。
5、司机+担架员通过抢救室侧方缓冲区,进入1脱、2脱,进入休息区。
6、医生B和医生A共同对病人进行详细检查(剪开衣服)
7、护士A协助医生A开放气道,必要时气管插管。
护士B进行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
8、护士A采取两管核酸标本,注明一管快速、一管常规放到专用储物箱,护士B遵医嘱抽血(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放到标本箱。
由护士A送到应急抢救室门口桌子上放好,电话通知护士C取标本。
9、护士C通过医务人员通道出去,在应急抢救室门口取到标本,送检验科,并告诉检验科工作人员,快速核酸结果出来后电话报告给急诊科应急抢救室。
10、护士C完成标本送检后,对救护车进行消毒,完成操作后进入抢救室,从侧方1脱、2脱,进入休息区,等待进一步工作。
11、患者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后,拟送CT室进行检查,由医生B电话告知CT室大概到达时间,沟通好,CT室准备好后护送患者至CT室检查。
路线:应急抢救室——抢救室与疫苗区间通道——高压氧门口——CT室门口斜坡——CT室。
12、完成CT检查后,医生B电话通知ICU做好接收病人准备,由医生A+医生B+护士A(120出诊护士)+护士B一起护送病人到ICU隔离病房。
路线:CT室——CT室门口斜坡——高压氧门口——专用电梯——ICU隔离病房。
急诊科工作人员离开专用电梯后,通知院感办对专用电梯进行消毒。
13、医生A+医生B+护士A(120出诊护士)+护士B返回应急抢救室,按院感要求对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及抢救室、缓冲区等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