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为大家整理了能力本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2023通用6篇,希望大家喜欢。
能力本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2023通用篇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正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
忧患意识是对客观复杂形势的正确反映,风险意识是基于矛盾发展规律的清醒判断。
新时代是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新时代,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新时代。
既要看到“两个大局”的交汇为我国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更要看到带来的重大风险。
国内外风险挑战的相互传递、交互震荡,是构成复杂局面的重要原因。
统筹“两个大局”是沉着应对风险挑战的战略运作。
增强忧患意识是建立在对新时代安全风险的清醒认识上的。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表明了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外延变化更新、时空领域多维宽广、内外因素复杂多变的忧患意识。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各个领域,都是我们应当始终保持忧患意识的领域。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使我们对生物安全的认识大大深化了,缺乏忧患意识必定丧失安全。
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科技风险、社会风险、意识形态风险、公共卫生风险等,都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这要求我们不仅能够应对各种可以预见的重大风险,还能够应对各种难以预见的重大风险;不仅能够应对散布发生的重大风险,还要能够应对集中显露的重大风险。
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
我们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长期执政的党,面临着党的自身建设和执政能力方面的严峻考验。
1945年毛泽东同黄炎培讨论“历史周期率”问题,实际上就开始了忧患中国共产党执政后,能不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样一种历史循环。
xx9年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出于对保持党的性质、担起党的责任的忧患意识。
”这“三个如何”,是走向第二个百年的大党不可回避、不可轻视的要害问题,包含着深深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贯穿着治国理政要居安思危,立足最困难局面、争取最有利结果的底线思维。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
”坚持底线思维,就是要赢得战略主动,防范系统性风险,避免颠覆性危机。
只有居安思危,才有可能把握未来的变化,才可能在危机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既要善于补齐短板,更要注重加固底板。
对存在的风险点,一定要胸中有数,做好风险评估,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欲成大事,先守底线。
底线思维着力防止落入错误的陷阱,尽力保证正确的方向;着力避免灾难性后果,尽力形成良性后果;着力预防损害,尽力维护国家利益。
忧患意识贯穿着在困难局势中化风险为机遇、化挑战为动力、化被动为主动的主体意识。
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的政党。
危机、风险、挑战、磨难等,都是客观存在或可能,必须实事求是看待、辩证转化对待。
有困难、有风险、有危机、有曲折,都不可怕,关键在于要勇于面对,善于克服和战胜它们。
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要学会利用危机,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创造机遇,化危为机,转危为安。
忧患意识还贯穿着共产党人不畏压力、不惧阻力、不怕困难的斗争精神。
我们党从成立之时就与斗争同行,就是在斗争中生存、发展,并不断走向胜利的。
要充分认识新时代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越是面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越是要拥有披荆斩棘、破浪前进的巨大勇气、智慧和力量,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
敢不敢斗争、能不能亮剑,说到底还是敢不敢担当、能不能献身的问题。
只有担当起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未来的历史责任,才能顶得住压力、冲得破阻力、斗得过困难,战胜惊涛骇浪、勇渡沧海横流。
能力本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2023通用篇2
百年来党在栉风沐雨、拼搏奋进的实践中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自我革命精神就是蕴含在党的精神谱系中的主线和内核,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困难、愈挫愈勇的动力之源。
”建党百年来,正是由于我们党具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才能一次次在自我革命中浴火重生,开始由弱到强、由小变大、由不成熟走向成熟,最终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赢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实现长期执政。
自我革命淬炼出中国共产党勇毅笃行的实践品格。
一个长期执政的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必须在实践上不断取得新成就新进展。
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与党领导的社会革命相伴相随、互相促进,自我革命不是空中楼阁,只有在成功领导中国伟大社会革命的实践中,才能彰显自我革命的生命力。
追溯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从大革命时期及时纠正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土地革命时期坚决纠正“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抗日战争时期开展整风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开展整风、整党等运动,党都是以自我革命的方式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到党的xx大以来,党中央重典治乱、肃纪反腐,我们党通过自我革命,推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不断取得新成效,推动伟大社会革命不断取得新成功。
我们党通过自我革命革除了党自身的毒瘤,提升了党的整体形象,培育了党的创造活力,增强了党的担当本领,保障和推动了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实现了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的整体性提升。
三、在把握历史主动中不断推进自我革命走向深入
全面从严治党没有休止符,自我革命也永远在路上。
自我革命精神贯穿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鲜明的标志。
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面临各种可以预测与难以预测的风险挑战。
越是接近宏伟目标,越要坚持自我革命,越要主动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历史自信,在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基础上不断推动自我革命走向深入。
在认清趋势、把握规律中推进自我革命。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自觉提高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能力。
尊重和把握历史规律,就要充分认识自我革命与党的建设的关系,明确自我革命既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方式,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在正确处理两者辩证关系中持续推进自我革命;就要充分认识自我革命与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的关系,要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中推进自我革命;就要充分认识自我革命与顺应历史发展大势的关系,在正确判断中国共产党立足所处的历史方位中推进自我革命,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推进自我革命。
在守正创新、革故鼎新中推进自我革命。
历史发展进程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统一。
把握历史主动,就要坚持守正创新、革故鼎新。
在把握历史主动中推进自我革命,就要在主动“守正”上明确底线,做到无论以何种方式推进自我革命,无论推进到何种程度,都要与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相结合,与恪守党的性质宗旨相结合,与坚持党的理论相结合,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方向为方向。
在把握历史主动中推进自我革命,就要在主动“革故”中明确原则,坚持不怕犯错误并主动修正错误,破除旧思想并积极解放思想,真正做到“凡是影响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问题都要及时解决,凡是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病症都要认真医治,凡是滋生在党的健康肌体上的毒瘤都要坚决祛除。
”在把握历史主动中推进自我革命,就要在不断创新中激发历史主动精神,真正做到始终以新的理念和思路、新的办法和手段推进自我革命。
在未雨绸缪、保持定力中推进自我革命。
把握历史主动,就必须不断增强前瞻性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
未雨绸缪要求我们正确把握历史发展趋势,保持战略定力,一以贯之推进自我革命。
回首过去,党带领人民交出了一份让人民认可、令世界瞩目的优异答卷。
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党的自我革命仍然任重道远。
能力本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2023通用篇3
坚定理想信念,这是保持战略定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根本保证
一个干部有了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实践中去,勇挑重担,敢啃硬骨头,在大事、难事、急事中经受“多重锻造”,在实践中把握规律、丰富经验、磨炼意志,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和增强战略定力,真正把自己锻造成为在严峻形势和斗争任务面前敢于出击、敢战能胜的“钢铁战士”。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保持战略定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关键所在
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够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
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体现真抓的“实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多做打基础和利长远的大事实事。
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体现常抓的“韧劲”,对于认准的事情、看准的路子,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像钉钉子那样,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
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体现敢抓的“狠劲”,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豪迈情怀,不计个人得失,克服好人主义,培养和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
要整治形式主义,体现善抓的“巧劲”,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作风建设推向深入,解决影响事业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问题;真正扑下身子调查研究,善于找到支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注重用事实说话,让群众评判,以作风建设的成效保障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在具体工作中要把握三情:把握上情,深刻领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方向不偏;吃透下情,把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确保不脱离实际;了解“行”情,及时了解全国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取他山之石攻我之玉。
走好党的群众路线,这是保持战略定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最大底气
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坚持一切为了群众就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