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整理了幼儿防性防侵害教育教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幼儿防性防侵害教育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身体是自己的。
2.让学生知道人体的隐私部位。
教学过程
一、互动游戏提高保护意识
1.利用模型区分隐私部位
可利用形体轮廓示意图,与孩子一起讨论哪些部位是人的隐私部位,不可以被他人触摸。并让孩子在不能被触摸的部位画上圆圈,然后用水彩笔涂上颜色。
2.告诉小朋友:每个人的身体都有一些隐私部位,包括腹部、臀部、大腿内侧等。如果有人违背我们的意愿,不合理地要看或触摸我们的隐私部位,一定要立刻离开或者大声叫喊,能离开的立刻离开。
二、不可以做的事情
1.不可以吃陌生人给的饮食
不管是什么好吃的东西,如果是陌生人给的,都不可以吃。如果想吃那样东西,回家后可以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一定会给你买的。
2.不要独自呆在僻静的地方
告诉小朋友,不管是在幼儿园玩游戏的时候,还是在回家的路上或者其他时候,都不要一个人待在僻静的地方,这样容易遇到坏人。一定要和老师或者其它小朋友待在一起。
3.学会利用电话求助
要学会打电话,尽量记住父母的电话。
4.不可和别人离开幼儿园
如果有人说是爸爸妈妈让他来接你的,一定要问他爸爸妈妈的名字,或者问些更难的问题,答不出来的就要离开跑掉,去找老师或更多的小朋友。
5.独自在家时不要给人陌生开门
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来处理。不开门,回答他,妈妈已经休息了,让他改日再来……
三、我该怎么办
可以设定以下这些情景来让孩子说一说该怎么办:
1.如果有陌生人问你的名字、地址、电话,你会怎么办?
2.如果有位叔叔要求你帮忙跟他去找丢失的小狗,你会怎么办?
3.放学在回家路上,有人紧跟着你,你会怎么办?
4.如果邻居的叔叔抓住你,摸你的大腿内侧,你觉得不舒服,你会怎么办?
5.如果你遇到一个男人脱自己的裤子给你看,你会怎么办?
6.如果有人要跟你玩游戏,摸你隐私部位,并且说这是秘密,不能告诉任何人,你会怎么办?
幼儿防性防侵害教育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性侵害。了解性侵害的主要形式;知道防范和应对性侵害行为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2、引导学生了解性侵害发生的时间和主要场所,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应变处置能力。
3、使学生正确的对待生活中的性侵害事件,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的生活态度,树立“生命高于器官”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材分析:
利用网上下载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旨在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难以启齿的性侵害问题。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一些性侵害的法律法规,掌握一些避免被性侵害的方法以及被性侵害后应该采取的措施,提高自我防范和保护的意识,避免自己受到伤害,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学会关爱自我和他人。
“真实再现”提供的情景案例旨在警示学生在遇到他人的侵犯时要积极的应对,沉着冷静,不要被表面的友好和善所蒙蔽,认清其本质面目,想办法实施自救,竭力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行动在线”利用文字为学生提供了性侵害的定义、主要形式、防范及处理的方法等资料,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自我保护的基本常识,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资源
身体的图片及相关视频
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一次以“防范性侵害,保护自我”
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大家一起交流积极防范性侵害的好办法,让每个人都能增强防范意识与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八、应用实战演练
(一)能对别人的侵权行为勇敢正确的拒绝。
保护自己的身体,避免受到性侵害
(二)思考并演练处理危险和紧急情况的方法。
九、问题讨论
1.我们的身体可以让人(包括家人、师长、邻居、陌生人)任意碰触吗?(不行)
2.假如有人,可能是认识的邻居、亲人或陌生人等,强迫你做不喜欢的事情,并且要你保守秘密,你该怎么办?(告诉父母、老师、同学、打报警电话)
十、教师归纳: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身体的主人,谁都不能以任何理由或藉口来伤害你,要你做你不做你不愿意的事情,所以我们也要尊重别人的身体,不拿别人的身体特征开玩笑,也不可以触碰别人的私处。如果有人做出让你觉得怪怪的、不舒服的行为和言语,或强迫你看不该看的东西,你都可以大声的拒绝。
幼儿防性防侵害教育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身体的隐私部位,知道要保护自己并尊重别人的隐私。
2.掌握保护隐私部位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幼儿画报》中红袋鼠自护系列故事《不许摸》、幼儿安全自护图片四幅、知识竞赛题卡等。
2.操作材料:男女孩卡通人体图、固体胶、“小花”贴图。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师幼随着音乐律动自然地玩“碰一碰”的游戏。
老师:小朋友,我们来玩一个“碰一碰”的游戏吧。
2.引导幼儿说一说碰了身体的哪些部位。
老师:刚才你和好朋友碰了身体的哪些部位?(头、手、膝盖、脚)
(评析:活动开始,在游戏碰一碰、玩一玩中,将幼儿带入情境,并为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二、感知理解,操作体验
1.说一说。
(出示、操作卡通人体图片)引导幼儿与旁边的伙伴自由交流,说一说身体的哪些部位不能给别人随便看、随便摸。
老师:小朋友们知道吗?我们身体的有些部位是不能让别人随便看,看了很难为情,更不能让人随便摸的,你们猜猜看是哪些部位?
2.贴一贴。
每组一张人体卡通图片,引导幼儿在自主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将不能让别人随便看、随便摸的部位用“小花”遮盖起来。
老师:小朋友的身体是属于自己的,有些部位是不能露出来,不能让别人随便看、随便摸的,我们用“小花”把这些部位遮盖起来吧。
(评析:先讨论再操作,避免了幼儿操作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幼儿贴“小花”遮盖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帮助他们认识身体的隐私部位,并建立保护隐私部位概念的过程。)
3.辨一辨。
展示操作结果,幼儿观察、思辨、纠错,自我完善操作结果。
(1)教师借助电子白板的拖拉功能,将幼儿操作中共同的遮盖部位,如人物图片上的胸部、屁股、生殖器等部位用“小花”遮盖起来。
(2)对于幼儿操作中出现的有“异议”的身体遮盖部位,引导他们观察、思辨、纠错。
老师:你们为什么要把这些部位遮盖起来呢?
(评析:这一反问,将“球”抛给幼儿,达到“欲擒故纵”的效果,并水到渠成地引出下面的小结。)
师幼小结:图片上遮盖起来的像胸部、腿、屁股、生殖器等部位,都不能随便露出来,不能让别人随便看、随便摸,它们都是小朋友身体的隐私部位。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入:播放歌曲《祝你平安》。
板书:第二框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师:大家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学生答:祝你平安)对,就叫祝你平安,我想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和周围的人平平安安,不受伤害,尤其是做父母的,格外关心自己孩子的健康、安全。但据国家儿童少年安康计划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溺水、交通事故等非正常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在消失。每年我国有近2万14岁以下儿童非正常死亡,40至50万儿童受到车祸、食物中毒、他杀、自杀等意外伤害,未成年人已成为危险环境的受害者。
由此可见,由于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在面对犯罪行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容易受到侵害。所以,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二)讲授新课
看漫画《骑摩托车的人》,让学生对违规骑车人的结果用一个故事讲述出来,并让学生讲述看了这个故事后得到的启示,由此得出结论一:面对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不法侵害,如果我们警惕性不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强,就会使自己遭受损失,陷入困境。因此,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受到侵害的重要前提。
板书:一、提高警惕--这是避免受到侵害的重要前提
交流探究--我们对社会生活的哪些方面要提高警惕?
(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并提出特别关注)
1、上网聊天、网上交友。匿名交友网上多,切莫透露真信息。网上人品难区分,小心谨慎没有错。
2、女生的自我保护。出门在外结伴行,穿衣打扮要得体;生人搭讪不理睬,防范意识心头记。
但是有些时候那些不法侵害却是防不胜防的,那么怎样才能更有效地防范侵害呢?
案例分析:2002年8月27日晚,沈阳市一名19岁的应届毕业生任凯(当年高考以优异成绩考入东北财经大学)在从其姥姥家回家的路上,路遇两名歹徒欲抢劫其手机,为此,这个刚烈的19岁青年与两个歹徒展开了殊死搏斗,在搏斗中被歹徒刺中11刀后而亡。
请同学思考回答:惨剧能避免吗?假如你是任凯,你会怎么办?
师:本案中的任凯面对歹徒的突然袭击,能够勇敢地进行搏斗,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同犯罪分子作斗争,除了勇敢之外,还需要智慧,讲究策略。就以对付抢劫犯罪来说,面对劫匪的突然出现,如果有能力足以制服犯罪分子,自然要勇敢地同其搏斗,实施正当防卫。如果没有能力将其制服,也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脱身。常见的有:呼救脱身法、周旋脱身法、恐吓脱身法、对犯罪分子进行说服教育法等等。万不得已,也要充分进行比较,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权益。在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相比的情况下,人身权利自然大于财产权利,自然应舍弃财产以保全自身。本案中任凯如果选择放弃手机也许是更为理智的做法。青少年在面对比自己强大的犯罪分子时,也不必大义凛然勇于搏斗,去作无谓的牺牲。
板书:二、用智慧保护自己--这是避免受到侵害的重要途径
师:对我们学生来讲,校园内外的拦截敲诈可能是最常见的不法侵害,这不,有位同学就碰到了--列举我校前段时间校园里发生的敲诈抢动劫案例。
讨论:面对拦截敲诈该怎么办?
师:大家的观点实际上都有一定道理,我们遭遇意外险情和伤害时,处理方法是随机应变,机智勇敢,用智慧来保护自己;处理原则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权益。当然,同学们身边的不法侵害远不止一项拦截敲诈,还有许多。下面,我就选择三个情境,请大家讨论,看看谁是自救智多星:
1、当你回家时,发现有一个成年人在你后面跟着你,怎么办?
2、当你独自在家,遇到陌生人来访,怎么办?
3、当你路过网吧,网吧老板拉你进去打游戏,怎么办?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师:刚才大家大都提到了打110的电话,知道这是帮助自己防范侵害的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下面,我就来考考大家,看看大家对常用的急用电话是否了解。
火警--119;匪警--110;急救--120;交通事故报警--122;森林火警--95119。(分小组竞赛)
师: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面临的侵害除了那些不法侵害,还有一些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请
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能遇到哪些意外险情与伤害?如果遇到了,你觉得应该如何应对?(学生回答)
师总结提出:大家说的都挺好,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学生小峰在他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他是怎么做的?
案例:1994年春,13岁中学生小峰自创的歌词在当年的全国少年儿童歌词征集活动中获特别奖。但小峰并未接到获奖通知书。经调查发现,是参加复评工作的小学教师李某和他的学生张某做了手脚。小峰于1996年初把一纸诉状交到法院,状告李某和张某共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1997年8月10日人民法院审结,小峰获得17000元赔偿。这是国内首例未成年人著作权案。
问:1、小峰靠什么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2、在你的身边有过类似的事例吗?
老师总结,小峰靠法律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其实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
板书:三、用法律保护自己--这是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为了更好地保护青少年,我国特地颁布一系列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来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师:青少年受到非法侵害时,要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邪恶得到惩处,使正义得到伸张!
(三)课堂感悟,点拨升华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受启发的是什么地方。(用一两句话来概括)
教师小结:青少年要学会自我保护,不仅需要有保护自己的意识和勇气,也要有保护自己的智慧和方法,还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所以平时具备一些防护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们防护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今天,大家在活动中已经学到了许多保护自己的'高招,今后也请同学们注意收集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并编辑成册,存入自己的档案袋。最后,祝同学们天天愉快,岁岁平安,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一路顺风!(播放《一路顺风》歌曲。)
(四)课后拓展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