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食品安全安全知识内容5篇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
一、食品平安根本知识
1、食品平安的定义以及食品质量主要有哪几项根本要求?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平安(foodsafety)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安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食品平安指的是所有对人体安康造成急性或慢性损害的危险都不存在,是一个绝对概念。
食品质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有营养价值;(2)有较好的色、香、味和外观形状;(3)无毒、无害,符合食品卫生质量要求。
2、是食品污染?有哪些环节导致食品污染以及其防制措施有哪些?
食品污染是指食品受到有害物质的侵袭,致使食品的质量平安性、营养性和或感官性状发生改变的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开展,各种化学物质的不断产生和应用,有害物质的种类和也进一步繁杂,食品污染大致可分为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及放射性污染三大类。
食物从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烹调等每个环节,都可能受到环境中各种有害物质污染,以致降低食品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给人体安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食用被污染的食品导致机体损害,常表现为:(1)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以及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三致”病变。
(2)造成急性食品中毒。
(3)引起机体的慢性危害。
食品污染的防制主要有:(1)开展卫生宣传教育;(2)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全面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律和国家卫生标准;(3)食品卫生监视机构要加强食品卫生监视,把住食品生产、出厂、出售、出口、进口等卫生质量关;(4)加强农药管理;(5)灾区要特别加强食品运输,贮存过程中的管理,防止各种食品意外污染事故的发生。
3、你知道什么是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及有机食品吗?
绿色食品并非特指那些"绿颜色"的食品,而是指: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平安、优质、营养类食品。
它可以是蔬菜、水果,也可以是水产、肉类。
绿色食品分AA级和A级:
A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安康的生产资料,而是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保护或提高产品品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那么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积极采用生物学技术和物理方法,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有机食品是一种国际通称,是指采取一种有机的耕作和加工方式。
有机食品是指按照这种方式生产和加工的;产品符合国际或国家有机食品要求和标准;并通过国家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
无公害食品是按照无公害食品生产和技术标准和要求生产的、符合通用卫生标准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平安食品。
严格来讲,无公害食品应当是普通食品都应当到达的一种根本要求。
4、你知道什么是转基因食品吗?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吗?
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移动生物的基因并加以改变,使目标生物出现原物种不具备的新特征。
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出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根据原料的可以把转基因食品分为:动物源转基因食品、源转基因食品和微生微源转基因食品。
虽然转基因食品的平安性还存在争议,但人们没有必要把它视为洪水猛兽,毕竟转基因技术在全球推广近十年来,并未发现对人体安康产生危害的案例。
专家表示,目前通过转基因生物平安评价、获得主管部门批准的的转基因食品可放心食用。
消费者在购置转基因食品时,应注意是否贴有清晰的“GMFOOD(转基因食品)"标识。
5、食品添加剂是否有“毒”?
根据食品平安法的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参加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对食品添加剂,由于不正确的宣传,使人们产生不少误解,如有些食品的包装上醒目地写上“不含防腐剂”的字样,甚至有些广告也是这样。
这里反映出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问题,似乎是不含添加剂的食品就是平安可靠的。
事实上食品只有超高温杀菌并进展无菌包装或者做成罐头,这种方式加工的食品才可以不加防腐剂,而大多数加工食品中,如果不按规定参加适量的食品添加剂,甚至无法生产。
其实,各种食品添加剂能否使用,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各国都有严格规定,受法律制约,以保证平安使用,这些规定是建立在一整套科学严密的毒性评价根底上的。
只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添加量在食品中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不会造成危害的。
6、什么是食品标签?如何看食品标签?
食品标签,是指在食品包装容器上或附于食品包装容器上的一切附签、吊牌、文字、图形、符号说明物。
标签的根本功能为: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厂名、批号、日期标志等。
它是对食品质量特性、平安特性、食用、饮用说明的描述。
看食品标签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标签的内容是否齐全;(2)标签是否完整;(3)标签是否标准;(4)标签的内容是否真实。
7、QS标志的含义是什么?
QS是英文QualitySafety(质量平安)的缩写,获得食品质量平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其生产加工的食品经出厂检验合格的,在出厂销售之前,必须在最小销售单元的食品包装上标注由国家统一制定的食品质量平安生产许可证编号并加印或者加贴食品质量平安市场准入标志“QS”。
食品质量平安市场准入标志的式样和使用方法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制定,该标志由“QS”和“质量平安”中文字样组成。
标志主色调为蓝色,字母“Q”与“质量平安”四个中文字样为蓝色,字母“S”为白色,使用时可根据需要按比例放大或缩小,但不得变形、变色。
加贴(印)有“QS”标志的食品,即意味着该食品符合了质量平安的根本要求。
自xx年1月1日起,我国首先在大米、食用植物油、小麦粉、酱油和醋五类食品行业中实行食品质量平安市场准入制度,对第二批十类食品肉制品、乳制品、方便食品、速冻食品、膨化食品、调味品、饮料、饼干、罐头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国家质检总局将用3~5年时间,对全部28类食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8、食品保持期和保存期有什么区别?
保持期(最正确食用期)是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持食品质量(品质)的期限。
在此期限,食品完全适于销售,并符合标签上或产品标准中所规定的质量(品质);超过此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食品仍然是可以食用的。
保存期(推荐的最终食用期)是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食品可以食用的最终日期;超过此期限,产品质量(品质)可能发生变化,食品不再适于销售和食用。
千万不要购置超过保存期的预包装食品:过了保质期的食品未必不能吃,但过了保存期的食品就一定不能吃了!消费者在购置食品时,要特别注意食品标签上的保持期或保存期。
9、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
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
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
10、食品中毒如何预防?
预防食物中毒要注意以下事项:
(1)洗蔬菜水果最好先用水浸泡,再仔细清洗。
(2)选购包装好的食品时,要注意包装上的有效日期、生产日期及要求保存环境。
(3)烹食用的器皿、刀具、抹布等需要保持清洁干净,加工、盛放生食与熟食的器皿应分开使用。
加工、储存食物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
(4)正确烹调加工食品,隔夜食品、动物性食品、生豆浆、豆角等必须充分加热煮熟方可食用。
(5)冰箱等冷藏设备要定期清洁,冷冻的食品如果超过3个月最好不要食用。
(6)妥善保管有毒有害物品,防止误食误用。
(7)不要采集、食用不认识的蘑菇、野菜和野果。
(8)在外面吃饭,尽量不要到无证饮食场所。
(9)腌菜时选用新鲜菜多放盐,至少腌30天以上再食用,现腌的菜,最好马上就吃。
(10)食用海味产品必须采用正确的烹调方法,炒熟烧透,生吃海产品应洗干净,用食醋调着吃,对预防食物中毒有一定的作用。
(11)不吃腐败发霉的食物。
(12)尽量不吃鱼胆。
11、突发性食品中毒应如何进展急救?
家中一旦有人出现上吐、下泻、服痛等病症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应冷静地分析发病的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如下三点应急措施:
催吐:如果进食的时间在1至2小时前,可使用催吐的方法。
立即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
如果无效,可多喝几次,迅速促使呕吐。
亦可用鲜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
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食物,那么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
导泻:如果病人进食受污染的食物时间已超过2至3小时,但精神仍较好,那么可服用泻药,促使受污染的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
体质较好的老年人,也可采用番泻叶15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也能到达导泻的目的。
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
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
假设是误食了变质的防腐剂或饮料,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
如果经上述急救,病症未见好转,或中毒较重者,应尽快送医院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要给病人以良好的护理,尽量使其安静,防止精神紧张。
病人应注意休息,防止受凉,同时补充足量的淡盐开水。
12、儿童食品平安十大问题你知道吗?
近年来,以儿童为主要消费对象的食品如后春笋般涌现,儿童正餐外的食品费用已成为家庭的重要开支工程之一,而且,儿童食品在孩子们膳食中的比例越来越大。
但由于大多数家长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在儿童食品的消费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
问题一:食品中的添加剂未引起高度重视。
“三精”(糖精、香精、食用色精)在食品中的使用是有国家规定标准的,很多上柜台的儿童食品也确实符合有关标准,但食之过量,会引起不少副作用。
?
问题二:分不清食品的成分和功能。
不少家长往往分不清奶乳制品与乳酸菌类饮料,乳酸菌饮料适用于肠胃不太好的儿童,两者选择不当,反而会引起肠胃不适等病症。
?
问题三:过分迷信洋食品。
从有关部门的抽查结果可以看出,进口儿童食品也并非100%完美。
客观地讲,如今的国产儿童食品,从质量和包装上来看,比前几年已有很大的进步,有不少已到达出口标准,因而不能迷信于一个“洋”字。
问题四:用方便面代替正餐。
方便面是在没有时间做饭时偶尔用来充饥的食品,其中以面粉为主,又经过高温油炸,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均严重缺乏,营养价值较低,还常常存在脂肪氧化的问题,常常食用方便面会导致营养不良。
问题五:多吃营养滋补品。
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热能、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是通过一日三餐获得的。
各种滋补营养品的摄入量本来就很小,其中对身体真正有益的成分仅是微量,有些甚至有副作用。
问题六:用乳饮料代替牛奶,用果汁饮料代替水果。
现在,家长们受广告的影响,往往用“钙奶、果奶”之类的乳饮料代替牛奶,用果汁饮料代替水果给孩子增加营养。
殊不知,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饮料根本无法代替牛奶和水果带给孩子的营养和安康。
问题七:用甜饮料解渴,餐前必喝饮料。
甜饮料中含糖达10%以上,饮后具有饱腹感,阻碍儿童正餐时的食欲。
假设要解渴,最好饮用白开水,它不仅容易吸收,而且可以帮助身体排除废物,不增加肾脏的负担。
问题八:吃大量巧克力、甜点和冷饮。
甜味是人出生后本能喜的味道,其它味觉是后天形成的。
如果一味沉溺于甜味之中,儿童的味觉将发育不良,无法感受天然食物的清淡滋味,甚至影响到大脑的发育。
同时甜食、冷饮中含有大量糖分,其出众的口感主要依赖于添加剂,而这类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低,会加剧营养不平衡的状况,引起儿童虚胖。
问题九:长期食用“精食”。
长期进食精细食物,不仅会因减少B族维生素的摄入而影响神经系统发育,还有可能因为铬元素缺乏“株连”视力。
铬含量缺乏会使胰岛素的活性减退,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致使食物中的糖分不能正常代谢而滞留于血液中,导致眼睛屈光度改变,最终造成近视。
问题十:过分偏食。
儿童食物过敏者中大约30%是由偏食造成的。
因为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使人体细胞发生中毒反响,长期偏食某种食物,会导致某些“毒性”成分在体内蓄积,当蓄积量到达或超过体内细胞的耐受量时,就会出现过敏病症。
大量研究资料显示,不科学的饮食作为一个致病因素,对儿童安康的影响并不比细胞、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小。
13、保健(功能)食品与药品的区别是什么?
保健(功能)食品与药品那么有十分严格的区别。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
保健(功能)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保健(功能)食品虽有调节人体某种机能的作用,但它不是人类赖以治疗疾病的物质,对于生理机能正常、想要维护安康或预防某种疾病的人来说,保健(功能)食品是一种营养补充品:对于生理机能异常的人来说,保健(功能)食品可以调节某种生理机能、强化免疫系统。
从科学角度讲,注意平时营养均衡的饮食、有规律的习惯、适时适量的运动、保持开朗的性格,才是安康的根本保证。
一、食品安全常识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
不能食用腐`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二、什么是食品掺假、掺杂和伪造?
(1)“掺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价或没有营养价值的物品,或从食品中抽去了有营养的物质或替换进次等物质,从而降低了质量,如蜂蜜中加入转化糖,巧克力饼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2)“掺杂”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杂物,如腐竹中加入硅酸钠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红砖木等。
(3)“伪造”是指包装标识或产品说明与内容物不符。
掺假、掺杂、伪造的食品,一般应由工商行政部门处理。
对影响营养卫生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三、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哪些种类?
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下列类别:
(1)腐`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2)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3)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
(4)未经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
(6)容器包装污秽不洁、严重破损或者运输工具不洁造成污染的;
(7)掺假、掺杂、伪造、,影响营养、卫生的;
(8)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的或者将非食品当作食品的;
(9)超过保质期限的;
(10)为防病等特殊需要,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c政府专门规定禁止出售的;
(11)含有未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添加剂的或者农药残留超过国家规定容许量的;
(12)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四、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伪劣食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
《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以期使伪劣食品因缺乏市场而退出市场。
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反、长、散、低、小”。
一防“艳”。
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个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
二防“白”。
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三防“长”。
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3℃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保质期一般为7—30天。
四防“反”。
就是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
五防“小”。
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最低,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这些企业出现。
六防“低”。
“低”是指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价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猫腻”。
七防“散”。
散就是散装食品,有些集贸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酱菜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
五、食品储存应注意哪些问题?
应建立出入库制度,做到先进先出;各类食品分类存放,标志明显,防止交叉污染;做到离墙离地,做到“四防”:防霉或防腐、防鼠、防虫、防蝇。
六、如何清洗果蔬上的残留农药?
(1)水洗浸泡法(用清水洗干净后浸泡):蔬菜污染的农药品种主要有机磷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难溶于水,此种方法仅能除去部分污染的农药,但水洗是清除蔬菜水果上其他污物和去除残留农药的基础方法。
主要用于叶类蔬菜。
一般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否则等于将果蔬浸泡在稀释的农药里。
然后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于10分钟,果蔬清洗剂可增加农药的溶出,所以浸泡时可以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剂,浸泡后要用流水冲洗2-3遍。
(2)清洗后碱水浸泡法: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分解迅速,所以此方法是有效地去除农药污染的措施,可用于各类蔬菜瓜果。
方法是先将表面污物冲洗干净,浸泡到碱水中(一
般500m1水中加入碱面5g-10g)5-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3-5遍。
(3)去皮法:外表不平或多细毛的蔬菜瓜果,较易沾染农药,所以削去外皮是一种较好的去除残留农药的方法。
(4)储存法:农药随着时间能缓慢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空气中的氧与蔬菜中的酶对残留农药有一定的分解作用),所以对易于保存的瓜果蔬菜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存放,减少农药残留量。
一般应存放15天以上,同时建议不要立即食用新采摘的未削皮的瓜果。
(5)加热法: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随着温度升高,分解加快,所以对一些其他方法难以处理的蔬菜瓜果可通过加热去除部分农药。
此法常用于芹菜、菠菜、小白菜、圆白菜、青椒、菜花、豆角等,先用清水将表面污染物洗净,放入沸水中2-5分钟捞出,然后用清水冲洗1-2遍。
(6)阳光晒:经日光照射晒干后的蔬菜,农药残留较少。
七、怎样识别用激素促进成熟的蔬菜?
有的菜农为了使蔬菜生长加快、生长的多就用激素喷洒,吃了这种菜对健康不利,怎样识别呢?
西红柿表皮光滑,当菜农对它喷洒催大、催肥、催熟激素后,激素药液一部分流至下端,致使该部位特别长肉,形成“尖屁股”。
这种西红柿当然不能吃。
此外,个头很大,红绿斑驳,摸起来发硬,切开后没汁或汁很少,这也是催熟剂催熟的,不宜购买。
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食品安全安全知识内容5篇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
一、食品平安根本知识
1、食品平安的定义以及食品质量主要有哪几项根本要求?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平安(foodsafety)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安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食品平安指的是所有对人体安康造成急性或慢性损害的危险都不存在,是一个绝对概念。
食品质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有营养价值;(2)有较好的色、香、味和外观形状;(3)无毒、无害,符合食品卫生质量要求。
2、是食品污染?有哪些环节导致食品污染以及其防制措施有哪些?
食品污染是指食品受到有害物质的侵袭,致使食品的质量平安性、营养性和或感官性状发生改变的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开展,各种化学物质的不断产生和应用,有害物质的种类和也进一步繁杂,食品污染大致可分为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及放射性污染三大类。
食物从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烹调等每个环节,都可能受到环境中各种有害物质污染,以致降低食品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给人体安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食用被污染的食品导致机体损害,常表现为:(1)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以及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三致”病变。
(2)造成急性食品中毒。
(3)引起机体的慢性危害。
食品污染的防制主要有:(1)开展卫生宣传教育;(2)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全面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律和国家卫生标准;(3)食品卫生监视机构要加强食品卫生监视,把住食品生产、出厂、出售、出口、进口等卫生质量关;(4)加强农药管理;(5)灾区要特别加强食品运输,贮存过程中的管理,防止各种食品意外污染事故的发生。
3、你知道什么是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及有机食品吗?
绿色食品并非特指那些"绿颜色"的食品,而是指: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平安、优质、营养类食品。
它可以是蔬菜、水果,也可以是水产、肉类。
绿色食品分AA级和A级:
A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安康的生产资料,而是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保护或提高产品品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那么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积极采用生物学技术和物理方法,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有机食品是一种国际通称,是指采取一种有机的耕作和加工方式。
有机食品是指按照这种方式生产和加工的;产品符合国际或国家有机食品要求和标准;并通过国家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
无公害食品是按照无公害食品生产和技术标准和要求生产的、符合通用卫生标准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平安食品。
严格来讲,无公害食品应当是普通食品都应当到达的一种根本要求。
4、你知道什么是转基因食品吗?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吗?
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移动生物的基因并加以改变,使目标生物出现原物种不具备的新特征。
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出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根据原料的可以把转基因食品分为:动物源转基因食品、源转基因食品和微生微源转基因食品。
虽然转基因食品的平安性还存在争议,但人们没有必要把它视为洪水猛兽,毕竟转基因技术在全球推广近十年来,并未发现对人体安康产生危害的案例。
专家表示,目前通过转基因生物平安评价、获得主管部门批准的的转基因食品可放心食用。
消费者在购置转基因食品时,应注意是否贴有清晰的“GMFOOD(转基因食品)"标识。
5、食品添加剂是否有“毒”?
根据食品平安法的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参加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对食品添加剂,由于不正确的宣传,使人们产生不少误解,如有些食品的包装上醒目地写上“不含防腐剂”的字样,甚至有些广告也是这样。
这里反映出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问题,似乎是不含添加剂的食品就是平安可靠的。
事实上食品只有超高温杀菌并进展无菌包装或者做成罐头,这种方式加工的食品才可以不加防腐剂,而大多数加工食品中,如果不按规定参加适量的食品添加剂,甚至无法生产。
其实,各种食品添加剂能否使用,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各国都有严格规定,受法律制约,以保证平安使用,这些规定是建立在一整套科学严密的毒性评价根底上的。
只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添加量在食品中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不会造成危害的。
6、什么是食品标签?如何看食品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