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3乡村振兴服务站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3乡村振兴服务站工作总结1
近年来,x市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立足x市实际,努力走好x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相关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全面深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大力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深化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打造精准扶贫“x市模式”。
做到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及时将易致贫返贫人口纳入重点监测范围,实行单列帮扶、重点帮扶,全面完成x万现行标准贫困人口、x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摘帽“退出”,贫困户人均收入达x元、增长x%,贫困村村财收入平均达x万元、增长x%,持续推进教育、健康、住房、产业、就业、金融等各项后续政策落实,努力让脱贫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二是持续做强做大特色产业。
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头号工程”来抓,在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的基础上,以“五化”理念发展特色产业,构建起“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乡村特色产业格局。
一是规模化方面,全市共建设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x个、农业产业强镇x个,x地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二是标准化方面,全市拥有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x个,纳入“一品一码”平台管理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总共有x家。
三是品牌化方面,全市“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总数达x个,x个产品获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x”正式启用。
四是信息化方面,累计建成现代农业智慧园、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x个,全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x%,x个县入选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五是企业化方面,全市累计培育国家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x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x家、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x个。
1--11月份,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x元、增长x%,其中特色农业产业占比达x%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元、增长x%。
三是持续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生态高颜值x市,擦亮乡村振兴最美底色。
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在全省率先完成所有行政村改厕改水,实现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处理和所有乡镇污水处理全覆盖。
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全省率先开展河湖养殖综合整治,综合整治各类养殖区x口、x亩,实现禁养区养殖设施全部清退、养殖区和限养区养殖设施全面升级改造,大大提升了养殖品质和实际效益,走出了一条依法养殖、科学养殖、环保养殖的路子。
全市重点流域优良水质、县级以上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绿盈乡村”累计占比达x%,森林覆盖率达x%,居全省城市首位。
完成全市村庄分类和x个乡村振兴试点村村庄规划。
城乡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向户延伸,“四好农村路”建设向纵深发展,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稳步实施,农村主干电网有序改进,公共服务资源持续向乡村流动,老区发展实现“旧貌换新颜”。
四是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着眼推进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改革创新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在健全市县两级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的基础上,创新成立“五个振兴”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各专项重点任务落实,形成市委统一领导、县乡推进落实、乡村组织实施、部门合力共为、责任层层压实的工作机制。
二是强化示范带动。
坚持“抓两头带中间”,以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为引领,“串点连线成片”带动沿线行政村,延伸辐射产业薄弱村;打造x条乡村振兴示范线,建设x溪沿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创新“一月一县”现场会,形成了群策群力的试点示范机制。
实施乡村振兴“十大行动”,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列入市委、市政府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建立进度跟踪、督查通报、报告等制度,健全了比学赶超的考核激励机制。
三是加大支持力度。
强化财政支持力度,推动各级财政投入总量逐年递增,今年以来来共投入乡村振兴各项资金x元;创新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将乡村振兴纳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重点支持范畴,实施乡村振兴类PPP项目x个,总投资达x元。
今年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
五是持续抓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以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为导向,着力建强基层战斗堡垒,累计组织x多名市、县领导干部挂钩帮扶乡村,完成选派x名(其中省派x名、市派x名、县派x名)第x批驻村第一书记,推动帮扶力量下沉一线。
一是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市县选派x名处、科级领导干部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累计筹措各类帮扶资金x元,实施产业发展项目x多个,解决群众困难问题x多个,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得到中央和省肯定。
二是深入实施“十百千万”专家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设立x个专家服务基地,选派x名科技特派员驻村服务,组织x名专家组团对口服务,实现特色产业全覆盖。
在全省率先选派x名金融干部到一线挂职,覆盖全市乡镇,在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助力乡村金融创新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创新成立乡村振兴学院、研究院搭建起三农人才培养提升、乡村振兴科研支撑等平台。
三是扎实推进村级集体经济“进五争十”行动,通过设立“乡村振兴基金”等有效举措,全面消除了村集体经济年收入x元以下的“相对薄弱村”,x个行政村中村集体经济年收入x元的村有x个(占x%),x元的村有x个(占x%),x万元以上的村有x个(占x%)。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20xx年,我镇按照文件精神,根据“四美”的总体目标,为全面完成村县级示范村建设任务,镇村干部齐抓共管,上下一心,在产业发展、农民生活、乡风文明、乡村面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群众的文明意识、环保意识得到了提升,整体环境焕然一新。
现将20xx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于3月25日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我镇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成立了由镇长胡涛任组长,镇人大主席刘建波、副镇长张某任副组长,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包村干部为成员的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由张某同志负责办理日常工作,汤波同志负责美丽乡村建设联络工作。
镇村干部明确了各自的工作任务,夯实了工作责任,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二、制定实施方案
按照城乡统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突出特色的要求,由镇党委、政府牵头,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村进行调研,了解村上的发展现状和群众的发展期望,并召开了村两委会议进行研究讨论。
结合村的实际情况,制订了20xx年村“美丽乡村”县级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努力打造村容整洁环境美、科学规划布局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三、引导群众参与
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能够为群众带来实惠,推动农村社会改革,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生活方式转变、环境提升、文化娱乐繁荣、民主法制普及,在工作中我们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增收产业,除陈规陋习,立文明新约,创建特色鲜明、自然和谐的文明新村。
镇村干部上下联动,将“村规民约”与“卫生公约”有机结合起来,每月组织开展一次环境卫生大扫除,对排水沟渠进行硬化、清理,从根本上治理“五乱”。
在20xx年度美丽乡村建设中,村累计发动群众投资xx万元,群众投劳4224工作日。
四、统筹整合力量
为了加快县级示范村的建设,我镇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环境污染治理、农村清洁工程、危房改造建设、县级部门驻村联户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政府投入、社会参与、农民自筹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目前,我们重点在增收产业方面提高农民收入,使农民过上好日子:
1.在产业增收方面,村成立了“石参种植合作社”,争取石参种植项目扶持资金100万元,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全村236户农户参与,共种植石参600亩。
年产量达2吨,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40元。
2.村利用自身土地优势,发展千亩核桃园种植,种植核桃树12000株,并积极争取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发展天麻10000窝,引导村民在核桃、天麻、杜仲等方面创业增收,形成了以核桃和天麻为主的主导产业,同时加大对当地特色种植业的扶持力度,发展石参xx亩。
3.为了确保全体村民的用水安全,村两委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帮扶,投资xx万元新修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处。
镇政府自筹1.9万元为村新建垃圾池2个,新设垃圾箱10个,配备专职保洁员1人,争取项目资金投资45万元为村疏浚沟渠1.3公里,治理河道0.3公里,争取资金12万元整治农田40亩,投资22万元新建村组主干道0.8公里,硬化入户步道0.2公里。
4.镇上筹资,村上筹劳,对村道路进行日常维护,对道路周边环境卫生进行清扫整理,治理路边乱堆乱放,硬化、清理排水沟渠等。
今后,我们将按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保质保量完成示范村建设任务,争取把村建设成为村新、景美、业盛、人和的农民幸福家园新农村,以此辐射带动全镇其余4个村在产业发展、农民生活、乡风文明、乡村面貌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3乡村振兴服务站工作总结4
今年来,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县农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文件精神,认真履职、务实运作,在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发展农村基层民主、落实基本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通过实施党建年度综合考核,将村级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分类定级,采取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进一步健全农村党建工作的动力机制,着力营造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结合20xx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对基层党组织实行分类动态管理,加大先进村级党组织的培育和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积极创建“五好”党组织,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结合20xx年换届选举工作,我局联合市组织部,深入各县(市、区)、开发区、投资区巡查摸排,调查摸底,加大对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
(二)进一步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农村社会救助兜底工作,做好农民重特大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
截止目前城乡低保包括低保兜底资金共计支出:4486万元,保障人口达15332户,37772人左右,农牧民重特大救助截止目前医疗救助2177人,支出资金763.45万元,救助限额内救助率已达到70%。
1-10月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录入留守儿童288名、困境儿童279名、散居孤儿187名,同时进一步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1-10月对全县1960名60岁以上失能和半失能老人、80周岁高龄老人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支出资金58.8万元,20xx年我局将争取在全县4个公办养老机构建立日间照料中心,进一步为集中供养老人提供多样化服务。
继续对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和孤儿实现集中供养全覆盖。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建立健全村务联系会议制度,构建民事名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设施网络,扩大农牧区社区服务设施综合覆盖面,完善政府购买社区组织服务机制。
2.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动态化精细化管理,把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全面落实特困供养制度。
3.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
2023乡村振兴服务站工作总结5
作为文昌市铺前镇一名乡村振兴工作队员,两年来,我紧紧围绕围绕“十抓十好”工作主题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推动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深感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