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制度的改革,教师已经不再是铁饭碗,而是根据评价进行选择和淘汰,下面小编整理了教师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师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篇1
一、指导思想
教师评价是对教师的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它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开展与提高教学效能,因此,教师评价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开展,注重教师主体地位的发挥,注重全面性,注重分析性,注重内部导向。
强调评价的形成性功能的发挥,强调评价信息的广泛沟通,强调教师过去的表现与未来开展的结合,强调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着眼于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二、评价目的
通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的、覆盖教师教育全过程的、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中小学教师评价体系,用客观的标准,科学的方法,标准的程序对教师的工作全面做出价值判断,从而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建立,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师工作绩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评价方法
1、精心设计评价工具。
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生评教,同行评价,家长评教,考核小组评议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
2、强调过程评价。
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与活动,每学期采用多种方式进展评价,对教师工作进展全过程监控,且将评价信息反应给教师,使教师及时了解工作中的得失,不断调整教育教学行为。
3、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
对教师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的现实水平做出分析判断的同时,也看在原有根底上的进步。
注重其开展的潜能和趋势,做到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工作。
4、建立教师开展档案。
学校在原有教师业务档案的根底上,建立教师个人开展档案,随时收集教师工作成果,记录开展状况。
5、正确处理评价结果。
对教师进展全面评价后,将评价结果作为评优、选先、评职、晋级、聘用和发放效益工资的依据,作为能力层次认定的主要条件之一。
四、评价内容
(一)教师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20分〕
(1)、热爱教育事业,敬业爱岗,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及奉献精神;正直诚信,遵纪守法,公正廉洁;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团结协作。
〔3分〕
〔2〕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做到学习有笔记。
〔2分〕
〔3〕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服从学校安排。
〔2分〕
〔4〕秉公办事,作风正派,不乱收费,不以权谋私,不徇私舞弊,不弄虚作假,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分〕
〔5〕不参与赌博,不打麻将,不酗酒闹事。
〔2分〕
〔6〕团结同志,助人为乐,为集体工作出谋划策,不拉帮结派,不惹是生非。
〔2分〕
〔7〕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得到师生和家长好评。
〔2分〕
〔8〕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2分〕
〔9〕发挥一技之长,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教学活动。
〔2分〕
〔1〕
8、有教研教改课题,主动参与学校和教研组教研活动者记总分值,无课题扣2分,有成果者根据奖分细则奖分。
〔2分〕
9、积极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
能认真总结教学实践,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者记总分值。
〔1分〕
10、主动与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等进展交流和沟通,能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进展反思,并加以改良。
〔1分〕
11、按新课程要求对学生进展考察考评。
无考核考评记录者记零分;无故不监考扣1分,无故不阅卷扣1分,无试卷分析、无记分表各扣1分。
弄虚作假者以0分计算。
〔3分〕
12、及时填报上交有关表册及材料,履行有关临时性工作职责。
此项按学校行政作出的有关规定给予扣分和奖励。
〔1分〕
〔三〕工作业绩〔15分〕
1、在统考中,获前一名奖3分,获前二名奖2分,获前三名奖1分。
〔6分〕
2、保证课堂40分钟教学时间。
否则扣0.5分。
〔1分〕
3、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有实效。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积极性高,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学生品德好。
〔2分〕
4、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教学方法得当,教学任务完成较好。
〔2分〕
5、学生学科考试合格率、优秀率提高快,教学质量得到学校、学生、家长、同行、领导及社会的认可,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科学,能培养一定比例的特长生。
〔4分〕
〔四〕考勤〔20分〕
1、出全勤,且到达学校平均工作量。
2、请假一天扣0.5分。
3、迟到-早退一次扣0.2分。
4、旷工一天扣20分。
〔任课教师旷课一节按半天计算〕
5、升旗仪式、业务学习、政治学习、教研组活动、学校活动不参加一次扣0.5分。
6、行政抽查未到一次扣0.5分。
7、搞好个人工作的前提下,能积极主动协助校长、教诲工作者加1分
8、病假视其情况酌情扣分。
10、班主任一次不到岗扣0.1分。
随着制度的改革,教师已经不再是铁饭碗,而是根据评价进行选择和淘汰,下面小编整理了教师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师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篇1
一、指导思想
教师评价是对教师的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它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开展与提高教学效能,因此,教师评价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开展,注重教师主体地位的发挥,注重全面性,注重分析性,注重内部导向。
强调评价的形成性功能的发挥,强调评价信息的广泛沟通,强调教师过去的表现与未来开展的结合,强调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着眼于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二、评价目的
通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的、覆盖教师教育全过程的、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中小学教师评价体系,用客观的标准,科学的方法,标准的程序对教师的工作全面做出价值判断,从而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建立,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师工作绩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评价方法
1、精心设计评价工具。
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生评教,同行评价,家长评教,考核小组评议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
2、强调过程评价。
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与活动,每学期采用多种方式进展评价,对教师工作进展全过程监控,且将评价信息反应给教师,使教师及时了解工作中的得失,不断调整教育教学行为。
3、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
对教师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的现实水平做出分析判断的同时,也看在原有根底上的进步。
注重其开展的潜能和趋势,做到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工作。
4、建立教师开展档案。
学校在原有教师业务档案的根底上,建立教师个人开展档案,随时收集教师工作成果,记录开展状况。
5、正确处理评价结果。
对教师进展全面评价后,将评价结果作为评优、选先、评职、晋级、聘用和发放效益工资的依据,作为能力层次认定的主要条件之一。
四、评价内容
(一)教师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20分〕
(1)、热爱教育事业,敬业爱岗,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及奉献精神;正直诚信,遵纪守法,公正廉洁;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团结协作。
〔3分〕
〔2〕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做到学习有笔记。
〔2分〕
〔3〕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服从学校安排。
〔2分〕
〔4〕秉公办事,作风正派,不乱收费,不以权谋私,不徇私舞弊,不弄虚作假,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分〕
〔5〕不参与赌博,不打麻将,不酗酒闹事。
〔2分〕
〔6〕团结同志,助人为乐,为集体工作出谋划策,不拉帮结派,不惹是生非。
〔2分〕
〔7〕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得到师生和家长好评。
〔2分〕
〔8〕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2分〕
〔9〕发挥一技之长,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教学活动。
〔2分〕